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45講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調控 (學案+課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45講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調控 (學案+課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共30張PPT)
第45講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調控
1. 了解熵、熵變的含義,會用復合判據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
2.了解化學反應的調控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點一
考點二
考點一
考點一 化學反應的方向
1.自發反應
在一定條件下,無需外界幫助就能自發進行的反應稱為自發反應。
2.熵和熵變
(1)熵是度量體系混亂程度的物理量,符號為S。
(2)影響熵大小的因素
①相同條件下,物質不同熵不同。
②同一物質:S(g)>S(l)>S(s)。
(3)ΔS=________________。化學反應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應自發進行。
S(生成物)-S(反應物)
3.判斷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據
ΔG=ΔH-TΔS
當ΔG<0時,反應________自發進行;
當ΔG=0時,反應處于平衡狀態;
當ΔG>0時,反應不能自發進行。

【易錯診斷】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理由。
1.ΔH<0,ΔS>0的反應,一定是自發反應:________。
2.在其他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為焓變和熵變都與反應的自發性有關,因此焓變或熵變均可以單獨作為判斷反應能否自發進行的判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過程自發性不僅能用于判斷過程的方向,還能確定過程發生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確。
錯誤。使用催化劑,不能改變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錯誤。焓變或熵變均不能單獨作為反應能否自發進行的判據
錯誤。過程自發性能判斷過程的方向,但不能確定過程發生的速率
【教考銜接】
例1 [2022·浙江1月,20]AB型強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可視作特殊的化學反應)表示為AB(s)===An+(aq)+Bn-(aq),其焓變和熵變分別為ΔH和ΔS。對于不同組成的AB型強電解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ΔH和ΔS均大于零
B.ΔH和ΔS均小于零
C.ΔH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ΔS大于零
D.ΔH和ΔS均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
答案:D
解析:強電解質溶于水有的放熱,如硫酸銅等;有的吸熱,如碳酸氫鈉等,所以在水中溶解對應的ΔH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熵表示體系混亂程度。體系越混亂,則熵越大。AB型強電解質溶于水,存在熵的變化。固體轉化為離子,混亂度是增加的,但離子在水中存在水合過程,這樣會引發水的混亂度的變化,讓水分子更加規則,即水的混亂度下降,所以整個溶解過程的熵變ΔS,取決于固體轉化為離子的熵增與水合過程的熵減兩個作用的相對大小關系。若是前者占主導,則整個溶解過程熵增,即ΔS>0,反之,熵減,即ΔS<0。綜上所述,D項符合題意。
典例2 [2022·湖南卷,17(1)]已知ΔG=ΔH-TΔS,ΔG的值只決定于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忽略ΔH、ΔS隨溫度的變化。若ΔG<0,則該反應可以自發進行。根據下圖判斷:600℃時,下列反應不能自發進行的是________。
A.C(s)+O2(g)===CO2(g)
B.2C(s)+O2(g)===2CO(g)
C.TiO2(s)+2Cl2(g)===TiCl4(g)+O2(g)
D.TiO2(s)+C(s)+2Cl2(g)===TiCl4(g)+CO2(g)
答案:C
解析:結合圖像可知600 ℃時,A項、B項中反應的ΔG均小于0,反應可自發進行;C項中反應的ΔG大于0,反應不能自發進行;由于ΔG的值只和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有關,將A項、C項中反應依次編號為①、②,由①+②可得D項中反應,根據圖中數據可得,600 ℃時該反應的ΔG<0,故該反應可自發進行。C項符合題意。
