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 古詩三首元日教材分析:本課由三首描寫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組成。《元日》的作者是宋代詩人王安石。通過對春節放鞭炮、喝屠蘇酒、貼春聯等傳統風俗習慣的描述,表達了辭舊迎新的喜悅心情。學情分析:對于古詩的學習,三年級學生已積累了一些學習經驗,古詩本身簡短,加上課前預習的基礎,古詩教學不應該是零起點。教學時要在對話交流、讀寫互動中,引領學生把握傳統節日文化符號,感受歡樂的民俗文化氣息,豐厚文化生活,體會詩人的內心情感。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會寫1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會默寫《元日》。3.能借助注釋了解古詩大意,描述詩中的節日情景。教學重點:1.認讀生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課文。2.借助注釋了解古詩大意,描述詩中的節日情景。教學難點:理解古詩的詩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想象詩中描繪的意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1.你能猜出來圖片是描繪的哪一個傳統節日嗎?2.課件出示春節喜慶畫面,問:這些畫面一般是在什么節日里出現?生答:春節師: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節日了,大家回想一下:我國在過春節時有哪些習俗 生自由述說。師交流總結:放鞭炮、貼窗花、掛燈籠等都是我國在過春節時的習俗,那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人們是怎么過春節的呢 大家想知道嗎 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古詩《元日》,就知道答案了。板書詩題:元日。二、知作者,解詩題。1、看到這個題目,大家有什么想法 元日是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2、對于王安石,你們了解什么 三、初讀古詩,學習生字。同學們,王安石在詩中描繪了大年初一什么情景 1.自讀古詩,讀準字音,邊讀邊圈畫出生字詞。2.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生字。3.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4.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古詩。四、精讀古詩,感悟詩情。1、這首詩中有哪些詞你不大了解?根據以往的經驗,對于不理解的字詞,我們可以運用什么方法學習呢 (利用注釋、聯系生活實際、查閱古漢語常用詞典、獨字擴詞等方法)2.課件出示前兩句詩,自讀前兩句詩,想象詩中描繪的熱鬧景象,小組交流討論問題。(1)“除”是什么意思?(2)這兩句詩描繪了什么景象?3.齊讀后兩句詩,思考:這首詩描寫了春節的哪些習俗?4.課件出示春節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詩意。五、了解背景,誦讀感悟。1.組織學生交流:你知道這首詩是詩人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寫的嗎?出示:本詩文筆輕快,當時王安石正是宋朝的宰相,為了讓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他推行了變法,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元日,王安石看見家家戶戶熱鬧地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出現的新氣象,他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所以這首詩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他作為政治家除舊布新的改革思想。2.熟讀古詩,背誦古詩。板書設計《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萬象更新 光明美好作業布置:1.書寫本課生字。2.背誦課文。3.收集關于節日的古詩,了解傳統節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