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第1節 牛頓第一定律第八章 運動和力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學習目標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牛頓第一定律慣性知識點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知1-講感悟新知11. 運動是否需要力來維持知1-講感悟新知現象 兩種觀點 質疑①用力拉車, 車運動;停止用力,車停止運動。②用腳踢足球,足球 向前滾動,滾動的足球慢慢地會停下來。 亞里士多德:要使一個物體持續運動,就必須施加力的作用;如果這個力被撤掉,物體就停止運動。→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兩位著名學者的觀點,到底誰的正確?伽利略: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運動的物體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知1-講感悟新知2. 實驗探究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設計實驗:讓同一輛小車從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處自由滑到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通過比較小車的運動距離來判斷阻力對運動的影響。改變阻力的大小。知1-講感悟新知(2)進行實驗: 如圖1 所示。①在水平面上鋪上毛巾,讓小車從斜面上適當位置自由滑下,觀察小車的運動距離并記錄。只能鋪在水平面上,不能鋪在斜面上。不能用手推小車,而應該將其置于某一位置由靜止開始釋放。知1-講感悟新知②撤去毛巾,在水平面上鋪上棉布,讓小車從斜面上相同位置自由滑下,觀察小車的運動距離并記錄。③撤去棉布,在水平面上鋪上木板,讓小車從斜面上相同位置自由滑下,觀察小車的運動距離并記錄。控制小車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知1-講感悟新知接觸面 小車受到的阻力 小車運動的距離毛巾表面 較大 較近棉布表面 較小 較遠木板表面 最小 最遠知1-講感悟新知(3)交流討論:①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②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速度減小得越慢。③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以恒定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4)實驗結論: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知1-講感悟新知實驗技巧:1.控制變量法的運用:要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就要控制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運動時的速度相同,改變小車受到的阻力,進行實驗。2. 轉換法的運用:通過小車運動距離的遠近來判斷阻力對運動的影響。知1-講感悟新知3.理想實驗法的運用:(1)一些物理現象,由于受實驗條件限制,無法直接驗證,需要先進行實驗,再進行合理推理,才能得出結論,這種方法稱為理想實驗法,又叫實驗推理法。(2)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的實驗運用了理想實驗法;探究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也運用了理想實驗法。感悟新知知1-練[母題中考· 蘇州教材演示改編題]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車。例 1感悟新知知1-練(1)實驗時要固定斜面,并讓小車從斜面上 ______( 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靜止釋放。解析: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應控制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故應使小車從斜面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同一感悟新知知1-練(2)從實驗現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運動的小車將在水平面上_______________解析:由實驗現象可知,同一小車在越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為零,則運動的小車將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感悟新知知1-練(3)如圖2 所示,若實驗中小車僅在木板上滑行時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實驗以獲取可靠的證據?答:______ ( 填“需要”或“不需要”)。不需要感悟新知知1-練解析:實驗中,通過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反映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三次實驗中小車運動的距離不同,可以說明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不需要重新實驗。感悟新知知1-練(4)在本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反映的是_______。A. 小車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B. 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情況C. A、B 選項均正確B感悟新知知1-練解析:實驗中,通過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反映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情況,這是轉換法。感悟新知知1-練1.[中考·鄂州]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同學們分組進行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如圖所示。感悟新知知1-練(1)實驗中每次都使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____。速度感悟新知知1-練(2)按照圖甲、乙、丙的順序實驗時記錄的內容見下表:接觸面材料 小車受阻力情況 小車在水平面運動的距離s/cm毛巾 大 23.2棉布 較大 45.3木板 小 97.5感悟新知知1-練同學們分析表中內容,得到的實驗結論是: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_______ ;進一步推理得出的結論是:不受阻力作用時,運動的小車將_______________。遠做勻速直線運動感悟新知知1-練(3)上述實驗除了用到實驗推理的方法外,還用到了控制變量法和______法。轉換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知2-講感悟新知21.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過程知2-講感悟新知2.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知2-講感悟新知3.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一切”是說定律對所有的物體都適用。(2) “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是指定律成立的條件。