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6.6 滑輪第六章 力和機械知識點定滑輪和動滑輪知1-講11. 滑輪 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并可以繞軸轉動的輪子。(如圖1 所示)知1-講2. 滑輪的種類 使用滑輪工作時,根據滑輪的軸的位置是否移動,可將滑輪分成定滑輪和動滑輪兩類。定滑輪的軸固定不動,而動滑輪的軸與重物一起移動。(如圖2 所示)知1-講知識鏈接(1)安裝滑輪時,繩子要放在槽內,以免繩子脫落或使摩擦力變大。(2)使用滑輪時,要保證滑輪的輪與軸間有良好的潤滑。知1-練例 1如圖3,是手搖晾衣架的示意圖。其中定滑輪是___________ 、動滑輪是______。(均填對應的字母)B、C、E、FA、D知1-練解題秘方:根據轉動軸是否隨物體一起運動來判斷。解析:在搖動手柄時,B、C、E、F 滑輪的軸固定不動,故B、C、E、F 是定滑輪,A、D 滑輪的軸隨晾衣架一起運動,故A、D 是動滑輪。知1-練1. 以下滑輪中,動滑輪與定滑輪的個數相比_______(填“ 定滑輪”“動滑輪”或“一樣”)多。定滑輪知2-講知識點探究兩類滑輪的作用21. 實驗探究分類 定滑輪 動滑輪實驗裝置知2-講分類 定滑輪 動滑輪設計實驗與 制訂方案 (1)按如圖所示方式組裝定滑輪; (2)在它的左側掛鉤碼,右側豎直向下勻速拉彈簧測力計,觀察比較彈簧測力計示數與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關系; (3)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進行觀察和比較; (4)改變鉤碼的個數,重做上述實驗 (1)按如圖所示方式組裝動滑輪;(2)豎直向上勻速拉彈簧測力計,觀察比較彈簧測力計示數與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關系;(3)改變鉤碼的個數,重做上述實驗知2-講獲取與處理 信息 定滑輪動滑輪次數 G/N h/m F/N s/m 拉力方向1 1 0.2 1 0.2 豎直向下2 1 0.2 1 0.2 水平向右3 2 0.2 2.1 0.2 豎直向下次數 G/N h/m F/N s/m1 1 0.2 0.6 0.42 2 0.2 1.1 0.43 3 0.2 1.6 0.4知2-講分析與論證 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不省距離,但可以改變施力的方向 使用動滑輪省力,費一倍的距離,不能改變施力的方向知2-講總結歸納:(1)使用定滑輪提升物體時:F=G,s=h。(2)使用動滑輪提升物體時:F= G(不考慮動滑輪重及摩擦),F=(G+G動)(考慮動滑輪重,不考慮摩擦),s=2h。知2-講2. 滑輪的本質分類 定滑輪 動滑輪簡化過程知2-講分類 定滑輪 動滑輪等效為杠桿的示意圖知2-講總結歸納:(1)定滑輪實質上是一個等臂杠桿。(2)動滑輪實質上是一個L1=2L2的省力杠桿。知2-講關聯思考由對動滑輪實質的分析,可知使用動滑輪應該省一半力,但實際上所用力會比一半力稍大,這是為什么?關聯結果使用動滑輪提升物體時,除了要提升物體外,還要提升動滑輪,且還要克服繩重、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等,因而實際拉力比理想情況的一半力要大一些。知2-講知識圖解定滑輪中,物體與繩子連接,使用時,物體上升的高度h 與繩子末端通過的距離s相等,如圖4 所示。動滑輪中,物體與動滑輪軸心連接,使用時,物體上升的高度h與動滑輪上升高度相同,是繩子末端通過的距離s 的一半,即s=2h,如圖5 所示。知2-講規律總結定滑輪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動滑輪省力,但費距離。滑輪是變形的杠桿,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是不存在的,所以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滑輪也是不存在的。知2-練[科學思維科學分析]期末·北京在動滑輪使用特點的實驗中,曉松探究了繩子自由端拉力F與物重G的靜態關系(不計繩重,物體始終處于靜止狀態),測得6組數據。例 2G/N 1 2 3 4 5 6F/N 0.8 1.3 1.8 2.3 2.8 3.3知2-練(1)分析數據可以得到拉力F 與物重G 的關系式:F=____________。×(G+0.6 N)知2-練解題秘方:利用F=(G+G動)求出動滑輪重力,代入原表達式中,進而得出F與G的關系式。解析:設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不計繩重,物體靜止,所以不計摩擦,拉力F=(G+G動),由表中第1 組數據可得:0.8 N=×(1 N+G動),解得G動=0 .6 N,則拉力F 與物重G的關系式是F=×(G+0.6 N)。知2-練(2)當物體重力為6 N 時,曉松勻速提升時發現自由端的拉力變為3.5 N,請你幫他分析一下拉力變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繩與滑輪、輪與軸之間存在摩擦知2-練解題秘方:使用滑輪拉動物體后,繩與滑輪、輪與軸間的摩擦會使所需拉力增大。解析:當物重為6 N 時,由表格數據知物體靜止不動時拉力F=3.3 N,當勻速提升時,由于繩與滑輪、輪與軸之間存在摩擦,所以自由端的拉力變大,變為3.5 N。知2-練2. [中考·內江] 如圖所示,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物體上,另一端拴在彈簧測力計上,沿四個不同方向勻速拉起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F3、F4,則它們的大小關系為( )A. F1 > F2B. F3 > F4C. F1 < F4D. F1=F2=F3=F4D知3-講知識點滑輪組31. 