【師說·延伸】 
①若反應a=反應b+反應c,則ΔG(a)===ΔG(b)+ΔG(c);
②若反應a=2×反應b+反應c,則ΔG(a)===2ΔG(b)+ΔG(c)。
【對點演練】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非自發反應一定不能實現
B.同種物質氣態時熵值最小,固態時熵值最大
C.反應NH3(g)+HCl(g)===NH4Cl(s)在室溫下可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ΔH<0
D.恒溫恒壓下,ΔH<0且ΔS>0的反應一定不能自發進行
答案:C
解析:反應是否自發進行,由熵變、焓變、溫度共同決定,非自發反應在改變條件時可以發生,選項A錯誤;熵是指體系的混亂度,同種物質熵值:氣態>液態>固態,選項B錯誤;反應能自發進行說明:ΔH-TΔS<0,由化學方程式NH3(g)+HCl(g)===NH4Cl(s)可知該反應的ΔS<0,要使ΔH-TΔS<0,必須滿足ΔH<0,選項C正確;恒溫恒壓下,ΔH<0且ΔS>0的反應的ΔH-TΔS<0,反應一定可以自發進行,選項D錯誤。
2.(1)汽車燃油不完全燃燒時產生CO,有人設想按下列反應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該反應的ΔH>0,簡述該設想能否實現的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飛行時,尾氣中的NO會破壞臭氧層。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化學方程式為2NO+2CO 2CO2+N2。反應能夠自發進行,則反應的ΔH_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aSO4(s)+CO(g) CaO(s)+SO2(g)+CO2(g) ΔH=+218 kJ·mol-1,該反應能夠自發進行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
不能實現,因為該反應的ΔH>0,ΔS<0,反應不可能自發進行

該反應的ΔS<0,因該反應能自發進行,根據ΔG=ΔH-TΔS<0可知ΔH<0
高溫
3.在C和O2的反應體系中:
反應①:C(s)+O2(g)===CO2(g)ΔH1=-394 kJ·mol-1
反應②:2CO(g)+O2(g)===2CO2(g)ΔH2=-566 kJ·mol-1
反應③:2C(s)+O2(g)===2CO(g) ΔH3
設y=ΔH-TΔS,反應①、②和③的y隨溫度T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對應反應③的線條是________。
a
解析:由已知方程式:(2×反應①-反應②)可得反應③,結合蓋斯定律得:ΔH3=2ΔH1-ΔH2=-222 kJ·mol-1,反應①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升溫y不變,對應線條b,升溫促進反應②平衡逆向移動,氣體分子數增多,y值增大,對應線條c,升溫促進反應③平衡逆向移動,氣體分子數減少,y值減小,對應線條a。
4.灰錫結構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錫結構堅固,可以用于制造器皿。已知在0 ℃、100 kPa條件下,白錫轉化為灰錫的ΔH=-2.18 kJ·mol-1,ΔS=-6.61 J·mol-1·K-1。現把由白錫制成的器皿在0 ℃、100 kPa的室內存放,它會不會變成灰錫而不能繼續使用?

答案:在0 ℃、100 kPa條件下,白錫轉化為灰錫的ΔG=ΔH-TΔS=-2.18 kJ·mol-1-273 K×(-6.61×10-3 kJ·mol-1·K-1)≈-0.375 kJ·mol-1<0,因此在該條件下白錫會變為灰錫。
考點二
考點二 化學反應的調控——工業合成氨
1.化工生產適宜條件選擇的一般原則
條件 原則
從化學反應速率分析 既不能過快,又不能太慢
從化學平衡移動分析 既要注意外界條件對速率和平衡影響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對二者影響的矛盾性
從原料的利用率分析 增加易得廉價原料,提高難得高價原料的利用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從實際生產能力分析 如設備承受高溫、高壓能力等
從催化劑的使用活性分析 注意催化劑的活性受溫度的限制
2.控制反應條件的基本措施
(1)控制化學反應速率的措施
通過改變反應體系的溫度、溶液的濃度、氣體的壓強(或濃度)、固體的表面積以及使用催化劑等途徑調控反應速率。
(2)提高轉化率的措施
通過改變可逆反應體系的溫度、溶液的濃度、氣體的壓強(或濃度)等改變可逆反應的限度,從而提高轉化率。
3.工業合成氨反應的適宜條件
(1)理論分析
對合成氨反 應的影響 影響因素
濃度 溫度 壓強 催化劑
增大合成氨的反應速率 增大反應物濃度 ____ ____ 使用
