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01認識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02知道什么是復分解反應。03知道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農業和工業上常用熟石灰來改良酸性土壤和處理酸性廢水,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嗎?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酸和堿都有各自類似化學性質,你知道為什么嗎?【實驗目的】知道酸、堿溶液能夠導電【實驗操作】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分別試驗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蒸餾水和酒精的導電性。一、酸和堿各自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溶液 蒸餾水 乙醇 稀鹽酸 稀硫酸 NaOH溶液 Ca(OH)2溶液燈泡亮否否否是是是是【結論】酸溶液、堿溶液能導電,而蒸餾水、乙醇不導電。在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存在帶電的粒子。實際上,HCl在水中會解離出H+和Cl-,H2SO4在水中會解離出H+和SO42-;NaOH在水中會解離出Na+和OH-,Ca(OH)2在水中會解離出Ca2+和OH-。HCl → H+ + Cl-H2SO4→2H+ + SO42-NaOH → Na+ + OH-Ca(OH)2→ Ca2+ + 2OH-為什么酸溶液、堿溶液能導電?而蒸餾水、乙醇不導電?通過研究和分析可知:像鹽酸、硫酸這樣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H+和酸根離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質。同樣,像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這樣的堿,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OH-,即在不同的堿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堿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質。HCl → H+ + Cl-H2SO4→2H+ + SO42-NaOH → Na+ + OH-Ca(OH)2→ Ca2+ + 2OH-陽離子都是H+陰離子都是酸根離子陽離子都是金屬離子陰離子都是OH-1.酸類物質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本質的原因是( ?。?br/>A.能與指示劑作用 B.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C.溶于水時能解離出H+ D.都含有氫元素C2.下列物質不能導電的是( ?。?br/>A.石墨 B.銅 C.酒精溶液 D.食鹽水C若把酸溶液和堿溶液混合在一起,會發生什么反應呢?【實驗目的】認識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實驗8-14】1.取少量稀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觀察到什么現象?無明顯現象2.為觀察到上述兩種溶液發生反應的現象,應采取什么措施?重新設計實驗。二、中和反應編號 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① 取少量NaOH溶液于試管中,滴1-2滴酚酞溶液② 逐漸往NaOH溶液中滴稀鹽酸、振蕩③ 向上述剛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兩滴NaOH溶液,振蕩④ 再次滴入微量稀鹽酸,振蕩無色溶液變為紅色紅色逐漸褪去無色溶液又變為紅色紅色又逐漸褪去5mL稀氫氧化鈉溶液分析: (1)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無色酚酞后溶液為什么變成紅色?(2)滴加稀鹽酸后溶液變成了無色,可以說明說明?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酚酞遇堿變紅溶液不顯堿性,此時溶液中不含氫氧化鈉結論:氫氧化鈉與鹽酸能反應 NaOH + HCl = NaCl + H2O酸和堿反應的實質: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氫離子(H+)和氫氧根離子(OH-)結合成了水分子,即: 。H+ +OH == H2O(3)其它的酸和堿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你能嘗試著寫出它們的化學方程式嗎?鹽酸與氫氧化鈣: ;硫酸與氫氧化鉀: ;硫酸與氫氧化鈉: ;2HCl + Ca(OH)2== CaCl2 + 2H2OH2SO4 + 2KOH == K2SO4 + 2H2O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稱為中和反應。1.中和反應:2.中和反應的實質:H+ +OH == H2O3.中和反應的通式:酸 + 堿 → 鹽 + 水中和反應也是酸和堿的性質之一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這句話對嗎?不對。能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有:①酸+金屬氧化物=鹽+水,如:2HCl+CuO=CuCl2+H2O②酸+堿=鹽+水,如:HCl+NaOH=NaCl+H2O③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如:NaOH+CO2=Na2CO3+H2O5.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Zn+H2SO4=ZnSO4+H2↑ B.CO2+H2O=H2CO3C.CuCl2+2NaOH=2NaCl+Cu(OH)2↓ D.HCl+KOH=KCl+H2O4.對下面兩個化學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HCl+NaOH===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A.反應物都是一種酸和一種堿B.氯化鈉和硫酸鈉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屬于鹽C.都是中和反應D.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DD項目 酸的主要化學性質 堿的主要化學性質與指示劑作用 紫色石蕊無色酚酞酸和堿反應與氧化物反應與鹽反應與活潑金屬反應歸納一下吧:嘗試歸納出酸和堿的主要化學性質。