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1講 氮氣、氮氧化物及硝酸 (學案+課件,共 2份打包)2024-2025學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1講 氮氣、氮氧化物及硝酸 (學案+課件,共 2份打包)2024-2025學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共43張PPT)
第21講 氮氣、氮氧化物及硝酸
1.了解氮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質和應用,了解氮氧化物對環境的影響。
2.掌握硝酸的性質和應用。
考點一
考點二
考點一
1.氮元素的存在與氮的固定
2.氮氣
寫出反應①②③的化學方程式:
①N2+3MgMg3N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2+O2 2NO。
N2+3H2 2NH3
【師說·助學】 Mg3N2遇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氨氣。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種價態的氧化物
在氮的氧化物中,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
(2)NO、NO2的比較
氮元素的價態 +1 +2 +3 +4 +5
氧化物的化學式 N2O NO N2O3 NO2、N2O4 N2O5
NO NO2
物理性質 無色氣體,難溶于水 通常為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與O2反應 2NO+O2===2NO2 不反應
與H2O反應 不反應 3NO2+H2O===2HNO3+NO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N2O3、N2O5
【師說·助學】 驗證NO的方法:遇O2(或空氣)無色氣體變為紅棕色,該氣體為NO。
4.氮氧化物對環境的影響及尾氣處理方法
(1)對環境的影響
①光化學煙霧:NOx在紫外線作用下,與碳氫化合物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產生了一種有毒的煙霧。
②酸雨:NOx排入大氣中后,與水反應生成 HNO2和HNO3隨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壞臭氧層:NOx可使平流層中的臭氧減少,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量增加。
④NO 與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
(2)常見的NOx尾氣處理方法
①堿液吸收法
工業尾氣中的 NOx常用堿液吸收處理,NO2、 NO 的混合氣體能被足量燒堿溶液完全吸收的條件是n(NO2)≥n(NO)。
②催化轉化法
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氨可將氮氧化物轉化為無毒氣體(N2),或NOx與CO在一定溫度下催化轉化為無毒氣體(N2和CO2)。一般適用于汽車尾氣的處理。
【易錯診斷】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理由。
1.固氮反應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中的NO2雜質氣體,可通過盛有水的洗氣瓶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在空氣中都穩定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2與O2在放電條件下直接化合成N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確。
正確。
錯誤。NO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NO2易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
錯誤。N2與O2在放電條件下直接化合成NO。
【教考銜接】
典例1 [2021·河北卷,4]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O2和SO2均為紅棕色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車尾氣中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氣中的NO和NO2作為肥料,實現氮的固定
D.工業廢氣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進行脫除
答案:D
解析:NO2是紅棕色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而SO2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錯誤;汽車尾氣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為C與N的氧化物,如NOx和CO等,B錯誤;氮的固定是指將游離態的氮元素轉化為化合態,且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銨根離子或硝酸根離子作為肥料,不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氮氧化物,C錯誤;工業廢氣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進行脫除,如加入石灰石或石灰乳均可進行脫硫處理,D正確。
典例2 [2022·湖南卷,9]科學家發現某些生物酶體系可以促進H+和e-的轉移(如a、b和c),能將海洋中的NO轉化為N2進入大氣層,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過程Ⅰ中NO發生氧化反應
B.a和b中轉移的e-數目相等
C.過程Ⅱ中參與反應的
n(NO)∶n(NH)=1∶4
D.過程Ⅰ→Ⅲ的總反應為
NO+NH===N2↑+2H2O
答案:D
解析:
過程Ⅰ發生的是還原反應,A項錯誤,由以上分析知,a、b中轉移電子數目不相等,B項錯誤;過程Ⅱ中參加反應的n(NO)與)之比為1∶1,C項錯誤;由圖知,總反應為===N2↑+2H2O,D項正確。
