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季》教學設計學科 語文 年級 一年級 單元 第四單元課型 新授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具 PPT、字卡,頭飾教材 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荷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不同的特點。表達了對四季的喜愛之情。詩歌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能夠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 首先,詩歌結構整齊,層次分明。詩歌共有4句話,第1句寫春天,第2句寫夏天,第3句寫秋天,第4句寫冬天。整首詩歌通俗易懂,通過對草芽、荷葉、谷穗,雪人這些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另外,本課為學生留出了拓展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教學時可以鼓勵學生模仿課文的模式創(chuàng)編兒歌。 其次,詩歌擬人手法,富有童趣。詩歌采用擬人的手法,語言親切、生動,讀起來朗朗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春夏秋冬在生活中是不會同時出現的,但我們可以在藝術中讓它們走到一起。 最后,詩歌插圖明麗,形象生動。文中還配有4幅形象優(yōu)美、色彩明麗的插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學情 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結束對拼音的學習,對于課文剛接觸,雖識字量不大,但是已經能夠借助拼音來認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將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在朗讀中識字,感悟課文,激發(fā)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經驗,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另外,一年級的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于課文所涉及的“草芽尖尖”、“荷葉圓圓”、“谷穗彎彎”等不太容易理解,最好結合圖片進行教學,和表演相結合,符合低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既能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又能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讓課堂教學成為創(chuàng)新學習的一個過程。任務群定位 語文文字積累與梳理,文學閱讀創(chuàng)意與表達。教學 目標 基礎目標:借助偏旁、插圖、字理及聯(lián)系生活情境、語境等方法認識“鳥、說、蛙”等7個生字,在兒歌文本語境中,理解漢字和自然景物之間的聯(lián)系;在理解疊詞的基礎上讀出兒歌的節(jié)奏、韻味。 核心目標:通過自由讀、合作讀、表演讀等多形式朗讀,發(fā)現疊詞運用的特點及詩歌的表達形式;借助課文插圖、想象畫面等體會感受春季和夏季的美好。 發(fā)展目標:仿說具有季節(jié)性代表事物的疊詞,并能仿造詩歌表達特點,創(chuàng)意表達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教學 重難點 1.會認“說”、“鳥”、“蛙”等10個生字和偏旁言字旁,折文。會寫“四”、“天”。 2.朗讀課文,體會一、二小節(jié)春夏之美。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任務一:讀兒歌,尋找季節(jié)發(fā)言人 創(chuàng)設情境,直接導入 師:同學們,根據我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我們知道了一年分為哪幾個季節(ji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四季。 教師展示課題,并指導學生朗讀課題。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注意認真聽自己讀不準的詞語。 教師引導學生回到課題,指導學生書寫“四”。 教師出示四季大轉盤,創(chuàng)設情境:每個季節(jié)都有一個發(fā)言人在說話,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尋找季節(jié)發(fā)言人。 教師總結:春節(jié)發(fā)言人是草芽,夏季發(fā)言人是荷葉,秋季發(fā)言人是谷穗,冬季發(fā)言人是雪人。相機指導學生認識“說”字以及認識言字旁。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季節(jié)發(fā)言人”這一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朗讀兒歌,初步理解兒歌內容,降低學習難度。 任務二:爭當季節(jié)發(fā)言人,感受季節(jié)特點 走進春季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的內容并提問:小朋友們在春天看到了什么? 教師提問:“剛長出來的小草怎么樣? 教師相機出示詞語卡片:草芽尖尖,學生通過多次朗讀,能夠讀準句子,讀好句子。 創(chuàng)意與表達:教師提問,如果把“尖尖”蓋起來,還可以說什么。 教師提問,小草芽想對小鳥說什么呢。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認識“鳥”字。 教師引導學生爭當春季發(fā)言人“草芽”,通過同桌讀,表演讀,齊讀,戴頭飾讀等方式體會“草芽”的開心激動之情。教師出示評價標準,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教師指導學生認識“春”字,展示古時候的“春”字和楷體“春”字,通過對比比較,了解“春”字特點及意思;教師指導學生會寫“天”字。 創(chuàng)意與表達:教師提問,春天除了“草芽尖尖”,還可以是什么。(教師出示圖片輔助學生創(chuàng)意與表達) 【設計意圖】在學習活動中,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來理解,特別是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讓學生情景相融,有感情地朗讀。最后通過引導學生仿寫創(chuàng)作,更好地體會春季之美。 走進夏天 教師出示“荷葉圓圓”詞語卡片,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荷葉圓圓”。讀好“圓”,讀出荷葉圓圓的樣子。 創(chuàng)意與表達:教師提問,蓋住“圓圓”,還可以是“荷葉”什么 。 教師提問:荷葉在對誰說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認讀“蛙”、“夏”和以及“夏”的偏旁折文。 教師提問:荷葉對青蛙說:“我是夏天”,那青蛙會說些什么?教師相機總結青蛙和荷葉都是夏天代表性事物。 教師指導學學生仿照第一小節(jié)的學習方法,當當季節(jié)發(fā)言人,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演一演兒歌,教師相機指導評價標準,引導學生對其評價。 創(chuàng)意與表達:教師提問,夏天除了“荷葉圓圓”還有什么。(教師出示圖片輔助學生創(chuàng)意與表達) 【設計意圖】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已有第一小節(jié)的學習方法的積累,在第二小節(jié)中可以進行遷移運用。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多種方式朗讀等形式感受景物擬人化地描寫。 挑戰(zhàn)升級,總結春夏之美 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小節(jié)。 教師適當引導學生背誦第一,二小節(jié)。 【任務三】爭當季節(jié)小詩人,拓展想象 教師出示學習任務單“爭當季節(jié)小詩人”,學生自由思考,互相交流。 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小詩。 【設計意圖】體現由扶到放,由易到難的過程。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了,讓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思想啟迪和審美情趣。 活動1:學生朗讀課題 活動2:學生認真聽老師朗讀兒歌 活動3: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每個季節(jié)的發(fā)言人是誰 活動3:學生認讀言字旁 活動1: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問題。預設:小鳥,小草,草芽等。 活動2: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問題。預設:草芽尖尖,草芽嫩嫩等。 活動3:學生多種方式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小節(jié),感受春季的美好與生機。 活動4:學生根據教師出示的圖片,展開想象,大膽表達。 活動1:學生認讀“荷葉圓圓”。 活動2:學生認讀“青蛙”,蟲子旁和折文。 活動3:學生多種方式朗讀課文,感受夏季的活力與熱情。 活動4:學生根據教師出示的圖片,大膽想象與表達。 活動5:學生朗讀或背誦一、二小節(jié)。感受春夏之美。 活動1: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自由表達。作業(yè)設計 1.給父母或者朋友分享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詩 2.和家人或者同學一起讀一讀這首兒歌。板書設計 四季 春 草芽 草芽尖尖 夏 荷葉 荷葉圓圓 秋 谷穗 冬 雪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