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1講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堿金屬 (學案+課件,共2份打包)2024-2025學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1講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堿金屬 (學案+課件,共2份打包)2024-2025學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共54張PPT)
第11講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堿金屬
1. 了解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知道堿金屬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并能用物質分類的思想預測陌生堿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2.掌握碳酸鈉、碳酸氫鈉的轉化關系。
3.了解焰色試驗的操作并熟記幾種常見金屬的焰色。
考點一
考點二
考點一
考點一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1.物理性質和用途
名稱 碳酸鈉 碳酸氫鈉
化學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純堿或蘇打 小蘇打
顏色、狀態(tài) 白色粉末 細小白色晶體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顯堿性 水中易溶,但比Na2CO3的溶解度小,溶液顯堿性
用途 造紙、造玻璃、制肥皂等 制藥、發(fā)酵粉、滅火劑等
【師說·助學】 利用溶液的堿性區(qū)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2.化學性質
OH-+Ca2+CaCO3↓+H2O
Ca2++2OH-CaCO3↓+2H2O
3.相互轉化
(1)轉化關系
(2)應用——除雜(括號內物質為雜質)
① Na2CO3(s)[NaHCO3(s)] 加熱法
② NaHCO3(aq)[Na2CO3(aq)] ________________
③ Na2CO3(aq)[NaHCO3(aq)] ________________
通入足量CO2
滴加適量NaOH溶液
4.向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中分別滴加酸的反應特點
(1)向碳酸氫鈉溶液中逐滴滴入鹽酸
①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
②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畫出產(chǎn)生CO2的物質的量隨n(HCl)的變化圖像________________。
立即產(chǎn)生氣泡
+H+===H2O+CO2↑
(2)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鹽酸
①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畫出產(chǎn)生CO2的物質的量隨n(HCl)的變化圖像________________。
H+、+H+===H2O+CO2↑
【師說·助學】 利用滴加鹽酸的方法區(qū)別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
【易錯診斷】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理由。
1.向Na2CO3飽和溶液中通入CO2,會有NaHCO3晶體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酚酞溶液可鑒別飽和食鹽水和飽和碳酸鈉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Ca(OH)2鑒別Na2CO3和NaHCO3兩種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熱的純堿溶液清洗炊具上的油污時,不涉及化學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確。
正確。
錯誤。Ca(OH)2分別遇Na2CO3、NaHCO3溶液現(xiàn)象相同。
錯誤。涉及水解反應H2O+OH-。
【教考銜接】
典例1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Na2CO3[2022·海南卷,1B](  )
(2)面包師用小蘇打作發(fā)泡劑烘焙面包,涉及到的化學知識為Na2CO3可與酸反應[2022·廣東卷,6A](  )
(3)用石灰水鑒別Na2CO3與NaHCO3[2023·遼寧卷,4A](  )
(4)滴入酚酞溶液,現(xiàn)象如下圖。[2022·湖北卷,6A](  )
×
×
×

典例2 某校化學課外小組為了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白色固體,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實驗,如圖Ⅰ~Ⅳ所示。
(1)只根據(jù)圖Ⅰ、Ⅱ所示實驗,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填裝置序號)。
(2)圖Ⅲ、Ⅳ所示實驗均能鑒別這兩種物質,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實驗Ⅲ相比,實驗Ⅳ的優(yōu)點是________(填字母)。
A.Ⅳ比Ⅲ復雜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簡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裝置同時進行兩個對比實驗,而Ⅲ不行
(3)若用實驗Ⅳ驗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穩(wěn)定性,則試管B中裝入的固體最好是________(填化學式)。

===CaCO3↓+H2O
D
NaHCO3
解析:(1)圖Ⅰ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因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均可以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圖Ⅱ可以鑒別,因為等質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的量不同,可根據(jù)氣球膨脹程度來判斷。(3)試管B裝入碳酸氫鈉,試管A裝入碳酸鈉,這樣直接加熱的碳酸鈉,溫度高,不分解,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而間接加熱的碳酸氫鈉分解,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表明了碳酸氫鈉不穩(wěn)定。