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增大反應物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 ____ ____ 無影響
高溫
高壓
低溫
高壓
(2)實際工業合成氨反應的適宜條件
①壓強
②溫度:700 K左右。
③催化劑:以鐵為主體的多成分催化劑。
④濃度:N2與H2的投料比(物質的量之比)為1∶2.8。
⑤分離出氨氣,原料氣循環使用。
【師說·助學】 選擇700 K左右溫度的依據:①反應速率符合要求;②700 K時催化劑的催化活性最好。
【教考銜接】
典例[2023·遼寧卷,18(3)(ⅰ)]接觸法制硫酸的關鍵反應為SO2的催化氧化:SO2(g)+O2(g) SO3(g) ΔH=-98.9 kJ·mol-1
(ⅰ)為尋求固定投料比下不同反應階段的最佳生產溫度,繪制相應轉化率(α)下反應速率(數值已略去)與溫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
b.α=0.88的曲線代表平衡轉化率
c.α越大,反應速率最大值對應溫度越低
d.可根據不同α下的最大速率,選擇最佳生產溫度
cd
解析:根據不同轉化率下的反應速率曲線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速率先加快后減慢,a錯誤;從圖中所給出的速率曲線可以看出,相同溫度下,轉化率越低反應速率越快,但在轉化率小于88%時的反應速率圖像并沒有給出,無法判斷α=0.88的條件下是否是平衡轉化率,b錯誤;從圖像可以看出隨著轉化率的增大,最大反應速率不斷減小,最大反應速率出現的溫度也逐漸降低,c正確;從圖像可以看出隨著轉化率的增大,最大反應速率出現的溫度也逐漸降低,這時可以根據不同轉化率選擇合適的反應溫度以減少能源的消耗,d正確。
【對點演練】
1.合成氨工業中,原料氣(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氣)在進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銅(Ⅰ)溶液來吸收原料氣中的CO,其反應是[Cu(NH3)2]Ac+CO+NH3 [Cu(NH3)3]Ac·CO ΔH<0。
(1)必須除去原料氣中C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二氨合銅(Ⅰ)溶液吸收CO的適宜生產條件應是__________。
(3)吸收CO后的醋酸二氨合銅(Ⅰ)溶液經過適當處理又可再生,恢復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環使用。醋酸二氨合銅(Ⅰ)溶液再生的適宜生產條件應是___________。
防止CO使催化劑中毒
低溫、高壓
高溫、低壓
解析:合成氨的流程中的除雜,是為了除去能使催化劑中毒的物質。題中指出:在合成氨的過程中必須除去CO,因此CO是屬于使催化劑中毒的物質。從吸收CO的化學方程式可得:吸收CO的反應是正反應氣體體積縮小的放熱反應,因此為了使CO盡最大可能地被吸收,應采取高壓、低溫的辦法使平衡正向移動,要使醋酸二氨合銅(Ⅰ)溶液再生,即使平衡逆向移動,故必須采取低壓、高溫的辦法。
2.化學反應原理在科研和生產中有廣泛應用。
(1)利用“化學蒸氣轉移法”制備TaS2晶體,發生反應:TaS2(s)+2I2(g) TaI4(g)+S2(g) ΔH>0(Ⅰ)。如圖所示,反應(Ⅰ)在石英真空管中進行,先在溫度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純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時間后,在溫度為T1的一端得到了純凈TaS2晶體,則溫度T1____T2(填“>”“<”或“=”)。上述反應體系中循環使用的物質是______。
<
I2
(2)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應方程式為CO(g)+2H2(g) CH3OH(g)。
CO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該反應ΔH____0(填“>”或“<”)。實際生產條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左右,選擇此壓強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1.3×104 kPa下,CO的轉化率已較高,再增大壓強CO轉化率提高不大,同時生產成本增加,得不償失第45講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調控
1.了解熵、熵變的含義,會用復合判據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
2.了解化學反應的調控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點一 化學反應的方向
1.自發反應
在一定條件下,無需外界幫助就能自發進行的反應稱為自發反應。
2.熵和熵變
(1)熵是度量體系混亂程度的物理量,符號為S。
(2)影響熵大小的因素
①相同條件下,物質不同熵不同。
②同一物質:S(g)>S(l)>S(s)。
