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認識酸和堿單元復習課體系脈絡構建中考命題探索【命題點1】酸的化學性質1.(2023·蘇州中考)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備氫氣的實驗中,下列裝置和實驗操作正確并規范的是 (D)2.(2023·衡陽中考)硫酸和鹽酸是實驗室、化工生產中常用的兩種重要的酸。(1)其中具有揮發性的酸是 鹽酸 。 (2)將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變為 紅 色。 (3)兩種酸都可用于金屬除銹,請寫出鹽酸除鐵銹的化學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命題點2】堿的化學性質3.(2024·達州中考)九年級同學在化學實驗操作訓練中,進行了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溶液的鑒別實驗。為進一步探究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做了以下實驗:(1)A試管中的現象是 溶液變紅 。 為探究B試管中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同學們進行了以下探究。【猜想與假設】(2)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H2SO4 猜想三: Na2SO4、NaOH 。 【設計并進行實驗】(3)完成并記錄以下實驗: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取少量B試管中反應后的溶液,滴加碳酸鈉溶液 無明顯現象 猜想二不成立②另取少量B試管中反應后的溶液,滴加硝酸鎂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三成立為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過程中pH的變化,甲、乙兩組同學按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測定出溶液pH變化如圖3所示。(4)甲組實驗pH變化對應的曲線是 Ⅱ (填“Ⅰ”或“Ⅱ”)。若取M點對應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現象是 溶液變紅 。 (5)氫氧化鈉溶液久置在空氣中會變質,其原因是 CO2+2NaOH===Na2CO3+H2O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向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適量 氫氧化鈣(合理即可) 溶液可除去雜質。 【命題點3】溶液酸堿性4.(2024·河北中考)某興趣小組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時,測得常溫下四種不同土壤的pH如下,其中顯堿性的是 (A)A.pH=8 B.pH=7 C.pH=6 D.pH=55.(2023·福建中考)為完成“自制酸堿指示劑”實踐性作業,學習小組開展如下活動。【查閱資料】某品種菊花的色素提取液具有如表特性:色素提取液 變色情況滴入酸中 滴入水中 滴入堿中紫色 紅色 紫色 黃色【動手操作】取該品種菊花的新鮮花瓣放入研缽中搗爛,移入容器中,加入乙醇,攪拌后浸泡約10 min,再加入等體積蒸餾水混合并過濾,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即為自制酸堿指示劑。(1)“攪拌”的作用是 促進色素溶解 。 (2)若在實驗室開展過濾操作,圖1玻璃儀器無需用到的是 D (填標號)。 (3)為驗證自制酸堿指示劑在酸、堿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效果,可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物質是 白醋(合理即可) 、 肥皂水(合理即可) 。 【實踐應用】(4)用自制酸堿指示劑檢驗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酸堿性。①用圖2所示裝置制備二氧化碳。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 b.應選擇的試劑是 稀鹽酸 (填“濃鹽酸”或“稀鹽酸”)。 c.將塊狀石灰石放入試管的操作是 先把試管橫放,用鑷子夾取石灰石放在試管口后,再慢慢豎立試管 。 ②將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一段時間,向所得溶液滴入自制酸堿指示劑,溶液變 紅 色。 【命題點4】中和反應及應用6.(2024·涼山州中考)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進行實驗探究。(1)甲同學向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加入一定質量的稀鹽酸,振蕩后未觀察到明顯現象,繼續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劑并振蕩,也未觀察到明顯現象。據此 能 (填“能”或“不能”)說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 (2)同學們將(1)操作后燒杯內的溶液命名為M溶液,并對其成分進行探究。【提出問題】M溶液中的溶質有哪些 (酚酞試劑的成分除外)查閱資料:HCl+NaOH===NaCl+H2O【猜想與假設】猜想1:NaCl 猜想2:NaCl、HCl猜想3:NaCl、NaOH通過分析,猜想3明顯不合理,請說明理由: 氫氧化鈉呈堿性,能使酚酞試劑變紅 。 【實驗一】乙同學設計并進行了下列實驗。操作①:向裝有生銹鐵釘的試管內倒入適量的M溶液 觀察到:鐵銹逐漸消失,溶液變為黃色 結論:猜想 2 正確 操作②:向裝有少量碳酸鈉粉末的試管內倒入適量的M溶液 觀察到: 有氣泡產生 【實驗二】丙同學采用數字傳感器、氫氧化鈉溶液對M溶液進行探究。他按照圖1所示進行操作,并分別測定實驗過程中燒杯內溶液的pH及溫度的變化情況(如圖2、圖3所示),據圖分析可知:①圖1中膠頭滴管內的試劑為 A (填選項序號)。 A氫氧化鈉溶液 B.M溶液②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的反應為 放熱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反思與評價】對于無明顯現象的中和反應,可以通過證明反應物的消失、測定溶液pH的變化等判斷反應是否發生。重難突破提升【突破】坐標曲線題此類題在該單元中主要會涉及pH曲線即混合液中反應的先后問題,解答此類題時,要結合題給條件,分析圖像的變化趨勢,做到“五看”:看坐標(橫、縱坐標的含義)、看起點、看終點、看比例、看走勢(曲線延伸趨勢),將圖像意義與化學知識聯系起來分析作答。對點訓練(2024·天津和平區一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B)A.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B.向稀鹽酸與Cu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C.