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5講 沉淀溶解平衡曲線 (學案+課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5講 沉淀溶解平衡曲線 (學案+課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第55講 沉淀溶解平衡曲線
1. 能正確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圖像。
2.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圖像中離子濃度的有關Ksp的計算等。
類型一 溶解平衡曲線
1.陽離子—陰離子單曲線
以BaSO4在不同條件下沉淀溶解平衡為例
提取曲線信息:
a→c 曲線上變化,增大)
b→c 加入1×10-5 mol·L-1 Na2SO4溶液(加水不行)
d→c 加入BaCl2固體(忽略溶液的體積變化)
c→a 曲線上變化,增大c(Ba2+)
曲線上方的點表示有沉淀生成;曲線下方的點表示不飽和溶液
2.陰、陽離子濃度——溫度雙曲線圖
以BaSO4沉淀溶解平衡為例
提取曲線信息:
①曲線上各點的意義:每條曲線上任一點都表示飽和溶液,曲線上方的任一點均表示過飽和溶液,此時有沉淀析出,曲線下方的任一點均表示不飽和溶液。
T1曲線:a、b點都表示飽和溶液,c點表示過飽和溶液。
T2曲線:a、b、c點都表示不飽和溶液。
②計算Ksp:由a或b點可以計算出T1溫度下的Ksp。
③比較T1和T2大小:因BaSO4沉淀溶解平衡吸熱,可知:T1【教考銜接】
典例 常溫下,Ksp(CaCO3)=2.8×10-9,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a點是CaSO4的飽和溶液而b點不是
B.蒸發水可使溶液由b點變化到a點
C.常溫下(aq)的K=3.1×10-4
D.除去鍋爐中的CaSO4時,可用Na2CO3溶液將其轉化為CaCO3
聽課筆記                                    
                                    
                                    
                                    
                                    
【對點演練】
1.[2024·廣東汕頭一中段考]絢麗多彩的無機顏料的應用曾創造了古代繪畫和彩陶的輝煌。硫化鎘(CdS)是一種難溶于水的黃色顏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a和b分別為T1、T2溫度下CdS在水中的物質的量濃度
B.圖中各點對應的Ksp的關系為:Ksp(m)=Ksp(n)C.向m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體,溶液組成由m沿mpn線向p方向移動
D.溫度降低時,q點的飽和溶液的組成由q沿qp線向p方向移動
2.常溫下,Fe(OH)3(s)、Cu(OH)2(s)分別在溶液中達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變溶液的pH,金屬陽離子濃度變化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Ksp[Cu(OH)2]B.d點代表的溶液中Fe(OH)3已過飽和未飽和
C.加適量NH4Cl固體可使溶液由a點變到b點
D.b、c兩點代表的Fe(OH)3、Cu(OH)2的溶解度相等
類型二 沉淀溶解平衡對數曲線
1.正對數[lg c(M+)~lg c(R-)]曲線
提取曲線信息:
①曲線上各點的意義:每條曲線上任一點都表示飽和溶液,曲線上方的任一點均表示過飽和溶液,此時有沉淀析出,曲線下方的任一點均表示不飽和溶液。
ZnS曲線:a點表示飽和溶液,c點表示不飽和溶液。
CuS曲線:b點表示飽和溶液,c點表示過飽和溶液。
②計算Ksp:由曲線上面給定數據可以計算CuS、ZnS的Ksp。
③比較Ksp大小:Ksp(ZnS)>Ksp(CuS)。
2.負對數[-lg c(M+)~-lg c(R-)]曲線
已知:pM=-lg c(M)(M:Mg2+、Ca2+、Mn2+)=)。
