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6.2 彈力 力的測量和表示第六章 力和機械知識點彈力知1-講11. 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圖示 現象分析 結論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原狀 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無法恢復原狀 橡皮泥發生了塑性形變知1-講總結歸納:(1)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會發生形變,撤去外力時,又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做彈性。這種形變稱為彈性形變。(2)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會發生形變,撤去外力時,形變后不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做塑性。這種形變稱為塑性形變。知1-講2. 彈力(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2)產生條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且相互擠壓從而產生彈性形變。知1-講關聯思考 靜止在墻角的球,受到彈力作用嗎? 如果不受,為什么?如果受,受幾個?施力物體是誰?關聯結果球受到一個彈力的作用,施力物體是地面,是地面對它的支持力。球雖然與墻面也接觸,但沒有相互擠壓,故二者之間沒有彈力作用。知1-講(3)三要素①大小:與物體發生的彈性形變程度有關。② 方向:與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線上。③作用點:在受力后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上。知1-講知識鏈接物體所受的外力在一定的限度以內,外力撤去后物體能夠恢復原來的大小和形狀;在限度以外,外力撤去后不能恢復原狀,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知1-練例 1[月考·南昌]彈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力。下列關于彈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彈力是指物體由于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力B.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有彈力作用C. 推力、拉力、支持力都屬于彈力D. 書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它是由桌面發生形變而產生的知1-練解題秘方:分析清楚彈力的產生原因是解題關鍵。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平時所說的推力、拉力、壓力、支持力等力,都屬于彈力。知1-練解析:彈力是指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故A錯誤;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如果不相互擠壓發生彈性形變就不會有彈力作用,故B 錯誤;推力、拉力、支持力,符合彈力產生的條件,都屬于彈力,故C 正確;書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它是由書發生形變而產生的,故D 錯誤。答案:C知1-練1. 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關于茶杯和桌面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A. 桌面發生了形變,茶杯并未發生形變B. 桌面受到向下的壓力, 是由于桌面發生了形變C. 桌面受到向下的壓力, 是由于茶杯發生了形變D. 茶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 是由于茶杯發生了形變C知2-講知識點測量力的大小21. 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大小的關系(圖1)知2-講探究結論:在一定范圍(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知2-講拓展提升(1)壓力大小的比較(圖2)(2)拉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比較均用到了轉換法的思想。知2-講2.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1)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圖3)知2-講(2)閱讀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說明(摘要)① 測量前,要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若有偏差,可通過調零拉扣進行校正,這一步驟叫做調零。② 測量時,先要明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測力的大小應在量程之內。彈簧測力計的彈簧伸長方向要與所測力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知2-講(3)感受力的大小如圖4 所示,用手拉彈簧測力計,觀察并感受1 N、2 N、3 N、4 N 力的大小。知2-講總結歸納:彈簧測力計使用口訣使用之前三觀察,指針量程分度值;力的方向沿伸長,來回拉動防卡殼;視線要與刻度(盤)垂,示數穩定再讀數。知2-講3. 其他測力計GMS 型錨索測力計 握力計 SKN 系列測力計 測力環知2-講關聯思考 各種測力計在使用時有何共同點?關聯結果使用時均需注意:看、調、測、讀四個環節。知2-講誤區警示彈簧測力計使用(圖5)知2-練[月考·孝感]如圖6,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該彈簧測力計不能直接用來測力的大小,需先________。例 20~5 N0.2 N調零知2-練解題秘方:根據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解題。解析: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為5 N,所以它的量程是0~5 N,在1 N 之間的刻度分成了5 份,所以其分度值為0 .2 N;觀察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沒有指在零刻度線上,所以它不能直接用來測力的大小,應先調節指針,使其指在零刻度線上,才能進行測量。知2-練2. [月考· 撫順] 如圖所示小李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拉力, 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應該在______方向上調零,該拉力大小為______ N。水平3.6知3-講知識點力的示意圖31. 力的示意圖:用一段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知3-講2. 作力的示意圖的方法步驟 確定受力物體;確定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線段;在線段的端點畫上箭頭;在箭頭旁邊標上表示力的符號(有時還要標出力的大小)。(圖7)受力物體可以用方框或圓表示。知3-講3. 理解(1)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2)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該越長。(3)有時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上用數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4)若已知力與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夾角的度數,則該度數必須標出。知3-講方法技巧模型法:力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而力的示意圖則將抽象的力用帶箭頭的線段形象地表示出來了,運用的是模型法。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方向,運用的也是模型法。知3-練[立德樹人傳統文化中考·云南]我國傳統節日有懸掛燈籠的習俗,請在圖8 中畫出燈籠受到拉力F 的示意圖。例 3知3-練解題秘方:畫力的示意圖,就是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確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再根據畫力的示意圖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圖。解析:拉力的方向沿繩子向上,作用點在燈籠上,從燈籠與繩子的接觸點作豎直向上的拉力。知3-練解:如圖9 所示。知3-練3. [中考·宿遷] 圖中的鐵錘正在敲打釘子,請畫出鐵錘對釘子作用力F 的示意圖。解:如圖所示。彈力 力的測量和表示三要素結構彈力定義應用彈簧測力計原理使用彈性形比產生形變塑性形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