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1講 反應歷程與化學反應速率1.了解基元反應、過渡態理論,了解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數。2.掌握多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分析方法。考點一 基元反應 過渡態理論1.基元反應(1)概念: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是分幾步完成的,其中的每一步反應都稱為基元反應。(2)速率方程:對于基元反應aA+bB===gG+hH,其速率方程可寫為v=____________(其中k稱為速率常數,恒溫下,k不因反應物濃度的改變而變化)。2.過渡態理論如圖所示是兩步完成的化學反應,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反應物為A、B,中間體為C,生成物為D。(2)由A、B生成C的反應為吸熱反應,由C生成D的反應為____熱反應,總反應為放熱反應。(3)第一步為____(填“快”或“慢”,下同)反應,第二步為____反應,決定總反應快慢的是慢反應。3.催化劑與活化能(1)催化劑的催化機理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生成能量更低的中間產物,降低了達到過渡態所需要的活化能,使反應速率加快。反應A+B→AB的活化能為________。加入催化劑K后,反應分兩步進行:①A+K→AK 活化能為Ea1(慢反應)②AK+B→AB+K 活化能為Ea2(快反應)總反應方程式:A+BAB,反應活化能(能壘)為________。(2)活化能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①加入催化劑后,兩步基元反應的活化能Ea1和Ea2均小于原反應的活化能Ea,因此反應速率加快。②兩步基元反應由于Ea1>Ea2,第1步反應是慢反應,決定整個反應的快慢。【教考銜接】典例[2023·全國甲卷,28(3)]MO+分別與CH4、CD4反應,體系的能量隨反應進程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兩者歷程相似,圖中以CH4示例)。(ⅰ)步驟Ⅰ和Ⅱ中涉及氫原子成鍵變化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ⅱ)直接參與化學鍵變化的元素被替換為更重的同位素時,反應速率會變慢,則MO+與CD4反應的能量變化應為圖中曲線________(填“c”或“d”)。(ⅲ)MO+與CH2D2反應,氘代甲醇的產量CH2DOD________CHD2OH(填“>”“<”或“=”)。若MO+與CHD3反應,生成的氘代甲醇有________種。聽課筆記 【對點演練】考向一 反應機理——快反應與慢反應1.已知反應:2NO(g)+Br2(g) 2NOBr(g) ΔH=-a kJ·mol-1(a>0),其反應機理如下:①NO(g)+Br2(g) NOBr2(g) 快②NO(g)+NOBr2(g) 2NOBr(g) 慢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速率主要取決于①的快慢B.NOBr2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正反應的活化能比逆反應的活化能小a kJ·mol-1D.增大Br2(g)濃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加快反應速率2.據文獻報道,某反應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歷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2N2+6H2OB.Ti4+…NH2—N===O是中間產物C.Ti4+是催化劑D.Ti4+…NH2—N===O―→Ti4++N2+H2O屬于分解反應3.[2024·九省聯考貴州卷,14]叔丁基溴可與硝酸銀在醇溶液中反應:(CH3)3C—Br+AgNO3 (CH3)3C—ONO2+AgBr↓反應分步進行:①(CH3)3C—Br―→[(CH3)3CBr]―→(CH3)3C++Br-②―→[(CH3)3CONO2]―→(CH3)3C—ONO2下圖是該反應能量變化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選用催化劑可改變反應ΔH的大小B.圖中Ⅰ對應的物質是[(CH3)3CONO2]C.其他條件不變時的濃度越高,總反應速率越快D.其他條件不變時,(CH3)3C—Br的濃度是總反應速率的決定因素考向二 速率常數與速率方程4.工業上利用CH4(混有CO和H2)與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制取H2,原理為CH4(g)+H2O(g) CO(g)+3H2(g),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表達式為v逆=k·c(CO)·c3(H2),k為速率常數,在某溫度下測得實驗數據如表所示:CO濃度 /(mol·L-1) H2濃度 /(mol·L-1) 逆反應速率 /(mol·L-1·min-1)0.1 c1 8.0c2 c1 16.0c2 0.15 6.75由上述數據可得該溫度下,c2=________,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常數k=________ L3·mol-3·min-1。