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青樹下的小學》教學目標:1、能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難點: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教學準備:PPT課件教學過程 :導入:一、歌曲引入,介紹資料。1.播放音樂《愛我中華》片段2.引導交流: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3.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4.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板書課題:1.大青樹下的小學。5.請大家讀題。誰來說說課題該怎么讀?我們再一起把課題讀一遍。初步感知:大青樹下的小學有什么特色呢?讓咱們一起走進這所大青樹下的小學,去認識一群少數民族的孩子,去感受這所小學的魅力。1.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1)給課文標出自然段。(2)勾畫出不認識的字,根據注音拼讀,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2.學生試讀。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師生參與評價,重點強調生字“粗、族”為平舌音,“晨、裝、絨、摔”為翹舌音;前鼻音“漢、艷、扮”,后鼻音“靜、停、揚、鳳”等。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學生練讀。4.生字我會寫晨 絨 球 漢 艷 服 裝 扮 讀 靜 停 粗 影(1)識記字形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裝、晨”:“衣、日”是形旁,表義;“壯、辰”是聲旁,表音。加一加:“氵+又=漢”“扌+分=扮”“讠+賣=讀”“米+且=粗”“青+爭=靜”“豐+色=艷”。換一換:“報”把“扌”換成“月”就是“服”。(2)說說本課每個字,提醒大家寫時要注意什么?(1)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2)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師小結: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最神奇的文字,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具有集形象、聲音和意思三者于一體的特性,掌握了漢字這一特點去學習,能幫助我們更輕松地認讀、識寫。梳理課文:1.小組合作,逐段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討論: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2.學習反饋。3.“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所怎樣的小學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讀文。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對文中的生字、新詞進行了學習,并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了解,想一想,這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呢?下節課我們繼續探討交流。作業布置:必做:抄寫生字、新詞。 選做:積累優美的語句。板書設計:大青樹下的小學上學路上上課了 下課了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