【對點演練】
考向一 NaHCO3與堿、鹽反應的應用
1.分別向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寫出NaHCO3與①過量澄清石灰水;②少量澄清石灰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均產(chǎn)生白色沉淀
OH-+Ca2+CaCO3↓+H2O
2OH-+Ca2+CaCO3↓+2H2O
2.若向NaH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氣泡冒出,試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2+===BaCO3↓+H2O+CO2↑
考向二 Na2CO3、NaHCO3與酸反應的定量關系
3.將一定物質的量的Na2CO3、NaHCO3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取出50 mL溶液,然后滴加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得到的圖像如圖所示。
按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依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代表________的變化曲線;②代表________的變化曲線;③代表________的變化曲線。
(3)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
(4)加入鹽酸為150 mL時,放出的C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
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
NaCl
Na2CO3
0.05 mol·L-1
0.112 L
解析:(3)當加入150 mL鹽酸時正好生成NaCl溶液,n(HCl)=n(NaCl)=2n(Na2CO3)+n(NaHCO3)=2.5×10-3×2 mol+2.5×10-3 mol=7.5×10-3 mol,c(HCl)==0.05 mol·L-1。
(4)n(CO2)=n(Na2CO3)+n(NaHCO3)=(2.5+2.5)×10-3 mol=5×10-3 mol,標況下V(CO2)=5×10-3 mol×22.4 L·mol-1=0.112 L。
4.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鹽酸,CO2的生成量與加入鹽酸的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
(1)ab斜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________。
(3)原混合溶液中NaOH與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
+H+===CO2↑+H2O
0.3
2∶1
解析:(1)ab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O2↑+H2O。
(2)從圖像知生成CO2 0.01 mol,根據(jù)方程式+H+===CO2↑+H2O可知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為0.01 mol,故a=0.3。
(3)根據(jù)方程式和圖像可知Na2CO3的物質的量是0.01 mol,共計消耗鹽酸0.02 mol,所以與氫氧化鈉反應的鹽酸是0.04 mol-0.02 mol=0.02 mol,則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02 mol,因此原混合液中,NaOH與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微專題6 侯氏制堿法與碳酸鈉含量的測定
專題一 侯氏制堿法
【要點歸納】
1.制備原料
食鹽、氨氣、二氧化碳——合成氨廠用水煤氣制取氫氣時的廢氣;其反應為C+H2O(g)高溫CO+H2,CO+H2O(g)高溫CO2+H2。
2.工藝流程
3.反應原理
(1)產(chǎn)生NaHCO3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產(chǎn)生Na2CO3的反應:2NaHCO3 Na2CO3+CO2↑+H2O。
4.綠色思想: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為_______________。
NH3+NaCl+CO2+H2O===NaHCO3↓+NH4Cl
CO2、飽和食鹽水
【典題示例】
典例 以下是在實驗室模擬“侯氏制堿法”生產(chǎn)流程的示意圖:
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氣體是NH3,B氣體是CO2
B.侯氏制堿法的工藝過程中應用了物質溶解度的差異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是燒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將晶體溶于水后加熱、蒸發(fā)、結晶
答案:D
解析:利用NH3極易溶于水,且水溶液顯堿性,可以提高CO2的吸收,因此先通NH3后通CO2,A正確;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利用了溶解度的差異,B正確;操作Ⅲ是過濾,因此用到玻璃儀器:燒杯、漏斗、玻璃棒,C正確;晶體是NaHCO3,利用NaHCO3的不穩(wěn)定性,2NaHCO3 Na2CO3+CO2↑+H2O,D錯誤。
【對點演練】
1.侯氏制堿法的反應之一是:NaCl+H2O+NH3+CO2===NaHCO3↓+NH4Cl,某學習小組先制取NH3和CO2,再模擬侯氏制堿法制堿原理制備Na2CO3,實驗過程不需要的實驗裝置是(  )
答案:D
解析:裝置A是制備氨氣或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裝置,選項A不選;產(chǎn)生NaHCO3發(fā)生的反應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需要過濾得到NaHCO3晶體,用到裝置B,選項B不選;制取Na2CO3時,過濾得到NaHCO3晶體洗滌后在裝置C中加熱灼燒得到碳酸鈉,選項C不選;實驗過程中不需要蒸發(fā)結晶,不需要裝置D,故答案選D。
2.如圖是模擬“侯氏制堿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裝置。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a(chǎn)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堿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堿石灰