5.300 ℃時,2NO(g)+Cl2(g) 2ClNO(g)的正反應速率表達式為v正=k·cn(ClNO),測得正反應速率和濃度的關系如下表:序號 c(ClNO)/(mol·L-1) v正/(mol·L-1·s-1)① 0.30 3.60×10-9② 0.60 1.44×10-8③ 0.90 3.24×10-8n=________;k=________。6.已知2N2O5(g) 2N2O4(g)+O2(g),起始時N2O5(g)為35.8 kPa,分解的反應速率v=2×10-3×pN2O5(kPa·min-1)。t=62 min時,測得體系中pO2=2.9 kPa,則此時的pN2O5=________kPa,v=________kPa·min-1。考點二 反應歷程圖像分析1.常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的活性、接觸面積、原電池原理、副反應等。2.隨著時間的推移,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3.絕大多數催化劑都有活性溫度范圍,溫度太低時,催化劑的活性太小,反應速率太慢;隨溫度升高,反應速率逐漸增大,物質轉化率增大,溫度過高又會破壞催化劑的活性。4.速率圖像分析的一般方法(1)看清關鍵點:起點、終點和變化點。(2)看清變化趨勢。(3)綜合分析反應原理,如有的反應放熱造成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有的反應生成的金屬與原金屬形成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有的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有的反應生成物中有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有的反應溫度過高,造成催化劑失去活性,反應速率減慢等。【教考銜接】典例1 [2023·新課標卷,29(2)]研究表明,合成氨反應在Fe催化劑上可能通過圖2機理進行(*表示催化劑表面吸附位表示被吸附于催化劑表面的N2)。判斷上述反應機理中,速率控制步驟(即速率最慢步驟)為________(填步驟前的標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聽課筆記 典例2 [2023·遼寧卷,18(3)(ⅱ)]接觸法制硫酸的關鍵反應為SO2的催化氧化:SO2(g)+O2(g) SO3(g) ΔH=-98.9 kJ·mol-1為提高釩催化劑的綜合性能,我國科學家對其進行了改良。不同催化劑下,溫度和轉化率關系如下圖所示,催化性能最佳的是________(填標號)。聽課筆記 【對點演練】考向一 濃度與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1.把在空氣中久置的鋁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鹽酸的燒杯中,該鋁片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速率v與反應時間t可用如圖的坐標曲線來表示。回答下列問題:(1)O→a段不生成氫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段生成氫氣的速率增加較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c時生成氫氣的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二 溫度與選擇性的雙重影響2.汽車排氣管裝有三元催化劑裝置,在催化劑表面通過發生吸附、解吸消除CO、NO等污染物。反應機理如下[Pt(s)表示催化劑,右上角帶“*”表示吸附狀態]:Ⅰ.NO+Pt(s)===NO*Ⅱ.CO+Pt(s)===CO*Ⅲ.NO*===N*+O*Ⅳ.CO*+O*===CO2+Pt(s)Ⅴ.N*+ N*===N2+Pt(s)Ⅵ.NO*+N*===N2O+Pt(s)經測定汽車尾氣中反應物濃度及生成物濃度隨溫度T變化關系如圖1和圖2所示。(1)圖1中溫度從Ta升至Tb的過程中,反應物濃度急劇減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2中T2 ℃時反應Ⅴ的活化能________(填“<”“>”或“=”)反應Ⅵ的活化能;T3 ℃時發生的主要反應為________(填“Ⅳ”“Ⅴ”或“Ⅵ”)。3.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氣中的NOx是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在有氧條件下,新型催化劑M能催化NH3與NOx反應生成N2。將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氣體,勻速通入裝有催化劑M的反應器中反應(裝置見圖1)。