圖像 說明
橫坐標數值越大)______
縱坐標數值越大,c(M)____
曲線上方的點為______溶液
曲線上的點為____溶液
曲線下方的點表示有沉淀生成
曲線上任意一點,坐標數值越大,其對應的離子濃度____
【教考銜接】
典例 [2023·遼寧卷,15]某廢水處理過程中始終保持H2S飽和,即c(H2S)=0.1 mol·L-1,通過調節pH使Ni2+和Cd2+形成硫化物而分離,體系中pH與-lg c關系如下圖所示,c為HS-、S2-、Ni2+和Cd2+的濃度,單位為mol·L-1。已知Ksp(NiS)>Ksp(Cd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sp(CdS)=10-18.4
B.③為pH與-lg c(HS-)的關系曲線
C.Ka1(H2S)=10-8.1
D.Ka2(H2S)=10-14.7
【對點演練】
1.25 ℃時,用Na2SO4溶液沉淀Ba2+、Pb2+、Ca2+三種金屬離子(用M2+表示),所需最低濃度的負對數值)與p(M2+)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p(M2+)=-lg c(M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sp(CaSO4)B.a點可表示CaSO4的飽和溶液,且c(Ca2+)=)
C.b點可表示PbSO4的不飽和溶液,且)
D.向Ba2+濃度為10-5 mol·L-1的廢水中加入CaSO4粉末,會有BaSO4沉淀析出
2.已知PbF2屬于難溶于水、可溶于酸的鹽。常溫下,用HCl調節PbF2濁液的pH,測得在不同pH條件下,體系中-lg c(X)(X為Pb2+或F-)與lg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sp(PbF2)的數量級為10-7
B.Ka(HF)的數量級為10-3
C.向PbF2濁液中加入NaF固體,lg c(Pb2+)增大
D.a點溶液中:c(H+)+2c(Pb2+)類型三 沉淀滴定曲線
向10 mL 0.2 mol·L-1 CuCl2 溶液中滴加 0.2 mol·L-1 的 Na2S 溶液:
提取曲線信息:
(1)曲線上各點的意義:曲線上任一點(a、b、c點)都表示________。
(2)計算Ksp:由b點恰好完全反應可知c(Cu2+)=10-17.7,進而求出Ksp=10-17.7×10-17.7=10-35.4。
【教考銜接】
典例 [2022·湖南卷,10]室溫時,用0.100 mol·L-1的標準AgNO3溶液滴定15.00 mL濃度相等的Cl-、Br-和I-混合溶液,通過電位滴定法獲得lg c(Ag+)與V(AgNO3)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忽略沉淀對離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離子濃度小于1.0×10-5mol·L-1時,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Ksp(AgCl)=1.8×10-10,Ksp(AgBr)=5.4×10-13,Ksp(AgI)=8.5×10-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有白色沉淀生成
B.原溶液中I-的濃度為0.100 mol·L-1
C.當Br-沉淀完全時,已經有部分Cl-沉淀
D.b點:c(Cl-)>c(Br-)>c(I-)>c(Ag+)
【對點演練】
1.
已知:pNi=-lg c(Ni2+);常溫下,Ksp(NiCO3)=1.4×10-7,H2S的電離平衡常數:Ka1=1.3×10-7,Ka2=7.1×10-15。常溫下,向10 mL 0.1 mol·L-1 Ni(NO3)2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2S溶液,滴加過程中pNi與Na2S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E、F、G三點中,F點對應溶液中水電離程度最小
B.常溫下,Ksp(NiS)=1×10-21
C.在NiS和NiCO3的懸濁液中=1.4×1014
