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單元導入家國情懷,是人類共有的一種樸素情感,它意味著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熱愛家鄉的土地人民,愿意為保家衛國奉獻自己的一切……它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這個單元所選的都是表現家國情懷的作品,能夠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本單元繼續學習精讀,應注重涵泳品味,盡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圍之中,調動起體驗與想象。要把握課文的抒情方式,體會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懷。還要學習做批注,記下自己的點滴體會。黃河頌統編版(2024)初中七年級下冊課前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激情澎湃的詩歌——《黃河頌》。黃河,這條流經中國大地的母親河,不僅孕育了中華文明,更象征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這首詩由光未然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通過贊美黃河的壯麗景象,表達了對祖國深沉的熱愛和對民族精神的頌揚。在這首詩中,我們將感受到詩人對黃河的敬仰之情,以及對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精神的贊美。讓我們一同走進這首詩,感受那份激蕩人心的家國情懷。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學習之旅。學習目標1、準確理解《黃河頌》的文本內容,包括詩歌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意義。(重點)2、把握詩歌的主題思想,理解作者通過黃河這一形象所表達的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精神的贊美。(重點)3、分析詩歌的結構,包括其段落劃分、韻律特點以及詩歌的起承轉合。(難點)4、體驗并表達詩歌中所蘊含的強烈愛國情感和對民族精神的自豪感。(重點)5、學習和理解詩人在《黃河頌》中使用的創作手法,如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并嘗試在自己的寫作中運用。(難點)寫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后,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陜西宜川縣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親臨險急流、怒濤漩渦、礁石瀑布,目睹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聆聽了悠長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號子。次年1月抵達延安后,詩人醞釀并寫出了《黃河大合唱》組詩。此詩即為組詩八章中的第二篇。作者介紹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張光年,是現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湖北省光化縣人。光未然的一生與文學緊密相連,他不僅是一位詩人,還擔任過中國作家協會的書記處書記、黨組書記。他的作品深受人們喜愛,其中《黃河大合唱》是其代表作之一,這首詩歌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創作的,展現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和對侵略者的痛訴。光未然的詩歌語言奔放,意境開闊,氣勢磅礴,給人以強烈的精神震撼。字詞積累氣魄(pò)狂瀾(lán)巔峰(diān)澎湃(péng pài)屏障(zhàng)臂膀(bǎng)哺育(bǔ)傾瀉(qīng xiè)濁流(zhuó)九曲(qū)氣魄(pò)浩浩蕩蕩(hào dàng)字詞積累氣魄:氣勢,魄力,形容氣勢雄偉盛大。狂瀾:指洶涌的波浪,比喻動蕩不定的局勢或猛烈的潮流。巔峰:指山的最高峰,比喻事物發展的頂點。澎湃:形容波浪沖擊岸邊或互相撞擊發出的巨響,比喻聲勢浩大。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多指山嶺、島嶼等。臂膀:比喻得力的助手。哺育:喂養,比喻培養。傾瀉:指大量的水從高處急速流下,也比喻把情感、話語等一下子表達出來。濁流:指水流渾濁,比喻不良風氣或腐朽勢力。九曲連環:形容黃河彎彎曲曲的樣子,也比喻事情錯綜復雜。朗讀詩歌1、聽老師朗讀一遍詩歌,同學們注意聽,注意標注節奏和重音。思考:在這首詩中,詩人傳達了怎樣的感情?表達了對黃河的深情贊美和對民族精神的崇敬。朗讀詩歌2、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朗讀指導:①在朗讀時,要注意抑揚頓挫的節奏感。要在朗讀中注意停頓,把握好重音,突出重點,呈現出一種感覺。②要注重情感表達,將情感融入語氣中,以傳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③按照一定的節奏劃分,根據傳統的方法,可以將黃河頌的朗讀節奏劃分為“上下起伏、點滴有聲、渾厚有力”的三個部分。④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好詩歌的節奏、停頓,讀出輕重緩急和抑揚頓挫,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培養自己的語感。整體感知1、在詩歌標題《黃河頌》中,哪個詞語最能體現詩歌的核心?“頌”這個詞是關鍵。它表明了這首詩歌的體裁是一首頌歌,即通過詩歌的形式來贊頌和歌頌黃河的偉大。通過“頌”字,我們可以了解到這首詩的主旨是對黃河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中華民族精神的頌揚。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其壯麗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詩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頌”字則強調了這種贊美和敬仰的情感。