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浪花(1課時)教學目標 1.認識“浪、邁”等12個生字,會寫“玩、眼”等6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心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重點難點 認識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體會作者的感情。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PPT課件(啟智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案設計 幻燈片示例創設情境導入課題(5分鐘)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有沒有在松軟的沙灘上玩耍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金色的沙灘上和一個小姑娘一同與浪花嬉戲,你們想去嗎?(想)好,先閉上眼睛,聽到聲音再睜開,好嗎?(動畫出示課文插圖)2.畫面里有哪些人,她們在干什么?她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請大家翻開課本第11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浪花》。精讀課文學習字詞(25分鐘)精讀課文學習字詞(25分鐘) 初讀課文1.看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2.自由讀,圈畫生字。把課后要求會認和會寫的生字畫出來,借助拼音讀一讀。3.指名讀課文,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會認字1.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浪 邁 悄 淚 次 給 殼 蝦 裝 像 淘 娃 2.識記生字。(1)注意讀準:翹舌音“裝”,后鼻音“浪、裝、像”。(2)偏旁歸類:如“浪、淚、淘”偏旁都是“氵”。注意區分“次”的偏旁是“冫”,不是“氵”。(3)熟字加偏旁:如“邁、給”。辶+萬=邁,纟+合=給。3.反復朗讀,鞏固讀詞。 會寫字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玩 眼 淚 它 貝 氣2.認讀字詞,讀準字音,指導書寫。(1)“眼”“淚”讓學生用記部首的方法記字形。(2)熟字比較:元——玩 很——眼 見——貝(3)擴詞識記:玩(玩耍)(玩具) 眼(眼睛)(眼淚)淚(淚水)(流淚) 它(它們)(它的)貝(貝殼)(寶貝) 氣(生氣)(氣球)3.學習新偏旁。“疒”(病字頭),病字頭的字有很多,如:療、疤、病、疾等。精讀課文1.學習第1自然段。(1)指名讀第一、二句。明確重點問題:對照圖,“我”指誰?浪花是怎樣走到她腳邊的?浪花到她腳邊干什么?(2)再讀讀第三、四句。看看小女孩高興的樣子,是誰給她帶來的歡樂?句子中的“它”指誰?浪花的家在哪兒?它是怎樣跑回家的?小組內討論以上問題。(3)匯報交流。師點撥,指導朗讀。齊讀這段,注意:“輕輕的”“悄悄地”要讀輕一些,“嘩嘩嘩”要讀得響一些。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我”來讀。2.學習第2自然段。(1)讀第一句。提問:浪花是怎樣來的呀?(唱著笑著跑來了)(2)讀第二句。提問:浪花給我帶來了什么呀?(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拓展:漂亮的貝殼、可愛的小蝦。(3)讀第三句,并小結。提問:你覺得浪花像什么?(板書:小娃娃)。哪些詞語說明浪花像小娃娃?(板書:唱、笑、跑、捧)3.學習第3自然段。先齊讀再提問:浪花為什么跑去又跑來呢?它像什么?課堂練習鞏固提高(6分鐘)課堂小結課后作業(4分鐘) 小結1.課文中的“我”通過自己聽到的、看到的和感覺到的,寫出了浪花淘氣又可愛的動態,表達出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2.讀課文,背一背你喜歡的句子或畫一畫你心中的浪花。課堂板書教學反思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一直在引導同學們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具體做法就是讀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同學們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參與性與自主性都很高,教學成果也很顯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