C.a(chǎn)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
答案:C
解析: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較小,而NH3極易溶于水,所以在實驗中要先通入溶解度較大的NH3,再通入CO2,由于NH3極易溶于水,在溶于水時極易發(fā)生倒吸現(xiàn)象,所以通入NH3的導氣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液中,即a先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A、B、D均錯誤;因為NH3是堿性氣體,所以過量的NH3要用稀硫酸來吸收,故答案選C。
專題二 測定碳酸鈉質量分數(shù)的常用方法
【要點歸納】
1.氣體法
(1)測定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
依據(jù)CO2的體積確定Na2CO3的物質的量,進而確定純堿中Na2CO3的含量。
(2)實驗操作:向m g純堿樣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準確測量產(chǎn)生CO2氣體的體積為V mL(已折算為標準狀況)。
(3)數(shù)據(jù)處理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為 mol×106 g·mol-1= g,則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
2.沉淀法
(1)測定原理:Na2CO3+BaCl2===BaCO3↓+2NaCl。
依據(jù)BaCO3沉淀的質量,確定Na2CO3的物質的量,進而確定純堿中Na2CO3的含量。
(2)實驗操作:先將m g純堿樣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得BaCO3沉淀的質量為n g。
(3)數(shù)據(jù)處理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為×106 g·mol-1= g,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100%。
【典題示例】
典例 為了測定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含量,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取一定質量的混合物,通過測量反應前后②和③裝置質量的變化,測定該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shù)。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①②③中可以依次盛裝堿石灰、無水CaCl2、堿石灰
B.硬質玻璃管加熱前,應關閉b,打開a,緩緩通入空氣,直至a處出來的空氣不再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為止
C.若將①裝置換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氣瓶,則測得的NaCl含量偏大
D.實驗過程中一直通入空氣,停止加熱后再停止通入空氣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實驗目的和裝置的連接順序可知:裝置①用于吸收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可以使用堿石灰;裝置②吸收Na2CO3·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氣,可以使用無水CaCl2;裝置③吸收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CO2,使用堿石灰,A項正確;實驗前必須將裝置中的水蒸氣和CO2趕凈,避免影響測定結果,硬質玻璃管加熱前,應關閉b,打開a,緩緩通入空氣,直至a處出來的空氣不再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為止,B項正確;若將①裝置換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氣瓶,則會增加水的質量,使測得Na2CO3·10H2O和NaHCO3的含量偏高,NaCl的含量偏低,C項錯誤;實驗過程中一直通入空氣,停止加熱后繼續(xù)通入空氣使存留在裝置中的CO2和水蒸氣完全被吸收,D項正確。
【對點演練】
小蘇打長期放置在空氣中會變質(部分轉變?yōu)镹a2CO3),某研究小組欲測定某小蘇打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設計如下實驗方案:
Ⅰ.加熱分解法
利用下圖甲裝置,充分加熱小蘇打樣品。
(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
(2)在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有:
①儀器a的質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坩堝
加熱前,儀器a和樣品的總質量
加熱冷卻后,儀器a和殘留物的總質量
Ⅱ.測量氣體體積法
利用圖乙裝置,測定反應生成氣體的體積。
(3)組裝好儀器后,首先進行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__。
(4)導管g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檢查裝置氣密性
平衡分液漏斗與錐形瓶內的氣壓,使液體順利流下;滴入錐形瓶的稀硫酸的體積等于進入分液漏斗的氣體體積,從而消除因加入稀硫酸而引起的氣體體積誤差
(5)為了減小實驗誤差,B、C中最好用___________溶液代替水。
(6)待反應結束,氣體冷卻至室溫后,利用圖示裝置讀取氣體體積時,應注意的事項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所取樣品的質量為m g,反應前量氣管C的讀數(shù)為V1 mL,反應結束后量氣管C的讀數(shù)為V2 mL,則樣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質的量之和為________(氣體體積均已換算為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飽和NaHCO3
讀數(shù)時應上下移動C管,使B、C兩管液面相平
視線與液面最低處相平
mol
考點二
考點二 堿金屬 焰色試驗
1.相似性和遞變性
相似性 遞變性(由Li→Cs)
原子 結構 最外層均為1個電子 電子層數(shù)逐漸增多,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大,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元素 性質 都具有較強的金屬性,最高正價均為+1價 金屬性逐漸增強