D.Na2S溶液中,S2-第一步水解常數Kh1=
2.[2024·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段考]T K時,現有25 mL含KCl和KCN的溶液,用0.100 0 mol·L-1的硝酸銀標準溶液對該混合液進行電位滴定(CN-與H+的反應可以忽略),獲得電動勢(E)和硝酸銀標準溶液體積(V)的電位滴定曲線如圖所示,曲線上的轉折點即為化學計量點。已知:
Ⅰ.Ag+與CN-反應過程為
①Ag++2CN-===[Ag(CN)2]-
②[Ag(CN)2]-+Ag+===2AgCN
Ⅱ.T K時,Ksp(AgCN)=2×10-16,Ksp(AgCl)=2×10-10。
Ⅲ.當溶液中CN-濃度較大時,通常難以形成AgCN沉淀。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V1=5.00,B點時生成AgCN
B.c(KCN)=0.020 0 mol·L-1,c(KCl)=0.030 0 mol·L-1
C.若反應①的平衡常數為K1,反應②的平衡常數為K2,則K1+K2=2Ksp(AgCN)
D.C點時,溶液中=106
微專題18 有關水溶液中平衡常數關系計算
【要點歸納】
1.水解常數與電離常數、水的離子積之間的關系
常溫下,H2S的電離常數為Ka1、Ka2,試推導Na2S溶液中S2-水解常數Kh1、Kh2與Ka1、Ka2的關系。
答案:(1)S2-+H2O HS-+OH-
Kh1=
==。
(2)HS-+H2O H2S+OH-
Kh2=
==。
2.水解常數與溶度積、水的離子積之間的關系
試推導常溫下Cu2+的水解常數與溶度積、水的離子積之間的關系。
答案:Cu2++2H2O Cu(OH)2+2H+
Kh==
=。
3.平衡常數與電離常數、溶度積之間的關系
(1)以反應CuS(s)+2Ag+(aq) Cu2+(aq)+Ag2S(s)為例,推導沉淀轉化的平衡常數K。
答案:K==
=。
(2)以反應ZnS(s)+2H+(aq) Zn2+(aq)+H2S(aq)為例,推導該沉淀溶解的平衡常數K。
答案:K=
==。
【典題示例】
典例1 [2023·浙江6月,15B改編]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某小組做如下實驗:往20 mL 0.1 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
[已知:H2C2O4的電離常數Ka1=5.4×10-2,Ka2=5.4×10-5,Ksp(CaC2O4)=2.4×10-9,溶液混合后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實驗Ⅰ中V(NaOH)=10 mL時,存在)________(填“>”“<”或“=”)。
典例2 [2023·湖南卷,16(6)]室溫下在配體L的水溶液中形成,其反應平衡常數為K;
②CuBr在水中的溶度積常數為Ksp。由此可知,CuBr在配體L的水溶液中溶解反應的平衡常數為________(所有方程式中計量系數關系均為最簡整數比)。
第55講 沉淀溶解平衡曲線
類型一
突破·關鍵能力
教考銜接
典例 解析:a點位于沉淀溶解平衡曲線上,所以為飽和溶液,b點位于曲線下方,為不飽和溶液,故A正確;b點和a點溶液中硫酸根離子濃度相同,蒸發水硫酸根離子和鈣離子濃度均會增大,無法變化到a點,故B錯誤;對于反應CaCO3(s)+SO(aq) CaSO4(s)+CO(aq)平衡常數K====≈3.1×10-4,故C正確;常溫下Ksp(CaSO4)>Ksp(CaCO3),二者為同類型沉淀,硫酸鈣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鈣的溶解度,所以Na2CO3溶液可將CaSO4轉化為CaCO3,故D正確。
答案:B
對點演練
