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4節(jié)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第八章 運動和力逐點導(dǎo)講練課堂小結(jié)作業(yè)提升學習目標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力的合成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應(yīng)用知識點力的合成知1-講感悟新知11. 觀察與分析 合力與分力知1-講感悟新知合力與分力的概念:如果一個力單獨作用的效果與幾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作那幾個力的合力。另外那幾個力叫作分力。知1-講感悟新知深度理解: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礎(chǔ)上,要判斷一個力是不是幾個力的合力,關(guān)鍵在于“一個力”和“幾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而且那“幾個力”必須是同時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幾個力。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若考慮的是合力,那么就不用考慮分力;若考慮的是分力,那么就不用考慮合力。知1-講感悟新知2. 力的合成 在物理學中,求幾個力合力的過程叫作力的合成。3. 合力與分力的理解 合力和所有的分力,是相互替代關(guān)系。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時,可以認為物體受到合力F,也可以認為物體受到分力F1、F2 等,但不能認為物體同時受到合力F 和分力F1、F2 等。感悟新知知1-練如圖1 所示,兩次都把彈簧一端從位置A 水平拉伸到B,則合力是______, 分力是______ 。例 1解析:力F 的作用效果與力F1、F2 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F 叫作F1、F2 的合力,F(xiàn)1、F2 叫作分力。FF1、F2感悟新知知1-練1. 如圖甲,用一臺拖拉機將陷入泥潭的汽車拉了出來,圖乙中一群中學生齊心合力也可以把汽車從泥潭中推出。此時拖拉機對汽車的拉力是同學們對汽車推力的______,其主要的依據(jù)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且_____________相同。合力力的作用效果知識點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知2-講感悟新知2實驗:研究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實驗思路 將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與小圓環(huán)相連,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沿相同方向和相反方向拉橡皮筋,將小圓環(huán)拉至某一位置,記錄F1、F2 的大小。然后用一個測力計拉橡皮筋至同樣的位置,記錄F3 的大小。比較F3與F1、F2 的大小關(guān)系。知2-講感悟新知實驗過程(1)如圖2 甲,將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與小圓環(huán)相連,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通過細繩與小圓環(huán)相連后,沿同一水平方向拉橡皮筋,將小圓環(huán)拉至O 點,記錄F1、F2的大小。知2-講感悟新知(2)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將小圓環(huán)拉至O 點,記錄F3 的大小。知2-講感悟新知(3)改變F1、F2 的大小,重復(fù)(1)(2)操作,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一。表一序號 拉力 F1/N 拉力 F2/N 拉力F3/N1 3.0 1.0 4.02 2.6 1.4 4.03 1.8 2.2 4.0知2-講感悟新知(4)如圖2 乙,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沿相反的方向水平拉橡皮筋,將小圓環(huán)拉至O′點,記錄F1′、F2′的大小。知2-講感悟新知(5)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將小圓環(huán)拉至O′點,記錄F3′的大小。知2-講感悟新知(6) 改變F1′、F2′的大小,重復(fù)(4)(5)操作,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二。表二序號 拉力 F1′/N 拉力 F2′/N 拉力F3′/N4 3.5 1.5 2.05 3.0 1.0 2.06 2.8 1.8 2.0知2-講感悟新知實驗結(jié)論①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3=F1+F2;②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較大的那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3′=F1′-F2′知2-講感悟新知思想方法等效替代法:由于所有分力合在一起的力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與所有分力共同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等效的,因此可以用一個合力來代替那幾個分力,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感悟新知知2-練[上海普陀期末]甲、乙兩組同學合作探究“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與兩個力的大小關(guān)系”。他們將一根粗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兩個細繩套[如圖3(a)]。