整體感知2、在《黃河頌》這首詩中,分為朗誦和歌唱兩個部分,那么朗誦部分包含哪些內容,它在整首詩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它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頌歌,了解黃河精神:偉大堅強。朗誦詞部分歌頌了黃河的偉大與堅強,而歌詞部分則詳細描繪了黃河的氣勢和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通過詩歌的贊美,讓人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朗誦詞在歌詞之前,可以起到一種鋪墊、提示、總起這樣的作用。整體感知3、歌詞解析(1)歌詞部分從哪里開始直抒胸臆地歌頌黃河的?分別是從那些方面進行贊頌的 歌頌黃河的部分可分為幾個層次 歌詞部分從“啊!黃河!”開始直抒胸臆地歌頌黃河。分別從以下方面進行贊頌:一是贊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二是贊頌黃河的歷史貢獻,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三是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贊頌黃河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滋潤。歌頌黃河的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整體感知(2)歌詞“頌黃河”之前的部分是什么內容?又由哪一個字統領呢?歌詞“頌黃河”之前的內容是對黃河的描繪,這部分內容由“望”字統領。具體來說,詩歌從“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開始,通過“望”字引出對黃河形象的描寫,一直統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整體感知(3)“頌黃河”之后又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頌黃河”之后,詩歌內容主要贊頌了黃河的偉大精神,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歷史貢獻;第二層歌頌黃河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第三層歌頌黃河像千萬條鐵的臂膀激勵著華夏兒女,指出黃河精神層面的偉大堅強。這三個層次分別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養育之恩、地理保護和精神激勵三個方面進行贊頌,展現了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黃河精神對中華兒女的深遠影響。批注賞析1、了解批注批注是一種閱讀策略,它包括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進行標記、注釋、提問或總結,以幫助理解、分析和記憶文本內容。通過做批注,讀者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文本,發現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并對文本進行批判性分析。批注可以是個人的感想、對文本的疑問、對文本內容的總結或者是對文本中特定部分的強調。同時,批注也是一種有實用價值的讀書方法,它不僅是學習任務,而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識。批注賞析2、批注示例學習課文中的“批注示例”,想一想示例是從哪些角度進行批注的?批注賞析批注1:點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從象征意義的角度進行的批注,幫助讀者理解黃河在詩中不僅是一條河流,更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批注賞析批注2:“望”引出對黃河形象的描寫,有畫面感。從視覺畫面和修辭手法的角度進行的,它強調了“望”字在詩歌中如何創造出強烈的視覺印象和情感體驗。批注賞析批注3:轉入“頌”。直抒胸臆。從詩歌內容轉換和情感表達的角度進行的,指出詩歌從描寫轉向直接抒情,即從對黃河形象的描繪過渡到對黃河的頌揚,表達了詩人對黃河的直接贊美和深厚情感。批注賞析批注4:“啊!黃河!反復出現,營造出一種回環往復的韻律美。從詩歌的韻律和修辭手法角度進行的,指出“啊!黃河!”這一短語在詩中的重復使用,形成了一種回環往復的韻律美,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美。批注賞析批注5:結尾鏗鏘有力,莊嚴豪邁。從詩歌的語氣和情感角度進行的,它評價了詩歌結尾部分的表達效果,強調其鏗鏘有力、莊嚴豪邁的語調和情感,體現了詩歌所傳達的堅定和激昂的情感。批注賞析3、自主批注請在課文中選出最能體現黃河特點的內容兩三處詞句,仔細品味并加上批注。(精讀歌詞部分的“望黃河”和“頌黃河”,自主批注,準備交流。)層次結構《黃河頌》這首詩的層次結構清晰,條理分明,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開篇呼告:詩人以呼告的方式直接稱讀者為“朋友”,直接揭示黃河形象和它所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點明“歌頌黃河”這一主題。2、“望”中所見:通過“望”字引出對黃河形象的描寫,描繪了黃河波濤澎湃、濁流宛轉、浩浩蕩蕩的氣勢。3、三個層次的贊頌:-贊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贊頌黃河的歷史貢獻,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贊頌黃河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滋潤。層次結構4、由實到虛的升華:歌頌黃河地域寬廣,澤及眾生,并代表中華兒女發出要向它學習的誓言。5、“我”的描寫:由“我”落筆,由“我”的“望”引出對黃河形象的描寫,一直統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6、寫實與想象的結合:所“望”的內容,既有寫實的成分,也有雄奇瑰麗的想象,條理清楚,章法謹嚴。