單質物理性質 (除____外)都呈銀白色,密度較小,熔、沸點較低 密度逐漸增大(____反常),熔、沸點逐漸降低
單質化學性質 都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還原性逐漸增強;與O2反應越來越劇烈,產(chǎn)物越來越復雜
Cs

2.特殊性
(1)堿金屬的密度一般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但鉀的密度比鈉的小。
(2)堿金屬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鋰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將鋰保存在石蠟中。
(3)堿金屬跟氫氣反應生成的堿金屬氫化物都是離子化合物,其中氫以H-形式存在,顯-1價,堿金屬氫化物是強還原劑。
(4)一般情況下,堿金屬所形成的鹽均溶于水,并且在一定溫度下,酸式鹽比正鹽的溶解度大(但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5)試劑瓶中的藥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屬Na、K等需立即放回原瓶。
(6)鋰與O2反應與鈉不同,只生成Li2O,而不生成Li2O2。
【師說·助學】 堿金屬氫化物——強還原劑
堿金屬跟氫氣反應生成的堿金屬氫化物(RH)····都是離子化合物,其中氫以H-形式存在,顯-1價,堿金屬氫化物是強還原劑。
3.焰色反應
(1)焰色反應:很多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都會使火焰呈現(xiàn)特殊顏色的現(xiàn)象。屬于________變化。
(2)操作步驟
清洗鉑絲:將鉑絲用鹽酸洗凈,在外焰上灼燒至與原來的火焰顏色相同。
灼燒試樣:蘸取試樣在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的顏色。
清洗鉑絲:將鉑絲再用鹽酸洗凈后,在外焰上灼燒至與原來的火焰顏色相同。
【師說·助學】 鉑絲用鹽酸洗凈,而不用稀硫酸洗滌,其原因是金屬氯化物在灼燒時易揮發(fā),而硫酸鹽難以揮發(fā),會對后續(xù)實驗造成干擾。
物理

(3)常見金屬元素的焰色
鈉元素:黃色;鉀元素:____色(透過___________觀察);鋇元素:黃綠色;鈣元素:磚紅色;銅元素:藍綠色。

藍色鈷玻璃
【易錯診斷】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理由。
1.ⅠA族元素又稱堿金屬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堿金屬元素Li、Na、K都可保存在煤油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焰色反應是一種復雜的化學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鈉、氧化鈉、碳酸鈉的焰色反應均顯黃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誤。ⅠA族除H以外的元素稱堿金屬元素。
錯誤。Li保存在石蠟中,Na、K可保存在煤油中。
錯誤。焰色反應屬于物理變化。
正確。
【教考銜接】
典例1 用“>”或“<”填空:
(1)還原性:Li______Na______K。
(2)單質的熔點:Li______Na______K。
(3)堿性:LiOH______NaOH______KOH。
(4)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Li______Na______K。
<
<
>
>
<
<
<
<
典例2
(1)KH是一種野外供氫劑,其電子式為________,與水反應放出氫氣,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在無水條件下可作為某些鋼鐵制品的脫銹劑(鐵銹的成分表示為Fe2O3),脫銹過程中生成兩種產(chǎn)物,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H∶]-
KH+H2O===KOH+H2↑
3NaH+Fe2O3===2Fe+3NaOH
【對點演練】
1.試管內裝有足量的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靜置后投入一小塊堿金屬,可觀察到金屬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復運動,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此堿金屬可能是鉀或鈉
B.反應一段時間煤油會燃燒
C.堿金屬上下運動是由于與水反應產(chǎn)生了氫氣
D.若是金屬鋰則不能觀察到上述現(xiàn)象
答案:B
解析:該金屬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運動,說明其密度介于煤油和水之間,金屬鋰的密度小于煤油,因而A、D兩項正確;上下運動是由于與水反應產(chǎn)生的氫氣的推動作用和浮力作用,C項正確。
2.用光潔的鉑絲蘸取某無色溶液在火焰上灼燒,直接觀察到火焰呈黃色。下列各判斷正確的是(  )
A.只含有Na+
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可能還含有K+
答案:B
解析:Na元素的焰色為黃色,K元素的焰色為紫色,但黃色會干擾紫色,所以不能判斷是否含有K元素。第11講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堿金屬
1. 了解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知道堿金屬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并能用物質分類的思想預測陌生堿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2.掌握碳酸鈉、碳酸氫鈉的轉化關系。
3.了解焰色試驗的操作并熟記幾種常見金屬的焰色。
考點一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1.物理性質和用途
名稱 碳酸鈉 碳酸氫鈉
化學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純堿或蘇打 小蘇打
顏色、狀態(tài) 白色粉末 細小白色晶體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顯堿性 水中易溶,但比Na2CO3的溶解度小,溶液顯堿性
用途 造紙、造玻璃、制肥皂等 制藥、發(fā)酵粉、滅火劑等
【師說·助學】 利用溶液的堿性區(qū)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2.化學性質
3.相互轉化
(1)轉化關系
(2)應用——除雜(括號內物質為雜質)
① Na2CO3(s)[NaHCO3(s)] 加熱法
② NaHCO3(aq)[Na2CO3(aq)] ________________
