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3 第一課時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課件 (共56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3 第一課時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課件 (共56張PPT)

資源簡介

(共56張PPT)
0
專題6 化學反應與
能量變化
第三單元 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
第一課時 化學能轉化
為電能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化學能與電能之間轉化的實質。2.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確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3.能運用原電池原理解釋鋼鐵的電化學腐蝕現象。
學習理解
01
課時分層練
04
目錄
CONTENTS
探究應用
02
總結提升
03
學習理解
1.原電池的定義
將_________轉變為_______的裝置稱為原電池。
2.工作原理(以鋅-銅-稀硫酸原電池為例)
(1)負極:______電子,發生______反應,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
正極:______電子,發生______反應,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
電池總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電子流向和電流方向:在外電路中,電子從______經外電路流向______,電流從原電池的正極經外電路流向負極。
(3)離子移動方向:在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移向____極,陰離子移向____極。
化學能
電能
失去
氧化
Zn-2e-===Zn2+
2H++2e-===H2↑
得到
還原
Zn+2H+===Zn2++H2↑
負極
正極


3.鋼鐵的電化學腐蝕
2Fe-4e-===2Fe2+
4Fe(OH)2+O2+2H2O===4Fe(OH)3
Fe2O3·xH2O
2H2O+O2+4e-===4OH-
不純的金屬
電解質
原電池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原電池是一種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
(2)負極發生還原反應。(  )
(3)正極是電子流出極。(  )
(4)用導線連接的銅片和鋅片插入稀硫酸中,鋅片上有大量氣泡產生。(  )
(5)HCl+NaOH===NaCl+H2O是放熱反應,能設計成原電池。(  )
解析:(5)中和反應為非氧化還原反應,不能設計成原電池。

×
×
×
×
探究應用
將鋼鐵制品與水和氧氣隔絕,就可以阻止鋼鐵銹蝕。因此,防止鐵
生銹最簡單的方法是保持鋼鐵制品表面光潔干燥。防止鋼鐵生銹的方法
還有很多,如在鋼鐵表面形成保護層、制成不銹鋼、利用電化學知識防
腐蝕等。
[問題探究]
1.鋼鐵制品在潮濕空氣中易生銹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發生了原電池反應。
2.鋅與稀硫酸反應時,若滴幾滴硫酸銅溶液,反應速率會加快,試分析其原因。
3.已知反應Cu+2Ag+===2Ag+Cu2+,請將該反應設計成原電池,畫出原電池裝置圖并標出正、負極。
提示:滴加硫酸銅溶液后,會有少量鋅與硫酸銅反應置換出銅,生成的銅、鋅分別作為原電池的兩個電極而形成原電池,從而加快鋅與稀硫酸的反應。
提示:滴先確定兩個電極,負極失電子化合價升高,所以銅作負極,再找活動性比銅弱的碳棒或銀棒作正極;從反應中可以看出電解質溶液中必須含有銀離子,所以用硝酸銀溶液作電解質溶液。裝置如圖所示。
知識點一 原電池原理及正、負極判斷
1.原電池原理的實驗探究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鋅片:逐漸溶解,表面有氣泡產生 銅片:沒有變化 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銅與稀硫酸不反應
鋅片:逐漸溶解,表面有氣泡產生 銅片:沒有變化 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銅與稀硫酸不反應
鋅片:逐漸溶解 銅片:表面有氣泡產生 鋅與稀硫酸發生反應,銅片上產生H2
鋅片:逐漸溶解 銅片:表面有氣泡產生 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 在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產生了電流,即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2.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1)具有不同活動性的兩種電極材料(金屬和金屬或金屬和能導電的非金屬)。
(2)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狀態的電解質)。
(3)“兩極”“一液”形成閉合回路。
(4)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
