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識字2姓氏歌【教學目標】1.通過兒歌誦讀,認識“氏、李”等10個生字和弓字旁、子字旁2個偏旁;會寫“姓、什、么”等6個字。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能運用合適的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姓氏,對中國的姓氏文化產生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兒歌誦讀,認識“氏、李”等10個生字和弓字旁、子字旁2個偏旁;會寫“姓、什、么”等6個生字。難點:能運用合適的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姓氏,對中國的姓氏文化產生興趣。【教學課時】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氏、李”等10個生字和弓字旁1個偏旁;會寫“什、么”2個字。2.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出節奏。3.關注課文介紹姓氏的方法,學習用“分解部件”“說偏旁”“組詞”等方法識字,并在實踐中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姓氏。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1.播放《百家姓》視頻。(學生專注觀看)師:說說自己姓什么,你在視頻中聽到了嗎?2.出示課題,隨題識字。(1)師:每個小朋友都有屬于自己的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和每個人的姓氏有關,一起來讀課題。(2)復習“姓”的識記方法。師:這個“姓”字,同學們怎么記住它?(加一加:女+生=姓 姓名 百姓)借助象形字,識記“氏”字。①“氏”是翹舌音,讀準確。②出示象形字,教師講解:“氏”字像一根木桿,上面有樣子怪誕的龍蛇圖騰,這是一個宗族的標志。“氏”在古代是“姓”的一個分支,現在和“姓”表示同一種意思。3.再次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集中識字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傾聽。師:同學們,這首兒歌特別有趣,它把好多的姓氏都編在了里面,請你仔細聽老師讀。2.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讀通讀順,遇到不會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3.學習生字。氏、什、李、張、弓、古、胡、吳、言、孫教師領讀,指導正音。①“氏、什”都是翹舌音,“張、弓”是后鼻音,“孫”是平舌音。②學習新偏旁“弓字旁”。(2)多種方式練習認讀:個別讀、全體讀、開火車讀。(3)游戲:走迷宮。5.學生再輕聲讀課文。圈出姓氏,說說課文有幾節。師:同學們,熟讀課文后,誰來說一說課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姓氏?(李、張、胡、吳、徐、許……)三、品讀課文,學習第一小節1.自由讀,指名讀第一小節,教師正音。2.回顧一問一答的句式特點。(1)師生合作讀前4行。師:你發現這些句子的特點了嗎?(一問一答式)我們在哪里學過?(一年級上冊《誰會飛》還有《比尾巴》中的三問三答)(2)同桌問答。3.學習“分解部件”的方法介紹姓氏。(1)學習第1-4行。①師:讀了前4行,說說課文是怎樣向我們介紹“李、張”這兩個姓氏的?②分解部件的方法:木+子=李 弓+長=張③借助圖片,識記“李、張、什、弓”。(2)學習第5-6行。①學生自由讀第5-6行,教師正音。提醒:胡、吳的聲母不同;許、徐的聲調不同。②方法遷移,引導學生用“分解部件”的方法學習“胡、吳、許”這3個姓氏。③以師生問答的形式合作說“胡、吳、許。什么胡?古月胡。什么吳?口天吳。什么許?言午許。④隨文識記“古、言”。4.學習“說偏旁”的方法介紹姓氏。(1)出示“徐”字。師生問答:什么徐?雙人徐。師:說一說,介紹“徐”姓的方法和其他有什么不同?(2)引導學生發現:“徐”是通過“說偏旁”的方法來介紹的。(3)拓展練習:出示幾個姓,讓學生嘗試用“分解部件”和“說偏旁”的方法介紹姓氏。5.