1.解析:A項:CdS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dS(s) Cd2+(aq)+S2-(aq),其溶度積Ksp=c(Cd2+)·c(S2-),在飽和溶液中,c(Cd2+)=c(S2-),結合圖像可以看出,圖中a和b分別表示T1和T2溫度下CdS的物質的量濃度,正確;B項:CdS的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度積受溫度影響,m、n和p點均在溫度為T1條件下所測的對應離子濃度,則其溶度積相同,錯誤;C項:m點達到沉淀溶解平衡,向其中加入硫化鈉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Cd2+)減小,c(S2-)增大,溶液組成由m沿mpn線向p方向移動,正確;D項:從圖像中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離子濃度增大,說明CdS(s) Cd2+(aq)+S2-(aq)為吸熱反應,則溫度降低時,q點對應飽和溶液的溶解度下降,溶液中的c(Cd2+)與c(S2-)同時減小,會沿qp線向p點方向移動,正確。
答案:B
2.解析:根據圖中b、c兩點的數據計算Ksp,Ksp[Cu(OH)2]=c(Cu2+)·c2(OH-)=c(Cu2+)·(10-9.6)2=c(Cu2+)×10-19.2,Ksp[Fe(OH)3]=c(Fe3+)·c3(OH-)=c(Fe3+)·(10-12.7)3=c(Fe3+)×10-38.1,由于c(Cu2+)=c(Fe3+),從而可得:Ksp[Cu(OH)2]>Ksp[Fe(OH)3],A錯誤。由圖可知,d點溶液中:Q[Fe(OH)3]>Ksp[Fe(OH)3]、Q[Cu(OH)2]答案:B
類型二
夯實·必備知識
2.越小 越小 不飽和 飽和 越小 
突破·關鍵能力
教考銜接
典例 解析:已知H2S飽和溶液中隨著pH的增大,H2S的濃度逐漸減小,HS-的濃度增大,S2-濃度逐漸增大,則有-lg c(HS-)和-lg c(S2-)隨著pH增大而減小,且pH相同時,HS-濃度大于S2-,即-lg c(HS-)小于-lg c(S2-),則Ni2+和Cd2+濃度逐漸減小,且Ksp(NiS)>Ksp(CdS)即當c(S2-)相同時,c(Ni2+)>c(Cd2+),則-lg c(Ni2+)和-lg(Cd2+)隨著pH增大而增大,且有-lg c(Ni2+)小于-lg(Cd2+),由此可知曲線①代表Cd2+、②代表Ni2+、③代表S2-,④代表HS-,據此分析結合圖像各點數據進行解題。
由分析可知,曲線①代表Cd2+、③代表S2-,由圖示曲線①③交點可知,此時c(Cd2+)=c(S2-)=10-13 mol·L-1,則有Ksp(CdS)=c(Cd2+)·c(S2-)=10-13×10-13=10-26,A錯誤;由分析可知,③為pH與-lg c(S2-)的關系曲線,B錯誤;由分析可知,曲線④代表HS-,由圖示曲線④兩點坐標可知,此時c(H+)=10-1.6 mol·L-1時,c(HS-)=10-6.5 mol·L-1,Ka1(H2S)===10-7.1或者當c(H+)=10-4.2 mol·L-1時,c(HS-)=10-3.9 mol·L-1,Ka1(H2S)===10-7.1,C錯誤;已知Ka1·Ka2=×=,由曲線③兩點坐標可知,當c(H+)=10-4.9 mol·L-1時,c(S2-)=10-13 mol·L-1,或者當c(H+)=10-6.8 mol·L-1時,c(S2-)=10-9.2 mol·L-1,故有Ka1·Ka2====10-21.8,結合C項分析可知,Ka1=10-7.1故有Ka2(H2S)=10-14.7,D正確;故答案為D。
答案:D
對點演練
1.解析:p(SO)=-lg c(SO),p(M2+)=-lg c(M2+),根據Ksp=c(M2+)·c(SO),顯然Ksp的大小:Ksp(CaSO4)>Ksp(PbSO4)>Ksp(BaSO4),A錯誤;a點在C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上,表示CaSO4的飽和溶液,但a點對應的p(SO)>p(Ca2+),則有c(Ca2+)>c(SO),B錯誤;b點位于Pb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下方,p(SO)或p(Pb2+)小于平衡值,則b點時c(Pb2+)或c(SO)大于平衡值,b點表示PbSO4的過飽和狀態,存在PbSO4沉淀,C錯誤;由于Ksp(CaSO4)>Ksp(BaSO4),則CaSO4的溶解度大于BaSO4,故向含Ba2+的廢水中加入CaSO4粉末,CaSO4會轉化為溶解度更小的BaSO4,D正確。
答案:D