【對點演練】
考向一 氮氧化物對環境的影響
1.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發生一系列光化學煙霧的循環反應,從而不斷產生O3,加重空氣污染。反應過程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下列對該反應過程及生成物敘述正確的是(  )
A.NO2起催化劑作用
B.NO起催化劑作用
C.NO2只起氧化劑作用
D.O3與O2為同分異構體
答案:A
解析:反應過程①+②得O2―→2O,③O+O2―→O3,NO2起催化劑作用,反應過程中NO2還作氧化劑,A項正確,B、C項錯誤;O3與O2不是同分異構體,屬同素異形體,D項錯誤。
2.汽車尾氣主要含有CO2、CO、SO2、NOx等物質,這種尾氣逐漸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
(1)汽車尾氣中的CO來自________________,NO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車尾氣對環境的危害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兩種)。
汽油的不完全燃燒
N2與O2在汽車氣缸內的高溫環境下的反應
形成硝酸型酸雨、導致光化學煙霧、產生溫室效應(任填兩種即可)
考向二 廢氣中氮氧化物的治理
3.(1)汽車尾氣中的CO、NOx在適宜溫度下采用催化轉化法處理,使它們相互反應生成參與大氣循環的無毒氣體。寫出NO被CO還原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氨可將氮氧化物轉化為無毒氣體。如 4NH3+6NO 5N2+6H2O,寫出氨氣轉化NO2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NON2+2CO2
8NH3+6NO2 7N2+12H2O
(3)工業尾氣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堿液吸收法處理。
①NO2被燒堿溶液吸收時,生成兩種鈉鹽,其物質的量之比為1∶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與NO2按物質的量之比1∶1 被足量 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種鈉鹽,該鈉鹽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
NO2 +2NaOH ===NaNO3+NaNO2+H2O
NaNO2
考向三 氮氧化物與氧氣、水反應的計算
4.如圖所示,相同條件下,兩個容積相同的試管分別裝滿NO2和NO氣體,分別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過導管緩慢通入氧氣,邊通邊慢慢搖動試管,直到兩個試管內充滿液體。假設試管內的溶質不向水槽中擴散,則兩個試管內溶液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________。
1∶1
解析:設試管的容積為1 L,水充滿整個試管,溶液的體積是1 L,無論是NO2還是NO都轉變成了HNO3,根據氮元素守恒,生成的HNO3的物質的量相等,即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
5.在一定條件下,將NO2和O2的混合氣體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應后剩余2 mL氣體(同溫同壓下),則原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為_____________。
1.2 mL或4 mL
解析: 首先分析剩余的2 mL氣體有兩種可能。如果剩余2 mL O2,則V(NO2)=×(12-2) mL=8 mL,則混合氣中V(O2)=12 mL-8 mL=4 mL。若剩余的2 mL氣體是NO,則混合氣中的V(O2)=(12 mL-2 mL×3)×=1.2 mL。
歸納總結
計算氮氧化物溶于水的方法
(1)若NO和O2通入同一容器的足量水中,總關系式為4NO+3O2+2H2O===4HNO3。
(2)若NO2和O2通入同一容器的足量水中,總關系式為4NO2+O2+2H2O===4HNO3,若NO2相對O2過量,還有反應3NO2+H2O===2HNO3+NO。
考點二
1.物理性質
硝酸是無色、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與水互溶。久置呈黃色。
2.化學性質
(1)不穩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NO3 4NO2↑+O2↑+2H2O
(2)強氧化性:不論濃、稀硝酸都有強氧化性,而且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
按要求完成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或化學方程式:
①與金屬反應:
稀硝酸與銅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濃硝酸與銅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2++2NO↑+4H2O
===Cu2++2NO2↑+2H2O
②與非金屬反應:
濃硝酸與C的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與還原性化合物反應:
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還原性物質。稀硝酸與FeS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說·助學】 關于金屬與硝酸反應的兩點說明:①HNO3與金屬反應一般不產生H2;②硝酸的還原產物不僅有NO2、NO,可能有N2O、N2或NH4NO3。
C+4HNO3(濃)CO2↑+4NO2↑+2H2O
===3Fe3++NO↑+2H2O
3.工業制法
(1)NH3在催化劑作用下與O2反應生成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進一步氧化生成NO2:2NO+O2===2NO2。
(3)用水吸收NO2生成HNO3:3NO2+H2O===2HNO3+NO。
4NH3+5O2 4NO+6H2O
【易錯診斷】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理由。
