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47講 實際工業生產中圖像問題分類突破 (學案+課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47講 實際工業生產中圖像問題分類突破 (學案+課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第47講 實際工業生產中圖像問題分類突破
認識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綜合調控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類型一 轉化率—投料比圖像
【典題示例】
典例[2023·湖南卷,13]向一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1 mol CH4和一定量的H2O,發生反應:CH4(g)+H2O(g) CO(g)+3H2(g)。CH4的平衡轉化率按不同投料比x(x=)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1B.反應速率:vb正C.點a、b、c對應的平衡常數:KaD.反應溫度為T1,當容器內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聽課筆記                                    
【師說·延伸】  投料比與轉化率之間的關系
以N2(g)+3H2(g) 2NH3(g)為例,當N2與H2的投料比為1∶3(系數比)時,N2與H2的平衡轉化率相等,且平衡時NH3的體積分數最大;增大N2與H2的投料比,則α(H2)增大,α(N2)減??;減小N2與H2的投料比,則α(H2)減小,α(N2)增大。
【對點演練】
1.(1)采用一種新型的催化劑(主要成分是Cu Mn合金),利用CO和H2制備二甲醚(DME)。
主反應:2CO(g)+4H2(g) CH3OCH3(g)+H2O(g)
副反應:CO(g)+H2O(g) CO2(g)+H2(g)、CO(g)+2H2(g) CH3OH(g)
測得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產率或轉化率與催化劑的關系如圖所示。則催化劑中n(Mn)/n(Cu)約為________時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2)將燃煤廢氣中的CO2轉化為二甲醚的反應原理為2CO2(g)+6H2(g) CH3OCH3(g)+3H2O(g)
已知在壓強為a MPa下,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不同投料比時,CO2的轉化率如圖:
此反應為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若溫度不變,提高投料比[n(H2)/n(CO2)],則K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在保持體系總壓為105 Pa的條件下進行反應:SO2(g)+O2(g) SO3(g),原料氣中SO2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m(m=)不同時,SO2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
(1)圖中m1、m2、m3的大小順序為________。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p表達式為________(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表示)。
(2)圖中A點原料氣的成分:n(SO2)=10 mol,n(O2)=24.4 mol,n(N2)=70 mol,達平衡時SO2的分壓p(SO2)為________ Pa(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
類型二 選擇性—溫度圖像
【典題示例】
典例1 [2023·湖南卷,16(3)]在913 K、100 kPa下,以水蒸氣作稀釋氣。Fe2O3作催化劑,除乙苯脫氫生成苯乙烯外[④C6H5C2H5(g) C6H5CH===CH2(g)+H2(g)],還會發生如下兩個副反應:
⑤C6H5C2H5(g) C6H6(g)+CH2===CH2(g)
⑥C6H5C2H5(g)+H2(g) C6H5CH3(g)+CH4(g)
以上反應體系中,芳香烴產物苯乙烯、苯和甲苯的選擇性S(S=×100%)隨乙苯轉化率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其中曲線b代表的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課筆記                                    
                                    
                                    
典例2 [2022·江蘇卷,13]乙醇—水催化重整可獲得H2。其主要反應為C2H5OH(g)+3H2O(g)===2CO2(g)+6H2(g) ΔH=+173.3 kJ·mol-1,CO2(g)+H2(g)===CO(g)+H2O(g)
ΔH=+41.2 kJ·mol-1,在1.0×105 Pa、n始(C2H5OH)∶n始(H2O)=1∶3時,若僅考慮上述反應,平衡時CO2和CO的選擇性及H2的產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CO的選擇性=×1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曲線①表示平衡時H2產率隨溫度的變化
