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
第2課
第二單元 仿生
(教科版)一年級
下
蛋殼與薄殼結構
01
學習目標
02
新知導入
03
探究新知
04
課堂練習
05
板書設計
06
作業布置
學習目標
01
科學觀念:薄殼結構具有優越的受力性能,且輕便省料。
科學思維:對比蛋殼和拱形,找出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認識薄殼結構。
探究實踐:
(1)觀察蛋殼,發現蛋殼的特點;
(2)嘗試用握、戳等方式破壞蛋殼,直觀感受蛋殼的穩固;
(3)通過拱形承重實驗,知道拱橋的稱重能力大于平橋。
態度責任:了解拱結構、薄殼結構在建筑等領域的應用。
新知導入
02
人類的很多發明創造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響尾蛇的視力幾乎為零,但其鼻子上的頰窩器官具有熱定位功能,即使爬蟲、小獸等在夜間入睡后,憑借它們身體所發出的熱能,響尾蛇都能感知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學家根據響尾蛇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現代夜視儀、空對空響尾蛇導彈,以及仿生紅外線探測器。
響尾蛇與現代軍事裝備
新知導入
02
高山上的云杉長年累月都經受著狂風的襲擊,樹干的底部變得又粗又大,整個樹干成了圓錐形。這種形狀使云杉牢牢地挺立在山頂之上。人們模仿云杉建立的廣播電視塔,即使遭到強臺風的襲擊,也不會有倒塌的危險。
新知導入
02
這些建筑在自然界能找到原型嗎?
活動1:雞蛋殼的形狀特點
探究新知
03
雞蛋殼有什么特點?
(1)可以借助放大鏡觀察
(2)按照順序觀察:
①整體→局部
②外→內
(3)綜合運用各種感官
雞蛋殼很薄,呈橢球形,外表光滑,表面有細微的氣孔,內部有一層薄膜。
活動1:雞蛋殼的形狀特點
探究新知
03
雞蛋殼很薄,試一試,用手能捏碎嗎?
不 能
活動1:雞蛋殼的形狀特點
探究新知
03
雞蛋不容易握碎,這跟蛋殼的圓頂形結構有關嗎?
實驗器材:
小實驗
雞蛋殼、瓶蓋、削好的鉛筆
①一枚半個雞蛋殼放在塑料瓶蓋上,空殼朝上;一枚半個雞蛋殼倒扣在桌面上。
②在相同高度,捏住鉛筆,垂直向下,筆尖對準雞蛋殼,松手。
③多試幾次,觀察哪種情況的蛋殼不容易被戳破。
實驗步驟:
不容易戳破
活動1:雞蛋殼的形狀特點
探究新知
03
雞蛋不易握碎跟蛋殼圓頂形結構有關。雞蛋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實驗器材
雞蛋、瓶蓋、平板、書本
實驗步驟
①將4 枚雞蛋立在桌面上(每枚雞蛋的上下兩端用塑料瓶蓋固定),上面放一塊平板。
②再在平板上逐個加放重物。
動作要輕
活動1:雞蛋殼的形狀特點
探究新知
03
數一數,4 枚雞蛋能支撐多重的物體?
活動1:雞蛋殼的形狀特點
探究新知
03
踩雞蛋表演
活動1:雞蛋殼的形狀特點
探究新知
03
通過觀察、實驗、視頻,我們有什么新的發現?
圓頂形
抗壓力強
活動1:雞蛋殼的形狀特點
探究新知
03
雞蛋殼雖然抗壓能力強,但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并不堅硬致密,容易碰碎。
活動2:蛋殼與拱
探究新知
03
蛋殼為什么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
在蛋殼上畫一條線,這條線是什么形狀的?
活動2:蛋殼與拱
探究新知
03
這條線像拱橋。
探究新知
03
拱橋的外形是什么形狀?
