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傳統節日學習目標1.會認15個生字;會寫5個字和“節日”等6個詞語。2.熟練朗讀韻文。增強學生對各個傳統節日的了解。學習重點 掌握生字,理解課文,熟知文中出現的傳統節日及習俗。學習難點 熟知文中出現的傳統節日及習俗。學前準備 1.搜集我國各個傳統節日的習俗。(師生)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教師)教學過程【板塊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出示圖片,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圖片代表的是中國的什么節日嗎?2.學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我國節日。生交流完畢,師總結:大家剛剛說到很多節日的名字,但是在這些節日里,有一些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擁有的,這些節日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傳統節日”。板書課題,生齊讀。相機識記“傳、統”,學習多音字“傳”。【板塊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1. 自由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新詞。 (2)把課文讀流利,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2.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生字詞學習方法。?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新字。 【板塊三】整體感知,理清層次。1. 小組合作,分層地朗讀課文。指名學生朗讀。?2. 反復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3.圈一圈課文中提到了的節日。 4.你知道這些節日的日期嗎? 5.讀一讀節日的名稱,連一連節日的日期。結合課后題,給節日排排隊。【板塊四】鞏固生字,指導寫字。1.出示生字:貼、街、舟、艾、敬。2.看筆順圖,指導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2)看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3)教師講解筆畫名稱和筆順,擴詞。3.在田字格中范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4.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5.展示學生作業,點評優缺點。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 鞏固15個生字;會寫4個字和“轉眼”等6個詞語。 2.通過解讀課文深化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理解。激發學習我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學習重點1. 鞏固15個生字;會寫4個字和“轉眼”等6個詞語。 2.通過解讀課文深化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理解。學習難點 加深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并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學前準備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搜集有關節日的故事,搜集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學生)教學過程設計【板塊一】復習鞏固,游戲導入板書課題,學習鞏固“傳統”,理解意思。游戲:看圖猜猜是什么節日。(出示圖片)回顧、認讀上節課所學生字新詞。?讀生字詞(帶拼音和去拼音的)。游戲:送福袋【板塊二】精讀課文,學習傳統節日中的風俗習慣及中國的傳統文化。自由讀課文: (1)課文中提到了哪些節日?請圈出來。 (2)每個節日各有哪些習俗?請畫出來。 (3)你知道這些節日的日期嗎? 出示: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1.畫出句子中春節的活動。(貼窗花 放鞭炮)2.春節里還會有哪些活動?(守歲、貼春聯、拜年……)出示: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1.元宵節的風俗有: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圖片,結合圖片理解詞語意思)出示: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1.講述清明節的習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掃”所表示的含義。2.補充古詩《清明》來理解這一句內容。出示:過端午,賽龍舟,粽子艾香滿堂飄。1.請同學講述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屈原的。2.“粽子艾香滿堂飄”,從這句話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3.總結:端午的習俗有賽龍舟,吃咸鴨蛋、粽子,插艾草,喝雄黃酒……出示: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橋。1.播放牛郎織女的動畫片,講述七夕的來歷,以及七夕節為什么又叫乞巧節。2.理解“會鵲橋”的意思。3.拓展牛郎星和織女星的知識。出示: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1.中秋節的風俗:吃月餅,賞月。2.說一說有關中秋節的傳說。播放《嫦娥奔月》。3. 中秋節的時候月亮是最圓的,象征著合家團圓。出示: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1. “重陽”節是什么時候?人們有哪些活動形式?(踏秋、賞菊、登高)2. “要敬老”這句話怎么理解?3.你還知道重陽節有哪些習俗?4.拓展: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出示: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1.春節是全家團圓的節日,今天學習的這么多傳統節日還有哪一個節日也是全家團圓的節日?(中秋節)2.游戲鞏固傳統節日。3.完成課堂作業本第4題:按時間順序排一排,再連一連,說一說。(1)我們是這樣過春節的……(2)我還知道其他民族的純銅節日。4. 課后,還可以自己查資料,了解更多哦! 【板塊四】鞏固生字,指導寫字。1.出示生字:轉、團、熱、鬧。2.看筆順圖,指導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2)看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3)教師講解筆畫名稱和筆順,擴詞。3.在田字格中范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4.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5.展示學生作業,點評優缺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