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3節 彈力 彈簧測力計第七章 力知識點知1-講感悟新知1彈力1. 彈性 跳板、彈簧等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2. 彈性形變 對彈性物體來說,形變后能自動恢復原狀的最大限度叫彈性限度;物體在彈性限度內發生的形變叫彈性形變。物體形狀和體積的改變都叫形變。知1-講感悟新知3. 彈力 在生活中,我們還可看到橡皮筋、皮球、輪胎、桌子等物體,它們在受力發生形變時,要恢復原狀,就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施加力,這種力就叫作彈力。知1-講感悟新知(1)產生條件:①物體相互接觸;②發生彈性形變。(2)彈力的三要素①大小:與物體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②方向:與物體彈性形變的方向相反,指向恢復原狀的方向。③作用點:作用在使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上。知1-講感悟新知類型 彈力方向 彈力名稱 圖示接 觸 方 式 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 支持力過點垂直于面,指向受力物體 彈力過點垂直于點所在的切面,指向受力物體 壓力知1-講感悟新知(3)常見的彈力:彈簧伸長與壓縮時產生的力、壓力、支持力和繩子的拉力等。知1-講感悟新知知識鏈接:1.形變具有普遍性:任何物體都能發生形變,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可以直接看到;有的形變極其微小,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將微小的形變放大后才能顯示出來。2. 彈性物體發生形變時,如果超出彈性限度,物體將不能自動恢復原狀,此時物體發生的是塑性形變,如超載的汽車可能使路面的形變超過彈性限度,使路面發生塑性形變,即路面被損壞。知1-講感悟新知3.彈力的施力物體:發生形變的物體;受力物體:與施力物體接觸,使施力物體發生形變的物體。感悟新知知1-練[教材變式題]如圖1 所示跳板被跳水運動員壓彎,被跳水運動員壓彎的跳板具有______;跳板對運動員產生的力叫______力。例 1彈性彈感悟新知知1-練試題評析: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生形變,在撤去外力后恢復原來形狀,這種性質叫彈性,當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會產生彈力的作用。解析:跳板被跳水運動員壓彎,如果撤去外力,跳板可以恢復原狀,說明被跳水運動員壓彎的跳板具有彈性;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會產生彈力的作用,跳板對運動員產生的力屬于彈力。感悟新知知1-練1. 如圖是一種常見的訂書機,固定在槽內后部的彈簧給釘子一個向______(填“左”或“右”)的彈力。在訂書機某次正常使用過程中,彈力將_____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左減小知識點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知2-講感悟新知21. 作用 測量力的大小。2. 主要結構 外殼、彈簧、掛鉤、指針、刻度板和提環,如圖2 所示。知2-講感悟新知3. 制作原理(1)內容: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長度就越長;或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超過彈性限度即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彈簧會損壞。知2-講感悟新知(2)表述應注意:①不可將“彈簧伸長的長度”等同于“彈簧的長度”。②不可顛倒因果關系而將原理表述成“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所受的拉力與彈簧伸長的長度成正比”。知2-講感悟新知規律總結表述物理結論時應注意,“與”“跟”“和”后面是原因(影響因素、自變量),前面是結果(被影響因素、因變量)。知2-講感悟新知4. 使用方法(1)使用前:①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②觀察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零,若未指零,應先將指針調至零刻度線處;③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被卡住。規律總結:使用彈簧測力計、溫度計、刻度尺等工具進行相應的測量前,都要觀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線的位置。調零時在彈簧測力計使用方向上調零。知2-講感悟新知(2)使用時:①被測的力方向與彈簧伸長的方向一致;②被測的力應作用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③被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④讀數時,視線應正對刻度線。知2-講感悟新知5. 如圖3,利用力傳感器進行測量力,實時傳送到計算機后可繪出圖像。感悟新知知2-練[期中·龍湖]在“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實驗中,小明填寫的實驗報告(部分)如下,請你補完整。例2解題秘方: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時,首先要認清分度值,然后再讀數。感悟新知知2-練(1)使用前檢查指針是否指在__________位置;若不在此處,應先調零后再使用。零刻度線解析:為了避免出現錯誤,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位置。感悟新知知2-練(2)觀察圖4 中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0~5 N,分度值為 ______ N;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______ N。0.2解析: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一大格表示1 N,里面有5 個小格,故其分度值為0 .2 N。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 .6 N。3.6知2-練感悟新知2. [中考·懷化改編]如圖所示, 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______ 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__N。0.23.4知識點相互作用力知3-講感悟新知31. 定義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的同時,也受到后者對它的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這兩個力稱為相互作用力。2. 特點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可簡記為:等大、反向、異體、共線。其中一個力的施力物體是另一個力的受力物體。這個力的受力物體是另一個力的施力物體。知3-講感悟新知知識拓展: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時性,沒有前后之分;一對相互作用力只發生在兩個物體之間,不會涉及第三個物體。感悟新知知3-練[中考·湘潭] 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獲勝。小明對弟弟的力記為F1,弟弟對小明的力記為F2,則( )A. F1 大于F2B. F1 和F2 大小相等C. F1 先于F2 產生D. F2 先于F1 產生例 3知3-練感悟新知解題秘方: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特點解答;注意每個人或物體承受力的能力不同,弟弟承受力的能力弱一些,所以小明獲勝。解析:小明和弟弟掰手腕,他們之間的力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故B 符合題意,A、C、D 不符合題意。答案:B知3-練感悟新知方法點撥:相互作用力只發生在兩個物體之間,因此在解題時首先確定兩個力是相互作用力,然后再利用相互作用力的特點解題。課堂小結彈力 彈簧測力計彈力應用三要素彈簧測力計相互作用力的關系產生條件概念使用方法注意事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