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體會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以及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2. 梳理文章結構,明晰行文思路,理解過渡段在文中的作用。3. 品味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領會其表達效果,提升語言鑒賞能力。4.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深入理解聞一多先生 “說” 和 “做” 的內涵,精準把握人物形象。學習本文圍繞中心精心選材,以及結構嚴謹的寫作特色。賞析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和細節描寫,體會其表達作用。教學難點領悟聞一多先生精神實質,感受其獨特的人格魅力。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其深層意蘊。三、教學方法1. 情境教學法: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融入文本情境。2. 問題引導法:設計針對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3. 小組合作探究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攻克學習難題。4. 朗讀法: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和情感美,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 分鐘)創設情境:播放一段關于聞一多先生在李公樸追悼會上激情演講的高清視頻,視頻中著重展現聞一多先生憤怒的神情、激昂的語調以及堅定的姿態。提問引導:同學們,觀看完這段震撼人心的視頻,相信聞一多先生的形象已經深深印刻在你們心中。現在,請大家分享一下,聞一多先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第一印象?(邀請 2 - 3 名學生發言,學生可能會回答勇敢、正義、有勇氣等,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和補充)教師總結:正如同學們所說,聞一多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民主戰士,他以生命為筆,譜寫了壯麗的愛國篇章。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說和做 —— 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深入探尋他的言行事跡,感受他的偉大人格。設計意圖:借助視頻創設情境,能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聞一多先生的崇敬之情,為后續學習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同時引導學生初步思考人物形象,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二)背景介紹(3 分鐘)介紹背景:詳細介紹本文的寫作背景,包括當時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局勢,國民黨反動派實行黑暗統治,大肆鎮壓民主運動。而聞一多先生在學術研究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時,積極投身于民主革命,為追求真理、爭取民主自由不懈抗爭。設計意圖:使學生了解寫作背景,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聞一多先生的言行動機,準確把握文章主題和情感。(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 分鐘)學生活動: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圈點勾畫出表明文章層次的關鍵語句和段落。教師引導:朗讀結束后,提出問題:文章從哪兩個方面描述了聞一多先生的 “說” 與 “做”?請大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組討論:組織學生以 4 - 5 人為一組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充分交流自己的看法。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準備在全班分享小組討論結果。小組代表發言:各小組代表依次發言,有的小組代表可能會說從學者和革命家兩個方面,作為學者做了再說、做了不說,作為革命家說了就做。其他小組可進行補充或修正。教師總結:文章的確從學者和革命家這兩個方面,展現了聞一多先生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學者方面)以及 “說了就做”(革命家方面)的特點,充分體現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質。設計意圖:自由朗讀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圈點勾畫培養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小組討論促進學生的交流合作,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概括能力。(四)精讀課文,深入探究(20 分鐘)1. 研讀學者方面的 “說” 和 “做”學生活動:學生默讀課文第 1 - 7 段,認真思考并從文中找出能夠體現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在 “做” 上具體表現的語句,在旁邊做好批注,寫下自己的理解。教師引導:教師在教室里巡回觀察,適時提醒學生關注文中如 “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 等細節描寫,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描寫反映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治學態度。小組討論: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分享自己找到的語句和批注內容。討論過程中,鼓勵學生相互質疑、相互啟發。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綜合小組討論意見,準備在全班發言。小組代表發言:小組代表發言,如 “‘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體現了聞一多先生為研究古代典籍全身心投入,不受外界干擾”。其他小組可進行補充,如 “‘瀝盡心血’表明他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心血”。教師總結: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為鉆研古代典籍,廢寢忘食、潛心專注,他的 “做” 是默默耕耘、實實在在的付出,彰顯了對學術的執著追求。2. 研讀革命家方面的 “說” 和 “做”學生活動: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 8 - 20 段,思考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在 “說” 和 “做” 上有哪些具體表現,以及與作為學者時的不同之處。讀完后,在本子上列出要點。