[注意] (1)在原電池中,電子在導線中定向移動,離子在溶液中定向移動,即“電子不下水,離子不上岸”,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閉合回路。
(2)當有以水為溶劑的電解質溶液存在時,很活潑的金屬單質不能用作原電池的負極,如K、Na、Ca等,因為它們與水反應劇烈。
(3)非電解質溶液不能參與形成原電池。
3.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1.下列關于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負極發生的電極反應是還原反應
B.能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C.工作時其正極上不斷產生電子并經外電路流向負極
D.電極只能由兩種不同的金屬構成
2.某興趣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原電池原理的探究,下列
敘述錯誤的是(  )
A.a和b用導線連接時,電子由Zn經導線流向Cu,再經稀硫酸
流回Zn
B.a和b用導線連接時銅片為正極,發生的反應為2H++2e-===
H2↑
C.a和b不連接時,鋅片上有氣體生成,該裝置不能形成原電池
D.無論a和b是否連接,稀硫酸均參與反應
解析:a和b用導線連接時,構成原電池,電子由Zn經導線流向Cu,電子不會通過溶液傳遞,A錯誤。
知識點二 鋼鐵的電化學腐蝕
1.金屬腐蝕的本質
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變為金屬陽離子,金屬發生氧化反應。
2.金屬腐蝕的類型
類型 化學腐蝕 電化學腐蝕
條件 金屬與非金屬單質或非電解質液體直接接觸 不純金屬或合金與電解質溶液接觸
現象 無電流產生 有微弱電流產生
本質 金屬被氧化 較活潑金屬被氧化
兩者往往同時發生,電化學腐蝕更普遍 3.析氫腐蝕與吸氧腐蝕
分類 析氫腐蝕 吸氧腐蝕
形成條件 水膜酸性較強 水膜呈堿性、弱酸性或中性
電極 反應 負極 Fe-2e-===Fe2+ 2Fe-4e-===2Fe2+
正極 2H++2e-===H2↑ 2H2O+O2+4e-===4OH-
總反應 Fe+2H+===Fe2++H2↑ 2Fe+2H2O+O2===2Fe(OH)2
腐蝕速率 一般較快 一般較慢
3.在鋼鐵腐蝕過程中,下列五種變化可能發生的是(  )
①Fe(OH)2轉化為Fe(OH)3 ②O2被還原 ③產生H2 ④Fe(OH)3脫水形成Fe2O3·xH2O ⑤雜質碳被氧化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在鋼鐵腐蝕過程中,負極Fe-2e-===Fe2+,正極O2或H+得電子,Fe2+與OH-結合生成Fe(OH)2,Fe(OH)2被氧化生成Fe(OH)3,Fe(OH)3脫水形成鐵銹。
4.在一塊表面無銹的鐵片上滴食鹽水,放置一段時間后看到鐵片上有鐵銹出現。鐵片腐蝕過程中發生的總化學方程式為2Fe+2H2O+O2===2Fe(OH)2,Fe(OH)2進一步被氧氣氧化為Fe(OH)3,再在一定條件下
脫水生成鐵銹,其原理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片發生還原反應而被腐蝕
B.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C.鐵片腐蝕過程中負極發生的電極反應:2H2O+
O2+4e-===4OH-
D.鐵片里的鐵和碳與食鹽水形成無數微小原電池,發生了電化學腐蝕
解析:鐵在負極區失去電子被氧化為Fe2+,氧氣在正極區得到電子被還原為OH-,OH-與Fe2+生成Fe(OH)2,進一步被氧化為Fe(OH)3,再脫水生成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為Fe2O3·xH2O,A、B錯誤;負極反應為Fe-2e-===Fe2+,C錯誤。
知識點三 原電池原理的應用
1.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1)分析:構成原電池,加快了化學反應速率。
(2)實例:實驗室用Zn和稀硫酸(或稀鹽酸)反應制H2,使用粗鋅產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粗鋅中的雜質和鋅、稀硫酸(或稀鹽酸)形成原電池,加快了鋅的腐蝕,使產生H2的速率加快。
2.比較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1)分析:原電池中,一般活動性強的金屬為負極,活動性弱的金屬為正極。
(2)實例:有兩種金屬A和B,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觀察到A極溶解,B極上有氣泡產生,由原電池原理可知,金屬活動性:A>B。
3.金屬材料的防護
(1)分析:將被保護金屬設計成原電池的正極。
(2)實例:輪船在海里航行時,為了保護輪船不被腐蝕,可以在輪船上焊上一些活動性比鐵更強的金屬,如Zn,這樣構成原電池,Zn為負極,Fe為正極,從而防止鐵被腐蝕。
4.制作化學電源——設計原電池
(1)分析:①首先將已知氧化還原反應拆分為兩個電極反應式。
氧化反應:還原劑-ne-===氧化產物(負極反應式);
還原反應:氧化劑+ne-===還原產物(正極反應式);
正極反應式+負極反應式===電池的總反應式。
②根據原電池的反應特點,結合兩極反應式找出正、負極材料及電解質溶液。
