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識字2 姓氏歌(1課時)教學目標 1.認識“氏、什”等10個生字,會寫“什、么”等6個生字,學會“弓、子”2個偏旁。2.朗讀并背誦課文。區分讀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寫法。3.結合學生自身的姓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了解我國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地識字、寫字,認識2個偏旁。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并背誦《姓氏歌》,正確、規范姓氏讀法。難點:結合學生自身的姓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了解我國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PPT課件(啟智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案設計 二次備課創設情境導入課題(5分鐘)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課前準備好的姓名卡片,說說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為兩個部分,姓和名,通常情況下,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就是姓。 3.板書課題,指名學生朗讀。精讀課文學習字詞(25分鐘)精讀課文學習字詞(25分鐘) 初讀課文1.看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2.自由讀,圈畫生字。把課后要求會認和會寫的生字畫出來,借助拼音讀一讀。3.指名讀課文,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會認字1.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氏 什 李 張 弓 古 胡 吳 言 孫2.識記生字。(1)出示同學名字卡,圈一圈同學的姓氏,讀一讀。(2)做“拼一拼”的游戲。學生用打亂的部件拼成生字。如將“弓”和“長”拼成“張”。會寫字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什 么 古 胡 雙 言2.認讀字詞,讀準字音,重點指導“什、古、胡、雙、言”。“什”:左右結構,要寫得左窄右寬。“古”:上下結構,上寬下窄,橫畫宜長,豎畫居中位于豎中線上,“口”大小適中且與橫畫距離適中。“胡”:左右結構,左右等寬,“古”橫畫長短適中,豎稍斜。“月”框形端正,橫畫均勻?!半p”:左右相同,左邊略小,且左邊“又”字的捺畫變成點畫?!把浴保狐c畫居中,上橫宜長,點與橫畫不相連,三橫平行且間距均勻。“口”大小適中。3.學習新偏旁。認識“弓”和“子”,找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讀一讀,知道含有“弓”的字多與弓箭類武器、絲弦類樂器有關。精讀課文1.學習第1小節。(1)自由朗讀第1小節,將這一小節中出現的姓氏用筆圈出來,和同桌交流。 (2)指名學生朗讀第1小節,匯報出現的姓氏,教師相機板書:李、張、胡、吳、徐、許。 (3)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重點區別“胡”和“吳”,“徐”和“許” 。2.學習第2小節。(1)指名學生朗讀第2小節。 (2)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相機正音,并出示字詞卡片:中國、趙、錢、孫、周、鄭、王、東方、上官,指名學生認讀,強調:“趙、周”是翹舌音,“王、方”是后鼻音。(3)了解單姓和復姓。課堂小結鞏固提高(6分鐘)課堂小結課后作業(4分鐘) 1.統計班級同學姓氏:分別有哪些姓氏,哪個姓氏人數最多,哪個姓氏人數最少。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百家姓》,圈圈《百家姓》中熟悉的姓氏。課堂板書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讓學生聯系班級同學的姓氏進行學習,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我還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姓氏文化,體會到了祖國傳統文化的精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