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duān wǔ zòng端午粽9語文 一年級 下冊第二課時第一課時任務:和外婆一起過端午購買過節(jié)的禮品第一課時活動1端午 粽子 節(jié)日 總會 煮熟 盼望糯米 紅棗 香甜 十分 鮮肉 了解duānzòngjiézǒngmǐpànfēnzhǔròuxiānliǎozǎotián禮品 生字詞禮盒1詞語我會認了liǎo多音字我會讀le了解了不起前面怎么了( )?你去了( )解一下。liǎole粽糧 粉米字旁學偏旁粽子面粉糧食識記指導熟字加偏旁端鮮=立+耑粽=米+宗=魚+羊盼=目+分分節(jié)=艸+=八+刀米肉棗聯(lián)系生活端正 端午端節(jié)日 過節(jié)節(jié)總是 總和總盼望 期盼盼分開 得分分煮飯 煮湯煮香甜 甜蜜甜新鮮 鮮花鮮熟字組新詞節(jié)間生字我會寫分肉吃點擊生字觀看生字視頻米5畫,上下結構。上寬下窄,上扁下長,草字頭的長橫要寫平,橫折鉤在橫中線起筆,折鉤稍稍左斜,長度適中,豎要寫直。jié書寫指導6畫,獨體字。左右對稱,先寫點、撇,再寫“木”,橫、豎分別在橫中線和豎中線上,撇、捺要舒展。mǐjiān7畫,半包圍結構。先外后內,門字框要大、要正,豎、橫折鉤要寫直,不能歪。里面的“日”要稍小些,放在田字格中心位置。4畫,上下結構。上半部分的“八”稍微寬一些,撇、捺要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能超過橫中線,“刀”字放當中,先寫橫折鉤,再寫撇。fēn6畫,左右結構。口字旁的大部分寫在左上格。撇的起筆在豎中線右側。橫折彎鉤在橫中線上起筆,折筆靠近豎中線寫。chīròu6畫,獨體字。框要寫方正,能包住兩個“人”。“人”的兩撇均從豎中線起筆,捺變點。禮品 詞語積累盒2借助圖片,讀、記詞語和短語。箬竹葉糯米棗青青的 箬竹葉白白的 糯米紅紅的 棗讀短語時,適當停頓,讀得柔和些,讀出節(jié)奏感。記詞語,說詞語。又黏又甜(又A又B式詞語)美滋滋(ABB式詞語)這樣的詞語:又高又大、又白又胖、又唱又跳、又大又圓等。這樣的詞語:樂呵呵、笑哈哈、喜洋洋、香噴噴等。朗讀課文,給課文的每個自然段都標上序號,想一想:吃粽子是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禮品 課文播放盒3hòu后①朗讀課文,注意課文中的標點,讀好停頓。說一說外婆包的紅棗粽是什么樣的。選做:你知道關于端午節(jié)或粽子的故事嗎?和同學交流。1234我知道了,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禮品都買好了,我們就一起去外婆家,和外婆一起過端午節(jié)吧!和外婆一起過端午活動2去外婆家過節(jié)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哪個詞語最能體現當時外婆的心情?表現了外婆對家人團聚的期待。寫了端午節(jié),外婆會煮好粽子等“我們”回去。duān wǔ zòng端午粽9語文 一年級 下冊第二課時品嘗粽子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段話介紹了外婆包的粽子哪些方面的特征呢?粽子的樣子——色粽子的香味——香粽子的味道——味說說外婆包的紅棗粽是什么樣的。( )( )( )粽子的原料表顏色的疊詞,對粽子的描述更形象。作者按照由外及里的順序描寫了粽子的樣子:外面有箬竹葉,里面有糯米,中間是棗。粽子的香味、味道是怎樣的?掀開鍋時的香味吃起來的味道第2自然段具體介紹了粽子的色、香、味。讀第3自然段,找一找:外婆包了哪些粽子?第3自然段重點寫了粽子的花樣多。吃了美味的粽子,“我”的心情是怎樣的?我知道,是“美滋滋”的。用“美滋滋”寫一句話。看到綠油油的莊稼,爸爸美滋滋地笑了。了解吃粽子的由來讀第4自然段,想一想:端午節(jié)人們?yōu)槭裁匆贼兆樱?br/>點明端午節(jié)吃粽子習俗的由來。分享過節(jié)的感受活動3朗讀指導分享心情本課中的長句子較多,可先把長句子的內容分解,明白句子所表述的意思,再朗讀。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和味道。說一說粽子外面是青青的箬竹葉,里面是白白的糯米,中間有紅紅的棗。煮熟的粽子有一股清香,吃起來黏黏的,甜甜的,好吃極了。分享收獲你知道關于端午節(jié)或粽子的故事嗎?和同學交流。點擊圖片,播放視頻跨學科學習點擊圖片,播放視頻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粽子( zònɡ zhònɡ )總會( zhǒnɡ zǒnɡ )香甜( tián tán )了解( le liǎo )√練一練√√√二、試著按照從外到里的方法介紹一種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示例:灌湯小籠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張嘴咬一口,里面鮮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團,不肥不膩,入口爽滑……那真叫美!核心素養(yǎng)目標文化自信:了解傳統(tǒng)文化,熱愛傳統(tǒng)節(jié)日。語言運用:積累疊詞的用法及“的”字短語。思維能力:能夠有條理地介紹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審美創(chuàng)造:了解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感受傳統(tǒng)食物帶來的幸福。課前解析關注課文:《端午粽》選自作家屠再華寫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燈》。