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美好的春天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一、目標與內容(一)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語氣和重音;能用恰當的語氣與別人交流。2.朗讀本單元的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述的春天美景;說出課文中孩子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說出鄧爺爺植樹的情景;了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3.感受春天的美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二)學習內容與教學要點學習內容 教學要點教材內容: ◎課文: 1.《古詩二首》 2.《找春天》 3.《開滿鮮花的小路》 4.《鄧小平爺爺植樹》 ◎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 ◎語文園地一 ◎快樂讀書吧 補充資源: 1.《神筆馬良》 2.《七色花》 3.《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4.《愿望的實現》 1.認識63個生字,1個多音字,會寫3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語氣和重音;背誦本單元的3首古詩。 3.朗讀本單元的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述的春天美景;說出課文中孩子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說出鄧爺爺植樹的情景;了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4.感受春天的美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 5.能寫好左上包圍和左下包圍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關系。 6.能用恰當的語氣與別人交流,避免使用命令的語氣。(三)設計說明本單元安排了《古詩二首》(《村居》《詠柳》)《找春天》《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4篇課文。這4篇課文體裁各異,有古詩,有散文,還有童話故事。課文表現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們的活動,盡顯春天的美好。《古詩二首》(《村居》《詠柳》),這是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這兩首古詩的共同點都寫到了“柳”,“柳”是我國古典詩詞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因其吐青較早而成為春天新生的象征。《村居》這首詩不僅描寫了春天的美景,而且還寫到了人,一群放學歸來放風箏的兒童,更展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找春天》是一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的散文,一個“找”字,凸顯了早春的景象,孩子們從草地里、樹林里、小溪里找到了春天,孩子們不僅看到了春天,還聽到了、聞到了、觸到了春天,全身心地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開滿鮮花的小路》是一篇童話故事,講鼴鼠先生向松鼠太太請教長頸鹿大樹寄來的小顆粒是什么,不小心將它們漏在了路上,來年的春天,這條小路上開滿了鮮花,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生生不息。《鄧小平爺爺植樹》講述了83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柏樹的情景,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偉人對植樹活動的認真與專注,更能感受到偉人對美好未來寄寓著殷切的希望。這組課文組合在一個單元,均和“春天”這個主題相關,《古詩二首》《找春天》直接描寫春天的美麗景色;《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講述了與春天有關的事情;語文園地一中的“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均以春天里的公園為背景,“日積月累”又呈現了一首與春天有關的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我愛閱讀”中的散文《筍芽兒》,描寫了筍芽兒在春天里生長的情景。從課文的體裁來看,有古代詩人眼里的春天,有現實世界里的春天,還有童話世界里的春天;從課文的內容來看,從描寫春天的美麗景象,到播下春天的種子,再到春天的生生不息,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再加上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要使用恰當的語氣,讓人聽了感到舒服,這樣的語氣和春天的特點是相吻合的;“快樂讀書吧”中讀讀兒童故事,兒童的頑皮、可愛、懂事、善良,與春天的意象與氣質相契合。為此,確定本單元的主題為“美好的春天”,與教材所提供的課文和其他學習內容基本一致,整合單元主題內容,形成核心任務“找春天”,展開真實情境下的大單元的教學活動。“朗讀課文,注意語氣和重音”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每篇課文后面的習題和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均對這一教學重點進行了提示。《古詩二首》“朗讀課文”滲透了“注意語氣和重音”的要求;《找春天》“讀下面的句子,試試怎樣讀更好”,側重“注意重音”訓練;《開滿鮮花的小路》“分角色朗讀課文”;《鄧小平爺爺植樹》“朗讀課文”。這些習題都是對“朗讀課文,注意語氣和重音”這一教學目標的具體體現。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從交際的角度反映了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語文園地一“字詞句運用”第2題“根據不同的提問,讀讀下面的句子”,這是對“注意重音”的小結與運用。二、情境與任務(一)學習情境風和日暖天漸長,柳色黃淺麥苗新。春回大地,小草、紙鳶,春風、楊柳,都是兒童能夠感受到的日常景物。