(3)ΔS=________________。化學反應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應自發進行。
3.判斷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據
ΔG=ΔH-TΔS
當ΔG<0時,反應________自發進行;
當ΔG=0時,反應處于平衡狀態;
當ΔG>0時,反應不能自發進行。
【易錯診斷】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理由。
1.ΔH<0,ΔS>0的反應,一定是自發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其他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為焓變和熵變都與反應的自發性有關,因此焓變或熵變均可以單獨作為判斷反應能否自發進行的判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過程自發性不僅能用于判斷過程的方向,還能確定過程發生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銜接】
例1 [2022·浙江1月,20]AB型強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可視作特殊的化學反應)表示為AB(s)===An+(aq)+Bn-(aq),其焓變和熵變分別為ΔH和ΔS。對于不同組成的AB型強電解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ΔH和ΔS均大于零
B.ΔH和ΔS均小于零
C.ΔH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ΔS大于零
D.ΔH和ΔS均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
聽課筆記                                    
典例2 [2022·湖南卷,17(1)]已知ΔG=ΔH-TΔS,ΔG的值只決定于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忽略ΔH、ΔS隨溫度的變化。若ΔG<0,則該反應可以自發進行。根據下圖判斷:600℃時,下列反應不能自發進行的是________。
A.C(s)+O2(g)===CO2(g)
B.2C(s)+O2(g)===2CO(g)
C.TiO2(s)+2Cl2(g)===TiCl4(g)+O2(g)
D.TiO2(s)+C(s)+2Cl2(g)===TiCl4(g)+CO2(g)
聽課筆記                                    
【師說·延伸】 ①若反應a=反應b+反應c,則ΔG(a)===ΔG(b)+ΔG(c);
②若反應a=2×反應b+反應c,則ΔG(a)===2ΔG(b)+ΔG(c)。
【對點演練】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非自發反應一定不能實現
B.同種物質氣態時熵值最小,固態時熵值最大
C.反應NH3(g)+HCl(g)===NH4Cl(s)在室溫下可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ΔH<0
D.恒溫恒壓下,ΔH<0且ΔS>0的反應一定不能自發進行
2.(1)汽車燃油不完全燃燒時產生CO,有人設想按下列反應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該反應的ΔH>0,簡述該設想能否實現的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飛行時,尾氣中的NO會破壞臭氧層。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化學方程式為2NO+2CO 2CO2+N2。反應能夠自發進行,則反應的ΔH_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aSO4(s)+CO(g) CaO(s)+SO2(g)+CO2(g) ΔH=+218 kJ·mol-1,該反應能夠自發進行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
3.在C和O2的反應體系中:
反應①:C(s)+O2(g)===CO2(g)ΔH1=-394 kJ·mol-1
反應②:2CO(g)+O2(g)===2CO2(g)ΔH2=-566 kJ·mol-1
反應③:2C(s)+O2(g)===2CO(g) ΔH3
設y=ΔH-TΔS,反應①、②和③的y隨溫度T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對應反應③的線條是________。
4.灰錫結構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錫結構堅固,可以用于制造器皿。已知在0 ℃、100 kPa條件下,白錫轉化為灰錫的ΔH=-2.18 kJ·mol-1,ΔS=-6.61 J·mol-1·K-1。現把由白錫制成的器皿在0 ℃、100 kPa的室內存放,它會不會變成灰錫而不能繼續使用?
