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1節 功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知識點力學中的功知1-講感悟新知11. 功的定義(1)分析思考知1-講感悟新知(2)歸納功的定義: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2. 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一個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另一個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知1-講感悟新知思想方法用歸納法總結出功的定義。歸納法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它通過許多個別的事例,然后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從而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知1-講感悟新知關聯思考 物理學中的“做功”等同于生活中的“做工”嗎?關聯結果“做功”不同于“做工”。“做功” 是生產、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現象,它有明確的含義,偏重于“成效、貢獻”;“做工”是指消耗一定的體力和腦力的人類活動。知1-講感悟新知3. 三種不做功的情況(1)有力無距離,如搬石頭沒搬起來(圖1 甲);(2)有距離無力,如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滾動的過程中(圖乙);(3)力和運動方向垂直,如提著書包在水平方向上行走(圖丙)。知1-講感悟新知深度思考 圖2 中,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不垂直,有夾角,力對物體是否做了功?知1-講感悟新知深度理解緊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分析,圖2甲中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為h,圖乙中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為s,因此兩圖中力對物體做了功。由這兩個事例可見,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移動方向不一定要完全與力的方向一致,只要物體運動方向與力的方向不垂直即可。感悟新知知1-練[母題中考·常德教材圖改編題 ]如圖所示四幅圖中所描述的力,對物體做了功的是( )例 1感悟新知知1-練解題秘方:判斷力是否做功的兩種思路:一是緊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缺少一個因素就不做功;二是根據不做功的三種情況,進行對比,有相同情況不做功。解析:小車在推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有力作用在小車上,小車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力做了功;用力搬石頭、托著貨物停在水平地面上,有力無距離,力沒有做功;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力和運動方向垂直,人對滑板沒有做功。答案:A感悟新知知1-練1. [中考·杭州] 在臺球比賽中,選手推動球桿撞擊白球,白球發生運動后碰撞其他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在水平桌面滾動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對它做了功B. 手推動球桿前進時,手對球桿做了功C. 桌面對球的支持力做了功D. 白球撞擊黑球后沒有靜止,是因為人的還在對白球做功B知識點功的計算知2-講感悟新知21. 公式 W=Fs。深度理解由公式W=Fs可知,力對物體做功的多少,只與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以及物體在力F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s有關,與物體的質量m、速度v、運動狀態、是否受到摩擦力以及物體的運動路徑等因素無關。知2-講感悟新知符號 物理量 單位W 功 焦耳(J)F 力 牛(N)s 距離 米(m)知2-講感悟新知(1)1 J=1 N·m。(2)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時,必須同時使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不能使用其他單位。知2-講感悟新知深度思考“ 1 J”的物理意義是什么?深度理解1 J的物理意義是1 N的力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1 m。知2-講感悟新知2. 變形式及其應用(1)求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 。(2)求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s= 。知2-講感悟新知3.對做功的兩種表述第一種: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一致,稱為力對物體做功。第二種: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可以稱為克服某個力做功。如克服重力做功:向上拋出某個物體時,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物體運動方向豎直向上,對于該物體,我們一般說物體克服重力做功。知2-講感悟新知思想方法乘積定義法: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物理量的乘積,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如,用力F與距離s的乘積來定義功。感悟新知知2-練[中考·宜昌]小明同學用40 N 的水平推力推著重100 N的書箱在水平地面上前進了2 m,松開手后,書箱仍向前滑行了1 m,整個過程中小明做功 _______J,書箱的重力做功_______ J。例2800感悟新知知2-練解題秘方:首先分析推動和滑行過程中推力與重力是否做功,再根據公式W=Fs 計算功的大小。解析:推動過程中,推力對書箱做的功W1=Fs1=40 N×2 m=80 J;滑行過程中小明沒有做功,即W2=0 J;整個過程中小明做的功W=W1+W2=80 J+0 J=80 J。書箱在重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重力沒有做功。分階段討論分析感悟新知知2-練方法技巧:計算功時,首先應判斷力是否做功,或哪個力在做功,而不能直接將題中所給力和距離相乘得到結果。感悟新知知2-練2. [新趨勢真實情境中考·廣東節選]2024 年4 月30 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若返回艙質量為3×103 kg,在著陸過程中,從距地面1 m 高處豎直向下落地,求重力做的功。(g 取10 N/kg)解:返回艙的重力G=mg=3×103 kg×10 N/kg=3×104 N;重力所做的功W=Fs=Gh=3×104 N×1 m=3×104 J。力定義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功物體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W=Fs計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