學生帶著自己的生活體驗走進課文中的春天,在朗讀中想象畫面,體會春天的生機勃勃,感受兒童的活潑快樂;在校園、田野尋找春天,播下一粒種子,領悟春天的生生不息,表達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二)任務框架與內容安排1.任務框架2.內容安排任務 課時 學習內容誦讀春風楊柳 2 《古詩二首》讀讀兒童故事 2 快樂讀書吧“讀讀兒童故事”找哇找哇找春天 3—4 《找春天》、語文園地一“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我愛閱讀”《筍芽兒》種下來年的春天 4—5 《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日積月累”《賦得古原草送別》說出春天的語氣 1 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三)設計說明本單元以“找春天”為單元學習總的任務情境,整合“五個任務”進行學習,將識字寫字、課文閱讀、字詞運用、口語交際、課外閱讀等統整在“找春天”這一主題情境中,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聯系生活,了解課文內容,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感受春天的美好,產生尋找春天、探索自然的情感。第一個任務是“誦讀春風楊柳”,安排了“詩情畫意我會讀”“春風楊柳我會賞”兩個活動。朗讀古詩,讀出詩句的節奏與韻味;以“詩人在鄉村里看到了什么”“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為話題,引導學生誦讀詩句、聯系生活、展開想象,感受早春的清新悅目、生機勃勃。第二個任務是“讀讀兒童故事”,安排了“兒童故事我會讀”“兒童故事我會講”兩個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從目錄中了解書的主要內容,通過目錄猜想故事,通過問題激發學生閱讀故事的興趣。在學生自主閱讀故事后,組織學生交流閱讀的收獲、感受及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持續閱讀。第三個任務是“找哇找哇找春天”,安排了“田野里找春天”“公園里找春天”“我眼中的春天”三個活動,通過閱讀《找春天》《筍芽兒》兩篇課文,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與孩子的天真快樂。通過“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兩個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識字、運用、思考。通過開展“我眼中的春天”語文實踐活動,去讀春天、說春天、寫春天、畫春天、唱春天。第四個任務是“種下來年的春天”,安排了“美好的禮物”“美麗的風景”兩個活動,通過閱讀課文《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讓學生領悟種下花籽、栽下樹苗,來年就會有一個充滿生機的春天。通過誦讀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感受冬去春來的生命輪回,領悟春天的生生不息。第五個任務是“說出春天的語氣”,安排了“角色體驗感受語氣”“模擬交際體會語氣”“走進生活運用語氣”三個活動,通過創設情境,懂得不同語氣有不同的交際效果;通過模擬交際,明確使用恰當語氣的表達要點;通過走進生活,提升運用恰當語氣進行交流的能力。三、教學活動示例及說明任務一 誦讀春風楊柳活動一 詩情畫意我會讀1.我是小小朗讀者(1)自主朗讀《村居》《詠柳》兩首古詩,做到讀正確,讀流利。注意“鶯”“拂”“堤”“柳”“醉”“鳶”“妝”“絳”“裁”等字的讀音。(2)讀出古詩的節奏草長/鶯飛/二月天, 碧玉/妝成/一樹高,拂堤/楊柳/醉春煙。 萬條/垂下/綠絲絳。兒童/散學/歸來早, 不知/細葉/誰裁出,忙趁/東風/放紙鳶。 二月/春風/似剪刀。(3)讀出古詩的畫面邊讀邊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初步體會詩歌的情感。2.我是小畫家(1)讀讀古詩《村居》,想一想:詩人在鄉村里看到了什么?讀讀古詩《詠柳》,想一想: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畫一畫,說一說。(2)組織學生交流。( )的小草,( )的黃鶯,( )的楊柳,( )的兒童。3.我會給詩配音樂(1)給學生提供兩三首音樂,讓學生根據古詩韻律自主選擇,然后再進行配樂朗誦。(2)學生進行配音誦讀表演。活動二 春風楊柳我會賞1.我是小小欣賞家(1)讀讀《村居》《詠柳》這兩首古詩,說說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這兩首古詩都寫到了柳,楊柳長出了嫩葉,柔軟而細長的枝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在春風中搖擺。(2)這兩首古詩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詠柳》這首古詩主要寫的是柳樹。而《村居》這首古詩不但寫了楊柳,還寫到了小草、黃鶯,特別是寫到了孩童放學歸來放風箏的情景,表現出春天的生機勃勃與充滿希望。2.我是小小書法家(1)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我們怎樣把這些生字寫好看?(2)分類觀察,指導書寫。左右結構:詩、村、妝、綠,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其中“綠”的最后四筆為點、提、撇、捺。上下結構:童、碧、絲、剪,要注意上下兩部分的比例,每個字中均有一個長橫,是字的主筆,注意寫端正、平穩。【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活動一安排了3個內容,第一個內容“我是小小朗讀者”,重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畫面,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增加學生朗讀的機會。第二個內容“我是小畫家”,這里要注意的是畫一畫不是目標,而是借這個活動了解詩句的意思,因此,對畫畫要求不宜過高。第三個內容“我會給詩配音樂”,是在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配樂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活動二“春風楊柳我會賞”,主要是讓學生對兩首古詩的內容進行深入探究,用“我是小小欣賞家”的活動方式,通過了解兩首古詩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進一步理解古詩的內容。“我是小小書法家”主要是引導學生分類觀察生字,把握生字書寫的要領。