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九章 機械和功第六節 制作簡易升降機學習目標-新課導入-新知探究-課堂小結-課堂訓練北師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機械發展的歷史,調查建筑工程機械的原理及應用。2.選擇簡單機械及身邊的器材,設計并制作升降機。3.利用自制升降機提升重物,測量升降機工作時的機械效率。【重點】我國機械發展歷史中的關鍵節點與代表性發明,簡易升降機的制作步驟與調試,機械效率測量實驗的設計與實施。【難點】確保簡易升降機制作的精準性與穩定性,對機械效率測量數據的分析與誤差探討。新課導入如圖所示是古代用于軍事瞭望的車輛——巢車。中國古代一種設有望樓,用以登高觀察敵情的車輛。車上高懸望樓如鳥之巢,故名。又名樓車,樓車的名稱見于《左傳》。其結構通常包括一個木制的車體,底部裝有輪子以便推動,車上豎立長柱,柱頂設有轆轤軸,通過繩索提升小板屋以便觀察。新課導入請你利用簡單機械設計并制作一個能搬運物體上下移動的升降機,從中體會簡單機械的原理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新知探究任務 了解我國機械發展的歷史一我國是世界上發明機械較早的國家之一,機械技術歷史悠久,成就輝煌。記里鼓車桔槔石碓新知探究筒車投石機立帆式大風車這些機械在動力的利用和機械結構的設計上都各具特色。新知探究隨著制作原料的種類和動力的來源越來越豐富,機械發明和制造也越來越復雜。牛轉翻車水力鼓風系統戰國云梯車新知探究這些機械不僅在動力使用上從人力轉向畜力、水力等,而且在結構方面出現了齒輪、凸輪和曲柄連桿等復雜的傳動機構。水轉翻車新知探究隨著鑄造技術的出現,我國古代機械技術得到極大的發展。兩晉時期出現了自動磨車、舂車、水碾等水力機械。舂車水碾新知探究農耕器具也得到改進,如圖為元代《農書》中的“農器圖譜”部分。對當時的農業機械和許多生產工具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論述。同時,紡織機械、造船技術也有了新的發展。連機碓新知探究我國涌現出許多杰出的機械制造家。馬鈞祖沖之郭守敬王禎他們為古代機械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不少機械還傳到了國外,對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新知探究2020年12月,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面后,順利完成我國首次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并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新知探究我國古代紡織機械與技術我國古代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完善和最先進的紡織機械和技術,這是我國長期保持絲綢大國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古代紡織技術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經歷了原始手工紡織時期和手工機器紡織時期兩個基本發展階段。科學窗新知探究在原始手工紡織時期,人們利用紡墜紡紗,利用原始腰機織布。織布時,織工席地而坐,以身體作機架,以兩腳蹬著經軸,腰上縛著卷布軸,用提綜桿提起經紗形成梭口,再投梭打緯,進行織布。原始腰機是人類最早發明和使用的織機。新知探究在手工機器紡織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了踏板織機、斜織機、竹籠機、大花樓機、多錠大紡車等,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踏板織機是在原始腰機的基礎上,使用機架代替身體作為支架并加入踏板而成的,后來經由絲綢之路傳到中亞、西亞和歐洲各國。新知探究斜織機是在踏板織機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織物經面與水平機座成50°~60°,利用杠桿原理,用腳踏板來控制綜片的升降,以織造平紋織物。新知探究竹籠機是一種運用提花技術的織機,早在宋代即已存在。它能反復有規律地織造復雜花紋,在我國廣西少數民族地區應用較廣,一般用來織制壯錦等。提花技術是我國古代最為復雜的織造技術,是紡織史上的里程碑。新知探究實踐活動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質量,離不開基礎工程建設。新知探究請以小組為單位,上網查詢一下建筑工地或道路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工程機械。新知探究了解它們的名稱和用途,以及它們在工作過程中涉及哪些物理知識。調研內容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該工程機械的結構特點與物理原理。(2)除簡單機械外,該工程機械在設計中還應用了哪些與物理有關的知識。(3)該工程機械在使用過程中有哪些操作規程,這其中有什么物理道理。(4)關于該工程機械的使用安全,你還有哪些建議。將調查結果形成調研報告,并與同學交流。新知探究任務 利用簡單機械設計并制作升降機二不同的機械有不同的功能,比如,利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利用動滑輪、輪軸可以省力,等等。因此,我們要根據功能需求選擇不同的簡單機械來設計升降機。新知探究思考我們要設計的升降機的功能需求有:能豎直上下搬運物體,以0.3kg的重物作為搬運的目標物體,豎直搬運高度不小于10cm。為了實現這些功能,升降機需要包括哪幾部分 每部分應如何設計 設計時,我們需要注意可使用的簡單機械什么 新知探究基于上述功能需求,選擇簡單機械設計升降機。比如,可以選擇滑輪組實現目標物體的上下運動,也可以選擇輪軸或其他方式來實現目標物體的上下運動。制作升降機可使用的簡單機械新知探究(1)升降機搬運物體需要用到轎廂,轎廂可以有個性化的設計。(2)升降機需要有豎直支架,支撐轎廂上下運行。(3)升降機在運送物體的過程中要能省力,且機械效率盡可能高。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新知探究將你的想法以示意圖的方式畫出來,與同學交流。結合同學們的分享和評估,進一步完善你的設計方案,并將你設計的升降機制作出來。新知探究任務 測量升降機的機械效率三測量開降機的機械效率,需要測出有用功和總功。有用功和總功又該如何測量呢 在動手測量之前,我們需要思考以下問題:(1)在提升過程中,有用功和總功分別是哪個力做的功 (2)如何測量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和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彈簧測力計;卷尺等。物體受到的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功是總功。新知探究(3)如何測量物體上升的高度 (4)記錄數據的表格應該怎樣設計 實驗次數 物體重力 G/N 物體上升高度h/m 測力計示數F/N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 機械效率η卷尺等。新知探究實踐活動結合上述思考的問題,利用自制升降機將質量為0.3kg的物體提升不低于10cm,在此基礎上進行如下比較。(1)比一比,看誰制作的升降機在提升物體的過程中更省力。(2)比一比,看誰制作的升降機完成上述任務的機械效率更高。例題 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裝置中,所掛重物的重力G=50 N,當施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F=30 N時,重物恰好勻速上升,繩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計。由此可知( )A.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60%B.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55.6%C.該裝置中動滑輪重為5ND.該裝置中動滑輪重為10N新知探究D課堂訓練1.如圖所示,將重為100N的物體勻速從斜面的底端拉到頂端。已知斜面的長是5m,高是2m,拉力F=50N,則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A.40%B.50%C.80%D.100%A課堂訓練2.我國平移建筑物技術一直以來都是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它把建筑結構力學與巖土工程技術緊密結合起來,其基本原理與起重搬運中的重物水平移動相似。如圖所示,若某建筑物質量為10000t,首先被舉高1.1m,再水平移動24m,則建筑物被舉高的過程中克服其重力做功為 J,水平移動過程中,建筑物重力做功為 J。(g取10N/kg)1×108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