a.電解質溶液的選擇:電解質溶液一般要能夠與負極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b.電極材料的選擇:電極材料必須導電。在原電池中,一般選擇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作為負極,活動性較弱的金屬或能導電的惰性材料作正極。負極材料或還原性物質在負極上失去電子被氧化,氧化性物質在正極上得到電子被還原。
(2)實例:利用氧化還原反應Zn+CuSO4===ZnSO4+Cu設計成如圖所示的原電池。
①該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如下:
負極(Zn):Zn-2e-===Zn2+(氧化反應);
正極(Cu):Cu2++2e-===Cu(還原反應)。
②裝置:
5.把a、b、c、d四塊金屬浸入稀硫酸中,用導線兩兩相連形成原電池。若a、b相連時,a為負極;c、d相連時,電流由d到c;a、c相連時,c上有大量氣泡產生;b、d相連時,b上有大量氣泡產生,則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解析:在原電池中,一般較活潑的金屬電極會溶解,較不活潑的金屬電極上會有固體析出或產生氣體,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a、b相連時,a為負極,說明活動性:a>b;c、d相連時,電流由d到c,說明活動性:c>d;a、c相連時,c上有大量氣泡產生,說明活動性:a>c;b、d相連時,b上有大量氣泡產生,說明活動性:d>b。
6.某原電池中發生的離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該原電池正確的組成是(  )
解析:將Zn+Cu2+===Zn2++Cu拆成兩個半反應:
氧化反應(負極反應):Zn-2e-===Zn2+。
還原反應(正極反應):Cu2++2e-===Cu。
則電池的負極是Zn, 正極是比鋅不活潑的金屬或導電的非金屬,電解質溶液中含Cu2+。
選項 正極 負極 電解質溶液
A Cu Zn HCl
B Zn Cu CuSO4
C Cu Zn CuSO4
D Cu Zn ZnCl2
總結提升
本課總結
自我反思:﹍﹍﹍﹍﹍﹍﹍﹍﹍﹍﹍﹍﹍﹍﹍﹍﹍﹍﹍﹍﹍﹍﹍﹍﹍﹍﹍﹍﹍﹍﹍﹍﹍﹍﹍﹍﹍﹍﹍﹍﹍﹍﹍﹍﹍﹍﹍﹍﹍﹍﹍﹍﹍﹍﹍﹍﹍﹍﹍﹍﹍﹍﹍﹍﹍﹍﹍﹍﹍﹍﹍﹍﹍﹍﹍﹍﹍﹍﹍﹍﹍﹍﹍﹍﹍﹍﹍﹍﹍﹍﹍﹍﹍﹍﹍﹍﹍﹍﹍﹍﹍﹍﹍﹍﹍﹍﹍
隨堂提升
1.鋼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會被腐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負極發生反應:Fe-3e-===Fe3+
B.正極發生反應:2H2O+O2+2e-===4OH-
C.發生的原電池反應為2Fe+2H2O+O2===2Fe(OH)2
D.鋼柱在水下的部分比在空氣與水交界處的部分更容易被腐蝕
解析:由原電池原理可知負極上發生的反應為Fe-2e-===Fe2+,A錯誤;正極上發生的反應為2H2O+O2+4e-===4OH-,B錯誤;在空氣與水交界處O2濃度大,鋼柱更容易被腐蝕,D錯誤。
2.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銅、鋅組成的原電池中,電子從鋅極經過導線流向銅極
B.把銅片和鋅片緊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銅片表面出現氣泡
C.把銅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銅片表面出現一層鐵
D.將銅片和鐵片用導線相連浸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鐵片質量減輕,銅片質量增加
解析:把銅片插入FeCl3溶液中,Cu和FeCl3反應生成CuCl2和FeCl2,故C錯誤。
3.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反應:Zn+2FeCl3===ZnCl2+2FeCl2,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原電池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Zn為負極,發生還原反應
B.b電極反應式為2Fe3++2e-===2Fe2+
C.電子流動方向是a電極→FeCl3溶液→b電極
D.電池的正極材料可以選用石墨、鉑電極,也可以用銅電極
解析:根據Cl-的移動方向可知,b電極為負極,a電極為正極,根據電池總反應可知,Zn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即b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A、B錯誤;電子流動方向是b電極→導線→a電極,C錯誤;正極材料的活動性應比負極材料弱,D正確。
4.金屬a、b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均位于氫的前面,a還可以從b的硝酸鹽溶液中置換出b。將a、b用導線相連放入CuSO4溶液中,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導線中有電流,電流由b流向a
B.a的質量減小,b的質量增大
C.b上有氫氣產生
D.a上發生氧化反應,b上發生還原反應
解析:由題意可知,a、b、Cu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a>b>Cu,則a、b及CuSO4溶液構成的原電池中,a作負極,b作正極。電子由a經過導線流向b,電流由b流向a。a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質量減小,溶液中的Cu2+在b上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析出Cu,從而使b的質量增大,b上不會產生H2。