例2感悟新知知2-練接著用兩個測力計鉤住繩套,甲組同學沿同方向、乙組同學沿反方向拉橡皮條至O 點[如圖3(b)、(c)],記錄F1、F2 的大小;然后用一個測力計拉橡皮條也至O 點[如圖3(d)],記錄F 的大小;他們改變O點的位置多次重復(fù)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一、表二所示。感悟新知知2-練表一 表二甲組 乙組序號 F1/N F2/N F3/N1 1.5 0.5 2.02 2.0 1.0 3.03 2.5 1.5 4.0序號 F1/N F2/N F3/N4 5.0 3.0 2.05 8.0 5.0 3.06 10.0 6.0 4.0感悟新知知2-練解題秘方:處理表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歸納得出結(jié)論。感悟新知知2-練(1)分析比較表一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guān)條件可初步得出: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較表二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guān)條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力大小等于兩力之和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合力大小等于兩力之差感悟新知知2-練(3)兩組同學交流了表中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甲: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于其中較大的力;乙: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小于其中較小的力;感悟新知知2-練①就上述數(shù)據(jù)而言,以上發(fā)現(xiàn)______( 填“只有甲”“只有乙”“都”或“都不”)正確;解析:分析表一數(shù)據(jù)可得;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總大于兩個力中較大的力,故甲結(jié)論正確;分析表二數(shù)據(jù)可得: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總小于兩個力中較小的力,故乙的結(jié)論正確;因此就上述數(shù)據(jù)而言,以上發(fā)現(xiàn)都正確。都感悟新知知2-練②基于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進行推理得,其中一個發(fā)現(xiàn)不具普適性;請擬定一組F1、F2的值,以支持該推理:F1=______N,F(xiàn)2=______N。解析:基于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進行推理,其中乙組的發(fā)現(xiàn)不具普適性,若F1=10.0 N ,F(xiàn)2=3.0 N ,則合力F=F1-F2=10.0 N-3 .0 N= 7 .0 N> F2,由此證明乙組的發(fā)現(xiàn)不具有普適性。。10.03.0感悟新知知2-練2. 小明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規(guī)律。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為探究過程的俯視圖。實驗時首先將皮筋的B端固定,再用兩個測力計沿相同方向拉A 端,使A 端到達某一點O并記錄下該點的位置。感悟新知知2-練(1)實驗中用一個測力計拉皮筋時,仍要將皮筋A(yù) 端拉伸到O 點再讀數(shù),這樣做的目的是使F 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作用的效果相同。(2)通過該實驗可知F與F1、F2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F1和F2共同F=F1+F2感悟新知知2-練(3)小鳳做實驗時,用第一個彈簧測力計鉤住皮筋的A 端,第二個彈簧測力計鉤住第一個彈簧測力計的掛環(huán),如圖乙所示。感悟新知知2-練拉動第二個彈簧測力計,使A端到達某一點O′并記錄下該點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記錄下兩個拉力F1 ′、F2 ′的大小與方向。再用一個測力計拉皮筋A(yù) 端,仍將A 端拉伸到O ′點,記錄下此時拉力F′的大小與方向。根據(jù)你的推斷,F(xiàn)′=________N。1.2知識點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應(yīng)用知3-講感悟新知31. 已知兩個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 已知一個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溫馨提示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時,其合力為0。感悟新知知3-練如圖4 所示,物體A 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受到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的作用,其中F1=16 N,F(xiàn)2=20 N,則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為______N,方向為________ 。例 34水平向右感悟新知知3-練解題秘方:利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二力合成規(guī)律直接求解。解析:F1 和F2 兩個力的合力F合=F2-F1=20 N-16 N=4 N ,合力的方向與較大力的方向相同,即方向為水平向右。感悟新知知3-練3. 一個物體受到同一直線上的F1 和F2 兩個力的作用,若F1=6 N,方向水平向右,它們的合力F=15 N,方向水平向右,則F2 的大小為______N,方向_________ 。9水平向右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概念力的合成合力分力求合力同一直線上同向的兩個力的合成同一直線上反向的兩個力的合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