【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資源】課文朗讀音頻:《村居》《詠柳》朗讀音頻。生字卡片:本課8個生字卡片。音樂:三首適合古詩朗讀的音樂。任務二 讀讀兒童故事活動一 兒童故事我會讀1.兒童故事我要讀(1)背誦《村居》這首古詩,說說詩中的兒童是怎樣的?(天真、快樂、活潑、可愛)(2)古詩里有兒童,故事里也有兒童,今天我們一起去讀讀故事里的兒童。2.兒童故事我會讀(1)我會讀封面。《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本書的封面上有兩個人,小頭爸爸背著大頭兒子,大頭爸爸戴著眼鏡,一只小鳥在旁邊看著他們。從封面可以看出,他們之間一定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3)我會讀目錄。目錄一般在書的最前面,左邊一列是標題,右面對應的是頁碼。目錄里有好多信息,可以讓我們猜猜寫了什么,然后再去讀讀,看看自己猜得對不對,很有意思。3.兒童故事我來讀(1)我們一起看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本的書的目錄,猜一猜每個故事的內容。“兩個人的小屋”: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屋?小屋里都有哪些家具和裝飾?“會叫的大皮鞋”:這是誰的大皮鞋?大皮鞋怎么會叫呢?“寫信和讀信”:這是誰寫的信?信上都寫了什么?又是誰在讀信呢?他一邊讀一邊會有哪些表現?(2)看看自己的猜想和書上的內容一樣嗎?讀讀《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本書。(3)課后選讀《神筆馬良》《七色花》《愿望的實現》。活動二 兒童故事我會講1.兒童故事我會讀(1)介紹自己是怎樣讀這幾本兒童故事的。如看封面、讀目錄、提問題等。(2)介紹兒童故事的主要內容。《神筆馬良》講述了善良正義的馬良用神筆懲惡揚善的故事。《七色花》講述了小姑娘珍妮被贈予了一朵七色花,她只要撕一片花瓣扔出去,就可以實現一個愿望。《愿望的實現》講述了在仙女的幫助下,淘氣的兒子和嚴厲的爸爸互換身份后,發生的一系列故事。(3)介紹自己感興趣的人物和故事,說說自己的閱讀體會。2.兒童故事我展示(1)我會做讀書卡。介紹自己做的讀書卡片,如書的名稱、我最喜歡的人物、我最感興趣的故事、我最欣賞的句子等。(2)我會做讀書小報。展示自己制作的讀書小報。【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在活動一中,要著力指導學生學會讀兒童故事的封面與目錄,在教學中,要增加活動的樂趣,特別是以《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為例,指導學生通過讀目錄、猜故事的形式,再通過閱讀驗證自己的猜想,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活動一指導的基礎上,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可以在一周后或兩周后開展活動二“兒童故事我會講”,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是怎樣讀這幾本兒童故事的,鞏固看封面、讀目錄、提問題等閱讀方法。通過介紹自己感興趣的人物和故事,讓學生分享閱讀的收獲和體會。在展示閱讀成果時,要求不宜太高,學生能動手做一做就可以。【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資源】圖書:《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神筆馬良》《七色花》《愿望的實現》。任務三 找哇找哇找春天活動一 田野里找春天1.在田野里識字(1)“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到田野里找春天吧!(2)自主朗讀《找春天》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讀下面的詞語,注意加點的字,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第一組:脫掉、尋找、遮遮掩掩、探出、解凍、觸到、沖出、吐出、蕩秋千。第二組:棉襖、嫩芽、音符、杜鵑、柳枝、桃花、杏花。2.在田野里找尋(1)我們一起找春天。讀讀課文1—2自然段,說說你從“脫掉”“沖出”“奔向”這幾個詞語中讀出了什么?(2)我們找到了春天。讀讀課文3—8自然段,說說孩子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把從地下探出頭來的小草說成是春天的眉毛呢?把早開的野花說成是春天的眼睛呢?把樹木吐出的嫩芽說成是春天的音符呢?把解凍的小溪聲說成是春天的琴聲呢?(3)讀讀4—7自然段,試試怎樣讀更好。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在讀這句時,要把“探出”“眉毛”讀重音,讀重音的方法多種多樣,“探出”要讀得重一些,“眉毛”要讀得輕一些,“眉”的讀音拖長,“毛”讀得輕而短,尾音上揚,表現出小草青青淺淺、稀稀疏疏的樣子,給人以美好、親切的感受。試著讀讀其他幾句。(4)讀讀第8自然段,試試怎樣讀更好。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哇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為什么說我們看到了她、聽到了她、聞到了她、觸到了她?為什么說她在柳枝上蕩秋千……最后用省略號結尾,想一想:她還會在哪兒怎么樣呢?怎樣讀好這一段?在讀這一段時,要把“看到”“聽到”“聞到”“觸到”“搖哇搖”“叫”“笑”讀重音,讀出孩子們急切分享、想大聲告訴全世界的心情。3.在田野里感受(1)讀讀“我愛閱讀”《筍芽兒》一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2)讀讀下面的詞語,說說你的發現。第一組:彈奏、呼喚、撒嬌、扭動、嘮叨、睜開、愛撫、滋潤、照耀。第二組:沙沙沙、轟隆隆、嘰嘰喳喳。第三組:揉了揉、伸了伸。(3)我們來討論。筍芽兒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活動二 公園里找春天1.公園里走一走(1)小朋友們都去過公園,看過公園里的游覽圖嗎?讀讀游覽圖的詞語,注意讀準加點字的讀音。咨詢處、湖心亭、露天劇場、寶塔、管理處、餐廳。(2)你知道這些地方是做什么的嗎?分分類。景區:湖心亭、寶塔、露天劇場。服務:咨詢處、管理處、餐廳。(3)從北到南走一走,每到一個地方,介紹這里的情況。線路:咨詢處→湖心亭→露天劇場→管理處→餐廳→寶塔。(4)到自己所在城市的公園里,拍一拍公園里的游覽圖,看看你能認識哪些字,在班級里交流。2.公園里看一看(1)在公園里,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感受到了什么?試著說一說。( )的天空 ( )的陽光( )的田野 ( )的微風( )的柳條 ( )的草坪如:我看到了碧綠的田野、細長的柳條,暖暖的陽光讓我感受到春天來了。