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陶罐與鐵罐》教學目標 1.認識“陶、罐”等11個生字,會寫“驕、傲”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驕傲、懦弱、謙虛”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寓意。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教學難點 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體會陶罐的謙虛卻不軟弱,并能夠有感情的朗讀陶罐的語氣。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情境體驗法、合作交流法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視頻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熟讀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課前預習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步驟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直接點題,導入新課(3分鐘) 1-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請跟老師板書“陶”(課題已板書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筆是“橫撇彎鉤”。 師:陶,是用黏土燒制成的。(課件出示2:陶罐圖片) 1-1學生(預設):陶罐是什么物品? 齊讀課題 直入課題,鼓勵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把學生帶入課堂。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2分鐘) 2-1按照要求,自主預習。 師:我們先來看看第6課要完成的預習任務。 (課件出示3) (1)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及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出精彩的語句;用“?”把沒弄明白的問題做上標記。 (3)學會和同伴交流學習收獲,在相互檢測、交流、評價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2-2“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書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跡。 2-1齊讀預習任務,朗讀課文并思考不懂之處。 2-2思考并回答文中有意思之處。 課件出示預習任務,放手學生自學,讓學生有據可依,體現了學生是主體的教學理念。分段學習,精讀課文 (30分鐘) 3-1認讀生字新詞:我會讀。 (1)(課件出示5)出示學生認為難讀的詞語:陶罐 驕傲 謙虛 懦弱 惱怒 驚訝 古代 價值 (3)展示讀:開火車讀,分組賽讀。 3-1-1識記字形,正確規范書寫生字。 (課件出示6)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 驕 傲 謙 虛 懦 弱 提 塵 訝 捧 代 價 (1)你如何識記這些生字? 形聲字結構特點:驕 傲 謙 訝 捧 價 形近字比較:虛一虎 糯一懦 代一伐 尖一塵 (2)連接前置性預習 (4)小結:書寫正確規范的同學教師頒發“寫字之星”,恭喜大家。繼續勇闖下一關。 3-1自由讀,同位互讀,指名讀,教師相機正音。 3-1-1猜謎語:“弱”的謎語是“雙星殘月兩相依”。 學生匯報自主預習的情況,同桌互批自己練寫的生字。3-2閱讀展示臺 3-2-1.談話過渡:生字詞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課文能讀好嗎?讓我們一起走進這課文,感受寓言的魅力。 3-2-2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想一想講了一件什么事? 鐵罐常常()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鐵罐()了。 3-2-1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正確、流利,讀出自己的感受。 3-2-2 學生回答問題(預設答案:奚落、光潔、樸素、美觀、無影無蹤) 引導學生注意語氣、標點、感情,讀好課文,并理解課文大致含義。3-3. 同學們,在預習時,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3-3-1.組內交流預習記下的問題。 教師巡回指導了解,特別關注學困生的疑難點。 3-1-3班內交流。 (1)陶罐和鐵罐性格有什么不同? (2)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3討論解決問題,獲得“智慧少年”稱號。 3-3-1思考問題 3-3-2交流性格,思考寓言道理 在問題中激發學生想象力的同時,不忘基礎部分的教學,通過問題的引導,思考寓言故事蘊含的大道理。四、拓展延伸,總結含義(5分鐘) 4-11.學生交流收獲 本課的學習,你得到了幾顆星?比一比、看一看誰是“闖關小能手”? 2.課下請同學們繼續熟讀課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寫下感受,摘抄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4-1學生交流并思考,摘抄優美語句。 通過探究,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積累詞語,培養情感道德價值觀。作業設計 1.閱讀課文,說說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2.結合課文中描寫陶罐鐵罐神態和語言的語句,說說陶罐鐵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板書設計 6陶罐和鐵罐 漢字大本營—— 閱讀展示臺—— 智慧少年(板書:光潔、樸素、美觀、無影無蹤、奚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