1.硝酸可與Na2S反應制得H2S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溫下,將Al片放入濃硝酸中無明顯現象,原因是Al與濃硝酸不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濃硝酸、濃硫酸的濃度大,書寫離子方程式時寫分子式,不拆寫為離子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濃、稀硝酸都能使藍色石蕊試紙最終變為紅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誤。硝酸將S2-氧化為S,反應中無H2S氣體生成。
錯誤。常溫下,Al與濃硝酸發生鈍化反應。
錯誤。濃硝酸拆寫為離子形式,濃硫酸寫分子式,不能拆寫為離子形式。
錯誤。濃硝酸能使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為紅色后褪色;稀硝酸使藍色石蕊試紙最終變為紅色。
【教考銜接】
典例1 下列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工業上用氨的催化氧化制備NO2[2023·浙江1月,5C]
B.常溫下鐵與濃硝酸反應可制備NO2[2023·浙江1月,5D]
C.工業合成氨:N2+3H2 2NH3[2023·遼寧卷,3A]
D.銅與稀硝酸:Cu+4H++2NO===Cu2++2NO2↑+2H2O[2023·浙江6月,9C]
答案:C
解析:工業上利用氨與氧氣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副產物水,A錯誤;常溫下鐵與濃硝酸會發生鈍化,不能制備二氧化氮,B錯誤;工業合成氨是利用氮氣和氫氣在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的,反應方
程式為N2+3H2 2NH3,C正確;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 ===3Cu2++2NO↑+4H2O,故D錯誤。
典例2 下述實驗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對比分析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由①中的紅棕色氣體,推斷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
B.紅棕色氣體不能表明②中木炭與濃硝酸發生了反應
C.由③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性,生成的紅棕色氣體為還原產物
D.③的氣體產物中檢測出CO2,由此說明木炭一定與濃硝酸發生了反應
① ② ③
答案:D
解析:①中濃HNO3受熱分解,發生反應:4HNO3(濃)4NO2↑+O2↑+2H2O,產生的氣體為混合氣體,故A正確;由①可知,濃硝酸受熱分解可生成紅棕色氣體NO2,所以“產生紅棕色氣體”不能說明②中木炭能與濃硝酸發生反應,故B正確;根據①和②,濃硝酸反應產生紅棕色NO2時需要加熱,所以濃硝酸具有揮發性才可與上方紅熱木炭接觸,同時,N元素化合價降低,所以生成的NO2為還原產物,故C正確;紅熱的木炭可與空氣中的O2反應生成CO2,故D錯誤。
【師說·延伸】 對比典例2中的三個實驗,證明濃硝酸與木炭反應生成NO2的最佳實驗為實驗③。
【對點演練】
考向一 定性探究銅與硝酸的反應
1.在濃硝酸中放入Cu片,
(1)反應開始時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u片有剩余,則反應將要結束時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反應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這時Cu片上又有氣泡產生,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溶液逐漸變藍色,有紅棕色氣體逸出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加入稀硫酸后,氫離子與原溶液中硝酸根離子構成強氧化性酸,又能與過量的銅反應
考向二 定量探究銅與硝酸的反應
2.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是0.4 mol/L、0.1 mol/L,向該混合液中加入1.92 g 銅粉,加熱,待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銅離子物質的量濃度是(假設反應后溶液體積不變)(  )
A.0.15 mol/L B.0.225 mol/L
C.0.30 mol/L D.0.45 mol/L
答案:B
解析:溶液中同時存在H+和時就能夠與Cu發生反應。該溶液中H+實際為0.06 mol,應該根據離子方程式進行計算。
3Cu+ 8H++ ===3Cu2++2NO↑+4H2O
3 8 2   3
0.03 mol 0.06 mol 0.04 mol x
根據各物質的量的關系可知,H+不足,應根據H+進行計算。x=3×0.06 mol÷8=0.022 5 mol,因此,銅離子濃度為0.225 mol/L。
3.將1.92 g銅粉投入一定量濃HNO3中,隨著銅粉的溶解,反應生成的氣體顏色逐漸變淺,當銅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組成的混合氣體1.12 L(標準狀況),則反應消耗HNO3的物質的量為(  )
A.0.8 mol B.0.6 mol
C.0.11 mol D.無法計算
答案:C
解析:①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即為氣體NO2與NO物質的量的總和,被還原n(HNO3)==0.05 mol;②未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的量等于Cu(NO3)2中的物質的量,n(Cu)==0.03 mol,所以n[Cu(NO3)2]=0.03 mol;③消耗的HNO3的物質的量為0.03 mol×2+0.05 mol=0.11 mol,故C項正確。
歸納總結
構建“硝酸與金屬反應計算”的思維模型
(1)涉及HNO3、H2SO4的混合酸與金屬反應計算時應采用離子方程式計算。
(2)思維模型第21講 氮氣、氮氧化物及硝酸
1.了解氮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質和應用,了解氮氧化物對環境的影響。
2.掌握硝酸的性質和應用。
考點一 氮及其氧化物
