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學目標1.抓住文章記敘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培養學生文本細讀的能力,2.引導學生反復揣摩、細細品味課文關鍵語句的含義和表達作用。3.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大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教學重難點重點: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脈絡;感受人物的形象特點。難點:揣摩精彩語句含義及其表達效果。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毛澤東同志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贊揚了聞一多的民族英雄氣概。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臧克家的《說和做一記聞一多 先生言行片段》去深入了解聞一多的精神品格。出示聞一多照片,如下:二、預習與交流1.重點字詞梳頭 抱歉 秩序 深宵 伴侶小楷 碩果 卓越 迭起 澎湃 大無畏鍥而不舍 目不窺園 瀝盡心血 心不在焉 慷慨淋漓 氣沖斗牛2.易錯讀音。赫然而出(hè) 仰之彌高(mí) 鍥而不舍(qiè)兀兀窮年(wù)群蟻排衙(yá) 氣沖斗牛(dǒu)3.多音字。濟 jì(救濟) jǐ(濟濟一堂)校 jiào(校對) xiào(學校)4.重點詞語。【鍥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鍥,刻。【目不窺園】西漢董仲舒專心讀書,“三年不窺園”(見于《漢書·董仲舒傳》)。后世用“目不窺園”形容埋頭讀書。【兀兀窮年】一年到頭辛苦勞動,勤勞不懈。兀兀,勤苦的樣子。窮年,終年、一年到頭。【心不在焉】心思不在這里。指不專心,精神不集中。【迥乎不同】很不一樣。迥,差得遠。【氣沖斗牛】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也指怒氣很盛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思考文章主要從哪些方面介紹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用原文語句回答)明確:從學者和革命家兩方面來介紹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原文:“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2)師:按照這個思路,文章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重點介紹了哪些內容?明確:文章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1—7):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務實勤奮、謙虛淡泊的品質。第二部分(8—20):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說”了就“做”的品質。(3)師:請同學們再次快速瀏覽課文,思考:文章的這兩部分是怎樣銜接的?同桌討論。請2—3名學生回答。明確:兩部分之間用了承上啟下的過渡段。“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總承上文,“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文銜接緊密,過渡自然。四、研讀課文,深入探究1.在整體感知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細節來探究人物形象。請結合具體事例,從“學者”和“革命家”兩方面分析。明確:事例 “說”和“做” 精神品質學者 聞一多 寫作《唐詩雜論》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鍥而不舍、嚴謹治學寫作《楚辭校補》寫作《古典新義》革命家 聞一多 起稿政治傳單 “說”了就“做” 勇敢無畏、不怕犧牲、言行一致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2.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很多,作者為什么只選取這六件事?明確:聞先生一生可以記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事,可見作者所選材料,講究典型性,以少勝多。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草政治傳單、在群眾大會上的演講、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單這六件事就已經把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出來了。3.說一說:聞一多先生說過“我是做了再說”“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但他又說:“此身別無長處,既然有一顆心,有一張嘴,講話定要講個痛快!”這前后的說法是否矛盾?為什么?明確:不矛盾。前者指他“作為學者”,不說、不自夸、勤奮踏實,后者指他“作為革命者”的表現,宣傳革命道理,當然要說。4.作為學者的聞一多:潛心學術,是“做了再說,做了不說”;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敢于為人民講話,對敵人無所畏懼,是“說了就做”。兩者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明確:這反映了聞一多對社會認識的變化,以及他對不同道路的選擇。他的“說”和“做”相互貫通,正是他作為一名卓越的學者、偉大的愛國者、大勇的志士的體現。5.回顧課文,作者是如何刻畫人物的?用了哪些描寫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確:課文對聞一多的語言、外貌有許多具體的描寫。如“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炯炯目光、頭發零亂、昂首挺胸、長須飄飄。還有細節描寫,如“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凡此種種,都能起到具體再現聞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仿佛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五、賞析句子、品味語言1.“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 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賞析這句話。明確:這句話運用了比喻和對偶的修辭手法,句式整齊,音調鏗鏘,具有形象美、音樂美。“鉆探”一詞寫出了聞一多先生對古代典籍的熱愛和研究之深。2.“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明確:這句話寫出了聞一多熾熱的愛國熱情。“吃盡、消化盡”寫出了聞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寫出了他目光的深邃及鉆研的精深。3.“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如何理解這一句的含義?明確:喻指尋找使中華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自20世紀20年代末起,聞一多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力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4.“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賞析這句話。明確:“吃盡”“消化盡”“遠射”體現了聞一多先生想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 化史”研究透的決心,表現了他潛心研究、執著追求的精神。5.“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賞析這句話。明確:“它”指深夜燈火。“漂白了四壁”引自聞一多的詩《靜夜》,表現詩人對祖國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切。引用這一句意在表現聞先生深夜潛心研究的怡然自樂。6.“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賞析這句話。明確:“潛心貫注”和“心會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說用心極專極深,除學術研究外,沒有別的任何事使他分心。引用別人所稱“何妨一下樓主人”, 更是說明他用心之專。六、拓展延伸聞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引起了我們很多的聯想和啟發。課件展示:探究了聞一多先生這位英雄之后,我們還會想到哪些偉人的言行呢?他們的說和做帶給我們怎么樣的啟示呢?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們學習,怎樣對待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學習生活與人生呢?課后把我們的感受、感想、感觸,整理成一篇小短文。七、結語遠如“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近的如“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總理。“甘愿作一枚螺絲釘”的雷鋒,乃至今時刻都呵護著我們成長的父母、親人、朋友、老師等等,聞先生雖然已離我們而去,但是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詩中說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一樣,聞先生的英魂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不斷激勵著我們前進。我們應該時刻銘記著這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