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8 有機化合物的獲得與應用 整理與提升 學案(含解析)蘇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8 有機化合物的獲得與應用 整理與提升 學案(含解析)蘇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冊

資源簡介

化學 必修 第二冊(蘇教)
熱點一 有機物的燃燒規律
1.氣態烴完全燃燒體積變化的規律
CxHy+O2xCO2+H2O ΔV=V后-V前
1  x+     x  
(1)若反應后水為氣態,ΔV=-1。
當y>4,ΔV>0,氣體總體積變大;
當y=4,ΔV=0,氣體總體積不變,CH4、C2H4、C3H4符合;
當y<4,ΔV<0,氣體總體積變小,只有C2H2符合。
(2)若反應后水為液態,ΔV=-,反應后氣體體積始終減小,且減小量只與氫原子數有關。
 a mL三種氣態烴的混合物與足量的氧氣混合點燃爆炸后,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常溫、常壓),體積共減小2a mL。則三種烴可能是(  )
A.CH4、C2H4、C3H4 B.C2H4、C3H6、C4H6
C.CH4、C2H6、C3H8 D.C2H4、C2H2、CH4
[解析] 設混合烴的平均組成為CxHy,
CxHy+O2xCO2+H2O(l) ΔV
1 1+
a 2a

解得y=4,即混合氣體分子中平均含有4個H原子,故選A。
[答案] A
2.烴完全燃燒耗氧量與產物規律
等量不同烴完全燃燒時的耗氧量與產物量的關系
等質量 等物質的量
耗氧量 越大,耗氧量越多 x+越大,耗氧量越多
產物量 越大,生成的CO2越少而水越多 x值越大,生成的CO2越多;y越大,生成的水越多
 烴①C4H10、②C4H8、③C7H8、④C6H12分別完全燃燒,耗氧量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等物質的量時耗氧量最少的是①
B.等物質的量時③和④的耗氧量相等
C.等質量時耗氧量最大的是①
D.等質量時②和④的耗氧量相等
[解析] 等物質的量時,若寫成CxHy,越大,耗氧量越大;等質量時,若寫成CHm,m越大,耗氧量越大。
[答案] A
3.含氧有機物燃燒耗氧量的計算方法
(1)通式法計算耗氧量
CxHyOz+O2xCO2+H2O。
(2)分割法比較耗氧量
如C2H6O可看作C2H4·H2O,即1 mol C2H6O與1 mol C2H4的耗氧量相同;C2H4O2可看作CH4·CO2,即1 mol C2H4O2和1 mol CH4的耗氧量相同。
 質量一定的下列各組物質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總量與其各組分的含量無關的是(  )
A.CH4和C2H6 B.C2H4和C3H6
C.CH3OH和C6H6 D.CH3COOH和C2H5OH
[解析] 若一定質量的混合物完全燃燒所消耗氧氣的量是恒定的,與其各組分的含量無關,則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最簡式相同。各組物質的最簡式:A為CH4和CH3,B為CH2和CH2,C為CH4O和CH,D為CH2O和C2H6O,故選B。
[答案] B
1.兩種氣態烴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 ℃時1 L 該混合烴與9 L氧氣混合,充分燃燒后恢復到原狀態,所得氣體體積仍是10 L。下列各組混合烴中不符合此條件的是(  )
A.C2H2與C3H6 B.CH4與C3H4
C.CH4與C2H4 D.C2H4與C3H4
答案:A
解析:根據題給信息可知烴在燃燒前后氣體的總體積不變。設混合烴的平均組成為CxHy,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xHy+O2xCO2+H2O,則1+=x+,解得y=4,由于兩種氣態烴能以任意比例混合,故兩種烴的分子中的H原子數一定都是4,故選A。
2.兩種氣態烴組成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質的量與混合烴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對混合烴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該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乙烯