2.解析:根據圖中縱坐標代表-lg c(X)(X為Pb2+或F-),可知a點3.0為-lg c(Pb2+),b點中2.2為-lg c(F-),PbF2 Pb2++2F-,Ksp(PbF2)=c(Pb2+)·c2(F-)=10-3×(10-2.2)2=10-7.4,數量級為10-8,故A錯誤;HF H++F-,Ka(HF)=,代入關系圖中b點坐標,Ka(HF)=10-1×10-2.2=10-3.2,數量級為10-4,故B錯誤;向PbF2濁液中加入NaF固體,增大了F-的濃度,使PbF2 Pb2++2F-平衡逆向移動,lg c(Pb2+)減小,故C錯誤;根據元素質量守恒2c(Pb2+)=c(F-)+c(HF),加入鹽酸,H+與F-反應生成HF,則c(H+)答案:D
類型三
夯實·必備知識
(1)飽和溶液
突破·關鍵能力
教考銜接
典例 解析:三種鹵化銀組成形式相同,Ksp小的物質先形成沉淀,故a點時形成的是黃色的AgI沉淀,A項錯誤;由圖知,當消耗4.5 mL AgNO3溶液時,溶液中I-、Br-、Cl-均沉淀完全,由于三種鹵素離子濃度相同,故每種離子完全沉淀時均消耗1.5 mL AgNO3溶液,則0.100 mol·L-1×1.5 mL=c(I-)×15 mL,解得c(I-)=0.01 mol·L-1,B項錯誤;當Br-恰好沉淀完全時,溶液體積為18 mL,溶液中c(Ag+)==5.4×10-8mol·L-1,此時Qc(AgCl)=c(Ag+)·c(Cl-)=5.4×10-8×=4.5×10-10>Ksp(AgCl),故此時有部分Cl-形成了沉淀,C項正確;b點時溶液中I-、Br-、Cl-均沉淀完全,AgNO3過量,c(Ag+)最大,D項錯誤。
答案:C
對點演練
1.解析:硝酸鎳是強酸弱堿鹽,硫化鈉是強堿弱酸鹽,它們都能促進水的電離。F點表示硝酸鎳和硫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溶質是硝酸鈉,水的電離程度最小,故A正確;NiS(s) Ni2+(aq)+S2-(aq),Ksp(NiS)=c(Ni2+)·c(S2-)=1×10-21,故B正確;NiCO3(s)+S2-(aq) NiS(s)+CO(aq),K===1.4×1014,故C正確;S2-+H2O HS-+OH-,Kh1==,故D錯誤。
答案:D
2.解析:溶度積常數表達式相同時,溶度積小的先生成沉淀,曲線上的轉折點即為化學計量點,結合方程式①②知,B點生成AgCN,B點消耗硝酸銀溶液的體積是A點的2倍,則V1=5.00,故A項正確;A點生成[Ag(CN)2]-,根據方程式①知c(KCN)==0.020 0 mol·L-1,B點KCN完全和AgNO3反應生成AgCN,V1=5.00,則KCl和硝酸銀完全反應消耗V(AgNO3)=(12.50-5.00) mL=7.50 mL,則c(KCl)==0.030 0 mol·L-1,故B項正確;反應①的平衡常數為K1,反應②的平衡常數為K2,得Ag++CN-===AgCN,Ksp(AgCN)=,故C項錯誤;C點溶液中===106,故D項正確。
答案:C
微專題18
典題示例
典例1 解析:V(NaOH)=10 mL時,溶質是NaHC2O4、Na2C2O4且兩者物質的量濃度相等,Ka2=5.4×10-5>Kh=,則草酸氫根的電離程度大于草酸根的水解程度,因此存在c(C2O)>c(HC2O)。
答案:>
典例2 解析:已知Cu+(aq)+2L [Cu(L)2]+ K,CuBr(s) Cu+(aq)+Br-(aq) Ksp,兩反應相加可得:CuBr(s)+2L [Cu(L)2]++Br-(aq),則其平衡常數為K·Ksp。
答案:K·Ksp(共43張PPT)
第55講 沉淀溶解平衡曲線
1. 能正確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圖像。
2.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圖像中離子濃度的有關Ksp的計算等。
類型一
類型二
類型三
類型一
類型一 溶解平衡曲線
1.陽離子—陰離子單曲線
以BaSO4在不同條件下沉淀溶解平衡為例
提取曲線信息:
a→c 曲線上變化,增大)
b→c 加入1×10-5 mol·L-1 Na2SO4溶液(加水不行)
d→c 加入BaCl2固體(忽略溶液的體積變化)
c→a 曲線上變化,增大c(Ba2+)
曲線上方的點表示有沉淀生成;曲線下方的點表示不飽和溶液
2.陰、陽離子濃度——溫度雙曲線圖
以BaSO4沉淀溶解平衡為例
提取曲線信息:
