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滿分:120分時限:120分鐘)注意事項: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每題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上無效.考試結束,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第一部分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步入新的階段,我們需要規劃初中生活,在確定個人發展目標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A.目標必須高大上B.目標要與眾不同C.照搬名人的目標D.要考慮社會需要2.2024年4月28日,在佛羅里達東海岸田徑賽中,身高只有1.72米的蘇炳添充分發揮了爆發力突出、步頻快的特點,與謝震業、吳智強和陳佳鵬在男子4×100米接力比賽中獲得冠軍。蘇炳添的成功啟示我們要①不斷完善自己,促進自我發展②學會欣賞自己,忽略自身缺點③學習他人優點,模仿成功人士④發揮自身優勢,展示自身特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寒假即將到來,面對《學生發展評價報告冊》中的不同評價,小星同學應該如何對待小組長評價你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但上交作業經常拖拖拉拉。班長評價你是班級的熱心人,但有時候在集體活動中有個人主義傾向。聰明熱情的你,上課能踴躍舉手發言,成績良好。雖然還需要增強自律,但老師班主任評價相信你能夠改正,期待你在新學期能帶給我們驚喜!A.要客觀對待各方面的評價,有則改之B.忽略班長的評價,老師的評價才重要C.小組長的評價不中肯,堅決不予認同D.班主任肯定我的優點,表明我很完美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4.2024年11月28日,搭載著43位志愿軍烈士遺骸的專機從韓國仁川起飛,降落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這是我國連續11年接回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為此,宜昌市各中小學組織廣大未成年人開展“網上祭英烈”等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此類主題教育活動是因為①青少年沒有辨別是非能力,應加強教育②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精心引導和培育③青少年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④青少年參加主題教育就一定能健康成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024年4月23日是第29個世界讀書日,宜昌市中小學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以下理解你贊同的是①通過閱讀才能樹立崇高理想②閱讀有助于傳承中華民族精神③閱讀是提高綜合素質的途徑④喜歡閱讀就能擁有高尚的道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觀察漫畫《迷失“自我”的驢》。你能從漫畫中得到原來“我”設的啟示有有尾巴呀①多角度認識自已,才能給自己一個恰當的定位②只有他人的評價才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③每個人都是不斷變化的,人永遠不能認識自己迷失自我的驢④沒有清晰且完整的自我認識,就容易迷失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語文課上,美美因向同桌歡歡借文具被老師誤以為違反了課堂紀律,因此批評了她,美美感到很委屈,認為老師冤枉了她。你認為美美的正確做法應該是A.忍氣吞聲生悶氣,不再認真聽語文課,不按時交作業B.立刻起身,并與老師據理爭論,捍衛自己的人格尊嚴C.對老師懷恨在心,尋找適當機會,要求老師賠禮道歉D.課下選擇合適時機,主動找老師溝通交流,消除誤會8.小李和小劉是同班好友,以下是二人交往的片段,你從中受到的啟示有片段一小李約小劉去教訓與他鬧矛盾的同學,小劉毫不猶豫答應幫朋友出氣。片段二小劉經常輔導小李數學學習,但他向小李請教英語問題時,小李卻不情愿。片段三小劉不允許小李與其他同學交往,認為朋友之間應該忠誠,小李很為難。片段四小李邀請小劉去網吧打游戲,小劉猶豫不決,擔心拒絕會讓朋友不高興。①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②朋友交往必須要講原則③朋友交往應該絕對忠誠④友誼是平等的和雙向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28 分)1-5 DBACC 6-10 BDCDD 11-14 BACA二、非選擇題(32 分)15.(10 分)(1)建設美好集體離不開你我他,建設美好集體還需要具備哪些條件?(4分)①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主人翁意識,要主動作為,各負其責,各盡其能。②建設美好集體,要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環境,如自覺遵守規則,多些寬容和理解,抵制欺凌行為等。③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正確的合作和競爭觀念,實現共贏等。(答對一點得 2 分,最高得 4 分。重復材料中觀念不得分,觀點正確即可賦分。)(2)有人認為,建設美好集體必須堅持集體主義原則,但是堅持集體主義原則會損害個人利益,你怎么看?(6 分)這種觀點是片面的。①認為“建設美好集體必須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的觀點是正確的。在我國,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②認為“堅持集體主義原則會損害個人利益”的觀點是錯誤的。只有堅持集體主義原則,把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尊重和維護個人利益。③每個人都要自覺維護集體利益,促進集體和個人不斷發展。(答對一點得 2 分,最高得 6 分。只判斷對錯不分析不得分,觀點正確即可賦分。)16.