1.氮元素的存在與氮的固定
2.氮氣
寫出反應①②③的化學方程式:
①N2+3MgMg3N2;
②________________;
③N2+O22NO。
【師說·助學】 Mg3N2遇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氨氣。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種價態的氧化物
氮元素的價態 +1 +2 +3 +4 +5
氧化物的化學式 N2O NO N2O3 NO2、N2O4 N2O5
在氮的氧化物中,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
(2)NO、NO2的比較
NO NO2
物理性質 無色氣體,難溶于水 通常為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與O2反應 2NO+O2===2NO2 不反應
與H2O反應 不反應 3NO2+H2O===2HNO3+NO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師說·助學】 驗證NO的方法:遇O2(或空氣)無色氣體變為紅棕色,該氣體為NO。
4.氮氧化物對環境的影響及尾氣處理方法
(1)對環境的影響
①光化學煙霧:NOx在紫外線作用下,與碳氫化合物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產生了一種有毒的煙霧。
②酸雨:NOx排入大氣中后,與水反應生成 HNO2和HNO3隨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壞臭氧層:NOx可使平流層中的臭氧減少,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量增加。
④NO 與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
(2)常見的NOx尾氣處理方法
①堿液吸收法
工業尾氣中的 NOx常用堿液吸收處理,NO2、 NO 的混合氣體能被足量燒堿溶液完全吸收的條件是n(NO2)≥n(NO)。
②催化轉化法
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氨可將氮氧化物轉化為無毒氣體(N2),或NOx與CO在一定溫度下催化轉化為無毒氣體(N2和CO2)。一般適用于汽車尾氣的處理。
【易錯診斷】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理由。
1.固氮反應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中的NO2雜質氣體,可通過盛有水的洗氣瓶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在空氣中都穩定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2與O2在放電條件下直接化合成N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銜接】
典例1 [2021·河北卷,4]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O2和SO2均為紅棕色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車尾氣中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氣中的NO和NO2作為肥料,實現氮的固定
D.工業廢氣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進行脫除
典例2 [2022·湖南卷,9]科學家發現某些生物酶體系可以促進H+和e-的轉移(如a、b和c),能將海洋中的NO轉化為N2進入大氣層,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過程Ⅰ中NO發生氧化反應
B.a和b中轉移的e-數目相等
C.過程Ⅱ中參與反應的n(NO)∶n(NH)=1∶4
D.過程Ⅰ→Ⅲ的總反應為NO+NH===N2↑+2H2O
【對點演練】
考向一 氮氧化物對環境的影響
1.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發生一系列光化學煙霧的循環反應,從而不斷產生O3,加重空氣污染。反應過程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下列對該反應過程及生成物敘述正確的是(  )
A.NO2起催化劑作用
B.NO起催化劑作用
C.NO2只起氧化劑作用
D.O3與O2為同分異構體
2.汽車尾氣主要含有CO2、CO、SO2、NOx等物質,這種尾氣逐漸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
(1)汽車尾氣中的CO來自________________,NO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車尾氣對環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兩種)。
考向二 廢氣中氮氧化物的治理
3.(1)汽車尾氣中的CO、NOx在適宜溫度下采用催化轉化法處理,使它們相互反應生成參與大氣循環的無毒氣體。寫出NO被CO還原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氨可將氮氧化物轉化為無毒氣體。如 4NH3+6NO5N2+6H2O,寫出氨氣轉化N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業尾氣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堿液吸收法處理。
①NO2被燒堿溶液吸收時,生成兩種鈉鹽,其物質的量之比為1∶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與NO2按物質的量之比1∶1 被足量 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種鈉鹽,該鈉鹽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
考向三 氮氧化物與氧氣、水反應的計算
4.如圖所示,相同條件下,兩個容積相同的試管分別裝滿NO2和NO氣體,分別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過導管緩慢通入氧氣,邊通邊慢慢搖動試管,直到兩個試管內充滿液體。假設試管內的溶質不向水槽中擴散,則兩個試管內溶液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________。