用不同的方法介紹自己的姓氏,結合課后練習“照樣子做問答游戲”,引導學生發現“方”采用的是組詞的方法介紹姓氏的。(1)課件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組詞法)實踐活動。你姓什么呢?老師(同桌)問,你來答!分解部件方法:你姓什么?我姓陳。什么陳?耳東陳。組詞法:你姓什么?我姓王。什么王?國王的王。6.朗讀指導。前4行,可以安排師生、男女生、同桌間互相問答著讀一讀。后幾句,拍著手讀一讀,增加朗讀時的韻律感。同桌用玩拍手歌游戲的方式朗讀第一小節,背誦第一小節。四、觀察示范,指導書寫1.學習“什”的書寫。(1)學生觀察“什”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師范寫,提示學生“什”的書寫要點。★左窄右寬,“十”字先寫橫再寫豎。★“十”的橫靠近單人旁的豎起筆,在橫中線上右行,豎靠豎中線右側,收筆處比單人旁低端略低。2.學習“么”的書寫。(1)學生觀察“么”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師范寫,提示學生“么”的書寫要點。★撇在豎中線上起筆,在橫中線上收筆。★“厶”的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筆的撇要傾斜一些,穿過中心,折筆處在左下格,略往上斜。3.學生按照筆順描紅,練寫。老師巡視指導及時評價。第2課時◆課時目標復習“氏、什”等10個生字,會寫“古、胡”等4個字,認識子字旁1個偏旁。結合姓氏的介紹方法和已有生活經驗,學習“趙、錢”等8個單姓和“諸葛、東方”等4個復姓,感受中國姓氏的多樣。正確朗讀課文,體會句子的節奏感,背誦課文。一、游戲導入,復習姓氏1.“你問我答”游戲。2.說一說你家人、朋友的姓氏。二、品讀課文,學習第二小節1.中國的姓氏有很多,讓我們一起去第二小節中再找一找。(1)讀一讀文中出現的姓氏。(2)說一說你的發現。(前面八個姓是一個字,后面四個姓是兩個字)(3)找一找身邊有這些姓氏的同伴。2.交流單姓和復姓的區別。(1)了解單姓。①由一個字組成的姓氏。②運用上節課介紹姓氏的方法,介紹8個單姓。(2)了解復姓。①由兩個字或兩個以上字組成的姓氏。②出示“諸葛亮、司馬光、歐陽修”等圖片,認識文中講的復姓。③拓展復姓。(學有余力的班級可以適當補充更多的常用復姓)(3)隨文識字“孫”,學習新偏旁“子字旁”。3.知識拓展。(1)了解省略號。師:我們中國的姓氏只有書上讀到的這么幾個嗎?這里有個符號叫“省略號”,表示還有很多姓氏沒有寫出來。(2)出示《百家姓》,指出課文中的8個單姓就是《百家姓》的前八個姓氏。4.朗讀指導,進行背誦(1)關注姓氏之間的停頓,以及單姓與復姓的節奏變化,姓氏之間不要粘連,讀出節奏感。(2)在多種形式中朗讀,逐漸達成背誦積累。三、觀察示范,指導書寫1.學習“古”的書寫。(1)學生觀察“古”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師范寫,提示學生“古”的書寫要點。★“十”橫畫宜長,豎畫居中。★“口”上寬下窄,大小適中。★上下中心對齊。2.學習“胡”的書寫。(1)學生觀察“胡”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師范寫,提示學生“胡”的書寫要點。★左右等寬。★“古”橫畫長短適中,豎稍斜。★“月”框形端正,橫畫均勻,勾畫略長于左撇。3.學習“雙”的書寫。(1)學生觀察“雙”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師范寫,提示學生“雙”的書寫要點。★左小右大,左收右放。★左右橫畫大致平齊。4.學習“言”的書寫。(1)學生觀察“言”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師范寫,提示學生“言”的書寫要點。★點畫居中,上橫宜長,橫畫平行均勻。★“口”上寬下窄,大小適中。5.學生按照筆順描紅,練寫。老師巡視指導及時評價。【教學板書】姓氏歌姓氏歌 《百家姓》單姓 趙、錢、孫、李……復姓 東方、上官……【教學反思】開課伊始,我播放了生動有趣的視頻《百家姓》,激發學生了解姓氏的興趣,然后導入課文,使學生更易接受中國傳統的姓氏文化。姓氏文化這一說法比較抽象,學生不太理解,但是姓氏又是伴隨人一生的東西,所以學生學起來相對容易。我再輔以多種方法的誦讀,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便活躍得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