(2)描寫春天的句子我會讀。根據不同的提問,讀讀下面的句子。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什么睡在松軟的泥土里?(“種子”要重讀)種子睡在哪里?(“泥土里”要重讀)種子睡在什么樣的泥土里?(“松軟的”要重讀)“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你能給這句話提幾個問題,然后再根據提問讀一讀嗎?活動三 我眼中的春天1.以“我眼中的春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然后組成小組開展活動。(1)讀春天:朗讀、積累有關春天的詩文。(2)說春天:結合生活實踐描繪自己看到的春天。(3)寫春天:寫寫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4)畫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畫出來。(5)唱春天:唱一唱春天的歌曲。2.組織學生開展活動,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展示、匯報。【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田野里找春天”這個活動主要完成課文《找春天》與“我愛閱讀”《筍芽兒》的學習任務,安排了三個內容,“在田野里識字”主要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在生字的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發現,第一組生字都是表示動作,第二組利用形聲字特點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在田野里找尋”主要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注意讀好重音,在教學中以具體的例子指導學生朗讀。“在田野里感受”,把“我愛閱讀”《筍芽兒》提到這個活動中,一方面是因為這兩篇課文都是寫春天景色的,另一方面把閱讀方法進行遷移運用。教學中主要以讀正確、讀通順為主,再以適當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懂。“公園里找春天”這個活動,把語文園地一的教學內容創設一個基于公園的情境,“公園里走一走”是通過公園游覽圖進行識字的教學,在教學中通過活動化的形式展開,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分類,再按一定的游覽順序介紹每個處所。“公園里看一看”是指導學生了解春天的特點,并讀好句子的重音。教學中以公園為場景,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體會與感受,在朗讀指導中,重點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提問,體會朗讀的重音。“我眼中的春天”這個活動,是《找春天》課后的一個語文實踐活動,創設了一個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學習情境,在教學中要把握這樣幾個原則:一是選擇性原則,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從任務中任選一項實踐活動。二是合作性原則,根據不同的任務,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便于活動的開展。三是綜合性原則,把語文學習和美術、音樂等學科結合起來,但重點還是要突出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課時安排】3—4課時。【教學資源】生字卡片:《找春天》生字卡片。課文朗讀音頻:《找春天》《筍芽兒》朗讀音頻。掛圖:公園游覽圖。任務四 種下來年的春天活動一 美好的禮物1.初讀課文知人物(1)在鼴鼠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上,開滿了鮮花,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一起讀一個童話故事《開滿鮮花的小路》。請同學們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一畫故事里一共寫了哪些人物?(2)讀讀下面的詞語,注意加點的字,聯系偏旁想想這些字的意思。土堆、破舊、漏雨、懊喪、刺猬、絢麗、花籽、禮物。(3)讀讀下面的詞語,注意加點的字,想想怎樣記住它。郵遞、包裹、郵局、原來、叔叔。(4)讀讀故事,試著把動物圖片貼到括號里。郵遞員( )為鼴鼠先生送來了( )寄來的包裹單。鼴鼠先生不認識包裹里的小顆粒,于是去問( ),結果發現包裹破了,小顆粒漏在了來時的路上。春天來了,通往( )家的路上,成了一條開滿鮮花的路。( )和( )看到門前的鮮花,非常驚喜。原來,( )大叔寄來的禮物是花籽。2.朗讀課文分角色(1)讀讀課文,把人物的對話用橫線畫下來,并試著讀一讀。(2)重點指導朗讀第7到10自然段,讀好角色的語氣。①如果自己是刺猬太太和狐貍太太,走出門,看到了如此絢麗多彩的鮮花,心里會想些什么?(刺猬太太和狐貍太太的內心是驚訝的、驚喜的,帶著這樣的情感讀讀她們的話)②再讀鼴鼠先生的話,如果你是鼴鼠先生,看到眼前一大片的鮮花會怎樣說?聽到刺猬太太和狐貍太太對鮮花的贊美,會是怎樣的心情?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課文。(3)分角色朗讀,相機評價:是否讀出了刺猬太太、狐貍太太“驚奇”“驚喜”的語氣,是否讀出了鼴鼠先生“歡快”的語氣。3.圖文結合講故事(1)梳理故事的人物和內容。起因:郵遞員黃狗為鼴鼠先生送來了長頸鹿大叔寄來的包裹單。鼴鼠先生不認識包裹里的小顆粒,于是去問松鼠太太,結果發現包裹破了,小顆粒漏在了來時的路上。經過:春天來了,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上,成了一條開滿鮮花的路。刺猬太太和狐貍太太看到門前的鮮花,非常驚喜。結果:原來,長頸鹿大叔寄來的禮物是花籽。(2)想想人物的語言和表情,試著講一講。(3)結合插圖講一講,注意插圖上人物的表情、周圍的環境。如:門前開著一大片五顏六色讀的鮮花。房子旁邊 。山坡上 。。4.美好禮物明深意(1)讀讀松鼠太太的話:“我知道了,去年長頸鹿大叔寄給你的是花籽。這是多么美好的禮物啊!”(2)如果你是鼴鼠先生,看到這一路鮮花,聽到大家的贊美,你想對長頸鹿大叔說些什么?(3)生活中還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禮物?說一說。活動二 美麗的風景1.初讀課文學字詞(1)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每到植樹節前后,人們都拿著鐵鍬,帶著樹苗,到公園里、田野里、小區里、道路旁等地方植樹,把祖國山河打扮得更加美麗。