①曲線上各點的意義:每條曲線上任一點都表示飽和溶液,曲線上方的任一點均表示過飽和溶液,此時有沉淀析出,曲線下方的任一點均表示不飽和溶液。
T1曲線:a、b點都表示飽和溶液,c點表示過飽和溶液。
T2曲線:a、b、c點都表示不飽和溶液。
②計算Ksp:由a或b點可以計算出T1溫度下的Ksp。
③比較T1和T2大小:因BaSO4沉淀溶解平衡吸熱,可知:T1【教考銜接】
典例 常溫下,Ksp(CaCO3)=2.8×10-9,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a點是CaSO4的飽和溶液而b點不是
B.蒸發水可使溶液由b點變化到a點
C.常溫下(aq)的K=3.1×10-4
D.除去鍋爐中的CaSO4時,可用Na2CO3溶液將其轉化為CaCO3
答案:B
【對點演練】
1.[2024·廣東汕頭一中段考]絢麗多彩的無機顏料的應用曾創造了古代繪畫和彩陶的輝煌。硫化鎘(CdS)是一種難溶于水的黃色顏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a和b分別為T1、T2溫度下CdS在水中的物質的量濃度
B.圖中各點對應的Ksp的關系為:Ksp(m)=Ksp(n)C.向m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體,溶液組成由m沿mpn線向p方向移動
D.溫度降低時,q點的飽和溶液的組成由q沿qp線向p方向移動
答案:B
解析:A項:CdS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dS(s) Cd2+(aq)+S2-(aq),其溶度積Ksp=c(Cd2+)·c(S2-),在飽和溶液中,c(Cd2+)=c(S2-),結合圖像可以看出,圖中a和b分別表示T1和T2溫度下CdS的物質的量濃度,正確;B項:CdS的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度積受溫度影響,m、n和p點均在溫度為T1條件下所測的對應離子濃度,則其溶度積相同,錯誤;C項:m點達到沉淀溶解平衡,向其中加入硫化鈉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Cd2+)減小,c(S2-)增大,溶液組成由m沿mpn線向p方向移動,正確;D項:從圖像中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離子濃度增大,說明CdS(s) Cd2+(aq)+S2-(aq)為吸熱反應,則溫度降低時,q點對應飽和溶液的溶解度下降,溶液中的c(Cd2+)與c(S2-)同時減小,會沿qp線向p點方向移動,正確。
2.常溫下,Fe(OH)3(s)、Cu(OH)2(s)分別在溶液中達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變溶液的pH,金屬陽離子濃度變化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Ksp[Cu(OH)2]B.d點代表的溶液中Fe(OH)3已過飽和未飽和
C.加適量NH4Cl固體可使溶液由a點變到b點
D.b、c兩點代表的Fe(OH)3、Cu(OH)2的溶解度相等
答案:B
解析:根據圖中b、c兩點的數據計算Ksp,Ksp[Cu(OH)2]=c(Cu2+)·c2(OH-)=c(Cu2+)·(10-9.6)2=c(Cu2+)×10-19.2,Ksp[Fe(OH)3]=c(Fe3+)·c3(OH-)=c(Fe3+)·(10-12.7)3=c(Fe3+)×10-38.1,由于c(Cu2+)=c(Fe3+),從而可得:Ksp[Cu(OH)2]>Ksp[Fe(OH)3],A錯誤。由圖可知,d點溶液中:Q[Fe(OH)3]>Ksp[Fe(OH)3]、Q[Cu(OH)2]類型二
類型二 沉淀溶解平衡對數曲線
1.正對數[lg c(M+)~lg c(R-)]曲線
提取曲線信息:
①曲線上各點的意義:每條曲線上任一點都表示飽和溶液,曲線上方的任一點均表示過飽和溶液,此時有沉淀析出,曲線下方的任一點均表示不飽和溶液。
ZnS曲線:a點表示飽和溶液,c點表示不飽和溶液。
CuS曲線:b點表示飽和溶液,c點表示過飽和溶液。
②計算Ksp:由曲線上面給定數據可以計算CuS、ZnS的Ksp。
