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2節 彈 力第七章 力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學習目標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彈力彈簧測力計知識點彈力知1-講感悟新知11.彈性和塑性(1)現象探究:彈性和塑性知1-講感悟新知實例現象1 用力拉彈簧,彈簧伸長 用力壓鋸條,鋸條變彎 用力壓橡皮泥,橡皮泥變扁 走在雪地上,雪地留下腳印現象2 松手后,鋸條恢復原狀 松手后,彈簧恢復原狀 松手后,橡皮泥不能恢復原狀 腳離開后,雪地不能恢復原狀分析 形變后能恢復原狀 形變后不能恢復原狀知1-講感悟新知探究歸納①彈性:物體受力時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形狀的性質。②塑性:物體受力時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不能自動恢復到原來形狀的性質。包括物體形狀改變(如伸長、縮短、彎曲)和體積改變。知1-講感悟新知(2)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①彈性形變:對彈性物體來說,形變后能自動恢復原狀的最大形變叫彈性限度;物體在彈性限度內發生的形變叫作彈性形變。②塑性形變:物體形變后不能自動恢復原狀的形變。指不憑借外力,物體主動變回原來的樣子。知1-講感悟新知2.彈力(2)定義: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作彈力。常見的拉力、壓力、支持力都是彈力。知1-講感悟新知(2)產生條件:①物體相互接觸;②物體具有彈性,且發生彈性形變。(2)彈力的三要素:①大小:與物體形變的程度和本身的材料有關。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的形變量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②方向: 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指向恢復原狀的方向。彈力是接觸力,接觸時才能產生。知1-講感悟新知常見的幾種彈力 彈力的方向 示意圖壓力 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內部支持力 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拉力 沿彈簧( 或繩子)發生形變后恢復形變的方向知1-講感悟新知③作用點:作用在使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上。發散思考 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一定會產生彈力嗎?發散結果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不一定會產生彈力。兩物體相互接觸,沒有發生彈性形變時不會產生彈力;兩物體相互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時才會產生彈力,如圖2 所示。知1-講感悟新知知識鏈接:1.放大法觀察微小形變如圖1,在桌面上分別放兩塊平面鏡,讓激光筆發出的光照到一個平面鏡上后反射到另一個平面鏡上,最后照到白墻上形成一亮點。按壓桌面可觀察到墻上的亮點明顯移動,說明桌面發生了形變。這里運用了放大的思想或轉換的思想。2.彈力與使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兩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需要注意的是它們的受力物體不同。3.有彈力必有形變,有形變不一定有彈力。感悟新知知1-練下列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是( )A. 捏扁的橡皮泥B. 凹陷的沙發坐墊C. 拉斷了的橡皮筋D. 反復拉伸的彈簧健身器例 1感悟新知知1-練解題秘方: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外力撤去后,物體能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解析:捏扁的橡皮泥、凹陷的沙發坐墊、拉斷了的橡皮筋在外力撤去后無法恢復原狀,所以不是彈性形變;彈簧健身器的彈簧被拉伸后還能恢復原狀,屬于彈性形變。答案:D感悟新知知1-練1. 射箭運動員使用的弓,其制造材料主要利用的物理屬性是( )A. 導電性好B. 彈性好C. 導熱性好D. 質量大B感悟新知知1-練如圖所示的四個力中,不屬于彈力的是( )例2感悟新知知1-練解析: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稱為彈力。小林對小車的推力、石頭對地面的壓力、繩子對米袋的拉力,都是因為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是彈力,故ACD 錯誤;磁鐵對鐵球的吸引力,兩物體沒有相互接觸,且鐵球沒有發生彈性形變,不屬于彈力,故B 正確。答案:B感悟新知知1-練2. 彈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力。下列關于彈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彈力是指物體由于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力B.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有彈力作用C. 彈簧被拉伸時產生彈力, 被壓縮時不產生彈力D. 同一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彈力就越大D知識點彈簧測力計知2-講感悟新知21. 測力計 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作測力計。實驗室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測力計。2. 主要結構 外殼、彈簧、掛鉤、指針、刻度板和提環。如圖3 所示的是實驗室常見的兩種彈簧測力計。知2-講感悟新知物理方法:彈簧測力計工作時,將看不見、摸不著的力轉換成彈簧長度的變化,利用的是轉換法,用溫度計測量溫度也利用了轉換法。▲▲▲知2-講感悟新知3. 制作原理實驗: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跟拉力的關系。實驗思路:如圖4 甲所示,將彈簧懸掛在鐵架臺的支架上,刻度尺固定在彈簧的一側,彈簧的軸線和刻度尺都在豎直方向上,在彈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型號的鉤碼的個數,待彈簧和鉤碼靜止時記下彈簧下端受到鉤碼的拉力和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知2-講感悟新知實驗步驟①把彈簧懸掛在豎直的刻度尺旁,靜止時如圖4 甲,記下此時彈簧長度;②在彈簧下端掛上鉤碼,某次彈簧靜止時如圖乙所示,記下彈簧下端受到鉤碼的拉力F 和此時彈簧的伸長量Δl;③多次改變懸掛鉤碼的數量,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知2-講感悟新知④根據表中的數據,通過描點法畫出F- Δl 圖像如圖丙所示。實驗次數 1 2 3 4 5 6彈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彈簧的伸長量Δl/cm 0 1.0 2.0 3.0 4.0 5.0知2-講感悟新知實驗結論: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長度就越長;或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這就是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超過彈性限度,會損壞彈簧。知2-講感悟新知知識圖解:l0 為彈簧原長,l 為彈簧現長,Δl 為彈簧的伸長量,即Δl=l-l0,如圖5所示。知2-講感悟新知4. 使用方法使用前 ①觀察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和分度值②觀察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零,若未指零,則應把指針調節到零刻度線處③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被卡住知2-講感悟新知不需要估讀。使用時 ①被測的力應沿著彈簧伸長的方向②被測的力應作用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而不是提環上③被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值④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板垂直知2-講感悟新知關聯思考 彈簧測力計和天平等測量工具使用時有哪些共同的注意事項?關聯結果彈簧測力計和天平等測量工具使用前,都要關注它們的測量范圍、分度值和零刻度線,都要校零。感悟新知知2-練關于彈簧測力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使用前只需觀察其分度值B. 被測力可作用在掛鉤或提環上C. 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必須使其沿豎直方向D. 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例 3感悟新知知2-練解題秘方:根據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判斷。答案:D解析:彈簧測力計使用前,應觀察其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針是否指零。彈簧測力計使用時,被測力的作用點—— 作用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被測力的方向——沿著彈簧的軸線,被測力的大小——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所能測的最大測量值。感悟新知知2-練3. 彈簧測力計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下列關于它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稱量前,要輕輕拉動幾下彈簧, 這是為了避免彈簧卡在外殼上B. 測量前,必須先將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上調零C. 讀數時, 視線應與刻度盤垂直D. 彈簧測力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B彈 力三要素結構彈力定義應用彈簧測力計原理使用彈性形比產生形變塑性形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