反應相同時間NOx的去除率隨反應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在50~250 ℃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緩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反應溫度高于380 ℃時,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1講 反應歷程與化學反應速率考點一夯實·必備知識1.(2)k·ca(A)·cb(B)2.(2)放 (3)慢 快3.(1)Ea Ea1突破·關鍵能力教考銜接典例 解析:(ⅰ)步驟Ⅰ涉及的是碳氫鍵的斷裂和氫氧鍵的形成,步驟Ⅱ中涉及碳氧鍵形成,所以符合題意的是步驟Ⅰ;(ⅱ)直接參與化學鍵變化的元素被替換為更重的同位素時,反應速率會變慢,則此時正反應活化能會增大,根據圖示可知,MO+與CD4反應的能量變化應為圖中曲線c;(ⅲ)MO+與CH2D2反應時,因直接參與化學鍵變化的元素被替換為更重的同位素時,反應速率會變慢,則單位時間內產量會下降,則氘代甲醇的產量CH2DOD<CHD2OH;根據反應機理可知,若MO+與CHD3反應,生成的氘代甲醇可能為CHD2OD和CD3OH,共2種。答案:(ⅰ)Ⅰ (ⅱ)c (ⅲ)< 2對點演練1.解析:反應速率主要取決于慢的一步,所以該反應的速率主要取決于②的快慢,故A錯誤;NOBr2是反應過程中的中間產物,不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故B錯誤;由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說明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所以正反應的活化能比逆反應的活化能小a kJ·mol-1,故C正確;增大Br2(g)濃度,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但單位體積內的活化分子數目增多,所以能加快反應速率,故D錯誤。答案:C2.解析:根據反應歷程,參加反應的物質有NH3、NO、O2,生成物有N2和H2O,因此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4NH3+2NO+2O23N2+6H2O,故A錯誤;根據題中信息得到Ti4+…NH2—N===O是中間產物,故B正確;Ti4+在整個反應過程中參與了反應,但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未變,因此Ti4+是催化劑,故C正確;分解反應是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新物質,因此Ti4+…NH2—N===O―→Ti4++N2+H2O屬于分解反應,故D正確。答案:A3.答案:D4.解析:根據v逆=k·c(CO)·c3(H2),由表中數據可得:(c1 mol·L-1)3=,c2 mol·L-1=,所以有k××=16.0 mol·L-1·min-1,解得k=1.0×104 L3·mol-3·min-1,代入c2的等式可得c2=0.2。答案:0.2 1.0×1045.解析:根據表格①②中的數據,代入正反應速率表達式然后做比值:=,解得n=2,將n和①或②或③中數據代入正反應速率表達式得k=4.0×10-8 L·mol-1·s-1。答案:2 4.0×10-8 L·mol-1·s-16.解析: 2N2O5(g)===2N2O4(g)+O2(g)起始/kPa 35.8 0 0變化/kPa 2.9×2 2.9×2 2.962 min時/kPa 30.0 5.8 2.9v=2×10-3×30.0 kPa·min-1=6.0×10-2 kPa·min-1。答案:30.0 6.0×10-2考點二突破·關鍵能力教考銜接典例1 解析:由圖1中信息可知,N2(g)===N(g)的ΔH=+473 kJ·mol-1,則N≡N的鍵能為946 kJ·mol-1;H2(g)===3H(g)的ΔH=+654 kJ·mol-1,則H—H鍵的鍵能為436 kJ·mol-1。在化學反應中,最大的能壘為速率控制步驟,而斷開化學鍵的步驟都屬于能壘,由于N≡N的鍵能比H—H鍵的大很多,因此,在上述反應機理中,速率控制步驟為(ⅱ)。答案:(ⅱ) 在化學反應中,最大的能壘為速率控制步驟,而斷開化學鍵的步驟都屬于能壘,由于N≡N的鍵能比H—H鍵的大很多,因此,在上述反應機理中,速率控制步驟為(ⅱ)典例2 解析:為了提高催化劑的綜合性能,科學家對催化劑進行了改良,從圖中可以看出標號為d的催化劑V K Cs Ce對SO2的轉化率最好,產率最佳,故答案選d。答案:d對點演練1.答案:(1)鋁的表面有一層致密的Al2O3薄膜,能與H+反應得到鹽和水,無氫氣放出(2)反應放熱,溶液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或反應產生的鋁離子是該反應的催化劑)(3)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逐漸降低2.解析:(1)由圖1可知,溫度升高,反應物的消耗量增大,說明催化劑的活性增強,反應速率加快。(2)由圖2可知,T2 ℃時,N2的濃度小于N2O的濃度,說明反應Ⅴ的反應速率小于反應Ⅵ的反應速率,則反應Ⅴ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Ⅵ的活化能;T3 ℃時,生成物二氧化碳的濃度最大,說明發生的主要反應為反應Ⅳ。