B.升高溫度,平衡時CO的選擇性增大
C.一定溫度下,增大可提高乙醇平衡轉化率
D.一定溫度下,加入CaO(s)或選用高效催化劑,均能提高平衡時H2產率
聽課筆記                                    
                                    
【對點演練】
1.CO2催化加氫合成二甲醚是一種CO2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過程中主要發生如下兩個反應:
反應 Ⅰ:CO2(g)+H2(g) CO(g)+H2O(g) ΔH1
反應Ⅱ: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2=-122.5 kJ·mol-1
在恒壓、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條件下,CO2的平衡轉化率和平衡時CH3OCH3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已知:CH3OCH3的選擇性=×10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2CO(g)+4H2(g) CH3OCH3(g)+H2O(g)的焓變為ΔH2-2ΔH1
B.根據圖像推測ΔH1>0
C.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越高,CO2主要還原產物中碳元素的價態越低
D.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體系壓強可以提高A點CH3OCH3的選擇性
2.CO2催化加氫合成甲醇是重要的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該過程發生下列反應:
反應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58.6 kJ·mol-1
反應 Ⅱ:CO2(g)+H2(g) CO(g)+H2O(g) ΔH=+41.2 kJ·mol-1
2.5 MPa下,將n(H2)∶n(CO2)=3的混合氣體以一定流速通過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器,測得CO2的轉化率、CH3OH或CO的選擇性以及CH3OH的收率(CO2的轉化率×CH3OH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O(g)+2H2(g) CH3OH(g)ΔH=+99.8 kJ·mol-1
B.曲線a表示CH3OH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
C.圖中所示270 ℃時,對應CO2的轉化率為21%
D.在210~250 ℃之間,CH3OH的收率增大是由于CH3OH的選擇性增大導致
3.丙烯是制造一次性醫用口罩的重要原料。丙烷催化脫氫法是工業生產丙烯的重要途徑,丙烷催化脫氫技術主要分為氧化脫氫和直接脫氫兩種?;卮鹣铝袉栴}:
(1)丙烷催化氧化脫氫法制備丙烯的主要反應如下:
2C3H8(g)+O2(g) 催化劑2C3H6(g)+2H2O(g) ΔH1=-236 kJ·mol-1(ⅰ)
反應過程中消耗的C3H8和 生成的C3H6 的物質的量隨溫度的變化關系見下表。
        反應溫度 n(消耗)或n(生成)/mol       535 550 575
C3H8 6 13 33
C3H6 4 8 17
分析表中數據得到丙烯的選擇性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不變”“升高”或“降低”);出現此結果的原因除生成乙烯等副產物外還可能是________。(C3H6的選擇性=×100%)
(2)丙烷催化直接脫氫反應:
C3H8(g) C3H6(g)+H2(g)ΔH2=+124.3 kJ·mol -1(ⅱ) 
副反應:C3H8 (g) C2H4 (g)+CH4(g) ΔH3(ⅲ)
①反應ⅱ的平衡常數、產物丙烯選擇性、副產物乙烯選擇性與溫度關系如圖所示, 分析工業生產中采用的溫度為650 ℃左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溫度為670 ℃時,若在1 L的容器中投入,充分反應后,平衡混合氣體中有2 mol CH4和一定量C3H8、C3H6、H2、C2H4,計算該條件下C3H6的選擇性為________%。
③欲使丙烯的產率提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
a.恒壓條件下向原料氣中摻雜水蒸氣
b.增大氫氣與丙烷的投料比
c.選擇對脫氫反應更好選擇性的催化劑
d.增大壓強
類型三 選擇最佳反應條件圖像
【典題示例】
典例1 [2023·湖北卷,19(6)]納米碗C40H10是一種奇特的碗狀共軛體系。高溫條件下可以由C40H20分子經過連續5步氫抽提和閉環脫氫反應生成。C40H20(g)C40H18(g)+H2(g)的反應機理和能量變化如下:
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又能增大生成C40H10的反應速率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升高溫度 b.增大壓強 c.加入催化劑
聽課筆記                                    
                                    
                                    
