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下4《海燕》教學設計素養目標:語言建構:學會用重音、抑揚等語調來朗讀本課海燕大智大勇、矯健勇猛的革命先驅形象。思維發展:學習象征的手法的作用;體悟烏云、狂風、閃電對海燕的烘托作用。文化傳承:無產階級革命先驅的大無畏及樂觀主義精神,培養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教學重點:通過朗讀理解文章內容,學習象征手法教學難點:體悟烘托手法的作用。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散文詩《海燕》。二、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高爾基(1868–1936)蘇聯作家,他曾當過學徒、碼頭工、面包師傅等,曾流浪俄國各地。后來,他通過自身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政治活動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代表作還有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小市民》等。三、字詞識記蒼茫 高傲 海鷗 火焰 呻吟 飛竄 翡翠 蜿蜒 蠢笨 掠起 熄滅 四、學習文章的象征手法(一)體味《海燕》的音韻美1.播放《海燕》朗誦音頻。請學生評說應該用什么基調朗讀。(屏顯1)基調:剛健明朗文句:把握節奏情感:咬好重音2.老師選句指導學生朗讀。(屏顯2)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3.學生選句試讀。——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4.學生分場景朗讀。第一個場景:(風卷云集)海燕飛翔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鷗、海鴨、企鵝躲避暴風雨。第二個場景:烏云壓迫海面,波浪跟狂風爭斗,海燕和嚴峻的環境搏斗。第三個場景: 風吼雷鳴 海滅烏云 海燕呼喚暴風雨。(二)評說海燕的形象,理解文中其他形象的象征義。(1)根據文章內容評說海燕是怎樣的形象。提示:使用了……動詞(形容詞、比喻、反復)寫出了海燕……的形像。例如: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海燕”比作“閃電”,使用了“叫喊”“飛翔”“穿過”“掠起”“摔”等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海燕的矯健勇猛和迅捷的戰斗雄姿,贊美了海燕的英勇無畏。(2)結合背景說說海燕的形象。(屏顯3)《海燕》相關資料個人經歷:高爾基在1901年2月19日從下諾夫哥羅德到了彼得堡,參加了俄國作家協會紀念農奴解放40周年的特別會議,并發表了抨擊沙皇政府的尖銳演說。3月4日,他參加了在彼得堡喀山大教堂附近舉行的學生示威游行,目睹了沙皇憲警對學生的血腥鎮壓。《海燕》是高爾基于190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詩,最初作為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的一部分發表。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20世紀初俄國急劇發展的革命斗爭形勢,熱情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堅強無畏的戰斗精神。以下是《海燕》的創作背景:時代背景1900年到1903年間,俄國爆發了嚴重的工業危機,導致大量企業倒閉和工人失業。沙皇統治日趨黑暗,人民群眾無法忍受,反抗情緒日益高漲,革命斗爭蓬勃興起。創作動機高爾基在親身感受到了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的磅礴氣勢,目睹了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的殘暴罪行之后,為了熱情地歌頌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揭露沙皇反動政府,抨擊機會主義者,揭露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丑惡嘴臉,根據當時的斗爭形勢和參加示威的感受,寫成了散文詩 海燕 。(3)知曉 海燕 的象征義(屏顯4)象征手法象征:就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借助具體事物的形象(象征體),以表達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體)。 (1)老師解說海燕象征義 (海燕——象征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2)理解文中其余各種象征意義。(屏顯5)暴風雨——象征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 大海——象征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海鷗、海鴨、企鵝——象征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與海燕形成鮮明的對比) 烏云、閃電、雷聲、狂風——象征反革命的黑暗勢力。大海最終戰勝烏云、閃電——象征了無產階級革命必勝的前途。五、學習文章的烘托手法(1)請同學們思考:大海、烏云、雷電、狂風等意象對海燕來說起到了什么作用?請學生閉眼想象畫面:蒼茫的大海,浩瀚的天空,狂風卷集著烏云;烏云直壓海面,雷聲轟響,波浪吼叫……海燕在海天之間飛翔,喚起了大海的昂揚斗志,呼喚一場摧毀黑暗勢力的被暴風雨。(2)學生評說:起到背景作用,起到烘托作用。因為風起云涌的背景烘托,海燕的矯健雄姿才更加鮮明。六、作業:請用“……象征 ……,因為……”的句式,說出下列意象的象征義。例如:松柏象征頑強堅毅的品格,因為松柏不畏嚴寒和人的頑強堅毅品格很相似。(梅花、蘭花、竹子、菊花、落葉、玫瑰、春雨、葫蘆、花朵……)七、板書設計4海燕無產階級革命先驅 堅強自信、勇敢樂觀反動勢力 蠢笨、懦弱象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