弧形
外形為弧形的建筑結構被稱為拱。
活動2:蛋殼與拱
活動2:蛋殼與拱
探究新知
03
蛋殼曲面可以看成由無數的拱形拼接而成。
活動2:蛋殼與拱
探究新知
03
你見過哪些拱形建筑或建筑上的拱結構?
橋梁、牌坊、涵洞、隧道、水壩、歐式建筑等。
活動2:蛋殼與拱
探究新知
03
拱橋和平橋相比,誰的承受力大?
實驗器材:
兩張A4卡紙、4根木條、小木塊若干。
實驗步驟:
①先把一張A4卡紙放在兩根木條上,做成一個平橋的橋面。
②再把另一張A4卡紙做成一個拱橋的橋面,用兩根木條抵住拱足。
③在平面橋和拱形橋頂部中間的位置輕輕地逐一放上小木塊,仔細觀察橋面的變化。
活動2:蛋殼與拱
探究新知
03
實驗記錄
平橋 拱橋
1個小木塊
2個小木塊
3個小木塊
4個小木塊
……
實驗結論:
拱形橋面的承重能力比平橋的橋面承重能力強。
活動2:蛋殼與拱
探究新知
03
拱為什么能承受巨大的壓力?
拱能把受到的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如果能抵住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壓力。
活動2:蛋殼與拱
探究新知
03
雞蛋殼就是一種圓頂形結構,由很多的拱形“手拉手”組成,受到豎直向下的壓力時,壓力就如圖所示在蛋殼上被傳遞和分散,使其可以承受較大的壓力。
雞蛋殼為什么能承受巨大的壓力?
活動3:薄殼結構與應用
探究新知
03
人們從蛋殼中得到啟示,發明了薄殼結構。薄殼結構具有優越的受力性能,且輕便省料,因此在建筑中被廣泛使用。
國家大劇院
悉尼歌劇院
活動3:薄殼結構與應用
探究新知
03
除了建筑,你還見過哪些薄殼結構的物品?
燈泡
安全帽
帳篷
課堂練習
04
1. 一盔一帶踐于行,平安順達始于心。摩托車、電動車騎行人員需要佩戴頭盔。頭盔的原理是( )
A.圓頂形的外觀更美觀 B.薄殼結構的承受力更大C.薄殼結構的制作更加方便
2.大自然中的動植物也很會利用薄殼結構,下列屬于薄殼結構的是( )
A.植物葉子 B.鳥的羽毛 C.龜殼
B
C
課堂練習
04
3.亮亮跟著李博士來到農村,他看見一只母雞正在孵小雞,雞蛋被母雞壓在身下卻沒有被壓壞,這是因為( )
A.蛋殼本身非常堅硬
B.蛋殼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C.蛋殼里面有小雞支撐著
B
課堂練習
04
4.日常生活中的拱形屋頂、拱橋、隧道等都運用了( )
A.三角形穩定原理 B.拱形原理 C.蜂窩構造原理
5.拱橋承受力大的原因是( )
A.使用的材料比較結實
B.使用的材料比較少
C.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分散到其他部分
B
C
課堂練習
04
6. 仔細觀察下圖這座橋,它的設計受到下列一種物品的啟發,你認為這種物品是( )
B
蛋殼與薄殼結構
板書設計
05
作業布置
06
在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種子外殼、動物的蛋殼和各種貝殼,都是天然的薄殼結構。它們用很少的材料獲得無比堅硬的外殼,以抵御外界的侵襲。
以蛋殼為例,通常情況下,蛋殼厚度只有0.38毫米。這么薄的蛋殼,簡直不堪一擊。然而,蛋殼的形狀可以增大它的承受力,凸出向外的曲面能把壓力分散。特別是當它均勻受力時,抗壓性就更強了,遠不是看上去的那么脆弱。
人類從蛋殼這樣的天然殼體中受到啟發,利用混凝土以及其他合金材料的可塑性,將各種形式的薄殼結構運用到大跨度的建筑中。這些薄殼結構的建筑能夠達到力學設計的基本要求——用料少,抗壓能力強。
科學閱讀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