1987年4月5日,鄧小平爺爺也到北京天壇公園去植樹,那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今天,我們一起讀讀《鄧小平爺爺植樹》這篇課文。(2)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3)學習字詞。①讀讀下面的詞語,注意加點的字,聯系偏旁想想這些字的意思。天壇、高齡、格外、手握、挖土、茁壯、挑選、移入、揮鍬、填土、扶正。②讀讀下面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碧空如洗、萬里無云、引人注目、興致勃勃。(4)圍繞課文的題目,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什么時間)鄧小平爺爺(在哪里)植樹(結果怎樣)。2.細讀課文品偉人(1)默讀課文第2至4自然段,畫出描寫鄧小平爺爺植樹的句子,你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到了什么。(2)結合插圖,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鄧小平爺爺的精神飽滿、滿懷熱情、不顧勞累、認真專注等精神品質。如“手握鐵鍬”“興致勃勃”“滿是汗珠”“不肯休息”“精心挑選”“小心移入”“仔細看看”“上前扶正”“露出笑容”等。(3)讀讀課文第5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誦讀古詩悟春天(1)長頸鹿大叔寄給鼴鼠先生的花籽,漏在路上,春天來了,這條小路開滿了鮮花;鄧小平爺爺在天壇公園里種下了一棵柏樹,如今這棵柏樹已經長大,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冬去春來,花落花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象呢?我們一起讀讀《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2)借助拼音朗讀古詩,把詩句讀正確。(3)誦讀古詩,想一想:看到這茂盛的青草,詩人想到了什么?“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你體會到了什么?(4)想象畫面背誦古詩。【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美好的禮物”這個活動主要是指導學生閱讀《開滿鮮花的小路》這篇課文,“初讀課文知人物”主要是開展課文的初讀活動,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學習的基礎上,把動物圖片貼到句子中,來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朗讀課文分角色”重點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讀好角色的語氣。“圖文結合講故事”引導學生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梳理故事的內容,想象人物的語言和表情講好這個故事。“美好禮物明深意”是對這篇課文主旨的理解,抓住“這是多么美好的禮物啊”進行體會,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是美好的禮物,說出體會和感受即可,不必深究。“美麗的風景”這個活動主要是指導學生閱讀《鄧小平爺爺植樹》這篇課文,“初讀課文學字詞”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理解生字的意思,注意積累四字詞語,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細讀課文品偉人”引導學生抓住描寫鄧小平爺爺植樹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誦讀古詩悟春天”,把語文園地中《賦得古原草送別》古詩調到這個活動中,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誦讀,體會春天的生生不息。【課時安排】4—5課時。【教學資源】生字卡片:《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生字卡片。課文朗讀音頻:《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賦得古原草送別》朗讀音頻。任務五 說出春天的語氣活動一 角色體驗感受語氣1.創設情境,體會語氣(1)播放視頻視頻1:排隊做操時,小明不小心踩了小紅的腳,小明說:“我不是故意的!”視頻2:排隊做操時,小明不小心踩了小紅的腳,小明說:“我不是故意的。”(2)組織討論:你覺得小明哪種說法比較好?為什么?(第二種說法好。第一種語氣比較生硬,第二種語氣比較委婉,用第二種語氣道歉,別人更容易接受)(3)播放視頻視頻1:公交車上,小明到站了要下車,前面有一位阿姨,小明說:“阿姨,請您讓一下。”視頻2:公交車上,小明到站了要下車,前面有一位阿姨,小明說:“阿姨,請您讓一下好嗎?”(4)組織討論:你覺得小明哪種說法比較好?為什么?(第二種說法好。第一種語氣是命令式的,第二種語氣是商量式的,語氣更委婉一些,更容易被別人接受)2.小結:在生活中,用不同的語氣說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我們要注意說話的語氣(板書課題),那么,我們要用怎樣的語氣說話呢?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說話時要像春風一樣輕柔,不要太生硬,不要使用命令的語氣。活動二 模擬交際體會語氣1.創設情境,交際練習(1)創設情境:一天下午,我看到一個同學洗手后忘了關水龍頭,我會跟他說……(2)嘗試練習:我會跟他怎么說呢?(3)組織討論:要告訴他哪里做得不對,他應該怎么做。(4)演練評價:一是要把事情說清楚,二是說話語氣要讓人感覺舒服。“同學,你好!你洗手后忘關水龍頭了,以后要記得及時關哦。”“同學,你好!你洗手后忘關水龍頭了,我已經幫你關了,以后要記得關哦。”“同學,你好!你洗手后忘關水龍頭了,會浪費水的,以后要記得關哦。”2.模擬情境,分組演練(1)創設情境情境一:媽媽讓我學鋼琴,我想學畫畫,我會跟媽媽說……情境二:上學遲到了,老師批評了我。下課后我對老師說……(2)小組演練情境一:向媽媽請求,要用商量的語氣說,還要表達清楚自己很想學畫畫的想法。“媽媽,我不喜歡彈鋼琴,更喜歡畫畫,請您同意我學畫畫吧,好嗎?”“媽媽,我真的很喜歡畫畫,老師說我有畫畫的天賦,我想學畫畫,您看行嗎?”“媽媽,老師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不喜歡彈鋼琴,喜歡畫畫,您讓我學畫畫吧,好嗎?”情境二:向老師道歉,要先向老師道歉,再說清楚遲到的原因,并表示以后會注意,不再遲到了。“對不起,老師,我今天起床遲了,所以遲到了,我以后一定早點起床。”