課文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向我們生動地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課文共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先介紹端午節(jié),外婆會煮好粽子等我們回去;第2自然段具體介紹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點寫了粽子的花樣多;第4自然段寫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習俗的由來。關注生字:本課需要書寫的生字有6個。其中有2個是獨體字,2個是上下結構,1個是左右結構,1個是半包圍結構,可以根據字的結構進行歸類學習,從整體上把握書寫規(guī)律。會認12個生字和米字旁1個偏旁,以及1個多音字。另外,本課要引導學生學會歸類積累疊詞的用法,如“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積累“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關注朗讀:本課的朗讀主要有兩個重點:一是初讀時注意短語“( )的( )”的朗讀,可以采用拆分法,分步呈現,幫助學生讀好短語,為后面讀好長句子作鋪墊;二是學習讀好長句子,教學時可以采用“內容分解法”,引導學生對長句子的內容進行分解,明白句子所表達的內容,再運用各種方式練讀、鞏固。教學目標1.認識“端、粽”等12個生字和米字旁1個偏旁,讀準多音字“了”,會寫“節(jié)、米”等6個字。2.通過圖文結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人物的心情。(重點)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粽子習俗的由來。(難點)課前準備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1.認識“端、粽”等12個生字和米字旁1個偏旁,讀準多音字“了”,會寫“節(jié)、米、間”3個字。2.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等詞語。3.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一、看圖識字,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插圖,指導學生認讀詞語“粽子”,讀準“粽”。(出示課件2)2.教師引導:你們知道哪個節(jié)日要吃粽子嗎 (出示課件3)預設:端午節(jié)。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找一找端午節(jié)的日期。(出示課件4)教師講解:“端午”也叫“端陽”,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五月的開頭。3.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生字“粽”,指導學生認識米字旁,發(fā)現“米”做偏旁時筆畫的變化。(出示課件5)4.教師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端午節(jié)有關的一篇課文。(板書:端午粽)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導入端午節(jié)的習俗,并利用圖片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從而產生新的閱讀期待,促使學生感悟文中的情感。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1.教師出示本課會認字,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出示課件6)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1)指導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①指名讓學生讀,隨機指導學生認讀“總會”“盼著”,讀好帶“一”字的短語:一到端午節(jié)、一鍋粽子。(出示課件7)②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提醒學生詞語要連讀。(2)指導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①教師指導學生讀詞語,提醒學生注意音變和詞語連讀:一顆紅紅的棗、一掀開鍋蓋、一股清香、一口粽子。(出示課件8)②指導學生朗讀“的”字短語: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出示課件9)(3)指導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①指名讓學生讀,認讀詞語“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出示課件10)②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甲骨文圖片,體會“肉”的意思。(出示課件11)看圖,聯(lián)系生活識字。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認讀詞語:羊肉、牛肉。(出示課件12)③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第三句話,注意停頓和詞語連讀。(出示課件13)④同桌合作朗讀第3自然段,注意讀好句子的停頓。(4)學生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讀準多音字“了”。(出示課件14)三、重點學習第2自然段讀好長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樣的。1.