③ Na2CO3(aq)[NaHCO3(aq)] ________________
4.向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中分別滴加酸的反應特點
(1)向碳酸氫鈉溶液中逐滴滴入鹽酸
①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
②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畫出產(chǎn)生CO2的物質的量隨n(HCl)的變化圖像________________。
(2)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鹽酸
①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畫出產(chǎn)生CO2的物質的量隨n(HCl)的變化圖像________________。
【師說·助學】 利用滴加鹽酸的方法區(qū)別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
【易錯診斷】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理由。
1.向Na2CO3飽和溶液中通入CO2,會有NaHCO3晶體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酚酞溶液可鑒別飽和食鹽水和飽和碳酸鈉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Ca(OH)2鑒別Na2CO3和NaHCO3兩種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熱的純堿溶液清洗炊具上的油污時,不涉及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銜接】
典例1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Na2CO3[2022·海南卷,1B](  )
(2)面包師用小蘇打作發(fā)泡劑烘焙面包,涉及到的化學知識為Na2CO3可與酸反應[2022·廣東卷,6A](  )
(3)用石灰水鑒別Na2CO3與NaHCO3[2023·遼寧卷,4A](  )
(4)滴入酚酞溶液,現(xiàn)象如下圖。[2022·湖北卷,6A](  )
聽課筆記                                    
                                    
典例2 某校化學課外小組為了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白色固體,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實驗,如圖Ⅰ~Ⅳ所示。
(1)只根據(jù)圖Ⅰ、Ⅱ所示實驗,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填裝置序號)。
(2)圖Ⅲ、Ⅳ所示實驗均能鑒別這兩種物質,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實驗Ⅲ相比,實驗Ⅳ的優(yōu)點是________(填字母)。
A.Ⅳ比Ⅲ復雜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簡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裝置同時進行兩個對比實驗,而Ⅲ不行
(3)若用實驗Ⅳ驗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穩(wěn)定性,則試管B中裝入的固體最好是________(填化學式)。
聽課筆記                                    
                                    
                                    
                                    
【對點演練】
考向一 NaHCO3與堿、鹽反應的應用
1.分別向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寫出NaHCO3與①過量澄清石灰水;②少量澄清石灰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NaH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氣泡冒出,試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二 Na2CO3、NaHCO3與酸反應的定量關系
3.將一定物質的量的Na2CO3、NaHCO3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取出50 mL溶液,然后滴加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得到的圖像如圖所示。
按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依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代表________的變化曲線;②代表________的變化曲線;③代表________的變化曲線。
(3)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
(4)加入鹽酸為150 mL時,放出的C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
4.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鹽酸,CO2的生成量與加入鹽酸的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
(1)ab斜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________。
(3)原混合溶液中NaOH與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
微專題6 侯氏制堿法與碳酸鈉含量的測定
專題一 侯氏制堿法
【要點歸納】
1.制備原料
食鹽、氨氣、二氧化碳——合成氨廠用水煤氣制取氫氣時的廢氣;其反應為C+H2O(g)高溫CO+H2,CO+H2O(g)高溫CO2+H2。
2.工藝流程
3.反應原理
(1)產(chǎn)生NaHCO3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產(chǎn)生Na2CO3的反應:2NaHCO3 Na2CO3+CO2↑+H2O。
4.綠色思想: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題示例】
典例 以下是在實驗室模擬“侯氏制堿法”生產(chǎn)流程的示意圖:
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氣體是NH3,B氣體是CO2
