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分析】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我們奇妙的世界》是本單元學習的第一篇課文,文本結構清晰,語言優美生動,從天空和大地兩個方面展示出世界的奇妙之美,表達了作者對奇妙世界的喜愛。天空和大地兩大部分的結構有兩大特點:一是圍繞不同的景物展開描寫,二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從課文構段謀篇的結構來看,全文是總分總結構,其中每個段落都圍繞具體的事物來寫,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突出事物的奇妙和有生命力的特點。課后習題主要有兩個部分,第一題是有感情朗讀,說說課文分別從哪幾個方面寫了天空和大地,指向單元語文要素的學習。從整個單元課后習題的梳理來看,從幾個方面理解的要求統一,但是課后提出的朗讀要求有所不同,對《我們奇妙的世界》這篇課文特別指出是“有感情地朗讀”,可見教材編寫意圖對于學法也有明確指導。第二題是結合生活經驗,說說你對“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理解,指向對文章中心句的理解,來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第三題是小練筆,積累優美生動的語言,寫寫生活中普通而又美的事物,對文本內容的拓展和延伸,激發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尋找普通事物中的美,感受世界的奇妙。【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概括單個段落內容,把握段落結構的能力。但是,這篇課文自然段較多,大多段落結構不典型,且段落不長,多是一句話為一段。與段落較少且結構典型的文章相比,課文內容顯得不夠集中,學生在整體把握時具有一定的困難。基于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朗讀,大膽地想象,借助關鍵句,抓住事物的特點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知道天空和大地珍藏的事物,清楚課文是從幾個方面來寫,怎么寫清楚的。【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呈、雕”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勁”,會寫“幻”,借助圖片,聯系生活理解“雕飾、余暉”的意思。2.借助關鍵詞句整合信息,厘清課文寫了天空和大地兩部分,并能按照時間順序梳理描寫天空的事物,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和結構。3.通過結合自身體驗、大膽想象、多種形式地朗讀等方式,了解可以從顏色、聲音、形狀等方面把事物寫清楚。4.嘗試模仿課文表達形式,從顏色、聲音、形狀等方面展開想象介紹一種事物。5.能結合閱讀體驗,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含義。【教學重點】借助關鍵詞句整合信息,厘清課文寫了天空和大地兩部分,并能按照時間順序梳理描寫天空的事物,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和結構。2.通過結合自身體驗、大膽想象、多種形式地朗讀等方式,了解可以從顏色、聲音、形狀等方面把事物寫清楚。【教學難點】通過結合自身體驗、大膽想象、多種形式地朗讀等方式,了解可以從顏色、聲音、形狀等方面把事物寫清楚。【教學方法】講授法、朗讀法、合作探究法。【教學準備】板貼詞卡、教學課件【課時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呈、雕”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勁”,會寫“幻”,借助圖片,聯系生活理解“雕飾、余暉”的意思。2.借助關鍵詞句整合信息,厘清課文寫了天空和大地兩部分,并能按照時間順序梳理描寫天空的事物,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和結構。3.通過結合自身體驗、大膽想象、多種形式地朗讀等方式,了解可以從顏色、聲音、形狀等方面把事物寫清楚。【教學過程】一:初讀感知,尋找珍藏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談話導入:天地間隱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等待我們去尋找,去收藏。今天我們就來第七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齊讀課題。讀一讀: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找一找:找出課文寫了哪兩個方面的珍藏。學習字詞,理解重點詞語呈現、模型、勁吹光輝、光芒、余暉雕飾、刀劍、變幻指名朗讀詞語,運用多種方法理解“余暉”“雕飾”3.找關鍵句,梳理文章結構厘清天空分為天空和大地兩個方面來寫4.找關鍵詞,厘清天空珍藏尋找天空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梳理天空珍藏的事物5.排序梳理,發現時間順序發現天空珍藏是按照一天的時間順序有序表達(設計意圖:通過初讀感知,引導學生在自然尋寶中了解天空珍藏的事物,感受從幾個方面寫事物的邏輯結構,從閱讀角度理解奇妙的世界是從幾個方面寫的。)二:研讀感悟,鑒別珍藏1.默讀3-8自然段,圈畫關鍵詞句,交流珍藏理由。2.聚焦“太陽和余暉”,感知顏色、變化之美(1)“清晨,太陽升起,帶來了新的一天。開始,天空呈粉紅色,慢慢的變成了蔚藍色,太陽就像個一個大火球一樣升起來了。”預設:“升起”一詞,感受到太陽的動態變化及生命力。“粉紅色”“蔚藍色”感受顏色的奇妙變化。“大火球”描寫出太陽的形狀。(2)“一天結束了,落日的余暉不時變幻著顏色,好像有誰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紅色和紫色。”預設:“變幻”一詞就讓我們想象到了很多很多的顏色,比如“金色”“紅色”“紫色”。(3)指名朗讀,師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讀,理解“變幻”,書寫“幻”字。3.聚焦“云彩、雨點、水洼”,感知形狀、聲音變化之美。“有時,云彩在藍色的天空中飛行,如同經過雕飾一樣,呈現出各種奇妙的形狀,告訴我們許多奇妙的故事……”“當云彩變得又黑又重時,雨點就會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雨后,我們會看到地上有許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鏡子,映射著我們的臉。”(1)展開想象,創意表達想象說話:云朵還會變成怎樣的形狀,發生什么有趣的故事?(2)探究發現:云彩、雨點、水洼變化過程,交流珍藏理由(3)有感情朗讀:體會云彩、雨點、水洼的變化之美。4.聚焦“群星”,感知形狀和顏色之美“黑夜降臨了,我們看見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光。”(1)具身體驗與表演,體驗和表現群星的形狀和顏色之美。(2)結合圖片,創意表達:黑夜降臨了,群星還像什么?(設計意圖:在研讀重點語句學習任務中,指向對重要段落與語句品讀理解,通過交流珍藏的理由,引導學生表達對作品語言和形象的具體感受。采用聯想和想象,把文本語言世界和學生經驗世界形成聯結,通過文字、圖片等跨媒介閱讀手段,促進學生對大自然產生好奇、用心體驗、在品味和感悟中有所發現和創造)三:總結提升,收集珍藏同學們,你們真厲害,這節課中,我們從極其普通的事物中發現了天空的奇妙之美,那么大自然中還有很多事物也值得我們珍藏,請在課下聯系生活進行觀察,制作珍藏卡。(要求:能從形狀、顏色、聲音等不同方面把珍藏品寫清楚。)【板書設計】我們奇妙的世界太陽 升起 感受云彩 飛行天空 雨點 降落 形狀水洼 映射余暉 變幻 顏色群星 閃爍 聲音大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