考點二 化學反應的調控——工業合成氨
1.化工生產適宜條件選擇的一般原則
條件 原則
從化學反應速率分析 既不能過快,又不能太慢
從化學平衡移動分析 既要注意外界條件對速率和平衡影響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對二者影響的矛盾性
從原料的利用率分析 增加易得廉價原料,提高難得高價原料的利用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從實際生產能力分析 如設備承受高溫、高壓能力等
從催化劑的使用活性分析 注意催化劑的活性受溫度的限制
2.控制反應條件的基本措施
(1)控制化學反應速率的措施
通過改變反應體系的溫度、溶液的濃度、氣體的壓強(或濃度)、固體的表面積以及使用催化劑等途徑調控反應速率。
(2)提高轉化率的措施
通過改變可逆反應體系的溫度、溶液的濃度、氣體的壓強(或濃度)等改變可逆反應的限度,從而提高轉化率。
3.工業合成氨反應的適宜條件
(1)理論分析
對合成氨反 應的影響 影響因素
濃度 溫度 壓強 催化劑
增大合成氨的反應速率 增大反應物濃度 ____ ____ 使用
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增大反應物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 ____ ____ 無影響
(2)實際工業合成氨反應的適宜條件
①壓強
②溫度:700 K左右。
③催化劑:以鐵為主體的多成分催化劑。
④濃度:N2與H2的投料比(物質的量之比)為1∶2.8。
⑤分離出氨氣,原料氣循環使用。
【師說·助學】 選擇700 K左右溫度的依據:①反應速率符合要求;②700 K時催化劑的催化活性最好。
【教考銜接】
典例[2023·遼寧卷,18(3)(ⅰ)]接觸法制硫酸的關鍵反應為SO2的催化氧化:
SO2(g)+O2(g) SO3(g) ΔH=-98.9 kJ·mol-1
(ⅰ)為尋求固定投料比下不同反應階段的最佳生產溫度,繪制相應轉化率(α)下反應速率(數值已略去)與溫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
b.α=0.88的曲線代表平衡轉化率
c.α越大,反應速率最大值對應溫度越低
d.可根據不同α下的最大速率,選擇最佳生產溫度
聽課筆記                                    
【對點演練】
1.合成氨工業中,原料氣(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氣)在進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銅(Ⅰ)溶液來吸收原料氣中的CO,其反應是[Cu(NH3)2]Ac+CO+NH3 [Cu(NH3)3]Ac·CO ΔH<0。
(1)必須除去原料氣中C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二氨合銅(Ⅰ)溶液吸收CO的適宜生產條件應是__________。
(3)吸收CO后的醋酸二氨合銅(Ⅰ)溶液經過適當處理又可再生,恢復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環使用。醋酸二氨合銅(Ⅰ)溶液再生的適宜生產條件應是________。
2.化學反應原理在科研和生產中有廣泛應用。
(1)利用“化學蒸氣轉移法”制備TaS2晶體,發生反應:TaS2(s)+2I2(g) TaI4(g)+S2(g) ΔH>0(Ⅰ)。如圖所示,反應(Ⅰ)在石英真空管中進行,先在溫度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純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時間后,在溫度為T1的一端得到了純凈TaS2晶體,則溫度T1____T2(填“>”“<”或“=”)。上述反應體系中循環使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應方程式為
CO(g)+2H2(g) CH3OH(g)。
CO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該反應ΔH____0(填“>”或“<”)。實際生產條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左右,選擇此壓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5講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調控
考點一
夯實·必備知識
2.(3)S(生成物)-S(反應物) 
3.能
易錯診斷
1.正確。
2.錯誤。使用催化劑,不能改變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3.錯誤。焓變或熵變均不能單獨作為反應能否自發進行的判據。