B.侯氏制堿法的工藝過程中應用了物質溶解度的差異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是燒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將晶體溶于水后加熱、蒸發(fā)、結晶
聽課筆記                                    
                                    
【對點演練】
1.侯氏制堿法的反應之一是:NaCl+H2O+NH3+CO2===NaHCO3↓+NH4Cl,某學習小組先制取NH3和CO2,再模擬侯氏制堿法制堿原理制備Na2CO3,實驗過程不需要的實驗裝置是(  )
2.如圖是模擬“侯氏制堿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裝置。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a(chǎn)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堿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堿石灰
C.a(chǎn)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
專題二 測定碳酸鈉質量分數(shù)的常用方法
【要點歸納】
1.氣體法
(1)測定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
依據(jù)CO2的體積確定Na2CO3的物質的量,進而確定純堿中Na2CO3的含量。
(2)實驗操作:向m g純堿樣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準確測量產(chǎn)生CO2氣體的體積為V mL(已折算為標準狀況)。
(3)數(shù)據(jù)處理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為 mol×106 g·mol-1= g,則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
2.沉淀法
(1)測定原理:Na2CO3+BaCl2===BaCO3↓+2NaCl。
依據(jù)BaCO3沉淀的質量,確定Na2CO3的物質的量,進而確定純堿中Na2CO3的含量。
(2)實驗操作:先將m g純堿樣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得BaCO3沉淀的質量為n g。
(3)數(shù)據(jù)處理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為×106 g·mol-1= g,
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100%。
【典題示例】
典例 為了測定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含量,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取一定質量的混合物,通過測量反應前后②和③裝置質量的變化,測定該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shù)。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①②③中可以依次盛裝堿石灰、無水CaCl2、堿石灰
B.硬質玻璃管加熱前,應關閉b,打開a,緩緩通入空氣,直至a處出來的空氣不再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為止
C.若將①裝置換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氣瓶,則測得的NaCl含量偏大
D.實驗過程中一直通入空氣,停止加熱后再停止通入空氣
聽課筆記                                    
                                    
【對點演練】
小蘇打長期放置在空氣中會變質(部分轉變?yōu)镹a2CO3),某研究小組欲測定某小蘇打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設計如下實驗方案:
Ⅰ.加熱分解法
利用下圖甲裝置,充分加熱小蘇打樣品。
(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
(2)在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有:
①儀器a的質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測量氣體體積法
利用圖乙裝置,測定反應生成氣體的體積。
(3)組裝好儀器后,首先進行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導管g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了減小實驗誤差,B、C中最好用________溶液代替水。
(6)待反應結束,氣體冷卻至室溫后,利用圖示裝置讀取氣體體積時,應注意的事項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所取樣品的質量為m g,反應前量氣管C的讀數(shù)為V1 mL,反應結束后量氣管C的讀數(shù)為V2 mL,則樣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質的量之和為________(氣體體積均已換算為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考點二 堿金屬 焰色試驗
1.相似性和遞變性
相似性 遞變性(由Li→Cs)
原子結構 最外層均為1個電子 電子層數(shù)逐漸增多,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大,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元素性質 都具有較強的金屬性,最高正價均為+1價 金屬性逐漸增強
單質物理性質 (除____外)都呈銀白色,密度較小,熔、沸點較低 密度逐漸增大(____反常),熔、沸點逐漸降低
單質化學性質 都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還原性逐漸增強;與O2反應越來越劇烈,產(chǎn)物越來越復雜
2.特殊性
(1)堿金屬的密度一般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但鉀的密度比鈉的小。
(2)堿金屬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鋰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將鋰保存在石蠟中。
(3)堿金屬跟氫氣反應生成的堿金屬氫化物都是離子化合物,其中氫以H-形式存在,顯-1價,堿金屬氫化物是強還原劑。