“對不起,老師,路上堵車了耽誤了時間,所以遲到了,以后我會提前一點時間坐公交車。”“對不起,老師,媽媽的電瓶車輪胎扎了一個釘子,找修車的地方補好輪胎,耽誤了時間。”(3)互動評價①說話的語氣要委婉,不要太生硬,適當加上禮貌用語。②多使用商量的語氣,可加上“好嗎”“行嗎”這樣的詞語,避免使用命令的語氣。活動三 走進生活運用語氣1.在生活中,你看過因不注意說話語氣而造成不愉快的事情嗎?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會更好。2.想想自己有過因不注意說話語氣而造成不愉快的事情嗎?說說自己應該怎樣做。【教學設計意圖與建議】把口語交際的內容設計在“說出春天的語氣”這個情境與任務中,目的是把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與春天的特點聯系起來,通過設計三個活動開展口語交際的教學。活動一“角色體驗感受語氣”,通過觀看視頻中的例子,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語氣會產生不同的交際效果。活動二“模擬交際體會語氣”,給學生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通過討論、練習、評價強化本次口語交際的目標。活動三“走進生活運用語氣”,是對本次口語交際內容的遷移與運用,運用口語交際課學習的內容來指導學生的生活。【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資源】視頻:排隊做操的兩個視頻。視頻:公交車上的兩個視頻。四、學習資源與線上支持(一)單元教學建議與資源支持1.指導識字方面:采用多種形式隨文識字,注意運用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識記生字,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學習獨立識字的方法。2.朗讀課文方面:指導學生借助注音嘗試朗讀課文,再將生字新詞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呈現,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讓學生經歷自主認讀、集中強化、朗讀鞏固三個階段,從而達到讀正確、讀流利的教學目標。在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注意語氣和重音,讓學生通過朗讀實踐,知道重音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體現,可以重讀,也可以輕讀,還可以通過拖長聲音進行強調。3.理解課文方面,給學生設計一些話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如學習《古詩二首》,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說說兩首古詩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習《找春天》,讓學生說說孩子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學習《開滿鮮花的小路》,讓學生說說如果你是鼴鼠先生,看到這一路鮮花,聽到大家的贊美,你想對長頸鹿大叔說些什么?學習《鄧小平爺爺植樹》,讓學生畫出描寫鄧小平爺爺植樹的句子,從這些語句中能體會到什么。4.指導書寫方面:采用“分類指導”“重點提示”“書寫實踐”“反饋矯正”等方法進行。“分類指導”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發現一類生字的書寫規律,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字形的能力;“重點提示”通過讓學生觀察發現,把握生字關鍵筆畫的書寫;“書寫實踐”是讓學生通過書寫體會生字的特點,從“描紅”到“臨寫”平穩過渡;“反饋矯正”是進一步強調書寫要點,強化學生寫得一個比一個好的意識。5.拓展閱讀方面:推薦閱讀兒童故事《神筆馬良》《七色花》《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愿望的實現》。(二)單元線上學習包的設計與使用建議任務一 誦讀春風楊柳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讀讀吧】 1.朗讀資源。 《村居》。 《詠柳》。 2.古詩朗讀配樂。 3.我的朗讀發布。 朗讀《村居》《詠柳》,也可以把自己的朗讀發布在其中,和同伴分享。 用豐富的朗讀資源,選擇適合古詩朗讀的音樂,激發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提升學生欣賞與朗誦的水平。【漢字王國】 生字:詩、村、童、碧、妝、綠、絲、剪。 1.讀音(配有朗讀聲音)。 2.筆順、結構、偏旁。 3.漢字里的故事(動畫、圖片演示有關漢字的來源、意義)。 把生字的讀音、筆順、偏旁等放入漢字王國,便于學生進一步掌握漢字的讀音,正確書寫,了解字的起源,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書寫屋】 書寫展廳 把自己的書寫拍照上傳,小伙伴、家長、老師等都可以參與點評 通過書寫、展示、點評等方式,激發學生寫好漢字的興趣,規范漢字書寫。任務二 讀讀兒童故事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讀讀吧】 1.圖書資源。 《神筆馬良》。 《七色花》。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愿望的實現》。 為學生提供閱讀書目的電子版,供學生進行網絡閱讀。【交流臺】 學生可以發布自己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通過網絡平臺,學生發布自己的閱讀體會和感受,便于師生在網上進行交流,拓展師生交流的空間。【展示臺】 學生把讀書卡、讀書小報拍成照片發到展示臺上。 通過網絡平臺,學生發布自己的讀書卡、讀書小報,便于師生在網上進行交流,拓展師生交流的空間。任務三 找哇找哇找春天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讀讀吧】 1.朗讀資源。 《找春天》。 《筍芽兒》。 2.我的朗讀發布 朗讀課文《找春天》《筍芽兒》及與春天有關的詩文,也可以把自己的朗讀發布在其中,和同伴分享 用豐富的朗讀資源,激發學生朗讀課文的興趣,通過“我的朗讀發布”,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漢字王國】 生字:沖、尋、姑、娘、吐、柳、蕩、桃、杏 1.讀音(配有朗讀聲音) 2.筆順、結構、偏旁 3.漢字里的故事(動畫、圖片演示有關漢字的來源、意義) 把生字的讀音、筆順、偏旁等放入漢字王國,便于學生進一步掌握漢字的讀音,正確書寫,了解字的起源,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書寫屋】 書寫展廳 把自己的書寫拍照上傳,小伙伴、家長、老師等都可以參與點評 通過書寫、展示、點評等方式,激發學生寫好漢字的興趣,規范漢字書寫。