典例2 [2023·浙江1月,19(4)]“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社會發展重大戰略之一,CH4還原CO2是實現“雙碳”經濟的有效途徑之一,相關的主要反應有:
Ⅰ:CH4(g)+CO2(g) 2CO(g)+2H2(g) ΔH1=+247 kJ·mol-1,K1
Ⅱ:CO2(g)+H2(g) CO(g)+H2O(g) ΔH2=+41 kJ·mol-1,K2
CH4還原能力(R)可衡量CO2轉化效率,R=Δn(CO2)/Δn(CH4)(同一時段內CO2與CH4的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催化劑X可提高R值,一時段內CH4轉化率、R值隨溫度變化如下表:
溫度/℃ 480 500 520 550
CH4轉化率/% 7.9 11.5 20.2 34.8
R 2.6 2.4 2.1 1.8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
A.R值提高是由于催化劑X選擇性地提高反應Ⅱ的速率
B.溫度越低,含氫產物中H2O占比越高
C.溫度升高,CH4轉化率增加,CO2轉化率降低,R值減小
D.改變催化劑提高CH4轉化率,R值不一定增大
聽課筆記                                    
                                    
                                    
                                    
【對點演練】
1.(1)汽車尾氣是霧霾形成的原因之一。研究氮氧化物的處理方法可有效減少霧霾的形成,可采用氧化還原法脫硝:
4NO(g)+4NH3(g)+O2(g) 4N2(g)+6H2O(g) ΔH<0
根據下圖判斷提高脫硝效率的最佳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氮比一定時,在400 ℃時,脫硝效率最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烷氧化脫氫法制備丙烯的主要反應如下:
C3H8(g)+O2(g) C3H6(g)+H2O(g) ΔH2=-118 kJ·mol -1
在催化劑作用下,C3H8氧化脫氫除生成C3H6外,還生成CO、CO2等物質。C3H8的轉化率和C3H6的產率隨溫度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①575 ℃時,C3H6的選擇性為________。(C3H6的選擇性=×100%)
②基于本研究結果,能提高C3H6選擇性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定條件下,用Fe2O3、NiO或Cr2O3作催化劑對燃煤煙氣回收。反應為2CO(g)+SO2(g) 2CO2(g)+S(l) ΔH=。某科研小組用Fe2O3作催化劑。在380 ℃時,分別研究了[n(CO)∶n(SO2)]為1∶1、3∶1時SO2轉化率的變化情況(圖1)。則圖1中表示n(CO)∶n(SO2)=3∶1的變化曲線為________。
(2)目前,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以乙烯作為還原劑的脫硝(NO)原理,其脫硝機理示意圖如圖2,脫硝率與溫度、負載率(分子篩中催化劑的質量分數)的關系如圖3所示。
①寫出該脫硝原理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達到最佳脫硝效果,應采取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第47講 實際工業生產中圖像問題分類突破
類型一
典題示例
典例 解析:
結合圖像分析可知,A項正確,B項錯誤;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常數增大,結合圖像可知平衡常數Ka答案:B
對點演練
1.答案:(1)2.0 (2)放熱 不變
2.解析:(1)在同溫同壓下,增加二氧化硫的量,會使原料氣中SO2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m變大,m越大,SO2的平衡轉化率越小。
(2)A點二氧化硫的平衡轉化率為88%,可列三段式:
     SO2(g) ?。 2(g)    SO3(g)
起始/mol 10 24.4 0
變化/mol 10×88% ×10×88% 10×88%
平衡/mol 10×12% 24.4-5×88% 10×88%
平衡時,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為[10×12%+(24.4-5×88%)+10×88%+70] mol=100 mol。達平衡時SO2的分壓p(SO2)=×105 Pa=1 200 Pa。
答案:(1)m1>m2>m3 Kp= (2)1 200
類型二
典題示例
典例1 解析:曲線a芳香烴產物的選擇性大于曲線b、c芳香烴產物的選擇性,反應④為主反應,反應⑤⑥為副反應,則曲線a代表產物苯乙烯的選擇性;反應④⑤的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反應⑥的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在913 K、100 kPa(即恒溫恒壓)下以水蒸氣作稀釋氣,乙苯的轉化率增大,即減小壓強,反應④⑤都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⑥平衡不移動,故曲線b代表的產物是苯。
答案:苯 反應④為主反應,反應⑤⑥為副反應,苯乙烯的選擇性最大;在恒溫恒壓下,隨乙苯轉化率的增大,反應⑤正向移動,反應⑥不移動,則曲線b代表產物苯