5.(2024·廣東省南陽中學高一下學期月考)銅片、鋅片和稀硫酸組成的銅鋅原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銅片上有2.24 L氣體(標準狀況)放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外電路中轉移電子0.2 mol
B.銅為負極,有12.8 g銅溶解
C.鋅為正極,有6.5 g鋅溶解
D.反應過程中消耗0.4 mol氫離子
解析:銅片、鋅片和稀硫酸組成的銅鋅原電池,其中鋅較活潑,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作負極,則銅作正極,B、C錯誤;負極:Zn-2e-===Zn2+,正極:2H++2e-===H2↑,由正、負極得失電子守恒可得關系式:Zn~2e-~2H+~H2,當產生2.24 L氫氣(物質的量為0.1 mol)時,需要0.2 mol氫離子,有0.2 mol電子轉移,A正確,D錯誤。
課時分層練
題號 1 2 3 4 5 6 7
難度 ★ ★ ★ ★ ★ ★★ ★★
對點 原電池的概念和工作 原理 原電池的形成條件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應用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形成條件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題號 8 9 10 11 12 13 難度 ★★ ★ ★★ ★★★ ★★ ★★★ 對點 原電池的原理、形成條件、金屬腐蝕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Cu Zn原電池的相關考查 原電池的原理及相關計算 原電池的設計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形成條件 1.下列有關原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極一定要由兩種不同的金屬組成
B.電子流出的一極是正極
C.兩極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D.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解析:在原電池中電極既可以是金屬,也可以是能導電的非金屬或其他能導電的物質(如PbO2),A錯誤;電子由負極經導線流向正極,所以電子流出的一極是負極,B錯誤;在原電池中負極發生氧化反應,正極發生還原反應,C錯誤。
[學習·理解]
解析:只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才能用于設計原電池;C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不能設計成原電池。
3.人造地球衛星用到的一種高能電池——銀鋅蓄電池,其電池的電極反應式分別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據此判斷氧化銀是(  )
A.負極,被氧化 B.正極,被還原
C.負極,被還原 D.正極,被氧化
4.如圖所示裝置,下列有關該裝置反應開始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鋅極附近滴入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
B.鐵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2H2O+O2+4e-===4OH-
C.鐵極發生電化學腐蝕生成鐵銹
D.溶液中的OH-向鐵極移動
5.X、Y、Z都是金屬,把X浸入Z的硝酸鹽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組成原電池時,Y為電池的負極。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A.X>Y>Z B.X>Z>Y
C.Y>X>Z D.Y>Z>X
6.(2024·廣東省南陽中學高一下學期月考)利用金屬鎂和鋁設計成如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解析:鎂作負極,A錯誤;H+向正極移動,即向Al電極移動,B錯誤;若將稀H2SO4換成乙醇,乙醇不能導電,則電流表的指針不能偏轉,C錯誤。
7.在如圖所示裝置中,觀察到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M棒變粗,N棒變細,P為電解質溶液。由此判斷下列M、N、P所代表的物質可以成立的是(  )
選項 M N P
A 鋅 銅 稀硫酸
B 銅 鐵 稀鹽酸
C 銀 鋅 硝酸銀溶液
D 銅 鐵 硝酸鐵溶液
解析:經分析可知該裝置是原電池,其中M棒有金屬單質析出,作正極,N棒失電子溶解作負極。鋅、銅、稀硫酸構成原電池,則鋅是負極,M棒變細,A不成立;鐵、銅、稀鹽酸構成原電池,M棒上無金屬單質析出,B不成立;銅、鐵、硝酸鐵溶液構成原電池,銅作正極,在銅電極上鐵離子得到電子轉化為亞鐵離子,M棒上不能析出金屬,D不成立。
8.A、B、C三個燒杯中分別盛有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
稀硫酸。