③比較Ksp大小:Ksp(ZnS)>Ksp(CuS)。
2.負對數[-lg c(M+)~-lg c(R-)]曲線
已知:pM=-lg c(M)(M:Mg2+、Ca2+、Mn2+)=)。
圖像 說明
橫坐標數值越大)______
縱坐標數值越大,c(M)____
曲線上方的點為______溶液
曲線上的點為____溶液
曲線下方的點表示有沉淀生成
曲線上任意一點,坐標數值越大,其對應的離子濃度____
越小
越小
不飽和
飽和
越小
【教考銜接】
典例 [2023·遼寧卷,15]某廢水處理過程中始終保持H2S飽和,即c(H2S)=0.1 mol·L-1,通過調節pH使Ni2+和Cd2+形成硫化物而分離,體系中pH與-lg c關系如下圖所示,c為HS-、S2-、Ni2+和Cd2+的濃度,單位為mol·L-1。已知Ksp(NiS)>Ksp(Cd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sp(CdS)=10-18.4
B.③為pH與-lg c(HS-)的關系曲線
C.Ka1(H2S)=10-8.1
D.Ka2(H2S)=10-14.7
答案:D
【對點演練】
1.25 ℃時,用Na2SO4溶液沉淀Ba2+、Pb2+、Ca2+三種金屬離子(用M2+表示),所需最低濃度的負對數值)與p(M2+)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p(M2+)=-lg c(M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sp(CaSO4)B.a點可表示CaSO4的飽和溶液,且c(Ca2+)=)
C.b點可表示PbSO4的不飽和溶液,且)
D.向Ba2+濃度為10-5 mol·L-1的廢水中加入CaSO4粉末,會有BaSO4沉淀析出
答案:D
2.已知PbF2屬于難溶于水、可溶于酸的鹽。常溫下,用HCl調節PbF2濁液的pH,測得在不同pH條件下,體系中-lg c(X)(X為Pb2+或F-)與lg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sp(PbF2)的數量級為10-7
B.Ka(HF)的數量級為10-3
C.向PbF2濁液中加入NaF固體,lg c(Pb2+)增大
D.a點溶液中:c(H+)+2c(Pb2+)c(Cl-)(不考慮水的電離因素)
答案:D
類型三
類型三 沉淀滴定曲線
向10 mL 0.2 mol·L-1 CuCl2 溶液中滴加 0.2 mol·L-1 的 Na2S 溶液:
提取曲線信息:
(1)曲線上各點的意義:曲線上任一點(a、b、c點)都表示________。
(2)計算Ksp:由b點恰好完全反應可知c(Cu2+)=10-17.7,進而求出Ksp=10-17.7×10-17.7=10-35.4。
飽和溶液
【教考銜接】
典例 [2022·湖南卷,10]室溫時,用0.100 mol·L-1的標準AgNO3溶液滴定15.00 mL濃度相等的Cl-、Br-和I-混合溶液,通過電位滴定法獲得lg c(Ag+)與V(AgNO3)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忽略沉淀對離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離子濃度小于1.0×10-5mol·L-1時,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Ksp(AgCl)=1.8×10-10,Ksp(AgBr)=5.4×10-13,Ksp(AgI)=8.5×10-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有白色沉淀生成
B.原溶液中I-的濃度為0.100 mol·L-1
C.當Br-沉淀完全時,已經有部分Cl-沉淀
D.b點:c(Cl-)>c(Br-)>c(I-)>c(Ag+)
答案:C
【對點演練】
1.已知:pNi=-lg c(Ni2+);常溫下,Ksp(NiCO3)=1.4×10-7,H2S的電離平衡常數:Ka1=1.3×10-7,Ka2=7.1×10-15。常溫下,向10 mL 0.1 mol·L-1 Ni(NO3)2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2S溶液,滴加過程中pNi與Na2S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E、F、G三點中,F點對應溶液中水電離程度最小
