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第1節 力第七章 力知識點力知1-講感悟新知11. 現象探究 什么是力?實例分析知1-講感悟新知探究歸納 把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發生的推、拉、提、吸引等概括為作用,即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特別提醒我們平時所說的物體受到了力,雖然沒有指明施力物體,但施力物體一定是存在的。知1-講感悟新知2. 對力的認識(1)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發生力的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物體叫施力物體;受到力的作用的物體叫受力物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同時存在同時消失的。(2)力不能離開物體存在,單獨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的作用。知1-講感悟新知發散思考 (1)不接觸的物體是否會產生力?(2)兩個接觸的物體之間是否一定有力的作用?發散結果(1)不接觸的物體間可能會產生力。磁體吸引大頭針、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都是不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例證。(2)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可能沒有力的作用。例如,如圖1 所示,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塊,雖和墻面接觸,但是墻和木塊之間沒有作用力。知1-講感悟新知3. 符號 一般用F 表示力。4. 單位 牛頓,簡稱牛,符號為N。5. 一些力的大小(圖2)人們為了紀念牛頓,就用他的名字作為力的單位。感悟新知知1-練在“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中,兔子不小心撞上樹木而死(如圖3所示);若以兔子為研究對象,施力物體是_______, 受力物體是_______ 。(均填“兔子”“地球”或“樹”)例 1樹就是受力物體。兔子感悟新知知1-練解題秘方:根據力的產生原因,明確力的產生過程,分析哪個物體施力,哪個物體受力。解析:以兔子為研究對象,兔子受力,樹施力。感悟新知知1-練1. [母題 教材圖改編題]如圖所示,車內裝滿沙子,小明用繩子拉車將沙子運到前方, 此時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 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A. 繩子 B. 車C. 手 D. 沙子A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知2-講感悟新知21. 現象探究 力的作用效果實 例 用力拉彈簧 用腳踢球 用腳停球小鐵球從斜面滾下現 象 彈簧伸長了 球由靜止變為運動 球由運動變為靜止 鐵球運動快慢、方向發生變化分 析 力可以使物 體的形狀發 生變化 力可以使物體由靜止變為運動 力可以使物體由運動變為靜止 力可以使物體運動快慢或方向發生變化知2-講感悟新知探究歸納 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方面:一是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二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 理解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包括形狀和體積的改變。(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物體由靜止變為運動或由運動變為靜止,物體運動快慢或方向發生改變。知2-講感悟新知方法技巧:轉換法:力是看不見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認識力,這里利用了轉換法。▲▲▲知2-講感悟新知發散思考 物體的運動狀態或形狀發生了改變,物體是否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反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物體的運動狀態或形狀是否一定發生改變?發散結果力的作用效果與物體受力的關系感悟新知知2-練下列過程,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A. 籃球受重力從籃筐內豎直下落B. 滾動的足球受阻力緩緩停下C. 用力將實心球擲出D.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例2感悟新知知2-練解題秘方:想象題中情景,緊扣關鍵詞,判斷力的作用效果。答案:D解析:籃球從籃筐內豎直下落,速度越來越快;滾動的足球受阻力緩緩停下,足球由運動變為靜止;用力將實心球擲出,實心球由靜止變為運動,都屬于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狀發生變化,屬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感悟新知知2-練2. 如圖所示是撐竿運動員比賽時的情景, 撐竿被壓彎了,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________;人被撐竿彈起, 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形變運動狀態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知3-講感悟新知31. 力的三要素現象探究: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知3-講感悟新知實例 力的大小不同 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點不同現象 大人力氣大,彈簧被拉得更長 向下壓,彈簧變短;向上拉,彈簧變長 在A 點容易推開門,在C 點不容易推開門分析 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力的作用點不同,作用效果不同知3-講感悟新知探究歸納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示意圖(1)概念:物理學中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2)作力的示意圖的方法步驟:確定受力物體;確定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上箭頭;在箭頭旁邊標上表示力的符號(有時還要標出力的大小)。受力物體可以用方框或圓表示。知3-講感悟新知(3) 理解:① 線段的起點和終點都可以表示力的作用點;②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該越長;③有時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上用數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④若已知力與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夾角的度數,則該度數必須標出。知3-講感悟新知特別提醒兩個完全相同的力必須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相同。知3-講感悟新知方法技巧:模型法:力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而力的示意圖則將抽象的力用帶箭頭的線段形象地表示出來了,運用的是模型法。用光線表示光,運用的也是模型法。▲▲▲知3-講感悟新知特別提醒在一個物體上作多個力的示意圖時,其作用點通常為一個,規則物體作用點畫在其幾何中心上;力越大,線段應越長。感悟新知知3-練圖4 用水平力推礦泉水瓶的下部,礦泉水瓶沿桌面滑動,改用同樣大小的水平力推礦泉水瓶的上部時,礦泉水瓶被推倒。該實驗可以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下列因素有關的是(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C. 力的作用點 D. 受力面積例 3感悟新知知3-練解題秘方:可根據題中改變的量進行判斷。答案:C解析:圖中用同樣大小的水平力推礦泉水瓶的下部和上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而力的作用點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感悟新知知3-練3. 如圖所示,一位同學將手臂水平前伸,另一位同學用大小相同的力向相同方向,分別對手臂的A、B、C 不同部位施加水平推力, 來比較哪種情況下更容易推動手臂,這是體驗影響力的效果因素中的(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C. 力的作用點 D. 三者都有C感悟新知知3-練如圖5 所示,物體受到一個與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為27 N 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畫出這個力的示意圖。例4感悟新知知3-練解析:解:如圖6 所示。感悟新知知3-練4. 如圖所示,請畫出車受到水平推力F 的示意圖。解:如圖所示。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4-講感悟新知41. 現象探究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4-講感悟新知實例 球被踢開用手推墻現象 用腳踢球時,腳感到疼 用力推墻時,人會向后退分析 腳踢球時,腳對球施了力,腳是施力物體,球是受力物體。腳感到疼,說明球受力的同時也對腳施了力 手推墻時,手對墻施了力,手是施力物體,墻是受力物體,人向后退,說明墻受力的同時也對人施了力知4-講感悟新知探究歸納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另一個物體同時也對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4-講感悟新知物理與科技火箭升空火箭發射時向下噴燃氣,給燃氣一個向下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氣就給火箭一個向上的力,使火箭上升。知4-講感悟新知延伸拓展: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力又稱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果把其中一個力叫作用力,則另一個力就叫反作用力。知4-講感悟新知2. 理解力的相互性(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2)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沒有先后、主次之分。(3)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物體上。感悟新知知4-練[中考·宜昌]下列體育項目中的一些現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來解釋的是( )A. 跳水運動員踩踏跳板,身體向上跳起B. 田徑運動員投出鉛球后,身體隨著向前傾倒C. 滑冰運動員用力推墻,身體離墻而去D. 游泳運動員向后劃水,身體前進例 5感悟新知知4-練解題秘方: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關現象中,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總是表現為朝相反的方向運動,這一特征是判斷相關現象是否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規律的重要依據。感悟新知知4-練解析:田徑運動員向前投鉛球,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鉛球向后推運動員,運動員應向后傾倒,題中運動員向前傾倒,故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來解釋。答案:B感悟新知知4-練5. 如圖所示, 靜止的氣球因向右噴氣而向_____運動, 說明力的作用是_____的, 使氣球從靜止變為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______ 。左相互氣球噴出的氣體力可以改變物體形狀力運動狀態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相互作用受力物體施力物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