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多姿多彩的八方習俗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打開一扇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兒女憑著自己的聰明智慧發現了隱藏在大自然中的奧秘他們從氣象變化和四季更迭中探索出二十四節氣形成了中國文化中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了解不同地域的繽紛節日習俗是炎黃子孫對中華歷史文明的傳承和發揚快啟程吧跟隨我一起了解這些節日習俗了解中國光輝燦爛的文化吧任務 學習內容一、正月里來鬧新春 1.會寫“蒜、醋”等15個字,會寫“熱情、自傲”等20個詞語 2.了解《北京的春節》一文的表達順序,學習作者抓住由特的的民俗活動進行細致描寫的方法。 3.聯系生活實際和閱讀體驗,感受不同地域的春節習俗。二、流傳至今的習俗 1.會寫“臘、粥”等19個生字,“臘八粥”“感覺”等18個詞語。 2.能把握課文內容分清詳略,并體會詳略安排的效果。 3.想象故事中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在活動中了解詩句中傳統的節日習俗或傳說,感受傳統文化的內涵。 4.能說出藏戲的特色,嘗試通過多種方式介紹地方的特色戲曲。三、趕一場元宵喜樂會 1.自己參加一次元宵節的活動,或介紹當地的元宵習俗或把經歷介紹給別人。 2.根據需要選擇制作元宵節的推薦方式。【學習開始了】任務一 正月里來鬧新春1.聊聊剛過完的春節(1)家鄉春節真熱鬧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了一個喜慶熱鬧的春節,相信很多同學還意猶未盡吧!你對家鄉的春節習俗了解多少呢?快來和同學們聊一聊吧!小組借助表格說一說、填一填,各自家鄉都有哪些春節習俗。※小鑰匙※仔細觀察表格,找一找各地春節習俗的“相同”和“不同”。(2)特色習俗來瞧瞧我們發現家鄉春節風俗眾多,在你腦海中最有特色的又是哪一種呢?①我說你畫記憶深有請小小講述員依次介紹自己最感興趣的那個“特色”風俗,我們在聽的過要有選擇地進行記錄,嘗試繪制一張屬于自己的“特色風俗”思維導圖。②我問你答大比拼現在我們的小小講述人組成考核團,要來考考大家啦!請同學們做好準備哦!※小鑰匙※講述的時候要注意有條理,抓住重點講清楚才能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賞一幅老北京春節畫卷聊完了我們身邊的春節,我們一起隨著老舍先生的步伐一起來上一幅老北京的春節畫卷吧!出發前,先和我們的“導游”老舍先生認識一下。(1)我讀我識我寫①借助在線資源包,梳理老舍的簡介。②點擊資源包,跟讀詞語,注意多音字和兒化音的讀法。萬象更新 間斷 正月 白云觀 分外雜拌兒 零七八碎兒 玩意兒 擦黑兒 擺攤兒③在線聽默本課生詞,組內輪轉批閱。※小鑰匙※“醋”字左邊是“酉”,不能寫成“西”?!皵偂弊质亲笾杏医Y構,要注意中間的“又”寫得窄而短,左右疏密均勻。“燃”是左右結構,四點底不要寫在火字旁的下方。3.填個表格脈絡清春節跨度時間長,如此熱鬧,我們可以借助一張表格讓自己看得更加清晰。①讀課文,圈畫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找出對應的習俗,嘗試完成下面的表格。②小組內交流補充,把表格補充完整。③小組代表借助表格按時間順序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習俗。4.民俗特色在這里同學們,讓我們以臘八這一天為例,一起探索作者寫作的奧秘,體會臘八這一天帶給人們的美好和幸福吧。小組合作學習描寫“臘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節”的部分,結合課文段落,繪制思維導圖,對比感受作者是如何寫出這幾天的熱鬧和美好的。結合課后的“閱讀鏈接”,讀一讀,想想斯妤筆下的《除夕》片段與老舍筆下的春節有什么不同,與同學交流。5.家鄉習俗我介紹現在你能試著瀏覽課文,嘗試學著作者介紹《北京的春節》的方法簡要地介紹自己家鄉的習俗了嗎,注意主次分明,重點突出。任務二 流傳至今的習俗1.忘不了的臘八粥熱鬧的節日里,對孩子們來說最盼望的事是什么呢?有沒有哪種節日美食讓你念念不忘?讓我們隨著沈從文先生去品一碗香甜的臘八粥吧!我們先來看一段沈從文先生的自述。(1)讀課文學生詞照著寫一寫,試著提高自己的書寫速度,拍照上傳自己的作品。想品臘八粥得先過詞語關,你們準備好了嗎?檢查預習效果:在線聽寫文中生詞,輪轉批語、訂正。※小鑰匙※“膩”“褐”“攪”“稠”等字的寫法要格外關注哦!2.列小標題理情節請同學們默讀思考:圍繞“臘八粥”這一線索,作家沈從文為我們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能否用小標題概括出故事情節?小組內交流討論一下:文章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3)對比品讀悟情感文中有三處寫“臘八粥”的段落,請同學們畫一畫。對比著讀一讀,想想:作者是如何描寫臘八粥的。小組討論:面對這樣的臘八粥,八兒的心里分別是怎么想的,從文中哪些詞句可以發現八兒的“饞”,作者又是如何將傳統美食與人物活動自然地聯系在一起的。點擊資源包在線閱讀莫言、冰心、老舍筆下的“臘八粥”,體會“臘八粥”里包含的不同情感。一碗臘八粥為什么會讓小小的八兒如此之“饞”?讀讀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自己的感想。