【展示臺】 1.說春天:結合生活實踐描繪自己看到的春天 2.寫春天:寫寫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 3.畫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畫出來 4.唱春天:唱一唱春天的歌曲 通過網絡平臺,學生發布自己的演說、寫話、圖畫、歌唱,便于師生在網上進行交流,拓展師生交流的空間。任務四 種下來年的春天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讀讀吧】 1.朗讀資源 《開滿鮮花的小路》 《鄧小平爺爺植樹》 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 2.我的朗讀發布 朗讀課文《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及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也可以把自己的朗讀發布在其中,和同伴分享 用豐富的朗讀資源,激發學生朗讀課文的興趣,通過“我的朗讀發布”,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漢字王國】 生字:鮮、郵、遞、員、原、叔、局、堆、禮、鄧、植、格、引、注、滿、休、息 1.讀音(配有朗讀聲音) 2.筆順、結構、偏旁 3.漢字里的故事(動畫、圖片演示有關漢字的來源、意義) 把生字的讀音、筆順、偏旁等放入漢字王國,便于學生進一步掌握漢字的讀音,正確書寫,了解字的起源,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書寫屋】 書寫展廳 把自己的書寫拍照上傳,小伙伴、家長、老師等都可以參與點評 通過書寫、展示、點評等方式,激發學生寫好漢字的興趣,規范漢字書寫。【交流臺】 1.講故事《開滿鮮花的小路》 2.我的資料:植樹節 3.我的資料:鄧小平爺爺 通過網絡平臺,學生發布自己的學習成果,如講故事、收集整理植樹節、鄧小平爺爺等資料,便于師生在網上進行交流,拓展師生交流的空間。任務五 說出春天的語氣線上支持(資源、工具、測評) 設計意圖與使用建議【資源包】 1.排隊做操的視頻 2.公交車上的視頻 為學生提供這些視頻資源,便于學生觀看,并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領悟“注意說話的語氣”這個交際的目標與要求。【模擬場】 通過動畫、圖片創設交際的情境 1.關水龍頭情境 2.向媽媽請求學畫畫的情境 3.向老師道歉遲到的情境 通過動畫、圖片創設交際的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的情境中進行交際演練,進一步領悟、鞏固本次交際的目標與要求。【交流臺】 1.在生活中,你看過因不注意說話語氣而造成不愉快的事情嗎?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會更好。 2.想想自己有過因不注意說話語氣而造成不愉快的事情嗎?說說自己應該怎樣做。 通過網絡平臺,學生交流自己的生活體驗,把本次交際的目標與要求遷移運用到生活中去。(三)學生用書使用建議本單元的學生用書仍然是在“美好的春天”這個大情境下的板塊式學習,結構清晰,便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誦讀春風楊柳”的任務中,重點圍繞《古詩二首》(《村居》《詠柳》)展開學習。通過“我是小小朗讀者”的活動,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奏和韻律。通過“我是小畫家”的活動,大概了解詩句的意思。通過“我會給詩配音樂”“我是小小欣賞家”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古詩的韻味和內容。在“讀讀兒童故事”的任務中,重點圍繞“快樂讀書吧”的“讀讀兒童故事”這個內容展開學習。通過“兒童故事我會讀”的活動,讓學生學會閱讀封面和目錄。通過“兒童故事我來讀”的活動,讓學生以《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一書為例,去體驗閱讀的過程。通過“兒童故事我會讀”“兒童故事我展示”的活動,讓學生自主閱讀《神筆馬良》《七色花》《愿望的實現》,并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在“找哇找哇找春天”的任務中,安排了課文《找春天》、“我愛閱讀”《筍芽兒》、語文園地一中的“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等學習內容。通過“在田野里識字”的活動,讓學生把《找春天》讀正確,讀流利,學習生字新詞。通過“在田野里找尋”的活動,讓學生讀懂課文的內容,體會朗讀的語氣和重音。通過“在田野里感受”的活動,自主朗讀《筍芽兒》,感知筍芽兒的生長。通過“公園里走一走”“公園里看一看”的活動,借助公園游覽圖認讀生字,有生活中主動識字的意識;根據語境補充合適的詞語,感受春天的特點;根據提問讀出句子的重音。通過“我眼中的春天”的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在“讀春天”“說春天”“寫春天”“畫春天”“唱春天”等活動中,體會春天的生機勃勃,感受春天的美好。在“種下來年的春天”的任務中,安排了課文《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和“日積月累”中的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等學習內容。通過“初讀課文知人物”“朗讀課文分角色”“圖文結合講故事”“美好禮物明深意”的活動,重點朗讀《開滿鮮花的小路》這篇課文,抓住人物感知課文主要內容,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語氣,結合插圖把故事講生動,體會“美好禮物”在生活中的意義。通過“初讀課文學字詞”“細讀課文品偉人”兩個活動,重點閱讀《鄧小平爺爺植樹》這篇課文,根據形聲字特點自主學習生字,積累四字詞語,圍繞課題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鄧小平爺爺的精神風貌。通過“誦讀古詩悟春天”的活動,自主誦讀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在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感受到冬去春來的生命輪回,體會到春天的生生不息。在“說出春天的語氣”的任務中,重點圍繞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展開學習。