教師引導學生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外婆包的粽子的樣子、味道、香氣分別是怎樣的。(出示課件15)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總結:第2自然段寫了粽子的樣子、香味及味道。我們來具體看看粽子有什么特點吧!2.學習第一句話。(1)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再次朗讀第2自然段第一句話,思考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樣的,找出相關的事物。(出示課件16)(2)指名讓學生回答,隨機圈出關鍵詞“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板書:樣子——青青的箬竹葉 白白的糯米 紅紅的棗)(3)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在介紹食物時,可以加上“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這類詞,使描述的事物更加形象。(4)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條理性,從而發(fā)現第一句話由外及里描寫了粽子的樣子。(出示課件17)(5)教師引導學生比較朗讀,感受疊詞的作用。(出示課件18)①請學生朗讀修改后的句子,說一說:你喜歡修改后的句子嗎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的棗。②教師引導學生將它和原句比較著讀一讀,談談體會。3.引導學生遷移學習第二、三句話。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學生圈出描寫粽子香氣、味道的詞語。(出示課件19、20)教師引導:現在,我們知道了粽子的做法、樣子,那外婆包的粽子聞起來是什么樣的 從課文中的哪句話可以體現出來 學生帶著問題讀第二、三句話。預設:粽子聞起來有一股清香。教師繼續(xù)引導:那粽子吃起來又是什么樣的呢 預設:又黏又甜。4.師生合作讀第2自然段。(出示課件21)教師指導朗讀:外婆包的粽子真是色香味俱全,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吧!注意用喜愛的語氣讀,讀好長句子中間的停頓喲!5.結合板書,引導學生介紹外婆包的粽子。(出示課件22)6.學習生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節(jié)、米、間”3個字的書寫。(出示課件23~25)書寫“節(jié)、米、間”,教師范寫,學生練寫。1.會寫“分、吃、肉”3個字。積累“美滋滋”等詞語。2.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人物心情朗讀好課文。3.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粽子習俗的由來。一、復習回顧1.教師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朗讀學習了《端午粽》,認讀了生字、詞語,你還認識這些詞語嗎 一起來做一個詞語游戲吧!學生認讀,教師指正點評。(出示課件26)2.學生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出示課件27)二、學習第3自然段,讀好長句子,體會心情1.教師引導: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外婆包了哪些粽子。(出示課件28)預設: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教師引導:這么多種粽子,花樣可真多。(板書:花樣——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2.學習第三句話,了解“美滋滋”的意思,讀好長句子。(1)教師引導:在文中找一找,“我”在外婆家吃了這么多粽子,感覺怎么樣。教師隨機出示“美滋滋”。(出示課件29)(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表達加深理解:你能用“美滋滋”說話嗎 (出示課件30)預設:我考試得了100分,老師表揚了我,我心里美滋滋的。(3)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把粽子分給鄰居時的心情,讀好長句子。(出示課件31)(4)教師引導學生想象情境,朗讀第3自然段:想象“我”的心情,大聲地讀一讀第3自然段,注意讀出“我”對粽子的喜愛,讀好長句子的停頓。(出示課件32)三、學習第4自然段,了解習俗的由來1.教師過渡:大家讀得真好!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吃粽子。那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人們?yōu)槭裁闯贼兆訂?(出示課件33)預設:紀念屈原。(板書:由來——紀念屈原)教師介紹屈原。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你知道關于端午節(jié)或粽子的故事嗎 和同學交流。(出示課件34)學生交流討論。四、復習鞏固,書寫練習教師指導學生書寫“分、吃、肉”。(出示課件35~37)(1)教師范寫,隨機提醒:“分”中的“八”撇、捺要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超過橫中線;“刀”先寫橫折鉤,再寫撇。學生練寫,描紅,展示評價。(2)學生自主練寫“吃、肉”,同桌互評。由于本課的長句子比較多,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讀長句子的訓練。先對長句子的內容進行分解,明白表達的意思,再進行反復練習。