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科學學科1.1觀察物體的特征 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作為單元起始課,主要圍繞“物質的特征與功能”核心概念展開學習,依據課程標準,本課要求學生能舉例說出生活中常見物體的外部特征,能利用感官和對比的方法進行觀察并描述,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物體外部特征的探究興趣。這一課,教師創(chuàng)設“觀察、描述物體特征”的情境,引導學生利用眼、鼻、手等多種感官對物體進行觀察。同時, 引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學會從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等方面描述物體的外部特征。本課的學習主要分為兩個探索活動:一是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對選定的一個物體進行觀察與描述;二是通過與其他物體進行對比,發(fā)現這個物體更多的特 征,并在記錄單上圈出描述物體特征的詞語。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將學會如何有序、全面地描述物體的外部特征,如形狀、顏色、輕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從而加深對物質特性的理解。【學生分析】對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無法直接從物質建立概念,需要從認識物體的特征 開始。學生每天都會和各種各樣的物體打交道, 他們對身邊的物體有一定的感性認識,能夠用一些簡單的詞匯描述這些物體。但是, 他們對怎樣有序地觀察這些物體,從哪些方面能更全面、多角度地描述物體的特征仍然存在困難。在本課中,教師應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觀察活動,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對比的方法有序地觀察物體,并從多個角度描述物體的特征。【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目標觀察并描述物體的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等外部特征。科學思維目標觀察常見物體的特征,用口述、畫圖等方式描述物體的外部特征。探究實踐目標通過運用多種感官和對比的方法,觀察并描述物體的外部特征。態(tài)度責任目標能在好奇心驅使下,對物體的外部特征表現出探究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能運用多種感官和用對比的方法,觀察并描述物體的外部特征。難點:物體的顏色、形狀、透明度、氣味等是可以被直接觀察并描述的,而輕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需要對多個物體進行比較才能描述。【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為學生準備:小木塊、作業(yè)本、紅磚、塑料筆筒、乒乓球、圓柱橡皮、長條 橡皮、鋼尺、塑料尺。【教學過程】一、聚焦1.教師活動:準備盲盒,在盒子里放入幾個物品,學生只能通過用手摸的方式猜測盒子里是什么物品。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人輪流從盒子里摸一個物品,讓學生描述這是什么物品,并說出這樣判斷的理由,教師適時引導。2.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用觸覺去感受物體。除了觸覺, 我們還能用什么方法來觀察和描述物體的特征呢?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知道的物體,并嘗試從顏色、形狀、大小等多個角度進行描述。教師將學生提到的關鍵詞或短語記錄在黑板上,如“光滑 ”“堅硬 ”“ 圓 形 ”“紅色 ”等。設計意圖:利用盲盒游戲的方式,營造了一個充滿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學習氛圍。通過小組探索、討論和分享, 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合作,激發(fā)學生對物體特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二、探索探索一:觀察并描述一個物體1.教師出示要觀察的物品,帶領學生說一說這些物品的名稱。2.教師談話: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觀察、描述物體呢?比如橡皮。帶領學生回顧,可以用眼睛觀察橡皮的形狀、顏色、是否透明等, 通過鼻子聞判斷橡皮是否有氣味,還可以用手摸,來感知橡皮的特征。3.學生分組活動: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物體進行觀察,并把觀察到的物體特征在記錄單上圈出來。有補充的,可以用詞語或畫圖的方式表達出來。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將學生描述物體特征的詞語提煉為科學詞匯,記錄在黑板上。探索二:和其他物體對比觀察,發(fā)現物體更多的特征1.教師談話:剛才大家觀察發(fā)現了物體的一些特征,想要發(fā)現物體更多的特 征,還能怎么做呢?教師提問:我們試著將剛才觀察的物體和其他物體進行比較,還能觀察到物體的哪些特征呢?學生交流,通過比較可以發(fā)現不同物體的輕重、厚薄、大小等特征。2.學生分組實驗:通過小組合作,將物體進行兩兩比較,發(fā)現物體更多的特征。教師指導學生邊觀察、邊比較、邊記錄, 將觀察到的物體的特征在記錄單上補充并圈出來。注意:記錄結果要真實。3.交流評價:學生將記錄單帶到展示臺上進行展示、交流, 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根據實驗記錄進行交流的意識。設計意圖:通過直接的觀察和描述,培養(yǎng)學生對周圍世界的敏感性和好奇心,發(fā)展他們對物體特征進行科學描述的能力。通過對比觀察, 學生能夠識別和理解物體之間的相對特征,培養(yǎng)其分析和比較的能力,進一步深化對物體特性的認知。三、研討1.教師提問:我們是怎樣觀察這些物體的?這個問題指向的是觀察物體的方法。引導學生利用感官看、聞、摸等方法觀察物體的特征,讓學生知道將一個物體與其他物體進行對比的方法,有助于更全面地描述一個物體的特征。2.教師提問:我們用了哪些詞語描述物體的特征?這個問題指向的是描述物體特征的角度。引導學生交流選擇了哪個物體進行研究,將它與哪個物體進行對比,知道了哪些特征;其他小組又選擇了哪兩個物體對比,并知道了哪些特征。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對同伴的觀點進行評價。設計意圖:通過設置問題鏈,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觀察技巧、描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為他們日后進行更復雜的科學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四、拓展教師:帶領學生讀一讀拓展部分的“猜一猜”,讓學生說一說是通過哪些特征猜到這個物體的。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觀察、描述物體特征的興趣, 評價學生能否從形狀、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描述物體的外部特征。【相關練習】 1.判一判(1)我們沒有辦法觀察和描述周圍的物體。( )(2)我們可以用“漂亮”來描述物體的特征。( ) 答案:(1)× (2)×2.選一選(1)我們可以用( )感知物體的氣味。A.手 B.耳朵 C.鼻子(2)要觀察蘋果的顏色,應該用( )。A.手摸 B.鼻子聞 C.眼睛看(3)下列不屬于木塊的特征的是( )。A.木塊的形狀、大小B.木塊的顏色、輕重C.木塊數量的多少答案:(1)C (2)C (3)C【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觀察物體的特征(教學課件).pptx 1.1觀察物體的特征 教學設計.docx 我們身邊的物體.mp4 林奈的故事.mp4 觀察物體的特征.mp4 觀察物體的特征教材解讀.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