B.該混合氣體中一定有甲烷
C.兩種氣態烴所含氫原子數均為4
D.若混合氣體由CH4和C2H4組成,則其體積比為2∶3
答案:A
解析:從題圖分析,1 mol混合烴完全燃燒產生1.6 mol CO2、2 mol H2O,則混合烴的平均分子式為C1.6H4,從碳原子的角度考慮,肯定有一種烴所含碳原子數要小于1.6,即為1,則只能為甲烷,B正確;由于甲烷中的氫原子數為4,則另一種烴的氫原子數也必為4,這樣的氣態烴可能是C2H4、C3H4等物質,C正確,A錯誤;若兩種烴分別為CH4和C2H4,則有n(CH4)+n(C2H4)=1 mol、n(CH4)+2n(C2H4)=1.6 mol(碳原子守恒),得n (CH4)=0.4 mol, n(C2H4)=0.6 mol,故CH4與C2H4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4∶0.6=2∶3,D正確。
熱點二 常見有機物的檢驗、分離與除雜
1.常見有機物的鑒別、檢驗方法
(1)依據物理性質
①溶解性:通常是向有機物中加水,觀察其是否溶于水。如鑒別乙酸與乙酸乙酯、乙醇與氯乙烷、甘油和油脂等。
②與水的密度差異:觀察不溶于水的有機物在水中的情況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還是大。如鑒別硝基苯與苯、四氯化碳與己烷等。
(2)依據化學性質
①有機物的燃燒:a.觀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機物可燃,四氯化碳等少數有機物不可燃)。b.燃燒時黑煙的多少(不飽和度越大,黑煙越多)。c.燃燒時的氣味(如鑒別聚氯乙烯、蛋白質)。
②利用官能團的特點
有機物或官能團 常用試劑 反應產物或現象
碳碳雙鍵 溴水 褪色
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OH Na 產生H2
Cu或Ag、O2 生成醛或酮
—COOH 紫色石蕊溶液 變紅
新制Cu(OH)2堿性懸濁液 沉淀溶解,溶液呈藍色
葡萄糖 銀氨溶液 水浴加熱生成銀鏡
新制Cu(OH)2堿性懸濁液 煮沸生成磚紅色沉淀
油脂 H2SO4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
NaOH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鹽
淀粉 碘水(碘酒) 呈藍色
蛋白質(含苯環) 濃硝酸 呈黃色
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
2.常見有機物的分離、提純方法
有機物的分離、提純一般根據各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常溫狀態、溶解性、沸點的不同,采用洗氣、分液、蒸餾的方法進行。
被提純物質(括號中為雜質) 選用試劑 提純方法
甲烷(乙烯)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洗氣
乙烯(二氧化硫) 氫氧化鈉溶液 洗氣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餾
乙醇(乙酸) 氫氧化鈉溶液 蒸餾
乙酸乙酯(乙醇或乙酸) 飽和碳酸鈉溶液 分液
溴苯(溴) 氫氧化鈉溶液 分液
 為提純下列物質(括號內為雜質),所用的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都正確的是(  )
選項 不純物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
A CH4(C2H4) 酸性KMnO4溶液 洗氣
B 苯(Br2) NaOH溶液 過濾
C C2H5OH(H2O) 新制生石灰 蒸餾
D 乙酸乙酯(乙酸) 飽和Na2CO3溶液 蒸餾
[解析] A項,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為CO2,應該用溴水除去甲烷中的乙烯,錯誤;B項,氫氧化鈉和溴單質反應,苯不溶于水,應該分液,錯誤;C項,水和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然后蒸餾即可得到乙醇,正確;D項,飽和碳酸鈉溶液和乙酸反應,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應該分液,錯誤。