(4)一般情況下,堿金屬所形成的鹽均溶于水,并且在一定溫度下,酸式鹽比正鹽的溶解度大(但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5)試劑瓶中的藥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屬Na、K等需立即放回原瓶。
(6)鋰與O2反應與鈉不同,只生成Li2O,而不生成Li2O2。
【師說·助學】 堿金屬氫化物——強還原劑
堿金屬跟氫氣反應生成的堿金屬氫化物(RH)····都是離子化合物,其中氫以H-形式存在,顯-1價,堿金屬氫化物是強還原劑。
3.焰色反應
(1)焰色反應:很多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都會使火焰呈現(xiàn)特殊顏色的現(xiàn)象。屬于________變化。
(2)操作步驟
清洗鉑絲:將鉑絲用鹽酸洗凈,在外焰上灼燒至與原來的火焰顏色相同。
灼燒試樣:蘸取試樣在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的顏色。
清洗鉑絲:將鉑絲再用鹽酸洗凈后,在外焰上灼燒至與原來的火焰顏色相同。
【師說·助學】 鉑絲用鹽酸洗凈,而不用稀硫酸洗滌,其原因是金屬氯化物在灼燒時易揮發(fā),而硫酸鹽難以揮發(fā),會對后續(xù)實驗造成干擾。
(3)常見金屬元素的焰色
鈉元素:黃色;鉀元素:____色(透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鋇元素:黃綠色;鈣元素:磚紅色;銅元素:藍綠色。
【易錯診斷】 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理由。
1.ⅠA族元素又稱堿金屬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堿金屬元素Li、Na、K都可保存在煤油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焰色反應是一種復雜的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鈉、氧化鈉、碳酸鈉的焰色反應均顯黃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銜接】
典例1 用“>”或“<”填空:
(1)還原性:Li______Na______K。
(2)單質的熔點:Li______Na______K。
(3)堿性:LiOH______NaOH______KOH。
(4)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Li______Na______K。
聽課筆記                                    
                                    
典例2
(1)KH是一種野外供氫劑,其電子式為________,與水反應放出氫氣,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在無水條件下可作為某些鋼鐵制品的脫銹劑(鐵銹的成分表示為Fe2O3),脫銹過程中生成兩種產(chǎn)物,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課筆記                                    
                                    
【對點演練】
1.試管內裝有足量的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靜置后投入一小塊堿金屬,可觀察到金屬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復運動,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此堿金屬可能是鉀或鈉
B.反應一段時間煤油會燃燒
C.堿金屬上下運動是由于與水反應產(chǎn)生了氫氣
D.若是金屬鋰則不能觀察到上述現(xiàn)象
2.用光潔的鉑絲蘸取某無色溶液在火焰上灼燒,直接觀察到火焰呈黃色。下列各判斷正確的是(  )
A.只含有Na+
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可能還含有K+
第11講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堿金屬
考點一
夯實·必備知識
OH-+Ca2+CaCO3↓+H2OCa2++2OH-CaCO3↓+2H2O
3.(2)②通入足量CO2 ③滴加適量NaOH溶液
4.(1)①立即產(chǎn)生氣泡 ②+H+===H2O+CO2↑ 
③ 
H+、+H+===H2O+CO2↑ ②
易錯診斷
1.正確。
2.正確。
3.錯誤。Ca(OH)2分別遇Na2CO3、NaHCO3溶液現(xiàn)象相同。
4.錯誤。涉及水解反應H2O+OH-。
突破·關鍵能力
教考銜接
典例1 答案:(1)× (2)× (3)× (4)√
典例2 解析:(1)圖Ⅰ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因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均可以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圖Ⅱ可以鑒別,因為等質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的量不同,可根據(jù)氣球膨脹程度來判斷。(3)試管B裝入碳酸氫鈉,試管A裝入碳酸鈉,這樣直接加熱的碳酸鈉,溫度高,不分解,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而間接加熱的碳酸氫鈉分解,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表明了碳酸氫鈉不穩(wěn)定。
答案:(1)Ⅱ
===CaCO3↓+H2O D
(3)NaHCO3
對點演練
1.答案:均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①OH-+Ca2+CaCO3↓+H2O2OH-+Ca2+CaCO3↓+2H2O
2.答案:+Ba2+===BaCO3↓+H2O+CO2↑
3.解析:(3)當加入150 mL鹽酸時正好生成NaCl溶液,n(HCl)=n(NaCl)=2n(Na2CO3)+n(NaHCO3)=2.5×10-3×2 mol+2.5×10-3 mol=7.5×10-3 mol,c(HCl)==0.05 mol·L-1。
(4)n(CO2)=n(Na2CO3)+n(NaHCO3)=(2.5+2.5)×10-3 mol=5×10-3 mol,標況下V(CO2)=5×10-3 mol×22.4 L·mol-1=0.112 L。
答案:(1)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
(2)NaHCO3 NaCl Na2CO3
(3)0.05 mol·L-1
(4)0.112 L
4.解析:(1)ab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O2↑+H2O。