典例2 解析:根據已知反應①C2H5OH(g)+3H2O(g)===2CO2(g)+6H2(g) ΔH=+173.3 kJ·mol-1,反應②CO2(g)+H2(g)===CO(g)+H2O(g) ΔH=+41.2 kJ·mol-1,且反應①的熱效應更大,故溫度升高對反應①影響更大一些,即CO2選擇性增大,同時CO的選擇性減小,根據CO的選擇性的定義可知③代表CO2的選擇性,①代表CO的選擇性,②代表H2的產率,A、B錯誤;兩種物質參加反應增大一種物質的濃度,會降低該物質的平衡轉化率,C錯誤;加入CaO(s)與水反應放熱,對反應①影響較大,可以增大H2產率,或者選用對反應①影響較大的高效催化劑,也可以增大H2產率,D正確。
答案:D
對點演練
1.解析: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2CO(g)+4H2(g) CH3OCH3(g)+H2O(g)可由Ⅱ-2×Ⅰ得到,其焓變為ΔH2-2ΔH1,A正確;反應Ⅱ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由圖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轉化率下降速率小于二甲醚的選擇性下降速率,且高于300 ℃時二氧化碳的平衡轉化率升高,說明反應Ⅰ正向進行,正反應為吸熱反應,ΔH1>0,B正確;由B分析可知,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越高,反應Ⅰ占據主導地位,CO2主要還原產物為CO,CO中碳元素的價態較高,C錯誤;反應Ⅰ為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反應Ⅱ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體系壓強,導致反應Ⅱ平衡正向移動,可以提高A點CH3OCH3的選擇性,D正確。
答案:C
2.解析:將反應Ⅰ-反應Ⅱ得,CO(g)+2H2(g) CH3OH(g) ΔH=(-58.6-41.2) kJ·mol-1=-99.8 kJ·mol-1,A錯誤;曲線a代表CO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B錯誤;圖中所示270 ℃時,CO的選擇性為70%,則甲醇的選擇性為30%,故CO2的轉化率為=21%,C正確;在210~250 ℃之間,反應Ⅰ未達平衡,CH3OH的收率增大是由于溫度升高,生成CH3OH的反應速率增大導致,D錯誤。
答案:C
3.解析:(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各溫度下C3H6的選擇性分別為、、>>,所以隨溫度升高丙烯的選擇性降低;反應ⅰ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反應ⅰ的化學平衡逆向移動,也會導致丙烯的選擇性下降;
(2)①據題圖可知,溫度控制在650 ℃,丙烯選擇性高,且此時溫度較高,反應速率快,而且該溫度條件下平衡常數較大;
②平衡混合氣體中有 2 mol CH4,則根據反應ⅲ可知平衡時該反應消耗的n1(C3H8)=2 mol;設平衡時C3H6的物質的量為x,根據反應ⅱ可知平衡時n(H2)=x,反應ⅱ消耗的n2(C3H8)=x,則平衡時容器中n(C3H8)=(8-2-x) mol,據圖可知該溫度下反應ⅱ的lg=0,所以K=1,容器體積為1 L,則有=1,解得x=2 mol,C3H6的選擇性=×100%=×100%=50%;
③恒壓條件下向原料氣中摻雜水蒸氣,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分壓減小,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可以提高丙烯的產率,故a正確;氫氣為產物,增大氫氣的量會使平衡逆向移動,丙烯的產率降低,故b錯誤;選擇對脫氫反應更好選擇性的催化劑,增大丙烯的選擇性,提高產率,故c正確;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增大壓強會使平衡逆向移動,降低產率,故d錯誤。綜上所述選ac。
答案:(1)降低 升高溫度,反應ⅰ的化學平衡逆向移動
(2)①溫度控制在650 ℃ ,丙烯選擇性高,反應速率快,平衡常數較大?、?0 ③ac
類型三
典題示例
典例1 解析:由反應歷程可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溫,反應正向進行,提高了平衡轉化率,反應速率也加快,a符合題意;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為正向體積增大的反應,加壓,反應逆向進行,降低了平衡轉化率,b不符合題意;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不能提高平衡轉化率,c不符合題意。
答案:a
典例2 解析:R值提高是由于催化劑X選擇性地提高反應Ⅱ的速率,使單位時間內反應Ⅱ中CO2的轉化率增大,Δn(CO2)增大的倍數比Δn(CH4)大,則R提高,選項A正確;根據表中數據可知,溫度越低,CH4轉化率越小,而R越大,Δn(CO2)增大的倍數比Δn(CH4)大,含氫產物中H2O占比越高,選項B正確;溫度升高,CH4轉化率增加,CO2轉化率也增大,且兩個反應中的CO2轉化率均增大,增大倍數多,故R值增大,選項C不正確;改變催化劑使反應有選擇性按反應Ⅰ進行而提高CH4轉化率,若CO2轉化率減小,則R值不一定增大,選項D正確。
答案:C
對點演練