答案:(1)溫度升高,催化劑活性增強,反應速率加快 (2)> Ⅳ3.答案: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劑活性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與溫度升高共同使 NOx 去除反應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緩慢段主要是溫度升高,催化劑活性下降,反應速率上升較慢 催化劑活性下降;NH3 與 O2 反應生成了 NO(共37張PPT)第41講 反應歷程與化學反應速率1. 了解基元反應、過渡態理論,了解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數。2.掌握多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分析方法。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一考點一 基元反應 過渡態理論1.基元反應(1)概念: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是分幾步完成的,其中的每一步反應都稱為基元反應。(2)速率方程:對于基元反應aA+bB===gG+hH,其速率方程可寫為v=____________(其中k稱為速率常數,恒溫下,k不因反應物濃度的改變而變化)。k·ca(A)·cb(B)2.過渡態理論如圖所示是兩步完成的化學反應,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反應物為A、B,中間體為C,生成物為D。(2)由A、B生成C的反應為吸熱反應,由C生成D的反應為____熱反應,總反應為放熱反應。(3)第一步為____(填“快”或“慢”,下同)反應,第二步為____反應,決定總反應快慢的是慢反應。放慢快3.催化劑與活化能(1)催化劑的催化機理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生成能量更低的中間產物,降低了達到過渡態所需要的活化能,使反應速率加快。反應A+B→AB的活化能為________。加入催化劑K后,反應分兩步進行:①A+K→AK 活化能為Ea1(慢反應)②AK+B→AB+K 活化能為Ea2(快反應)總反應方程式:A+BAB,反應活化能(能壘)為________。EaEa1(2)活化能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①加入催化劑后,兩步基元反應的活化能Ea1和Ea2均小于原反應的活化能Ea,因此反應速率加快。②兩步基元反應由于Ea1>Ea2,第1步反應是慢反應,決定整個反應的快慢。【教考銜接】典例[2023·全國甲卷,28(3)]MO+分別與CH4、CD4反應,體系的能量隨反應進程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兩者歷程相似,圖中以CH4示例)。(ⅰ)步驟Ⅰ和Ⅱ中涉及氫原子成鍵變化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ⅱ)直接參與化學鍵變化的元素被替換為更重的同位素時,反應速率會變慢,則MO+與CD4反應的能量變化應為圖中曲線________(填“c”或“d”)。(ⅲ)MO+與CH2D2反應,氘代甲醇的產量CH2DOD________CHD2OH(填“>”“<”或“=”)。若MO+與CHD3反應,生成的氘代甲醇有________種。Ⅰc<2解析:(ⅰ)步驟Ⅰ涉及的是碳氫鍵的斷裂和氫氧鍵的形成,步驟Ⅱ中涉及碳氧鍵形成,所以符合題意的是步驟Ⅰ;(ⅱ)直接參與化學鍵變化的元素被替換為更重的同位素時,反應速率會變慢,則此時正反應活化能會增大,根據圖示可知,MO+與CD4反應的能量變化應為圖中曲線c;(ⅲ)MO+與CH2D2反應時,因直接參與化學鍵變化的元素被替換為更重的同位素時,反應速率會變慢,則單位時間內產量會下降,則氘代甲醇的產量CH2DOD<CHD2OH;根據反應機理可知,若MO+與CHD3反應,生成的氘代甲醇可能為CHD2OD和CD3OH,共2種。【對點演練】考向一 反應機理——快反應與慢反應1.已知反應:2NO(g)+Br2(g) 2NOBr(g) ΔH=-a kJ·mol-1(a>0),其反應機理如下:①NO(g)+Br2(g) NOBr2(g) 快②NO(g)+NOBr2(g) 2NOBr(g) 慢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速率主要取決于①的快慢B.NOBr2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正反應的活化能比逆反應的活化能小a kJ·mol-1D.增大Br2(g)濃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加快反應速率答案:C解析:反應速率主要取決于慢的一步,所以該反應的速率主要取決于②的快慢,故A錯誤;NOBr2是反應過程中的中間產物,不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故B錯誤;由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說明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所以正反應的活化能比逆反應的活化能小a kJ·mol-1,故C正確;增大Br2(g)濃度,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但單位體積內的活化分子數目增多,所以能加快反應速率,故D錯誤。