(2)從圖像知生成CO2 0.01 mol,根據(jù)方程式+H+===CO2↑+H2O可知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為0.01 mol,故a=0.3。
(3)根據(jù)方程式和圖像可知Na2CO3的物質的量是0.01 mol,共計消耗鹽酸0.02 mol,所以與氫氧化鈉反應的鹽酸是0.04 mol-0.02 mol=0.02 mol,則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02 mol,因此原混合液中,NaOH與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答案:+H+===CO2↑+H2O 
(2)0.3 (3)2∶1
微專題6
專題一、侯氏制堿法
要點歸納
3.NH3+NaCl+CO2+H2O===NaHCO3↓+NH4Cl
4.CO2、飽和食鹽水
典題示例
典例 解析:利用NH3極易溶于水,且水溶液顯堿性,可以提高CO2的吸收,因此先通NH3后通CO2,A正確;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利用了溶解度的差異,B正確;操作Ⅲ是過濾,因此用到玻璃儀器:燒杯、漏斗、玻璃棒,C正確;晶體是NaHCO3,利用NaHCO3的不穩(wěn)定性,2NaHCO3 Na2CO3+CO2↑+H2O,D錯誤。
答案:D
對點演練
1.解析:裝置A是制備氨氣或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裝置,選項A不選;產(chǎn)生NaHCO3發(fā)生的反應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需要過濾得到NaHCO3晶體,用到裝置B,選項B不選;制取Na2CO3時,過濾得到NaHCO3晶體洗滌后在裝置C中加熱灼燒得到碳酸鈉,選項C不選;實驗過程中不需要蒸發(fā)結晶,不需要裝置D,故答案選D。
答案:D
2.解析: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較小,而NH3極易溶于水,所以在實驗中要先通入溶解度較大的NH3,再通入CO2,由于NH3極易溶于水,在溶于水時極易發(fā)生倒吸現(xiàn)象,所以通入NH3的導氣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液中,即a先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A、B、D均錯誤;因為NH3是堿性氣體,所以過量的NH3要用稀硫酸來吸收,故答案選C。
答案:C
專題二 測定碳酸鈉質量分數(shù)的常用方法
典題示例
典例 解析:根據(jù)實驗目的和裝置的連接順序可知:裝置①用于吸收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可以使用堿石灰;裝置②吸收Na2CO3·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氣,可以使用無水CaCl2;裝置③吸收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CO2,使用堿石灰,A項正確;實驗前必須將裝置中的水蒸氣和CO2趕凈,避免影響測定結果,硬質玻璃管加熱前,應關閉b,打開a,緩緩通入空氣,直至a處出來的空氣不再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為止,B項正確;若將①裝置換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氣瓶,則會增加水的質量,使測得Na2CO3·10H2O和NaHCO3的含量偏高,NaCl的含量偏低,C項錯誤;實驗過程中一直通入空氣,停止加熱后繼續(xù)通入空氣使存留在裝置中的CO2和水蒸氣完全被吸收,D項正確。
答案:C
對點演練
解析:Ⅰ.(1)儀器a是坩堝。
(2)還需要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有“加熱前,儀器a和樣品的總質量”和“加熱冷卻后,儀器a和殘留物的總質量”。
Ⅱ.(3)涉及氣體的實驗裝置連接好后首先要檢查裝置氣密性。
(4)導管g的作用是平衡分液漏斗與錐形瓶內的氣壓,使液體順利流下;滴入錐形瓶的稀硫酸體積等于進入分液漏斗的氣體體積,從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氣體體積誤差。
(5)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易造成誤差,所以采用飽和NaHCO3溶液代替水,從而減小誤差。
(6)①讀數(shù)時上下移動C管,使B、C兩管液面相平,減小由于壓強不同引起的體積誤差;②視線與液面最低處相平,減小由于讀數(shù)引起的體積誤差。
(7)根據(jù)碳原子守恒,1 mol碳原子對應1 mol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 mol,所以樣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質的量之和為 mol。
答案:Ⅰ.(1)坩堝
(2)②加熱前,儀器a和樣品的總質量 ③加熱冷卻后,儀器a和殘留物的總質量
Ⅱ.(3)檢查裝置氣密性
(4)平衡分液漏斗與錐形瓶內的氣壓,使液體順利流下;滴入錐形瓶的稀硫酸的體積等于進入分液漏斗的氣體體積,從而消除因加入稀硫酸而引起的氣體體積誤差
(5)飽和NaHCO3
(6)①讀數(shù)時應上下移動C管,使B、C兩管液面相平 ②視線與液面最低處相平
(7) mol
考點二
夯實·必備知識
1.Cs 鉀
3.(1)物理 (3)紫 藍色鈷玻璃
易錯診斷
1.錯誤。ⅠA族除H以外的元素稱堿金屬元素。
2.錯誤。Li保存在石蠟中,Na、K可保存在煤油中。
3.錯誤。焰色反應屬于物理變化。
4.正確。
突破·關鍵能力
教考銜接
典例1 答案:(1)< < (2)> > (3)< < 
(4)< <
典例2 答案:(1)K+[H∶]- KH+H2O===KOH+H2↑
(2)3NaH+Fe2O3===2Fe+3NaOH
對點演練
1.解析:該金屬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運動,說明其密度介于煤油和水之間,金屬鋰的密度小于煤油,因而A、D兩項正確;上下運動是由于與水反應產(chǎn)生的氫氣的推動作用和浮力作用,C項正確。
答案:B
2.解析:Na元素的焰色為黃色,K元素的焰色為紫色,但黃色會干擾紫色,所以不能判斷是否含有K元素。
答案: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西充县| 佛冈县| 岳阳县| 桦南县| 高淳县| 贵溪市| 龙泉市| 奉贤区| 广西| 济阳县| 兴安县| 班玛县| 沅陵县| 古交市| 登封市| 西林县| 西和县| 博爱县| 五莲县| 荥阳市| 芦山县| 内黄县| 焦作市| 浦城县| 信丰县| 徐水县| 延庆县| 黔江区| 抚远县| 保山市| 新乡县| 丁青县| 长垣县| 囊谦县| 长治市| 昆山市| 乌拉特中旗| 延津县| 文成县| 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