在指導學生讀長句子時,首先引導學生想想這句話描述了包粽子用到哪些材料,找出關鍵的事物(箬竹葉、糯米、棗),然后引導學生發(fā)現這些事物的具體特征(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并讀好這些“的”字短語,最后通過找關鍵詞,引導學生關注作者介紹時的順序(用……包的、里面、中間),從而發(fā)現這句話從外到內、由表及里地描寫了粽子。通過這三個步驟,學生對這個長句子便有了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反復閱讀,達到了不錯的效果。(共36張PPT)粽子zònɡ第一課時你們知道哪個節(jié)日要吃粽子嗎?粽子端午節(jié)找一找“端午節(jié)”在哪一天。粽米字旁最后一筆是點。識字方法再讀生字米字旁翹舌音端 粽 節(jié) 總 煮 盼 米棗 甜 分 鮮 肉 了duānzòngjiézǒngmǐzǎofēnròuliǎoxiān前鼻音學認字tiánpàn平舌音zhǔ讀一讀課文第1自然段。互動課堂zǒnɡ huì總會“一”的讀音pàn zhe盼著讀詞語“一”的讀音注意音變和詞語連讀。“( )的( )”式短語讀短語ruò zhú yè箬竹葉nuò mǐ糯米讀好第3自然段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肉觀察甲骨文圖片,體會“肉”的意思。“肉”的古文字就是一塊肉的形狀。牛肉羊肉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朗讀第三句話.注意停頓和詞語連讀。長大后我了解到,人們端午節(jié)吃粽子,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liǎo jiěchuán shuōjì niàn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 想一想外婆包的粽子的樣子、香氣、味道分別是怎樣的。讀句子,回答問題: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樣的?請你用多種形式朗讀句子吧!讀著讀著,我們知道,粽子外面是用( ),里面裹著( ),中間有( )。你看,作者先寫粽子的——外面,再寫——里面,最后寫——中間,這樣寫非常清楚。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比較朗讀,說一說:你喜歡修改后的句子嗎?粽子是用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的棗。再與原句比一比,朗讀體會。照樣子讀句子,圈出描寫粽子香氣、味道的詞語。一股清香又黏又甜聞起來吃起來師生合作朗讀第2自然段。介紹外婆包的粽子,可以介紹樣子,也可以介紹香氣、味道。(可以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書寫:上下結構。上寬下窄,上扁下長。草字頭的長橫要寫平。橫折鉤在橫中線起筆,折鉤稍稍左斜,長度適中。豎要寫直。組詞:節(jié)日 過節(jié)jié學寫字mǐ書寫:左右對稱,先寫點、撇,再寫“木”。橫、豎分別在橫、豎中線上,撇捺要舒展。組詞:玉米 米尺jiān書寫:先外后內,門字框要大,要正,豎、橫折鉤要寫直,不能歪。里面的“日”要稍小些,放在田字格中心位置。組詞:時間 中間歸類朗讀詞語第二課時又黏又甜一股清香一鍋粽子一顆紅棗一股清香青青的箬竹葉紅紅的棗白白的糯米ruònuòniántiánɡǔɡǔɡuōkē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自由讀第3自然段,圈一圈:外婆包了哪些粽子?又黏又甜的紅棗粽、紅豆粽,又香又鮮的鮮肉粽,你在外婆家吃了這么多好吃的粽子,感覺怎么樣呢?這個詞語本領可大了,好多地方都可以用上它,你能用“美滋滋”說話嗎?我考試得了100分,老師表揚了我,我心里美滋滋的。看到綠油油的莊稼,爺爺美滋滋地笑了。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讀好長句子想象著“我”的心情,讀好這句話。想象“我”的心情,大聲地讀一讀第3自然段,注意讀出“我”對粽子的喜愛,讀好長句子的停頓。朗讀指導(課后第1題)長大后我了解到,人們端午節(jié)吃粽子,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讀第4自然段,說一說:端午節(jié)人們?yōu)槭裁匆贼兆樱?br/>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你知道關于端午節(jié)或粽子的故事嗎?和同學交流。(課后第3題)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點擊圖片,觀看視頻fēn書寫:上下結構。“分”中的“八” 撇、捺要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能超過橫中線;“刀”先寫橫折鉤,再寫撇。組詞:十分 分鐘chī書寫:口字旁的大部分寫在左上格。撇的起筆在豎中線右側。橫折彎鉤在橫中線上起筆,折筆靠近豎中線。組詞:吃飯 吃驚ròu書寫:框要寫方正,能包住兩個“人”。“人”的兩撇均從豎中線起筆,捺變點。組詞:鮮肉 羊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一語下冊-字詞聽寫9.mp4 一語下冊-生字視頻9.mp4 一語下朗讀示范9.mp3 9 端午粽 精華版教案.docx 9 端午粽【新課標版】.pptx 9 端午粽【精華版】.pptx 分.mp4 午.mp4 葉.mp4 吃.mp4 和家人一起包粽子.mp4 樣.mp4 端午節(jié).mp4 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mp4 米.mp4 肉.mp4 節(jié).mp4 課文朗讀9端午粽.mp4 間.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