[答案] C
3.鑒別淀粉、蛋白質、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別使用的試劑和對應的現象正確的是(  )
A.碘水,變藍色;濃硝酸,變黃色;新制的Cu(OH)2堿性懸濁液,磚紅色沉淀
B.濃硝酸,變黃色;新制的Cu(OH)2堿性懸濁液,磚紅色沉淀;碘水,變藍色
C.新制的Cu(OH)2堿性懸濁液,磚紅色沉淀;碘水,變藍色;濃硝酸,變黃色
D.碘水,變藍色;新制的Cu(OH)2堿性懸濁液,磚紅色沉淀;濃硝酸,變黃色
答案:A
4.下列實驗能獲得成功的是(  )
A.用溴水可鑒別苯、CCl4、己烯
B.加濃溴水,然后過濾可除去苯中少量的己烯
C.用苯、溴水、鐵粉混合制成溴苯
D.可用分液漏斗分離己烷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苯和CCl4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液體分層,上層呈橙紅色的為苯,下層呈橙紅色的為CCl4,溴水褪色且分層的為己烯,故A項能成功;己烯和Br2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的物質溶于苯,無法分離,B項不能成功;苯和液溴在鐵粉作用下生成溴苯,不能用溴水,C項不能成功;己烷和苯互溶,無法用分液法分離,可用蒸餾法分離,D項不能成功。
1化學 必修 第二冊(蘇教)
熱點一 有機物的燃燒規律
1.氣態烴完全燃燒體積變化的規律
CxHy+O2xCO2+H2O ΔV=V后-V前
1  x+     x  
(1)若反應后水為氣態,ΔV=-1。
當y>4,ΔV>0,氣體總體積變大;
當y=4,ΔV=0,氣體總體積不變,CH4、C2H4、C3H4符合;
當y<4,ΔV<0,氣體總體積變小,只有C2H2符合。
(2)若反應后水為液態,ΔV=-,反應后氣體體積始終減小,且減小量只與氫原子數有關。
 a mL三種氣態烴的混合物與足量的氧氣混合點燃爆炸后,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常溫、常壓),體積共減小2a mL。則三種烴可能是(  )
A.CH4、C2H4、C3H4 B.C2H4、C3H6、C4H6
C.CH4、C2H6、C3H8 D.C2H4、C2H2、CH4
2.烴完全燃燒耗氧量與產物規律
等量不同烴完全燃燒時的耗氧量與產物量的關系
等質量 等物質的量
耗氧量 越大,耗氧量越多 x+越大,耗氧量越多
產物量 越大,生成的CO2越少而水越多 x值越大,生成的CO2越多;y越大,生成的水越多
 烴①C4H10、②C4H8、③C7H8、④C6H12分別完全燃燒,耗氧量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等物質的量時耗氧量最少的是①
B.等物質的量時③和④的耗氧量相等
C.等質量時耗氧量最大的是①
D.等質量時②和④的耗氧量相等
3.含氧有機物燃燒耗氧量的計算方法
(1)通式法計算耗氧量
CxHyOz+O2xCO2+H2O。
(2)分割法比較耗氧量
如C2H6O可看作C2H4·H2O,即1 mol C2H6O與1 mol C2H4的耗氧量相同;C2H4O2可看作CH4·CO2,即1 mol C2H4O2和1 mol CH4的耗氧量相同。
 質量一定的下列各組物質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總量與其各組分的含量無關的是(  )
A.CH4和C2H6 B.C2H4和C3H6
C.CH3OH和C6H6 D.CH3COOH和C2H5OH
1.兩種氣態烴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 ℃時1 L 該混合烴與9 L氧氣混合,充分燃燒后恢復到原狀態,所得氣體體積仍是10 L。下列各組混合烴中不符合此條件的是(  )
A.C2H2與C3H6 B.CH4與C3H4
C.CH4與C2H4 D.C2H4與C3H4
2.兩種氣態烴組成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質的量與混合烴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對混合烴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該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乙烯