5.在一定條件下,將NO2和O2的混合氣體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應后剩余2 mL氣體(同溫同壓下),則原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為________。
計算氮氧化物溶于水的方法
(1)若NO和O2通入同一容器的足量水中,總關系式為4NO+3O2+2H2O===4HNO3。
(2)若NO2和O2通入同一容器的足量水中,總關系式為4NO2+O2+2H2O===4HNO3,若NO2相對O2過量,還有反應3NO2+H2O===2HNO3+NO。
考點二 硝酸
1.物理性質
硝酸是無色、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與水互溶。久置呈黃色。
2.化學性質
(1)不穩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強氧化性:不論濃、稀硝酸都有強氧化性,而且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
按要求完成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或化學方程式:
①與金屬反應:
稀硝酸與銅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濃硝酸與銅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與非金屬反應:
濃硝酸與C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與還原性化合物反應:
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還原性物質。稀硝酸與FeS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說·助學】 關于金屬與硝酸反應的兩點說明:①HNO3與金屬反應一般不產生H2;②硝酸的還原產物不僅有NO2、NO,可能有N2O、N2或NH4NO3。
3.工業制法
(1)NH3在催化劑作用下與O2反應生成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進一步氧化生成NO2:2NO+O2===2NO2。
(3)用水吸收NO2生成HNO3:3NO2+H2O===2HNO3+NO。
【易錯診斷】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理由。
1.硝酸可與Na2S反應制得H2S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溫下,將Al片放入濃硝酸中無明顯現象,原因是Al與濃硝酸不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濃硝酸、濃硫酸的濃度大,書寫離子方程式時寫分子式,不拆寫為離子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濃、稀硝酸都能使藍色石蕊試紙最終變為紅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銜接】
典例1 下列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工業上用氨的催化氧化制備NO2[2023·浙江1月,5C]
B.常溫下鐵與濃硝酸反應可制備NO2[2023·浙江1月,5D]
C.工業合成氨:N2+3H22NH3[2023·遼寧卷,3A]
D.銅與稀硝酸:Cu+4H++2NO===Cu2++2NO2↑+2H2O[2023·浙江6月,9C]
典例2 下述實驗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對比分析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
① ② ③
A.由①中的紅棕色氣體,推斷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
B.紅棕色氣體不能表明②中木炭與濃硝酸發生了反應
C.由③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性,生成的紅棕色氣體為還原產物
D.③的氣體產物中檢測出CO2,由此說明木炭一定與濃硝酸發生了反應
【師說·延伸】 對比典例2中的三個實驗,證明濃硝酸與木炭反應生成NO2的最佳實驗為實驗③。
【對點演練】
考向一 定性探究銅與硝酸的反應
1.在濃硝酸中放入Cu片,
(1)反應開始時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u片有剩余,則反應將要結束時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反應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這時Cu片上又有氣泡產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二 定量探究銅與硝酸的反應
2.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是0.4 mol/L、0.1 mol/L,向該混合液中加入1.92 g 銅粉,加熱,待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銅離子物質的量濃度是(假設反應后溶液體積不變)(  )
A.0.15 mol/L B.0.225 mol/L
C.0.30 mol/L D.0.45 mol/L
3.將1.92 g銅粉投入一定量濃HNO3中,隨著銅粉的溶解,反應生成的氣體顏色逐漸變淺,當銅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組成的混合氣體1.12 L(標準狀況),則反應消耗HNO3的物質的量為(  )
A.0.8 mol B.0.6 mol
C.0.11 mol D.無法計算
構建“硝酸與金屬反應計算”的思維模型
(1)涉及HNO3、H2SO4的混合酸與金屬反應計算時應采用離子方程式計算。
(2)思維模型
第21講 氮氣、氮氧化物及硝酸
考點一
夯實·必備知識
2.N2+3H22NH3
3.(1)N2O3、N2O5
易錯診斷
1.正確。
2.正確。