(10 分)(1)結合周恩來的事跡,談談確立人生目標的重要性。(4分)①人生目標體現個人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決定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②正確的人生目標會帶給我們穩定持久的內在動力,指引我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讓我們勇往直前,少走彎路。(答對一點得 2 分,最高得 4 分。觀點正確即可賦分。)(2)你的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分別是什么,你打算為實現人生目標作出怎樣的努力?(6 分)近期目標: 長遠目標:(各 1 分,如遠近目標區分不明確或表現出負能量不得分。)我打算從以下方面努力:①刻苦學習文化知識,打好文化基礎。②持之以恒、堅持不懈。③在勞動中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④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爭做創新人才。(答對一點得 2 分,最高得 4 分。觀點正確即可賦分。)17.(12 分)(1)請運用關于生命的知識分析萊布尼茨的這句話蘊含的道理?(2 分)這句話表明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我們的外貌、性格、天資稟賦各不相同,每個生命都不可替代。(答出“生命的獨特性”得 1 分,簡單說明再得 1 分,共 2 分。)(2)珍愛生命需要我們提高防護能力,你有什么妙招,請與同學們分享。(4 分)①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危險預判能力。②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如地震逃生、防踩踏等。③多掌握一些防護和急救的技能,如傷口包扎、止血、人工呼吸等。(答對一點得 2 分,最高得 4 分。列舉辦法有效即可賦分。)(3)蕭凱恩的事跡對我們綻放生命有什么啟示。(6 分)①逆境不餒,面對挫折,自強不息。②樂觀自信,積極面對生活。③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意義、都有價值。④關愛他人,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答對一點得 2 分,最高得 6 分。所答觀點必須與人物事跡有關,觀點正確即可賦分。)2024-2025 年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歷史學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 12 題,每題 2分,共 24 分)18-22ABCAB 23-27BACDB 28-29DC二、材料解析題(共 3題,第 30 題 7 分,第 31 題 8 分,第 32 題 11 分,共 26 分)30.(1)排序:①③②.(2分)(2)事件:牧野之戰(武王伐紂)(2分)(3)啟示:文物史料與文獻史料相互印證,增加史料的可信度。(3分)31. (1)特點:多民族長期融合而成。 (或華夏族是由錯居雜處的眾多民族,在不斷交往、交流過程中逐漸交融形成的) (3分)(2)表現: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實行郡縣制,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大一統封建王朝的基礎;漢武帝“罷融百家,尊崇儒術”,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共同生產生活,抵御外來侵略,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等。 (答出一例得 3分)(3)做法: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和歸屬感;培養對國家的深厚感情,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積極投身于社會公共事務關注國家政策和時事熱點等。(答出一點得 2分)32.(1)長安(1分) 歐洲、非洲(1分)(2)事跡:漢武帝時,張騫開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進了西漢與西域各國之間了解和往來。(2分) 班超關聯典故:B(2分)(3)認識:張騫等歷史人物通過出使等活動,打通了中原與西域等地的交通,促進了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推動了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發展;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促進了物種交流,促進中外貿易與文化交流。(答出一點得 3分,兩點得 5分)三、論述題(共 1題,共 10 分)水平等級 擬定的觀點 材料運用與論述四 明確,有新意或 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運用材料中兩個(8-10 分) 有思想深度 以上的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三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材料中的史實,明確(6-8 分) 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二 有論述或說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夠明確(4-6 分) 不充分一 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或僅僅重復材料中沒有凝練出觀點(0-4 分) 的史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答案.pdf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pdf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道法?歷史合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