2.據文獻報道,某反應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歷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2N2+6H2OB.Ti4+…NH2—N===O是中間產物C.Ti4+是催化劑D.Ti4+…NH2—N===O―→Ti4++N2+H2O屬于分解反應答案:A3.[2024·九省聯考貴州卷,14]叔丁基溴可與硝酸銀在醇溶液中反應:(CH3)3C—Br+AgNO3 (CH3)3C—ONO2+AgBr↓反應分步進行:①(CH3)3C—Br―→[(CH3)3C Br]―→(CH3)3C++Br-②―→[(CH3)3C ONO2]―→(CH3)3C—ONO2下圖是該反應能量變化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選用催化劑可改變反應ΔH的大小B.圖中Ⅰ對應的物質是[(CH3)3C ONO2]C.其他條件不變時的濃度越高,總反應速率越快D.其他條件不變時,(CH3)3C—Br的濃度是總反應速率的決定因素答案:D考向二 速率常數與速率方程4.工業上利用CH4(混有CO和H2)與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制取H2,原理為CH4(g)+H2O(g) CO(g)+3H2(g),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表達式為v逆=k·c(CO)·c3(H2),k為速率常數,在某溫度下測得實驗數據如表所示:由上述數據可得該溫度下,c2=________,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常數k=________ L3·mol-3·min-1。CO濃度/(mol·L-1) H2濃度/(mol·L-1) 逆反應速率/(mol·L-1·min-1)0.1 c1 8.0c2 c1 16.0c2 0.15 6.750.21.0×1045.300 ℃時,2NO(g)+Cl2(g) 2ClNO(g)的正反應速率表達式為v正=k·cn(ClNO),測得正反應速率和濃度的關系如下表:n=________;k=____________________。序號 c(ClNO)/(mol·L-1) v正/(mol·L-1·s-1)① 0.30 3.60×10-9② 0.60 1.44×10-8③ 0.90 3.24×10-824.0×10-8 L·mol-1·s-1解析:根據表格①②中的數據,代入正反應速率表達式然后做比值:=,解得n=2,將n和①或②或③中數據代入正反應速率表達式得k=4.0×10-8 L·mol-1·s-1。6.已知2N2O5(g) 2N2O4(g)+O2(g),起始時N2O5(g)為35.8 kPa,分解的反應速率v=2×10-3×pN2O5(kPa·min-1)。t=62 min時,測得體系中pO2=2.9 kPa,則此時的pN2O5=________kPa,v=________kPa·min-1。30.06.0×10-2解析: 2N2O5(g)===2N2O4(g)+O2(g)起始/kPa 35.8 0 0變化/kPa 2.9×2 2.9×2 2.962 min時/kPa 30.0 5.8 2.9v=2×10-3×30.0 kPa·min-1=6.0×10-2 kPa·min-1。考點二考點二 反應歷程圖像分析1.常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的活性、接觸面積、原電池原理、副反應等。2.隨著時間的推移,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3.絕大多數催化劑都有活性溫度范圍,溫度太低時,催化劑的活性太小,反應速率太慢;隨溫度升高,反應速率逐漸增大,物質轉化率增大,溫度過高又會破壞催化劑的活性。4.速率圖像分析的一般方法(1)看清關鍵點:起點、終點和變化點。(2)看清變化趨勢。(3)綜合分析反應原理,如有的反應放熱造成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有的反應生成的金屬與原金屬形成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有的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有的反應生成物中有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有的反應溫度過高,造成催化劑失去活性,反應速率減慢等。【教考銜接】典例1 [2023·新課標卷,29(2)]研究表明,合成氨反應在Fe催化劑上可能通過圖2機理進行(*表示催化劑表面吸附位表示被吸附于催化劑表面的N2)。