3.錯誤。NO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NO2易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
4.錯誤。N2與O2在放電條件下直接化合成NO。
突破·關鍵能力
教考銜接
典例1 解析:NO2是紅棕色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而SO2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錯誤;汽車尾氣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為C與N的氧化物,如NOx和CO等,B錯誤;氮的固定是指將游離態的氮元素轉化為化合態,且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銨根離子或硝酸根離子作為肥料,不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氮氧化物,C錯誤;工業廢氣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進行脫除,如加入石灰石或石灰乳均可進行脫硫處理,D正確。
答案:D
典例2 解析:
過程Ⅰ發生的是還原反應,A項錯誤,由以上分析知,a、b中轉移電子數目不相等,B項錯誤;過程Ⅱ中參加反應的n(NO)與)之比為1∶1,C項錯誤;由圖知,總反應為===N2↑+2H2O,D項正確。
答案:D
對點演練
1.解析:反應過程①+②得O2―→2O,③O+O2―→O3,NO2起催化劑作用,反應過程中NO2還作氧化劑,A項正確,B、C項錯誤;O3與O2不是同分異構體,屬同素異形體,D項錯誤。
答案:A
2.答案:(1)汽油的不完全燃燒 N2與O2在汽車氣缸內的高溫環境下的反應 (2)形成硝酸型酸雨、導致光化學煙霧、產生溫室效應(任填兩種即可)
3.答案:(1)2CO+2NON2+2CO2
(2)8NH3+6NO27N2+12H2O
(3)①NO2 +2NaOH ===NaNO3+NaNO2+H2O ②NaNO2
4.解析:設試管的容積為1 L,水充滿整個試管,溶液的體積是1 L,無論是NO2還是NO都轉變成了HNO3,根據氮元素守恒,生成的HNO3的物質的量相等,即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
答案:1∶1
5.解析: 首先分析剩余的2 mL氣體有兩種可能。如果剩余2 mL O2,則V(NO2)=×(12-2) mL=8 mL,則混合氣中V(O2)=12 mL-8 mL=4 mL。若剩余的2 mL氣體是NO,則混合氣中的V(O2)=(12 mL-2 mL×3)×=1.2 mL。
答案:1.2 mL或4 mL
考點二
夯實·必備知識
2.(1)4HNO34NO2↑+O2↑+2H2O ===3Cu2++2NO↑+4H2O ===Cu2++2NO2↑+2H2O ②C+4HNO3(濃)CO2↑+4NO2↑+2H2O ③===3Fe3++NO↑+2H2O
3.(1)4NH3+5O24NO+6H2O
易錯診斷
1.錯誤。硝酸將S2-氧化為S,反應中無H2S氣體生成。
2.錯誤。常溫下,Al與濃硝酸發生鈍化反應。
3.錯誤。濃硝酸拆寫為離子形式,濃硫酸寫分子式,不能拆寫為離子形式。
4.錯誤。濃硝酸能使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為紅色后褪色;稀硝酸使藍色石蕊試紙最終變為紅色。
突破·關鍵能力
教考銜接
典例1 解析:工業上利用氨與氧氣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副產物水,A錯誤;常溫下鐵與濃硝酸會發生鈍化,不能制備二氧化氮,B錯誤;工業合成氨是利用氮氣和氫氣在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的,反應方程式為N2+3H22NH3,C正確;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 ===3Cu2++2NO↑+4H2O,故D錯誤。
答案:C
典例2 解析:①中濃HNO3受熱分解,發生反應:4HNO3(濃)4NO2↑+O2↑+2H2O,產生的氣體為混合氣體,故A正確;由①可知,濃硝酸受熱分解可生成紅棕色氣體NO2,所以“產生紅棕色氣體”不能說明②中木炭能與濃硝酸發生反應,故B正確;根據①和②,濃硝酸反應產生紅棕色NO2時需要加熱,所以濃硝酸具有揮發性才可與上方紅熱木炭接觸,同時,N元素化合價降低,所以生成的NO2為還原產物,故C正確;紅熱的木炭可與空氣中的O2反應生成CO2,故D錯誤。
答案:D
對點演練
1.答案:(1)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溶液逐漸變藍色,有紅棕色氣體逸出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加入稀硫酸后,氫離子與原溶液中硝酸根離子構成強氧化性酸,又能與過量的銅反應
2.解析:溶液中同時存在H+和時就能夠與Cu發生反應。該溶液中H+實際為0.06 mol,應該根據離子方程式進行計算。
3Cu +  8H++   ===3Cu2++2NO↑+4H2O
3    8   2  3
0.03 mol 0.06 mol 0.04 mol x
根據各物質的量的關系可知,H+不足,應根據H+進行計算。x=3×0.06 mol÷8=0.022 5 mol,因此,銅離子濃度為0.225 mol/L。
答案:B
3.解析:①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即為氣體NO2與NO物質的量的總和,被還原n(HNO3)==0.05 mol;②未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的量等于Cu(NO3)2中的物質的量,n(Cu)==0.03 mol,所以n[Cu(NO3)2]=0.03 mol;③消耗的HNO3的物質的量為0.03 mol×2+0.05 mol=0.11 mol,故C項正確。
答案: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乌兰县| 囊谦县| 吉木乃县| 桃园市| 安福县| 尉氏县| 嘉荫县| 营口市| 瑞丽市| 来安县| 吴堡县| 山东省| 富蕴县| 海丰县| 通渭县| 桑植县| 塘沽区| 米脂县| 高尔夫| 鄂托克前旗| 香格里拉县| 新民市| 泌阳县| 德州市| 浏阳市| 孟州市| 新安县| 绥中县| 合水县| 孟津县| 家居| 葫芦岛市| 呈贡县| 孝义市| 塔河县| 余姚市| 汪清县| 泰来县| 枣阳市|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