滑輪組 兩個或多個滑輪的組合簡稱滑輪組。如圖6 所示均為滑輪組。知3-講2. 實驗探究 使用滑輪組時拉力與物重的關系。滑輪 組的 幾個 概念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n:承重的繩子段數知3-講用兩個相同的滑輪組成如圖7 所示的滑輪組,并測出不同情況下的拉力F 和鉤碼的重力G。知3-講數據記錄表實驗 序號 鉤碼的重G/N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N 吊起動滑輪的繩子段數/n 鉤碼被提升高度h/cm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cm1 10 6 2 10 202 10 6 2 10 203 10 4 3 10 30知3-講歸納總結:滑輪組的特點:(1)不計動滑輪自重、繩重和摩擦時,動滑輪被幾段繩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F=;若考慮動滑輪自重,則F=。(2)滑輪組由幾段繩子吊著物體,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上升距離的幾倍,即s=nh。知3-講關聯思考關于滑輪組的組裝,有何規律可以遵循?關聯結果n 為偶數,繩端始于定滑輪;n 為奇數,繩端始于動滑輪,即“奇動偶定”。n 為動滑輪個數的2 倍或動滑輪個數的2倍加1。知3-練例 3用如圖10 所示的三個裝置先后提升同一個物體G,若不考慮滑輪的自重、繩重和摩擦,作用于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1、F2、F3 的大小關系是( )A.F1 最小B.F2 最小C.F3 最小D. 一樣大知3-練解題秘方:本題考查定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特點,確定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是關鍵。解析:不計滑輪自重、繩重和摩擦,圖甲中使用定滑輪提升物體,不省力,也不省距離,所以F1=G;圖乙中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有2 段,故F2=;圖丙中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有3 段,故F3=。答案:C知3-練規律總結:使用滑輪或滑輪組時,不計滑輪重、繩重和摩擦,有幾段繩子承擔物體的重力,拉力就是物體重力的幾分之一。知3-練3. 家用的手搖晾衣架如圖所示,假設衣服和晾衣架的總重為100 N(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靜止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50 NB. 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是5 段C. 如果晾衣架上升1 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4 mD. 此滑輪組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C知4-講知識點輪軸41. 定義 由具有共同轉動軸的大輪和小輪組成的簡單機械,如圖11 甲所示,通常把大輪叫輪,小輪叫軸。2. 實質 輪軸可以看成一個可連續轉動的杠桿,支點在輪軸的軸線上,如圖乙所示,設輪半徑為R,軸半徑為r。知4-講3. 公式 F1R=F2r 或=,即輪半徑是軸半徑的幾倍,作用在輪上的力就是作用在軸上的力的幾分之一。4. 特點 當動力作用在輪上,阻力作用在軸上時,由于R>r,則F1F2,此時輪軸會費力,也可改變力的方向,但會省距離(如皮卷尺)。知4-講規律總結●杠桿、滑輪和輪軸都屬于簡單機械。●凡是省力的機械都會費距離。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存在的。知4-講誤區警示不要誤認為使用輪軸一定會省力,要看動力是作用在輪上還是作用在軸上。知4-練[立德樹人 家國情懷]如圖12 甲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一種農業生產汲水裝置——轆轤,圖乙是它提水時的示意圖,為方便提水,應按照_____(填“省力”或“費力”)杠桿來設計,支點是_____(填“A”“B”或“C”)點;例 4省力B知4-練圖丙中水龍頭開關的設計也應用了同樣原理,開關選用_____(填“①”或“②”)效果更好。①知4-練解題秘方:轆轤的實質是輪軸,根據輪軸的作用分析。水龍頭開關的設計也應用了輪軸,增大輪的半徑可以增大動力臂,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可以更省力。解析:轆轤的實質是輪軸,動力作用在大輪上,可以省力;支點是輪軸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即B 點。水龍頭開關的設計也應用了輪軸,增大輪的半徑可以增大動力臂,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可以減小動力,故選擇圖丙中的①可以更省力。知4-練4. 如圖甲所示是用于松緊內六角螺絲的扳手,AB > BC。其使用方法如圖乙、丙所示, 該工具屬于______(填簡單機械名稱), 使用時可以______。圖乙與圖丙兩種使用方法相比,圖______可以更輕松地擰動螺絲。輪軸省力乙滑輪滑輪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改變力的方向省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