B.該混合氣體中一定有甲烷
C.兩種氣態烴所含氫原子數均為4
D.若混合氣體由CH4和C2H4組成,則其體積比為2∶3
熱點二 常見有機物的檢驗、分離與除雜
1.常見有機物的鑒別、檢驗方法
(1)依據物理性質
①溶解性:通常是向有機物中加水,觀察其是否溶于水。如鑒別乙酸與乙酸乙酯、乙醇與氯乙烷、甘油和油脂等。
②與水的密度差異:觀察不溶于水的有機物在水中的情況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還是大。如鑒別硝基苯與苯、四氯化碳與己烷等。
(2)依據化學性質
①有機物的燃燒:a.觀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機物可燃,四氯化碳等少數有機物不可燃)。b.燃燒時黑煙的多少(不飽和度越大,黑煙越多)。c.燃燒時的氣味(如鑒別聚氯乙烯、蛋白質)。
②利用官能團的特點
有機物或官能團 常用試劑 反應產物或現象
碳碳雙鍵 溴水 褪色
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OH Na 產生H2
Cu或Ag、O2 生成醛或酮
—COOH 紫色石蕊溶液 變紅
新制Cu(OH)2堿性懸濁液 沉淀溶解,溶液呈藍色
葡萄糖 銀氨溶液 水浴加熱生成銀鏡
新制Cu(OH)2堿性懸濁液 煮沸生成磚紅色沉淀
油脂 H2SO4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
NaOH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鹽
淀粉 碘水(碘酒) 呈藍色
蛋白質(含苯環) 濃硝酸 呈黃色
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
2.常見有機物的分離、提純方法
有機物的分離、提純一般根據各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常溫狀態、溶解性、沸點的不同,采用洗氣、分液、蒸餾的方法進行。
被提純物質(括號中為雜質) 選用試劑 提純方法
甲烷(乙烯)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洗氣
乙烯(二氧化硫) 氫氧化鈉溶液 洗氣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餾
乙醇(乙酸) 氫氧化鈉溶液 蒸餾
乙酸乙酯(乙醇或乙酸) 飽和碳酸鈉溶液 分液
溴苯(溴) 氫氧化鈉溶液 分液
 為提純下列物質(括號內為雜質),所用的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都正確的是(  )
選項 不純物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
A CH4(C2H4) 酸性KMnO4溶液 洗氣
B 苯(Br2) NaOH溶液 過濾
C C2H5OH(H2O) 新制生石灰 蒸餾
D 乙酸乙酯(乙酸) 飽和Na2CO3溶液 蒸餾
3.鑒別淀粉、蛋白質、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別使用的試劑和對應的現象正確的是(  )
A.碘水,變藍色;濃硝酸,變黃色;新制的Cu(OH)2堿性懸濁液,磚紅色沉淀
B.濃硝酸,變黃色;新制的Cu(OH)2堿性懸濁液,磚紅色沉淀;碘水,變藍色
C.新制的Cu(OH)2堿性懸濁液,磚紅色沉淀;碘水,變藍色;濃硝酸,變黃色
D.碘水,變藍色;新制的Cu(OH)2堿性懸濁液,磚紅色沉淀;濃硝酸,變黃色
4.下列實驗能獲得成功的是(  )
A.用溴水可鑒別苯、CCl4、己烯
B.加濃溴水,然后過濾可除去苯中少量的己烯
C.用苯、溴水、鐵粉混合制成溴苯
D.可用分液漏斗分離己烷和苯的混合物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宣武区| 和龙市| 金沙县| 兴和县| 衡阳市| 台湾省| 达拉特旗| 汤原县| 土默特右旗| 兴义市| 屏南县| 游戏| 五家渠市| 土默特右旗| 兴隆县| 宜兰县| 盐城市| 武强县| 阳信县| 汉源县| 湟中县| 丹江口市| 比如县| 都兰县| 龙门县| 平南县| 澄江县| 格尔木市| 西城区| 明星| 通化市| 德令哈市| 陆河县| 绍兴市| 西昌市| 津南区| 平潭县| 榆林市| 湟源县| 桂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