通過“角色體驗感受語氣”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用不同的語氣說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通過“模擬交際體會語氣”的活動,讓學生領悟:說話的語氣要委婉,不要太生硬,適當加上禮貌用語;多使用商量的語氣,可加上“好嗎”“行嗎”這樣的詞語,避免使用命令的語氣。通過“走進生活運用語氣”的活動,讓學生將本次口語交際的目標與要求遷移運用到生活中去。本單元設計的“我來試一試”“單元測評”內容,涉及到識字寫字、詞句積累、閱讀理解、口語交際等多種語言實踐類練習,不但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而且考查學生解決問題、實際運用的能力,能力由淺入深,內容由單一走向開放。老師要及時關注并給予相應的鼓勵和點評,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單元評測】找春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天來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探出了頭來,柳枝抽出了嫩芽……我們一起到公園里找春天吧!(táo huā dǎobìshuǐ qiáoqī kǒng qiáoshī yìguǎng chǎngwàng yuètáihúxīn tíngyān yǔ lóutīng quán gé▲▲▲▲▲▲)1.公園里有許多景點,請你完成下面的內容。(1)看看公園游覽圖,讀讀拼音,把景點的名稱補充完整。shī yì ɡuǎnɡ chǎnɡ qī kǒnɡ qiáo táo huā dǎo wànɡ yuè tái( 意 ) ( ) ( 島 ) ( 望 )hú xīn tinɡ yān yǔ lóu bì shuǐ qiáo tīnɡ quán ɡé( 湖 亭) ( ) ( ) ( 泉 閣)(2)公園里還有幾個景點,已經用“▲”標出了,你能選一個景點,給它起個名字嗎?2.來到公園里,我們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我們找到了春天。照樣子,說一說,寫一寫。例:我來到了(桃花島),看到了(粉紅色的桃花)。(1)我來到了( ),看到了( )。(2)我來到了( ),聽到了( )。(1)我來到了( ),聞到了( )。(1)我來到了( ),觸到了( )。3.我們來到“詩意廣場”,在這里舉辦了一場“春的旋律”朗誦會。(1)在朗誦會上,我誦讀了與春天有關的古詩。(2)在朗誦會上,我準備朗誦《春風吹》。春風吹春風吹,吹醒了小草,小草頂出了松軟的泥土。春風吹,吹醒了小花,花兒張開了甜甜的笑臉。春風吹,吹醒了柳樹,柳枝抽出了淡淡的嫩芽。春風吹,吹醒了青蛙,它們又開始寫詩啦。春風吹,吹醒了小朋友,小朋友的笑聲在公園里飄蕩。①在朗誦“春風吹,吹醒了小草”這句時,我給自己問了兩個問題:是誰吹醒了小草?春風吹醒了誰?根據問題我試著讀了讀。②在朗讀“柳枝抽出了淡淡的嫩芽”這句時,我給自己問了三個問題:什么抽出了淡淡的嫩芽?柳枝抽出了什么樣的嫩芽?柳枝抽出了淡淡的什么?根據問題我試著讀了讀。4.在公園里,發生了兩件事情,如果是你應該怎么做。(1)在湖心亭上,一個同學隨手把香蕉皮扔進了湖中,我會對他說:(2)在“春的旋律”朗誦會上,我不小心踩到同學的腳,我會對他說:設計說明1.考查指向(1)識字寫字:借助公園游覽圖進行識字寫字,有在生活中識字的愿望。(2)積累運用:能根據公園景點的特點起名字;能根據創設的語境,仿照例句說說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和感受,能夠運用積累的詞語寫句子。(3)課文朗讀: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注意語氣和重音。(4)口語交際:能用恰當的語氣與別人交流,避免使用命令的語氣。2.涉及的課程內容(1)識字寫字。認讀漢字,書寫漢字。(2)閱讀理解。能運用積累的詞語起名字、寫句子;在朗讀中能注意語氣和重音。(3)口語交際。能結合生活實際,用恰當的語氣與別人交流,讓人聽了比較舒服,容易讓人接受。3.答題要求一共四大題,目標指向不同,由易到難,由單一到開放。(1)第1題:把公園里景點的名稱補充完整,選擇一個景點起名字。(2)第2題:照樣子,把在公園里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說一說,寫一寫,用上自己積累的詞語。(3)第3題:朗誦與春天有關的古詩,朗誦《春風吹》,注意語氣和重音。(4)第4題:在創設的兩個情境中,嘗試用恰當的語氣與別人交流,讓人感到舒服并容易接受。4.情境設計理由兒童是生活中的人,創設“找春天”的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識字寫字、積累運用、朗讀誦讀、口語交際,既符合本單元的任務情境,又達成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5.考查水平及題目難度預估一個情境四個任務,主要考查學生識字寫字、閱讀理解、朗讀水平、口語交際等語文綜合素養。 題目所考查的能力目標具有綜合性,不但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而且考查了學生解決問題、實際運用的能力,能力由淺入深,內容由單一走向開放。6.不同水平學生作答及評分標準題目 一級水平 二級水平 三級水平第1題 1.能正確寫出有關景點的名稱。 2.能給一處景點設計名稱。 1.能正確、工整地寫出有關景點的名稱。 2.能給一處景點設計名稱,名稱有趣。 1.能正確、工整、美觀地寫出有關景點的名稱。 2.能給一處景點設計名稱,名稱有創意。第2題 1.能運用積累的詞語寫句子。 2.所寫的內容基本符合春天的特點。 1.能運用積累的詞語寫句子,用詞恰當。 2.所寫的內容符合春天的特點。 1.能運用積累的詞語寫句子,用詞恰當,語句優美。 2.所寫的內容符合春天的特點,表達有創意。第3題 1.能正確誦讀1—2首與春天有關的古詩。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春風吹》這篇短文。 1.能正確、流利地誦讀2—3首與春天有關的古詩。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春風吹》這篇短文,語氣輕重有變化。 1.能正確、流利地誦讀3—4首與春天有關的古詩,誦讀富有節奏與韻律。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春風吹》這篇短文,注意語氣和重音。第4題 1.能根據情境大概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2.說話時能注意自己的語氣。 1.能根據情境把話說清楚,不僅能說清原因,而且能說清要求或表示道歉。 2.能用恰當的語氣與別人交流。 1.能根據情境把話說清楚,不僅能說清原因,而且能說清要求或表示道歉。 2.能用恰當的語氣與別人交流,讓人感覺舒服并易于接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