小結:原來臘八粥不僅是美食,它還承載著濃濃的情感,因為有情所以臘八粥才更有味兒。(4)寫寫最愛的美食同學們,讓我們結合課后“小練筆”,仿照課文第一自然段寫一種自己喜歡的食物吧!2.古詩中令我心動的習俗節日習俗不僅在我們學習的課文里,古詩中也常常出現它們的身影,讓我們一起去找找吧!(1)讀古詩明習俗①借助線上資源讀古詩,讀正確、讀出停頓和節奏,注意生字在詩句中的正確讀音。②利用注釋,關注字義、詞義等多種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②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古詩中節日的時間和節日里的習俗。(2)查資料知由來①查一查:借助課前自己搜索的資料、老師、同學的資料講一講節日的習俗。②畫一畫:嘗試將與古詩有關的內容畫成思維導圖。③誦一誦:在小組內吟誦古詩,推選代表在班級進行展示。(3)讀古詩想畫面①想一想。反復誦讀古詩,邊讀詩句邊想象畫面。※小鑰匙※可以借助詩句展開想象,也可以借助生活經驗展開想象,也可以聯系傳說古詩或搜集到的民俗故事展開想象。②你說我評。通過語言的描述將古詩轉化成一幅幅畫面展現在他人面前。③寫一寫。結合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把自己當做詩人本人,寫一下這首詩“誕生”的過程,注重畫面的描述和真情的流露。小小節俗發布會現在,相信同學們已經對我們的節日習俗了解很多了,那就讓我們來開一場小小節俗發布會吧!①節日古詩接著背。背一背自己記憶中和節日習俗有關的古詩,比比誰知道的多。②說一說自己背誦的古詩中包含的節日習俗及由來或講述和古詩有關的神話古詩、民間傳說等。③以小組為單位設計節日習俗手抄報,辦一個節日習俗發布會,把手抄報陳列在教室前的走廊上,向同年級的伙伴進行展示。3.講一講傳奇的藏戲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56個民族各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今天我們要請同學們參加的是一次藏戲大講堂活動。1.讀課文畫導圖①讀課文,畫出具體介紹藏戲特色的語句,并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②小組內合作完成思維導圖,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藏戲的哪些特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藏戲大講壇①小組內分工合作,介紹藏戲。※小鑰匙※講述時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重點關注藏戲的傳奇故事和不同的面具代表的不同人物身份。在講述面具的時候可以用“考考你”的方式和聽眾進行互動式交流,讓講述引起共鳴。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講述大PK,看看哪個組的講述最能吸引觀眾,最能深入人心。3.我也能露一手①學著作者介紹藏戲的方法,介紹自己家鄉的地方居中,主要特色等等。②做家鄉戲曲的代言人,在班上也露一手。任務三 趕一場元宵喜樂會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又到了,這個元宵節,你都有哪些打算呢?讓我們一起去趕一場元宵喜樂會吧!1.元宵節我最想做的事(1)元宵由來我知道①說一說:“元宵”是哪一天,“元”和“宵”在這里分別表示什么意思?②查一查:上網查閱資料或借助自己的閱讀積累,梳理元宵的由來。(2)元宵習俗知多少①說說自己家鄉的元宵習俗。讓大家猜猜家鄉元宵習俗里的美好寓意。②考一考大家,你知道下面這些習俗的寓意嗎?你還知道哪些有吉祥寓意的習俗?過年的時候吃年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年的時候吃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元宵節我最想做的事兒①想想說說:元宵節我們可以做哪些事兒?按照時間順序制定一個“鬧元宵”的計劃。②選一選,在自己的“鬧元宵”計劃表上選出一個你最想做的事,重點策劃。2.邀請爸媽鬧元宵(1)燈謎猜猜猜①和爸媽一起搜集各種各樣的燈謎,張燈結彩,營造喜慶的元宵氛圍。②和爸媽一起制定游戲規則,比一比誰猜的燈謎多,贏取相應的獎勵。(2)花燈做起來①選擇一種心儀的花燈,借助網絡搜索或向身邊的人請教花燈的制作過程。②和爸媽一起動手做一做精美的花燈,體會親子動手的快樂。(3)廟會逛逛逛一家人到廟會上走走逛逛,感受節日的喜慶和元宵節給人們帶來的歡樂。(4)元宵吃起來①和爸媽一起動手做元宵,并給爸爸說說自己了解的節日美食。②親手煮元宵,品嘗元宵,感受元宵給元宵節增添的節日溫馨。※小鑰匙※通過視頻錄制或圖片、或文字記錄下和爸媽一起猜燈謎、做花燈、逛廟會、吃元宵的熱鬧場面,并能在線分別傳到相應的文件夾中。3.元宵民俗美篇推介(1)元宵習俗美文推薦①讀一讀大家筆下的元宵佳作,感受元宵節在不同人眼里的不同表達。②圍繞“交流平臺”梳理本單元作者是如何根據需要表達主題的。(2)元宵民俗美篇推介(微信美篇或手抄報形式)①根據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從框架的搭建、材料的選擇等設計自己想要制作的美篇或電子小報。②組內分享自己制作的美篇或電子小報。③采用投票的方式選出自己最心儀的那一個,評選最佳元宵作品,并頒發相應的獎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