(1)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錫極為____極,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錫極附近溶液的酸性_______(填“增強”“減弱”或“不變”)。
(3)C中被腐蝕的金屬是___,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中鐵被腐蝕由快到慢的順序是__________。
Fe+2H+===Fe2++H2↑

2H++2e-===H2↑
減弱
Zn
Zn+H2SO4===ZnSO4+H2↑
B>A>C
解析:A中不能形成原電池,鐵與稀硫酸發生置換反應。B中能形成原電池,鐵比錫活潑,錫為正極,鐵為負極,鐵被腐蝕的速率加快。C中能形成原電池,鋅比鐵活潑,鋅為負極,不斷被腐蝕,鐵為正極,被保護。
9.如圖所示,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同時A極的質量減小,B極上有氣泡產生,C為電解質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B極為原電池的正極
B.A、B、C分別可能為Zn、Cu和稀鹽酸
C.C中陽離子向A極移動
D.A極發生氧化反應
解析:原電池中,負極金屬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而溶解,質量減小,故A極為負極,B極為正極,A、D正確;A、B、C分別為Zn、Cu和稀鹽酸時,可以構成原電池,且現象與題述現象一致,B正確;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移向正極,C錯誤。
[應用·實踐]
10.如圖將鋅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后放入稀硫酸中,發生原電池反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11.質量相同的鐵棒、碳棒和足量CuCl2溶液組成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閉合K,電子通過CuCl2溶液移到碳棒上
B.閉合K,鐵棒表面發生的電極反應為Cu2++2e-===Cu
C.閉合K,轉移0.2 mol電子時,理論上碳棒與鐵棒的質量差為24 g
D.打開K與閉合K時發生的總反應相同
12.利用生活中或實驗室中的常用物品,根據氧化還原
反應知識和電化學知識,自己動手設計一個原電池。請填寫
下列空白:
(1)實驗原理:Fe+2H+===Fe2++H2↑。
(2)實驗用品:電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耳機。
(3)按如圖所示裝置連接好實驗儀器,該原電池中,Fe在____極發生________反應;H+在____極發生________反應。
鐵釘(或鐵片等)
銅釘(或其他的惰性電極,如鉛筆芯等)
燒杯
導線

氧化

還原
13.(1)如圖所示,將Mg、Al和電解質溶液組成一種原
電池。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則正極為______,電極反應
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負極是______,電極反應式
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電解質溶液為NaOH溶液,則正極為________。
[創新·提高]
Al
2H++2e-===H2↑
Mg
Mg-2e-===Mg2+
Mg
(2)若將鋁片與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硝酸的燒杯
中,負極為_____,若將鋁片與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濃
硝酸的燒杯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Al比Cu活潑,Al為負極,Cu極上析出NO2
B.Cu為負極,Al為正極,Al極上析出Cu
C.Cu為負極,電極反應為Cu-2e-===Cu2+
D.Al為正極,電極反應為2H++2e-===H2↑
Al
C
解析:(1)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時,鎂、鋁都能與稀硫酸反應,但由于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鋁強,所以鎂為原電池的負極,電極反應式為Mg-2e-===Mg2+,鋁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2H++
2e-===H2↑。當電解質溶液為NaOH溶液時,由于鋁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鎂不與NaOH溶液反應,所以鎂為原電池的正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硕县| 新建县| 临清市| 滁州市| 杭州市| 绥江县| 许昌县| 仲巴县| 平湖市| 郓城县| 凯里市| 黑龙江省| 惠来县| 龙里县| 平昌县| 枣阳市| 色达县| 铜鼓县| 大安市| 星座| 荥阳市| 锡林浩特市| 宝应县| 三原县| 石景山区| 武隆县| 思茅市| 太原市| 平阳县| 阜新市| 怀柔区| 西吉县| 防城港市| 电白县| 广东省| 甘泉县| 本溪市| 铜鼓县| 易门县| 灵台县|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