7、層次分明的鋪墊:先是近鏡頭特寫,再是俯瞰全景式的總寫,然后是縱向描寫黃河的流向,最后橫向展開到黃河流域兩岸,為下文的“頌”作了很好的鋪墊。主題思想《黃河頌》這首詩通過贊美源遠流長、胸襟博大、氣勢磅礴的黃河,歌頌了中華民族同仇敵愾、英勇不屈、偉大而堅強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團結抗戰的堅定決心與一往無前的勇氣。詩人借歌頌黃河氣勢宏偉,源遠流長,激勵中華兒女,以黃河為榜樣,學習它的“偉大堅強”。課程結束統編版(2024)初中七年級下冊第5課 黃河頌(教案中的答案具體見課件)【教學目標】1、準確理解《黃河頌》的文本內容,包括詩歌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意義。(重點)2、把握詩歌的主題思想,理解作者通過黃河這一形象所表達的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精神的贊美。(重點)3、分析詩歌的結構,包括其段落劃分、韻律特點以及詩歌的起承轉合。(難點)4、體驗并表達詩歌中所蘊含的強烈愛國情感和對民族精神的自豪感。(重點)5、學習和理解詩人在《黃河頌》中使用的創作手法,如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并嘗試在自己的寫作中運用。(難點)【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準備】師:準備教學課件PPT、投影儀等。生:提前預習,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課前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激情澎湃的詩歌——《黃河頌》。黃河,這條流經中國大地的母親河,不僅孕育了中華文明,更象征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這首詩由光未然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通過贊美黃河的壯麗景象,表達了對祖國深沉的熱愛和對民族精神的頌揚。在這首詩中,我們將感受到詩人對黃河的敬仰之情,以及對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精神的贊美。讓我們一同走進這首詩,感受那份激蕩人心的家國情懷。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學習之旅。二、檢查預習1、寫作背景。(課件P5)《黃河頌》的創作背景是在抗日戰爭時期。2、作者介紹。(課件P6)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張光年,是現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湖北省光化縣人。3、字詞積累。(課件P7-8)氣魄(pò) 狂瀾(lán) 巔峰(diān)澎湃(péng pài) 屏障(zhàng) 臂膀(bǎng)……【傾瀉】:指大量的水從高處急速流下,也比喻把情感、話語等一下子表達出來。【濁流】:指水流渾濁,比喻不良風氣或腐朽勢力。【九曲連環】:形容黃河彎彎曲曲的樣子,也比喻事情錯綜復雜。……三、朗讀詩歌1、聽老師朗讀一遍詩歌,同學們注意聽,注意標注節奏和重音。思考:在這首詩中,詩人傳達了怎樣的感情?(課件P9)表達了對黃河的深情贊美和對民族精神的崇敬。2、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課件P10)朗讀指導:①在朗讀時,要注意抑揚頓挫的節奏感。要在朗讀中注意停頓,把握好重音,突出重點,呈現出一種感覺。②要注重情感表達,將情感融入語氣中,以傳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四、整體感知1、在詩歌標題《黃河頌》中,哪個詞語最能體現詩歌的核心?(課件P11)“頌”這個詞是關鍵。2、在《黃河頌》這首詩中,分為朗誦和歌唱兩個部分,那么朗誦部分包含哪些內容,它在整首詩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課件P12)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它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頌歌,了解黃河精神:偉大堅強。3、歌詞解析。(課件P13-15)(1)歌詞部分從哪里開始直抒胸臆地歌頌黃河的?分別是從那些方面進行贊頌的 歌頌黃河的部分可分為幾個層次 (2)歌詞“頌黃河”之前的部分是什么內容?又由哪一個字統領呢?(3)“頌黃河”之后又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五、批注賞析1、了解批注。(課件P16)批注是一種閱讀策略,它包括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進行標記、注釋、提問或總結,以幫助理解、分析和記憶文本內容。2、批注示例。(課件P17-22)學習課文中的“批注示例”,想一想示例是從哪些角度進行批注的?批注1:點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批注2:“望”引出對黃河形象的描寫,有畫面感。……3、自主批注。(課件P23)請在課文中選出最能體現黃河特點的內容兩三處詞句,仔細品味并加上批注。五、文學賞析1、層次結構。(課件P24-25)《黃河頌》這首詩的層次結構清晰,條理分明,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①、開篇呼告②、“望”中所見……2、主題思想。(課件P26)《黃河頌》這首詩通過贊美源遠流長、胸襟博大、氣勢磅礴的黃河,歌頌了中華民族同仇敵愾、英勇不屈、偉大而堅強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團結抗戰的堅定決心與一往無前的勇氣。詩人借歌頌黃河氣勢宏偉,源遠流長,激勵中華兒女,以黃河為榜樣,學習它的“偉大堅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5課《黃河頌》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語文七年級下冊.pptx 第5課《黃河頌》配套教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語文七年級下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