教師引導:引導學生關注文中聞一多先生的語言描寫,如 “他‘說’了:‘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以及行動描寫,如 “他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 等語句,體會這些描寫所展現的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質。小組討論: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自己列出的要點,討論過程中注重分析 “說” 和 “做” 的不同表現及背后的原因。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整合小組討論成果,準備在全班展示。小組代表發言:小組代表發言,闡述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 “說了就做”,他的 “說” 是為喚醒民眾、揭露反動派罪行,“做” 是為爭取民主而付諸行動,與學者時默默 “做” 相比,更顯勇敢無畏。其他小組可進行補充或提出不同見解。教師總結: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言行一致,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為正義而戰,為民主發聲。他在不同角色下的 “說” 與 “做”,共同塑造了他偉大的人格形象。設計意圖:通過默讀、朗讀、批注、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細致品味細節描寫,深刻理解聞一多先生在不同角色下 “說” 和 “做” 的內涵,感受其偉大人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五)品味語言,賞析寫法(15 分鐘)1. 品味語言學生活動: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找出自己認為最生動形象、最具表現力的語句,運用圈點批注法,從修辭手法、詞語運用、句式特點等方面進行賞析。教師引導:教師舉例引導,如 “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 一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聞一多先生研究古代典籍比作向地殼尋求寶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他對學術研究的執著和深入。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賞析。小組交流: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分享自己的賞析成果。每個學生在小組內發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給予評價和補充。推選一名代表,將小組內最精彩的賞析內容整理出來,準備在全班分享。小組代表發言:小組代表發言,分享小組內的賞析成果,如 “‘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深宵燈火當作伴侶,寫出了聞一多先生深夜苦讀的情景,突出他的勤奮”。其他小組可進行評價和補充。教師總結:本文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精妙的詞語,使聞一多先生的形象栩栩如生。希望同學們在今后寫作中借鑒這些方法,提升文章的生動性。2. 賞析寫法學生活動:引導學生思考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以及文章是如何巧妙地將聞一多先生的 “說” 和 “做” 有機結合起來的。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在本子上寫下自己的想法。教師引導: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結構,分析文中過渡段的作用。如第 7 段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 作為學者的方面” 和第 8 段 “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 作為革命家的方面”,這兩個過渡段自然地將文章從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的 “說” 和 “做” 過渡到作為革命家的 “說” 和 “做”,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小組討論: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自己對文章寫作特點的理解和體會。鼓勵學生從選材、結構、表達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匯總小組討論意見,準備在全班發言。小組代表發言:小組代表發言,闡述本文采用夾敘夾議的寫法,在敘述聞一多先生事跡時,適時插入作者的議論,表達對聞一多先生的崇敬贊美之情。同時,通過過渡段將兩個方面有機結合,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立體。其他小組可進行補充和完善。教師總結:本文在寫作上特色鮮明,夾敘夾議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嚴謹的結構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同學們在寫作時,可學習這種寫法,讓文章更具表現力。設計意圖:通過品味語言和賞析寫法,培養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和寫作技巧,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文知識。(六)課堂小結(5 分鐘)學生活動:請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思考自己對聞一多先生的認識有了哪些深化,然后自由發言,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師總結:聞一多先生是偉大的學者、民主戰士和愛國詩人,他以自己的言行詮釋了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的深刻內涵。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深入了解了聞一多先生的事跡,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以聞一多先生為榜樣,學習他嚴謹的治學態度、無畏的斗爭精神和熾熱的愛國情懷,努力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回顧和教師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要點,加深對聞一多先生的認識,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七)布置作業(2 分鐘)完成課后練習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以 “我眼中的聞一多先生” 為題,寫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結合課文內容,寫出自己獨特的感悟。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設計意圖:通過完成課后練習題,鞏固學生對課文知識的掌握。寫作短文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促使學生進一步深化對聞一多先生的認識和理解。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