1.解析:(2)①根據題圖,575 ℃時,C3H8的轉化率為33%,C3H6的產率為17%,假設參加反應的C3H8為100 mol,生成的C3H6為17 mol,C3H6的選擇性=×100%≈51.5%。②根據圖像,535 ℃時,C3H6的選擇性=×100%≈66.7%,550 ℃時,C3H6的選擇性=×100%≈61.5%,575 ℃時,C3H6的選擇性=×100%≈51.5%,故選擇相對較低的溫度能夠提高C3H6選擇性。
答案:(1)氨氮物質的量之比為1,溫度為400 ℃ 在400 ℃時催化劑的活性最好,催化效率最高,同時400 ℃溫度較高,反應速率較快
(2)①51.5% ②選擇相對較低的溫度
2.答案:(1)a
(2)①6NO+3O2+2C2H43N2+4CO2+4H2O 
②350 ℃、負載率3.0%(共42張PPT)
第47講 實際工業生產中圖像問題分類突破
認識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綜合調控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類型一
類型二
類型三
類型一
類型一 轉化率—投料比圖像
【典題示例】
典例[2023·湖南卷,13]向一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1 mol CH4和一定量的H2O,發生反應:CH4(g)+H2O(g) CO(g)+3H2(g)。CH4的平衡轉化率按不同投料比x(x=)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1B.反應速率:vb正C.點a、b、c對應的平衡常數:KaD.反應溫度為T1,當容器內壓強不變時,
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答案:B
解析:結合圖像分析可知,A項正確,B項錯誤;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常數增大,結合圖像可知平衡常數Ka【師說·延伸】 
投料比與轉化率之間的關系
以N2(g)+3H2(g) 2NH3(g)為例,當N2與H2的投料比為1∶3(系數比)時,N2與H2的平衡轉化率相等,且平衡時NH3的體積分數最大;增大N2與H2的投料比,則α(H2)增大,α(N2)減小;減小N2與H2的投料比,則α(H2)減小,α(N2)增大。
【對點演練】
1.(1)采用一種新型的催化劑(主要成分是Cu Mn合金),利用CO和H2制備二甲醚(DME)。
主反應:2CO(g)+4H2(g) CH3OCH3(g)+H2O(g)
副反應:CO(g)+H2O(g) CO2(g)+H2(g)、CO(g)+2H2(g) CH3OH(g)
測得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產率或轉化率與催化劑的關系如圖所示。則催化劑中n(Mn)/n(Cu)約為________時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2.0
(2)將燃煤廢氣中的CO2轉化為二甲醚的反應原理為2CO2(g)+6H2(g)
CH3OCH3(g)+3H2O(g)
已知在壓強為a MPa下,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不同投料比時,CO2的轉化率如圖:
此反應為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若溫度不變,提高投料比[n(H2)/n(CO2)],則K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放熱
不變
2.在保持體系總壓為105 Pa的條件下進行反應:SO2(g)+O2(g) SO3(g),原料氣中SO2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m(m=)不同時,SO2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
(1)圖中m1、m2、m3的大小順序為________。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p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表示)。
(2)圖中A點原料氣的成分:n(SO2)=10 mol,n(O2)=24.4 mol,n(N2)=70 mol,達平衡時SO2的分壓p(SO2)為________ Pa(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
m1>m2>m3
Kp=
1 200
解析:(1)在同溫同壓下,增加二氧化硫的量,會使原料氣中SO2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m變大,m越大,SO2的平衡轉化率越小。
(2)A點二氧化硫的平衡轉化率為88%,可列三段式:
     SO2(g)  +  O2(g)    SO3(g)
起始/mol 10 24.4 0
變化/mol 10×88% ×10×88% 10×88%
平衡/mol 10×12% 24.4-5×88% 10×88%
平衡時,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為[10×12%+(24.4-5×88%)+10×88%+70] mol=100 mol。達平衡時SO2的分壓p(SO2)=×105 Pa=1 200 Pa。
類型二
類型二 選擇性—溫度圖像
【典題示例】
典例1 [2023·湖南卷,16(3)]在913 K、100 kPa下,以水蒸氣作稀釋氣。Fe2O3作催化劑,除乙苯脫氫生成苯乙烯外[④C6H5C2H5(g) C6H5CH===CH2(g)+H2(g)],還會發生如下兩個副反應:
⑤C6H5C2H5(g) C6H6(g)+CH2===CH2(g)