B.常溫下,Ksp(NiS)=1×10-21
C.在NiS和NiCO3的懸濁液中=1.4×1014
D.Na2S溶液中,S2-第一步水解常數Kh1=
答案:D
2.[2024·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段考]T K時,現有25 mL含KCl和KCN的溶液,用0.100 0 mol·L-1的硝酸銀標準溶液對該混合液進行電位滴定(CN-與H+的反應可以忽略),獲得電動勢(E)和硝酸銀標準溶液體積(V)的電位滴定曲線如圖所示,曲線上的轉折點即為化學計量點。已知:
Ⅰ.Ag+與CN-反應過程為
①Ag++2CN-===[Ag(CN)2]-
②[Ag(CN)2]-+Ag+===2AgCN
Ⅱ.T K時,Ksp(AgCN)=2×10-16,Ksp(AgCl)=2×10-10。
Ⅲ.當溶液中CN-濃度較大時,通常難以形成AgCN沉淀。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V1=5.00,B點時生成AgCN
B.c(KCN)=0.020 0 mol·L-1,c(KCl)=0.030 0 mol·L-1
C.若反應①的平衡常數為K1,反應②的平衡常數為K2,則K1+K2=2Ksp(AgCN)
D.C點時,溶液中=106
答案:C
微專題18 有關水溶液中平衡常數關系計算
【要點歸納】
1.水解常數與電離常數、水的離子積之間的關系
常溫下,H2S的電離常數為Ka1、Ka2,試推導Na2S溶液中S2-水解常數Kh1、Kh2與Ka1、Ka2的關系。
答案:(1)S2-+H2O HS-+OH-
Kh1===。
(2)HS-+H2O H2S+OH-
Kh2===。
2.水解常數與溶度積、水的離子積之間的關系
試推導常溫下Cu2+的水解常數與溶度積、水的離子積之間的關系。
答案:Cu2++2H2O Cu(OH)2+2H+
Kh==
=。
3.平衡常數與電離常數、溶度積之間的關系
(1)以反應CuS(s)+2Ag+(aq) Cu2+(aq)+Ag2S(s)為例,推導沉淀轉化的平衡常數K。
答案:K==
=。
(2)以反應ZnS(s)+2H+(aq) Zn2+(aq)+H2S(aq)為例,推導該沉淀溶解的平衡常數K。
答案:K=
==。
【典題示例】
典例1 [2023·浙江6月,15B改編]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某小組做如下實驗:往20 mL 0.1 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
[已知:H2C2O4的電離常數Ka1=5.4×10-2,Ka2=5.4×10-5,Ksp(CaC2O4)=2.4×10-9,溶液混合后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實驗Ⅰ中V(NaOH)=10 mL時,存在)________(填“>”“<”或“=”)。

典例2 [2023·湖南卷,16(6)]室溫下在配體L的水溶液中形成,其反應平衡常數為K;
②CuBr在水中的溶度積常數為Ksp。由此可知,CuBr在配體L的水溶液中溶解反應的平衡常數為________(所有方程式中計量系數關系均為最簡整數比)。
K·Ksp
解析:已知Cu+(aq)+2L [Cu(L)2]+ K,CuBr(s) Cu+(aq)+Br-(aq) Ksp,兩反應相加可得:CuBr(s)+2L [Cu(L)2]++Br-(aq),則其平衡常數為K·Ks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伊宁县| 永福县| 资讯 | 红河县| 台山市| 织金县| 惠安县| 刚察县| 文登市| 稻城县| 沙河市| 绥芬河市| 恩平市| 巩义市| 寿宁县| 凤城市| 隆德县| 平乐县| 利川市| 克山县| 彩票| 娄底市| 神池县| 合山市| 朝阳县| 天津市| 长岛县| 黔东| 视频| 清水河县| 宁安市| 新沂市| 遂川县| 广宁县| 广水市| 方正县| 密云县| 九龙县| 顺义区|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