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這個故事主要是通過對話展示情節、推進故事發展,塑造人物形象,闡明道理。講的是驕傲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謙虛的陶罐以禮相讓,據理力爭。許多年過去了,陶罐被人們挖掘出來依然如故,而鐵罐早已無影無蹤。從而揭示道理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應相互尊重對方,和睦相處。學情分析:文章中人物神態、語言描寫突出,反映鮮明的人物性格,學生大致能讀懂,但是通過語言剖析人物內心,并且與寓言告訴的道理結合,學生的深度思維能力還不夠,需要教師引導。本文揭示的道理學生能說一二,但是多角度思考,全面概括還有困難。教學目標:1.認識“陶、罐”等11個生字,會寫“驕、傲"等12個字,會寫“國王、驕傲”等16個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故事。3. 能抓住描寫陶罐、鐵罐神態、語言的語句,了解它們不同性格。教學重點:1.能抓住描寫陶罐、鐵罐神態、語言的語句,了解它們不同性格。2.能正確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讀好人物對話。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故事。教學過程: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1.談話引題:(教師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同學們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什么?同學們可以看一看,仔細觀察并說一說這兩個罐子各自有什么特點。生自由發言預設:陶罐:易碎 鐵罐:堅固2.揭示課題:你們真是一群善于觀察、愛動腦的孩子!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認識一下這兩個罐子,大家想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一個什么故事嗎?下面我們就走進課文《陶罐和鐵罐》。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1.自讀課文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課文讀一遍。2.學習生字詞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字詞識記得如何呢?來吧,牛刀小試一下。我會認正字音:出示生字,自讀兩遍,再指名讀。師: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大家準確而又快速地記住這些字呢?你還有哪些識字的小妙招和大家分享一下。學生交流、發言。辨字形:從字形上進行區分,比較記憶。(如:題一提 虛一虎 謙一歉)組詞語:開火車組一組。解詞語:通過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把不懂的詞語弄明白,全班交流匯報。我會寫出示生字表, 重點指導“塵、謙、”,強調易錯處。書寫練習。教師小結:“驕、傲、謙、懦、訝、捧”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筆畫較多,注意書寫時要穿插避讓,寫得緊湊些。“塵、代、價”筆畫較少,書寫時寫得舒朗一些。(設計意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按照課件提示的要求自學,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這一環節的識字教學,教師應注意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如查字典的習慣、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三、整體感知,理清結構1.學生自由讀課文。2.學生自由談感受。預設:陶罐覺得自己很堅硬,對鐵罐說話傲慢沒有禮貌。預設:鐵罐很謙虛、友善。想要和陶罐和睦相處。相機板書(陶罐:驕傲、傲慢無禮 鐵罐:謙虛、友善)3.理清課文脈絡默讀課文,說一說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故事。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兩幅插圖,說一說故事發生的兩個場景?預設:一個是在國王的櫥柜里,另一個是在荒涼的廢墟上。師引導:據此我們可以把課文分為兩個部分,說一說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小組討論,學生發言。設計意圖:鐵罐、陶罐的形象十分鮮明,先從主人公入手,進而理清文章的層次也讓本文的學習主線更清晰。)課后作業請大家將課文讀熟,并把生字認真書寫兩遍。把描寫鐵罐和陶罐的語言找出來重點讀一讀。五、板書設計6 陶罐和鐵罐陶罐:驕傲、傲慢無禮鐵罐:謙虛、友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