⑥C6H5C2H5(g)+H2(g) C6H5CH3(g)+CH4(g)
以上反應體系中,芳香烴產物苯乙烯、苯和甲苯的選擇性S(S=×100%)隨乙苯轉化率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其中曲線b代表的產物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④為主反應,反應⑤⑥為副反應,苯乙烯的選擇性最大;在恒溫恒壓下,隨乙苯轉化率的增大,反應⑤正向移動,反應⑥不移動,則曲線b代表產物苯
解析:曲線a芳香烴產物的選擇性大于曲線b、c芳香烴產物的選擇性,反應④為主反應,反應⑤⑥為副反應,則曲線a代表產物苯乙烯的選擇性;反應④⑤的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反應⑥的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在913 K、100 kPa(即恒溫恒壓)下以水蒸氣作稀釋氣,乙苯的轉化率增大,即減小壓強,反應④⑤都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⑥平衡不移動,故曲線b代表的產物是苯。
典例2 [2022·江蘇卷,13]乙醇—水催化重整可獲得H2。其主要反應為C2H5OH(g)+3H2O(g)===2CO2(g)+6H2(g) ΔH=+173.3 kJ·mol-1,CO2(g)+H2(g)===CO(g)+H2O(g)
ΔH=+41.2 kJ·mol-1,在1.0×105 Pa、n始(C2H5OH)∶n始(H2O)=1∶3時,若僅考慮上述反應,平衡時CO2和CO的選擇性及H2的產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CO的選擇性=×1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曲線①表示平衡時H2產率隨溫度的變化
B.升高溫度,平衡時CO的選擇性增大
C.一定溫度下,增大可提高乙醇平衡轉化率
D.一定溫度下,加入CaO(s)或選用高效催化劑,均能提高平衡時H2產率
答案:D
解析:根據已知反應①C2H5OH(g)+3H2O(g)===2CO2(g)+6H2(g) ΔH=+173.3 kJ·mol-1,反應②CO2(g)+H2(g)===CO(g)+H2O(g) ΔH=+41.2 kJ·mol-1,且反應①的熱效應更大,故溫度升高對反應①影響更大一些,即CO2選擇性增大,同時CO的選擇性減小,根據CO的選擇性的定義可知③代表CO2的選擇性,①代表CO的選擇性,②代表H2的產率,A、B錯誤;兩種物質參加反應增大一種物質的濃度,會降低該物質的平衡轉化率,C錯誤;加入CaO(s)與水反應放熱,對反應①影響較大,可以增大H2產率,或者選用對反應①影響較大的高效催化劑,也可以增大H2產率,D正確。
【對點演練】
1.CO2催化加氫合成二甲醚是一種CO2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過程中主要發生如下兩個反應:
反應 Ⅰ:CO2(g)+H2(g) CO(g)+H2O(g) ΔH1
反應Ⅱ: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2=-122.5 kJ·mol-1
在恒壓、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條件下,CO2的平衡轉化率和平衡時CH3OCH3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已知:CH3OCH3的選擇性=×10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2CO(g)+4H2(g) CH3OCH3(g)+H2O(g)的焓變為ΔH2-2ΔH1
B.根據圖像推測ΔH1>0
C.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越高,CO2主要還原產物中碳元素的價態越低
D.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體系壓強可以提高A點CH3OCH3的選擇性
答案:C
解析: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2CO(g)+4H2(g) CH3OCH3(g)+H2O(g)可由Ⅱ-2×Ⅰ得到,其焓變為ΔH2-2ΔH1,A正確;反應Ⅱ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由圖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轉化率下降速率小于二甲醚的選擇性下降速率,且高于300 ℃時二氧化碳的平衡轉化率升高,說明反應Ⅰ正向進行,正反應為吸熱反應,ΔH1>0,B正確;由B分析可知,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越高,反應Ⅰ占據主導地位,CO2主要還原產物為CO,CO中碳元素的價態較高,C錯誤;反應Ⅰ為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反應Ⅱ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體系壓強,導致反應Ⅱ平衡正向移動,可以提高A點CH3OCH3的選擇性,D正確。
2.CO2催化加氫合成甲醇是重要的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該過程發生下列反應:
反應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58.6 kJ·mol-1