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酸+金屬氧化物→鹽+水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酸 + 堿 → 鹽 + 水酸+鹽→新酸+新鹽堿+鹽→新堿+新鹽酸+較活潑金屬→鹽+氫氣AgNO3 + HCl = AgCl↓+ HNO3Fe2O3 + 6HCl = 2FeCl3 +3H2O觀察下列幾個化學方程式:2NaOH + CuCl2= 2NaCl + Cu(OH)2↓你發現了什么規律?HCl + NaOH = NaCl + H2O上述反應中,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像這樣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表示:AB + CD →AD + CB①中和反應和復分解反應兩者有什么關系?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②我們已經學習過化合、分解、置換和復分解等各種基本反應類型。你能歸納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并準確判斷某個具體化學反應屬于什么基本反應類型嗎?請舉例說明。比較內容 化合反應 分解反應 置換反應 復分解反應特點通式多變一一變多單換單雙交換A+B→ABAB→A+BA+BC→B+ACAB+CD→AD+CB6.有關復分解反應的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br/>A.元素化合價改變 B.一定有氣體或者沉淀生成C.元素的存在形態不改變 D.中和反應不一定屬于復分解反應C7.下列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A.Na2O + H2O === 2NaOHB.H2 + CuO === Cu + H2OC.Cu(OH)2 === CuO + H2OD.H2SO4 + Ca(OH)2 === CaSO4 + 2H2OD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時,溶液的PH如何變化?我們利用pH傳感器實時監測混合溶液在酸堿中和反應過程中的pH變化情況,并借助計算機以圖像的形式呈現出來,即可直接得到酸堿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如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時溶液的PH變化為: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V/mL14131211109 8 76 5 43 2 1pH..........。ACB你知道圖像中的A點、B點和C點分別代表什么意思嗎?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V/mL14131211109 8 76 5 43 2 1pH..........。ACBA點表示:滴入鹽酸較少,溶液中的NaOH有剩余,溶液呈 性, pH 7,溶液中的溶質是 。堿>NaCl和NaOHB點表示:鹽酸與溶液中的NaOH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呈 性,pH 7,溶液中的溶質是 。中=NaClc點表示:滴入鹽酸過量,溶液中的HCl有剩余,溶液呈 性,pH 7,溶液中的溶質是 。酸<NaCl和HCl8.根據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規律,得到如圖所示曲線。請分析:ACB(1)該實驗是將 滴入 中。氫氧化鈉溶液鹽酸(2)A點時的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 ,此時溶液中的溶質為 。紅NaCl和HCl(3)B點時的溶液呈 性,pH 7,溶液中的溶質是 。中=NaCl(4)C點時, 過量。氫氧化鈉三、中和反應的應用1.改良酸性或堿性土壤在農業生產中,農作物生長對于土壤的酸堿性有一定的要求。根據土壤情況,可以利用中和反應,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堿性物質,調節土壤的酸堿性,以利于農作物生長。向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例如,近年來由于空氣污染形成酸雨,導致一些地方的土壤酸性增強,不利于農作物生長,于是人們將適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其酸性。2.處理工業廢水工廠生產過程中的污水,需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例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印染廠的廢水呈堿性,可加入硫酸進行中和。處理工業廢水人的胃液里含有適量鹽酸,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如果飲食過量時,胃會分泌大量胃酸,造成胃部不適以致消化不良。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遵醫囑服用某些含有堿性物質的藥物(如氫氧化鋁),以中和過多的胃酸。3.醫藥應用化學方程式: ;6HCl + 2Al(OH)3 == 2AlCl3 + 3H2O4.調節溶液的酸堿性在科學實驗中,經常需要將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如果溶液的酸堿性太強或太弱,都可以用適當的堿或酸調節溶液的pH。化學實驗中產生的酸性或堿性廢液能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該如何處理?不能。酸性廢液中應加入適量的堿性物質(如熟石灰)、堿性廢液中應加入適量的酸性物質加以中和,再排放。9.中和反應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A.氫氧化鈉沾在皮膚上大量水沖洗后用硼酸處理B.服用含Al(OH)3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C.用生石灰做干燥劑D.用NaOH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C10.新鮮魔芋在去皮時出現的白色汁液內含有一種堿性物質﹣﹣皂角甙,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下列廚房中的物質止癢效果最好的是( ?。?br/>A.料酒 B.食醋 C.純堿溶液 D.食鹽水B知識視窗酸雨部分非金屬氧化物能跟水化合生成酸,例如:SO2+H2O==H2SO3;SO3+H2O==H2SO4(亞硫酸)煤和石油燃燒后所產生的煙氣中,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氣中被云層吸收,并經過化學作用形成酸霧,隨雨水下降使成為顯酸性的雨水,若其pH小于5.6,稱為酸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