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科學學科教科版(新教材)科學一年級下冊《觀察物體的特征》教學設計課題 1.1 觀察物體的特征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物體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用科學詞匯描述物體的特征。科學思維: 1.知道觀察物體的相同和不同就是在進行比較。探究實踐: 1.用各種感官觀察和描述不同的物體。 2.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對物體進行觀察,不同的觀察和比較方法,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態度責任: 1.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 2.認識到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物體,它們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滿足不同的需要。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較準確地描述物體的特征。難點:能有序地進行觀察和描述。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課堂導入 一、聚焦 1.謎語導入(PPT) 白娃娃,爬黑墻,越爬個兒越小,再也沒法長。 提問:這是教室里很常見的一種物品,猜猜是什么?(預設:粉筆) 提問:為什么判斷這個物體是粉筆呢?(預設:粉筆是白色的、粉筆不會變長、粉筆是越用越短的) 小結:抓住物體的特征,比較容易辨別它。 2.身邊的物體各有各的特征。出示9種物體,嘗試描述身邊的物體。 提問:你能說一說某種物體的特點,就像剛才的謎語,讓大家來猜猜這個物體是什么? 3.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班級交流。(預設:這個東西每天都要用,里面裝著筆、尺子、橡皮;這個物體是長方形的,不大,軟軟的;) 提問:裝著筆是物體的特征還是作用?(預設:裝東西是作用) 小結:物體的特征和用途(作用)是不同的,今天要描述的是物體的特征,也就是物體的樣子、特點。課 程 學 習 二、探索 活動一:從上一頁選擇一個物體進行觀察并描述。 1.每個小組挑選一件物品。 2.教師提問:能用哪些觀察方法進行觀察?(預設:眼睛看、鼻子聞、手摸一摸;) 教師板書:看、聞、摸。 3.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如顏色、形狀、大小等是物體常見的特征。 4.教師進一步提問:“除了這些特征外,你們還能想到哪些特征呢 5.學生思考并回答,如質地、氣味等。 6.教師出示一些具有特殊特征的物體圖片,讓學生觀察并描述它們的特征。 7.學生自由發言,描述自己看到的物體特征 活動二: 和其他物體比一比,觀察它的更多特征。 任意選擇兩件物體。 提出任務:先觀察物體,再試著向同伴介紹它們的不同特點。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教師板書有代表性的特征,如“光滑、粗糙;透明,沒有顏色;三角形,球形;軟、硬;厚、薄”等) 活動三: 把觀察到的物體的特征圈出來。 1.顏色、形 狀、大小等 ,都是物體的特征。 2.學生嘗試圈出物體的特征。 三、研討 1. 我們是怎樣觀察這些物體的 我們用了哪些詞語描述物體的特征 小結: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手摸、捏、掂。 四、拓展 1.播放視頻:觀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2. 猜一猜 圓圓身體皮兒薄, 光光滑滑身體輕。 桌面彈它蹦三尺, 往左往右撞不壞。課堂 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物體,這些物體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我們可以運用一些科學詞匯來描述身邊常見物體的特征;看、聞、摸、掂是四種科學的觀察方法,我們可以運用不同的感官觀察和描述常見的物體特征。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的特征教學反思 學生在經歷一個學期的學習后,已經具有了初步的科學觀察能力,但是在描述物體特征的時候,一些學生會將物體的特征和用途進行混淆。比如描述鉛筆盒,較多學生描述“裝文具的長方形盒子”。裝文具是用途,長方形是形狀特征。所以在這節課中,首先讓學生分辨特征的描述不能混入用途;其次,學生在描述物體特征時,往往只關注一兩個點,在其他同學描述以后才能去尋找未被發現的特征。所以本課還需要針對一個物體,讓學生多維度描述它的特征,有意識、有序地進行觀察和表述,同時通過表格記錄,提升學生的綜合觀察能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9張PPT)1.1 觀察物體的特征第一單元 身邊的物體教科版(新教材)科學一年級下冊科學觀念知道物體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用科學詞匯描述物體的特征。科學思維知道觀察物體的相同和不同就是在進行比較。探究實踐1.用各種感官觀察和描述不同的物體。2.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對物體進行觀察,不同的觀察和比較方法,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態度責任1.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2.認識到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物體,它們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滿足不同的需要。核心素養猜一猜白娃娃,爬黑墻,越爬個兒越小,再也沒法長。聚 焦鋼尺圓柱橡皮長條橡皮塑料筆筒作業本小木塊乒乓球紅磚身邊的物體各有各的特征。塑料尺05看聞摸我們怎樣觀察和描述這9個物體的特征呢?聚 焦從上一頁選擇一個物體進行觀察并描述。注意:不能用嘴接觸任何物體。探索1和其他物體比一比,觀察它的更多特征。注意:不能用嘴接觸任何物體。探索2和其他物體比一比,觀察它的更多特征。注意:不能用嘴接觸任何物體。探索2把觀察到的物體的特征圈出來。探索3顏色、形 狀、大小等 ,都是物體的特征。我們是怎樣觀察這些物體的 我們用了哪些詞語描述物體的特征 研 討拓 展視頻:觀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拓 展猜一猜圓圓身體皮兒薄,光光滑滑身體輕。桌面彈它蹦三尺,往左往右撞不壞。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物體,這些物體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我們可以運用一些科學詞匯來描述身邊常見物體的特征;看、聞、摸、掂是四種科學的觀察方法,我們可以運用不同的感官觀察和描述常見的物體特征。課堂練習1.想要感知物體的輕重,可以( )。A.用眼睛看B.用手掂C.用鼻子聞B課堂練習2.我們可以用( )來感知物體的顏色。A課堂練習3.我們可以用( )感知物體的氣味。B課堂練習4.玻璃比桌子摸起來粗糙。( )5.小木塊上有花紋。 ( )6.我們在聞液體的氣味時,要用手扇著聞。 ( )7.水和玻璃一樣是透明的。 ( )8.我們可以嘗一嘗洗發液的味道。( )×√√√×謝謝觀看教科版一下《身邊的物體》單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觀察物體的特征(教學設計).docx 1.1 觀察物體的特征(教學課件).pptx 觀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