反應 Ⅱ:CO2(g)+H2(g) CO(g)+H2O(g) ΔH=+41.2 kJ·mol-1
2.5 MPa下,將n(H2)∶n(CO2)=3的混合氣體以一定流速通過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器,測得CO2的轉化率、CH3OH或CO的選擇性以及CH3OH的收率(CO2的轉化率×CH3OH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O(g)+2H2(g) CH3OH(g)ΔH=+99.8 kJ·mol-1
B.曲線a表示CH3OH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
C.圖中所示270 ℃時,對應CO2的轉化率為21%
D.在210~250 ℃之間,CH3OH的收率增大是由于CH3OH的選擇性增大導致
答案:C
解析:將反應Ⅰ-反應Ⅱ得,CO(g)+2H2(g) CH3OH(g) ΔH=(-58.6-41.2) kJ·mol-1=-99.8 kJ·mol-1,A錯誤;曲線a代表CO的選擇性隨溫度的變化,B錯誤;圖中所示270 ℃時,CO的選擇性為70%,則甲醇的選擇性為30%,故CO2的轉化率為=21%,C正確;在210~250 ℃之間,反應Ⅰ未達平衡,CH3OH的收率增大是由于溫度升高,生成CH3OH的反應速率增大導致,D錯誤。
3.丙烯是制造一次性醫用口罩的重要原料。丙烷催化脫氫法是工業生產丙烯的重要途徑,丙烷催化脫氫技術主要分為氧化脫氫和直接脫氫兩種?;卮鹣铝袉栴}:
(1)丙烷催化氧化脫氫法制備丙烯的主要反應如下:
2C3H8(g)+O2(g) 催化劑2C3H6(g)+2H2O(g) ΔH1=-236 kJ·mol-1(ⅰ)
反應過程中消耗的C3H8和 生成的C3H6 的物質的量隨溫度的變化關系見下表。
        反應溫度 n(消耗)或n(生成)/mol       535 550 575
C3H8 6 13 33
C3H6 4 8 17
分析表中數據得到丙烯的選擇性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不變”“升高”或“降低”);出現此結果的原因除生成乙烯等副產物外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3H6的選擇性=×100%)
降低
升高溫度,反應ⅰ的化學平衡逆向移動
解析:(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各溫度下C3H6的選擇性分別為、、>>,所以隨溫度升高丙烯的選擇性降低;反應ⅰ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反應ⅰ的化學平衡逆向移動,也會導致丙烯的選擇性下降;
(2)丙烷催化直接脫氫反應:
C3H8(g) C3H6(g)+H2(g)ΔH2=+124.3 kJ·mol -1(ⅱ) 
副反應:C3H8 (g) C2H4 (g)+CH4(g) ΔH3(ⅲ)
①反應ⅱ的平衡常數、產物丙烯選擇性、副產物乙烯選擇性與溫度關系如圖所示, 分析工業生產中采用的溫度為650 ℃左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溫度為670 ℃時,若在1 L的容器中投入,充分反應后,平衡混合氣體中有2 mol CH4和一定量C3H8、C3H6、H2、C2H4,計算該條件下C3H6的選擇性為________%。
③欲使丙烯的產率提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
a.恒壓條件下向原料氣中摻雜水蒸氣
b.增大氫氣與丙烷的投料比
c.選擇對脫氫反應更好選擇性的催化劑
d.增大壓強
溫度控制在650 ℃ ,丙烯選擇性高,反應速率快,平衡常數較大
50
ac
解析:①據題圖可知,溫度控制在650 ℃,丙烯選擇性高,且此時溫度較高,反應速率快,而且該溫度條件下平衡常數較大;
②平衡混合氣體中有 2 mol CH4,則根據反應??芍胶鈺r該反應消耗的n1(C3H8)=2 mol;設平衡時C3H6的物質的量為x,根據反應ⅱ可知平衡時n(H2)=x,反應ⅱ消耗的n2(C3H8)=x,則平衡時容器中n(C3H8)=(8-2-x) mol,據圖可知該溫度下反應ⅱ的lg=0,所以K=1,容器體積為1 L,則有=1,解得x=2 mol,C3H6的選擇性=×100%=×100%=50%;
③恒壓條件下向原料氣中摻雜水蒸氣,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分壓減小,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可以提高丙烯的產率,故a正確;氫氣為產物,增大氫氣的量會使平衡逆向移動,丙烯的產率降低,故b錯誤;選擇對脫氫反應更好選擇性的催化劑,增大丙烯的選擇性,提高產率,故c正確;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增大壓強會使平衡逆向移動,降低產率,故d錯誤。綜上所述選ac。
類型三
類型三 選擇最佳反應條件圖像
【典題示例】
典例1 [2023·湖北卷,19(6)]納米碗C40H10是一種奇特的碗狀共軛體系。高溫條件下可以由C40H20分子經過連續5步氫抽提和閉環脫氫反應生成。C40H20(g)C40H18(g)+H2(g)的反應機理和能量變化如下:
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又能增大生成C40H10的反應速率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升高溫度 b.增大壓強 c.加入催化劑
a