4.錯誤。過程自發性能判斷過程的方向,但不能確定過程發生的速率。
突破·關鍵能力
教考銜接
典例1 解析:強電解質溶于水有的放熱,如硫酸銅等;有的吸熱,如碳酸氫鈉等,所以在水中溶解對應的ΔH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熵表示體系混亂程度。體系越混亂,則熵越大。AB型強電解質溶于水,存在熵的變化。固體轉化為離子,混亂度是增加的,但離子在水中存在水合過程,這樣會引發水的混亂度的變化,讓水分子更加規則,即水的混亂度下降,所以整個溶解過程的熵變ΔS,取決于固體轉化為離子的熵增與水合過程的熵減兩個作用的相對大小關系。若是前者占主導,則整個溶解過程熵增,即ΔS>0,反之,熵減,即ΔS<0。綜上所述,D項符合題意。
答案:D
典例2 解析:結合圖像可知600 ℃時,A項、B項中反應的ΔG均小于0,反應可自發進行;C項中反應的ΔG大于0,反應不能自發進行;由于ΔG的值只和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有關,將A項、C項中反應依次編號為①、②,由①+②可得D項中反應,根據圖中數據可得,600 ℃時該反應的ΔG<0,故該反應可自發進行。C項符合題意。
答案:C
對點演練
1.解析:反應是否自發進行,由熵變、焓變、溫度共同決定,非自發反應在改變條件時可以發生,選項A錯誤;熵是指體系的混亂度,同種物質熵值:氣態>液態>固態,選項B錯誤;反應能自發進行說明:ΔH-TΔS<0,由化學方程式NH3(g)+HCl(g)===NH4Cl(s)可知該反應的ΔS<0,要使ΔH-TΔS<0,必須滿足ΔH<0,選項C正確;恒溫恒壓下,ΔH<0且ΔS>0的反應的ΔH-TΔS<0,反應一定可以自發進行,選項D錯誤。
答案:C
2.答案:(1)不能實現,因為該反應的ΔH>0,ΔS<0,反應不可能自發進行 (2)< 該反應的ΔS<0,因該反應能自發進行,根據ΔG=ΔH-TΔS<0可知ΔH<0 (3)高溫
3.解析:由已知方程式:(2×反應①-反應②)可得反應③,結合蓋斯定律得:ΔH3=2ΔH1-ΔH2=-222 kJ·mol-1,反應①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升溫y不變,對應線條b,升溫促進反應②平衡逆向移動,氣體分子數增多,y值增大,對應線條c,升溫促進反應③平衡逆向移動,氣體分子數減少,y值減小,對應線條a。
答案:a
4.答案:在0 ℃、100 kPa條件下,白錫轉化為灰錫的ΔG=ΔH-TΔS=-2.18 kJ·mol-1-273 K×(-6.61×10-3 kJ·mol-1·K-1)≈-0.375 kJ·mol-1<0,因此在該條件下白錫會變為灰錫。
考點二
夯實·必備知識
3.(1)高溫 高壓 低溫 高壓
突破·關鍵能力
教考銜接
典例 解析:根據不同轉化率下的反應速率曲線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速率先加快后減慢,a錯誤;從圖中所給出的速率曲線可以看出,相同溫度下,轉化率越低反應速率越快,但在轉化率小于88%時的反應速率圖像并沒有給出,無法判斷α=0.88的條件下是否是平衡轉化率,b錯誤;從圖像可以看出隨著轉化率的增大,最大反應速率不斷減小,最大反應速率出現的溫度也逐漸降低,c正確;從圖像可以看出隨著轉化率的增大,最大反應速率出現的溫度也逐漸降低,這時可以根據不同轉化率選擇合適的反應溫度以減少能源的消耗,d正確。
答案:cd 
對點演練
1.解析:合成氨的流程中的除雜,是為了除去能使催化劑中毒的物質。題中指出:在合成氨的過程中必須除去CO,因此CO是屬于使催化劑中毒的物質。從吸收CO的化學方程式可得:吸收CO的反應是正反應氣體體積縮小的放熱反應,因此為了使CO盡最大可能地被吸收,應采取高壓、低溫的辦法使平衡正向移動,要使醋酸二氨合銅(Ⅰ)溶液再生,即使平衡逆向移動,故必須采取低壓、高溫的辦法。
答案:(1)防止CO使催化劑中毒 (2)低溫、高壓 (3)高溫、低壓
2.答案:(1)< I2
(2)< 在1.3×104 kPa下,CO的轉化率已較高,再增大壓強CO轉化率提高不大,同時生產成本增加,得不償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蒙山县| 泸定县| 新绛县| 都安| 滦平县| 襄城县| 浮梁县| 长顺县| 绥化市| 惠水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宿松县| 隆德县| 平江县| 界首市| 巴青县| 临江市| 亚东县| 那曲县| 景泰县| 赣榆县| 龙井市| 五常市| 稷山县| 加查县| 秭归县| 鹤峰县| 青神县| 嵊泗县| 柏乡县| 宜城市| 抚宁县| 海阳市| 皋兰县| 柯坪县| 沙田区| 禄丰县| 西安市| 勐海县|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