判斷上述反應機理中,速率控制步驟(即速率最慢步驟)為________(填步驟前的標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ⅱ) 在化學反應中,最大的能壘為速率控制步驟,而斷開化學鍵的步驟都屬于能壘,由于N≡N的鍵能比H—H鍵的大很多,因此,在上述反應機理中,速率控制步驟為(ⅱ)解析:由圖1中信息可知,N2(g)===N(g)的ΔH=+473 kJ·mol-1,則N≡N的鍵能為946 kJ·mol-1;H2(g)===3H(g)的ΔH=+654 kJ·mol-1,則H—H鍵的鍵能為436 kJ·mol-1。在化學反應中,最大的能壘為速率控制步驟,而斷開化學鍵的步驟都屬于能壘,由于N≡N的鍵能比H—H鍵的大很多,因此,在上述反應機理中,速率控制步驟為(ⅱ)。典例2 [2023·遼寧卷,18(3)(ⅱ)]接觸法制硫酸的關鍵反應為SO2的催化氧化:SO2(g)+O2(g) SO3(g) ΔH=-98.9 kJ·mol-1為提高釩催化劑的綜合性能,我國科學家對其進行了改良。不同催化劑下,溫度和轉化率關系如下圖所示,催化性能最佳的是________(填標號)。d解析:為了提高催化劑的綜合性能,科學家對催化劑進行了改良,從圖中可以看出標號為d的催化劑V K Cs Ce對SO2的轉化率最好,產率最佳,故答案選d。【對點演練】考向一 濃度與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1.把在空氣中久置的鋁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鹽酸的燒杯中,該鋁片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速率v與反應時間t可用如圖的坐標曲線來表示。回答下列問題:(1)O→a段不生成氫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段生成氫氣的速率增加較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c時生成氫氣的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鋁的表面有一層致密的Al2O3薄膜,能與H+反應得到鹽和水,無氫氣放出反應放熱,溶液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或反應產生的鋁離子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逐漸降低考向二 溫度與選擇性的雙重影響2.汽車排氣管裝有三元催化劑裝置,在催化劑表面通過發生吸附、解吸消除CO、NO等污染物。反應機理如下[Pt(s)表示催化劑,右上角帶“*”表示吸附狀態]:Ⅰ.NO+Pt(s)===NO*Ⅱ.CO+Pt(s)===CO*Ⅲ.NO*===N*+O*Ⅳ.CO*+O*===CO2+Pt(s)Ⅴ.N*+ N*===N2+Pt(s)Ⅵ.NO*+N*===N2O+Pt(s)經測定汽車尾氣中反應物濃度及生成物濃度隨溫度T變化關系如圖1和圖2所示。(1)圖1中溫度從Ta升至Tb的過程中,反應物濃度急劇減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2中T2 ℃時反應Ⅴ的活化能________(填“<”“>”或“=”)反應Ⅵ的活化能;T3 ℃時發生的主要反應為________(填“Ⅳ”“Ⅴ”或“Ⅵ”)。溫度升高,催化劑活性增強,反應速率加快>Ⅳ解析:(1)由圖1可知,溫度升高,反應物的消耗量增大,說明催化劑的活性增強,反應速率加快。(2)由圖2可知,T2 ℃時,N2的濃度小于N2O的濃度,說明反應Ⅴ的反應速率小于反應Ⅵ的反應速率,則反應Ⅴ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Ⅵ的活化能;T3 ℃時,生成物二氧化碳的濃度最大,說明發生的主要反應為反應Ⅳ。3.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氣中的NOx是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在有氧條件下,新型催化劑M能催化NH3與NOx反應生成N2。將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氣體,勻速通入裝有催化劑M的反應器中反應(裝置見圖1)。反應相同時間NOx的去除率隨反應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在50~250 ℃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緩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反應溫度高于380 ℃時,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劑活性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與溫度升高共同使 NOx 去除反應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緩慢段主要是溫度升高,催化劑活性下降,反應速率上升較慢催化劑活性下降;NH3 與 O2 反應生成了 N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41講 反應歷程與化學反應速率.docx 第41講 反應歷程與化學反應速率.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