解析:由反應歷程可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溫,反應正向進行,提高了平衡轉化率,反應速率也加快,a符合題意;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為正向體積增大的反應,加壓,反應逆向進行,降低了平衡轉化率,b不符合題意;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不能提高平衡轉化率,c不符合題意。
典例2 [2023·浙江1月,19(4)]“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社會發展重大戰略之一,CH4還原CO2是實現“雙碳”經濟的有效途徑之一,相關的主要反應有:
Ⅰ:CH4(g)+CO2(g) 2CO(g)+2H2(g) ΔH1=+247 kJ·mol-1,K1
Ⅱ:CO2(g)+H2(g) CO(g)+H2O(g) ΔH2=+41 kJ·mol-1,K2
CH4還原能力(R)可衡量CO2轉化效率,R=Δn(CO2)/Δn(CH4)(同一時段內CO2與CH4的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催化劑X可提高R值,一時段內CH4轉化率、R值隨溫度變化如下表:
溫度/℃ 480 500 520 550
CH4轉化率/% 7.9 11.5 20.2 34.8
R 2.6 2.4 2.1 1.8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
A.R值提高是由于催化劑X選擇性地提高反應Ⅱ的速率
B.溫度越低,含氫產物中H2O占比越高
C.溫度升高,CH4轉化率增加,CO2轉化率降低,R值減小
D.改變催化劑提高CH4轉化率,R值不一定增大
答案:C
解析:R值提高是由于催化劑X選擇性地提高反應Ⅱ的速率,使單位時間內反應Ⅱ中CO2的轉化率增大,Δn(CO2)增大的倍數比Δn(CH4)大,則R提高,選項A正確;根據表中數據可知,溫度越低,CH4轉化率越小,而R越大,Δn(CO2)增大的倍數比Δn(CH4)大,含氫產物中H2O占比越高,選項B正確;溫度升高,CH4轉化率增加,CO2轉化率也增大,且兩個反應中的CO2轉化率均增大,增大倍數多,故R值增大,選項C不正確;改變催化劑使反應有選擇性按反應Ⅰ進行而提高CH4轉化率,若CO2轉化率減小,則R值不一定增大,選項D正確。
【對點演練】
1.(1)汽車尾氣是霧霾形成的原因之一。研究氮氧化物的處理方法可有效減少霧霾的形成,可采用氧化還原法脫硝:
4NO(g)+4NH3(g)+O2(g) 4N2(g)+6H2O(g) ΔH<0
根據下圖判斷提高脫硝效率的最佳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氮比一定時,在400 ℃時,脫硝效率最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氮物質的量之比為1,溫度為400 ℃
在400 ℃時催化劑的活性最好,催化效率最高,同時400 ℃溫度較高,反應速率較快
(2)丙烷氧化脫氫法制備丙烯的主要反應如下:
C3H8(g)+O2(g) C3H6(g)+H2O(g) ΔH2=-118 kJ·mol -1
在催化劑作用下,C3H8氧化脫氫除生成C3H6外,還生成CO、CO2等物質。C3H8的轉化率和C3H6的產率隨溫度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①575 ℃時,C3H6的選擇性為________。(C3H6的選擇性=×100%)
②基于本研究結果,能提高C3H6選擇性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51.5%
選擇相對較低的溫度
解析:(2)①根據題圖,575 ℃時,C3H8的轉化率為33%,C3H6的產率為17%,假設參加反應的C3H8為100 mol,生成的C3H6為17 mol,C3H6的選擇性=×100%≈51.5%。②根據圖像,535 ℃時,C3H6的選擇性=×100%≈66.7%,550 ℃時,C3H6的選擇性=×100%≈61.5%,575 ℃時,C3H6的選擇性=×100%≈51.5%,故選擇相對較低的溫度能夠提高C3H6選擇性。
2.(1)一定條件下,用Fe2O3、NiO或Cr2O3作催化劑對燃煤煙氣回收。反應為2CO(g)+SO2(g) 2CO2(g)+S(l) ΔH=。某科研小組用Fe2O3作催化劑。在380 ℃時,分別研究了[n(CO)∶n(SO2)]為1∶1、3∶1時SO2轉化率的變化情況(圖1)。則圖1中表示n(CO)∶n(SO2)=3∶1的變化曲線為________。
a
(2)目前,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以乙烯作為還原劑的脫硝(NO)原理,其脫硝機理示意圖如圖2,脫硝率與溫度、負載率(分子篩中催化劑的質量分數)的關系如圖3所示。
①寫出該脫硝原理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達到最佳脫硝效果,應采取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350 ℃、負載率3.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玉林市| 榆林市| 韶关市| 陆良县| 那曲县| 荆门市| 扬中市| 永吉县| 陆川县| 宕昌县| 新津县| 同心县| 田林县| 安宁市| 太仆寺旗| 册亨县| 逊克县| 金寨县| 南汇区| 永年县| 河西区| 灵山县| 增城市| 屯留县| 博乐市| 罗江县| 定远县| 西藏| 资源县| 芜湖市| 镇巴县| 孙吴县| 十堰市| 汉阴县| 乳源| 拉孜县| 江口县| 许昌市| 宜兴市|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