它包含二層意思:①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包含兩種情況:理想情況,即物體沒有受到其他物體對它施加的力;物體受到的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它的運動狀態不改變。②受到力的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知2-講感悟新知(3)“總”指的是總這樣,沒有例外。(4) “或”即兩種狀態取其一,不能同時存在。定律表明,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永遠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4. 說明 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驗定律,而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知2-講感悟新知5.牛頓第一定律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知2-講感悟新知發散思維 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嗎?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運動狀態一定會改變嗎?發散結果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如果物體受到的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則運動狀態不會發生改變。即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運動狀態不一定改變。知2-講感悟新知深度理解:●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如果物體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則物體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牛頓第一定律雖然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但是從這個定律得出的一切結論,都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感悟新知知2-練[中考·邵陽]如圖4 所示,小紅的媽媽陪弟弟在公園里蕩秋千,假如弟弟蕩到左邊最高點時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將會( )A. 繼續向左運動 B. 從左向右運動C. 豎直向下運動 D. 靜止不動例2感悟新知知2-練解題秘方:物體不受外力時的運動狀態取決于它原來的運動狀態:原來靜止的不受外力時將一直靜止,原來運動的不受外力時將保持原來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D解析:在左邊最高點時,弟弟的速度為零,若外力突然全部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他將處于靜止狀態。感悟新知知2-練2. 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憑空想象得出來的B. 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優化實驗的方案和器材,一定能用實驗來驗證牛頓第一定律D. 如果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D知識點慣性知3-講感悟新知31.什么是慣性(1)實例分析知3-講感悟新知知3-講感悟新知2. 對慣性的理解(1)普遍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所固有的一種屬性。(2)大小的決定因素: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位置、運動狀態、物體是否受力、物體運動的快慢均無關。知3-講感悟新知(3)慣性與力的區別: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慣性不是力,因此不能說物體“受到慣性力”或“受到慣性作用”,只能說物體“由于慣性”或“具有慣性”。3.慣性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知3-講感悟新知4. 慣性的利用與防止(1)利用:利用慣性可以帶來很多方便,如體育運動中的跳遠、射擊、球類比賽等都利用了慣性。(2)防止:慣性有時會給人們帶來危害,需要防范,如車輛急拐彎時容易翻車,車速太快、車距太近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等。判斷某一事例是利用慣性還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可從“結果”出發 ,若有了慣性,結果對我們有利,則屬于利用慣性;結果對我們有害,則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危害。知3-講感悟新知深度思考 小明認為慣性就是慣性定律。你是否認同他的觀點?請說出你的理由?深度理解不認同。慣性并非就是慣性定律。慣性是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定律即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由于慣性而表現出來的一種運動規律,它的實質說明力是改變物體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知3-講感悟新知深度理解:慣性大小反映的是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 ,運動狀態越難改變,物體的慣性越大。速度較快的蜜蜂與慢慢行走的黃牛相比,運動狀態難以改變的是黃牛,慣性大的是黃牛。知3-講感悟新知易錯提醒解釋慣性現象時,不要出現下列語句:(1) 物體在慣性(慣性力) 的作用下;(2) 物體受到慣性作用;(3) 這時物體失去慣性;(4) 慣性力大于阻力。感悟新知知3-練下列事例中,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危害的是( )A. 拍打被子除灰塵 B. 撞擊錘柄來緊固錘頭C. 跳遠時快速助跑 D. 汽車轉彎時減速慢行例 3感悟新知知3-練解題秘方: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慣性對我們有時有用,有時有害,對各選項逐一分析判斷。解析:拍打被子時,被子運動,而灰塵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再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脫離被子,是利用慣性,故A 不符合題意;感悟新知知3-練撞擊錘柄來緊固錘頭,錘柄停止運動時,錘頭由于慣性繼續向下運動,就緊套在了錘柄上,是利用了慣性,故B 不符合題意;跳遠時快速助跑,起跳后人由于慣性繼續向前運動,可以跳得更遠,是利用了慣性,故C 不符合題意;汽車轉彎時減速慢行,是為了防止轉彎時人由于慣性繼續向原來的方向運動而傾倒,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危害,故D 符合題意。答案:D感悟新知知3-練3. 交通出行,請注意安全。乘坐公交車過程中,當公交車起步時,乘客會聽到“車輛起步,請抓好扶手”的溫馨提示語。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其中的道理。解:公交車啟動前,乘客和車處于靜止狀態;公交車啟動后,乘客的腳受力,隨公交車一起向前運動,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容易摔倒,造成傷害,故應抓好扶手。牛頓第一定律阻力影響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運動內容揭示揭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