將鐵釘加入稀硫酸中,溶液質量的變化情況 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階段測評,請使用 “單元質量評價(一)”第七單元 認識酸和堿單元復習課體系脈絡構建中考命題探索【命題點1】酸的化學性質1.(2023·蘇州中考)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備氫氣的實驗中,下列裝置和實驗操作正確并規范的是 ( )2.(2023·衡陽中考)硫酸和鹽酸是實驗室、化工生產中常用的兩種重要的酸。(1)其中具有揮發性的酸是 。 (2)將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變為 色。 (3)兩種酸都可用于金屬除銹,請寫出鹽酸除鐵銹的化學方程式 。 【命題點2】堿的化學性質3.(2024·達州中考)九年級同學在化學實驗操作訓練中,進行了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溶液的鑒別實驗。為進一步探究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做了以下實驗:(1)A試管中的現象是 。 為探究B試管中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同學們進行了以下探究。【猜想與假設】(2)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H2SO4 猜想三: 。 【設計并進行實驗】(3)完成并記錄以下實驗: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取少量B試管中反應后的溶液,滴加碳酸鈉溶液 無明顯現象 猜想二不成立②另取少量B試管中反應后的溶液,滴加硝酸鎂溶液 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三成立為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過程中pH的變化,甲、乙兩組同學按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測定出溶液pH變化如圖3所示。(4)甲組實驗pH變化對應的曲線是 (填“Ⅰ”或“Ⅱ”)。若取M點對應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現象是 。 (5)氫氧化鈉溶液久置在空氣中會變質,其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向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適量 溶液可除去雜質。 【命題點3】溶液酸堿性4.(2024·河北中考)某興趣小組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時,測得常溫下四種不同土壤的pH如下,其中顯堿性的是 ( )A.pH=8 B.pH=7 C.pH=6 D.pH=55.(2023·福建中考)為完成“自制酸堿指示劑”實踐性作業,學習小組開展如下活動。【查閱資料】某品種菊花的色素提取液具有如表特性:色素提取液 變色情況滴入酸中 滴入水中 滴入堿中紫色 紅色 紫色 黃色【動手操作】取該品種菊花的新鮮花瓣放入研缽中搗爛,移入容器中,加入乙醇,攪拌后浸泡約10 min,再加入等體積蒸餾水混合并過濾,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即為自制酸堿指示劑。(1)“攪拌”的作用是 。 (2)若在實驗室開展過濾操作,圖1玻璃儀器無需用到的是 (填標號)。 (3)為驗證自制酸堿指示劑在酸、堿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效果,可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物質是 、 。 【實踐應用】(4)用自制酸堿指示劑檢驗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酸堿性。①用圖2所示裝置制備二氧化碳。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b.應選擇的試劑是 (填“濃鹽酸”或“稀鹽酸”)。 c.將塊狀石灰石放入試管的操作是 。 ②將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一段時間,向所得溶液滴入自制酸堿指示劑,溶液變 色。 【命題點4】中和反應及應用6.(2024·涼山州中考)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進行實驗探究。(1)甲同學向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加入一定質量的稀鹽酸,振蕩后未觀察到明顯現象,繼續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劑并振蕩,也未觀察到明顯現象。據此 (填“能”或“不能”)說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 (2)同學們將(1)操作后燒杯內的溶液命名為M溶液,并對其成分進行探究。【提出問題】M溶液中的溶質有哪些 (酚酞試劑的成分除外)查閱資料:HCl+NaOH===NaCl+H2O【猜想與假設】猜想1:NaCl 猜想2:NaCl、HCl猜想3:NaCl、NaOH通過分析,猜想3明顯不合理,請說明理由: 。 【實驗一】乙同學設計并進行了下列實驗。操作①:向裝有生銹鐵釘的試管內倒入適量的M溶液 觀察到:鐵銹逐漸消失,溶液變為黃色 結論:猜想 正確 操作②:向裝有少量碳酸鈉粉末的試管內倒入適量的M溶液 觀察到:【實驗二】丙同學采用數字傳感器、氫氧化鈉溶液對M溶液進行探究。他按照圖1所示進行操作,并分別測定實驗過程中燒杯內溶液的pH及溫度的變化情況(如圖2、圖3所示),據圖分析可知:①圖1中膠頭滴管內的試劑為 (填選項序號)。 A氫氧化鈉溶液 B.M溶液②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的反應為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反思與評價】對于無明顯現象的中和反應,可以通過證明反應物的消失、測定溶液pH的變化等判斷反應是否發生。重難突破提升【突破】坐標曲線題此類題在該單元中主要會涉及pH曲線即混合液中反應的先后問題,解答此類題時,要結合題給條件,分析圖像的變化趨勢,做到“五看”:看坐標(橫、縱坐標的含義)、看起點、看終點、看比例、看走勢(曲線延伸趨勢),將圖像意義與化學知識聯系起來分析作答。對點訓練(2024·天津和平區一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B.向稀鹽酸與Cu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C.將鐵釘加入稀硫酸中,溶液質量的變化情況 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單元 認識酸和堿 單元復習課 - 學生版.docx 第七單元 認識酸和堿 單元復習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