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教科版科學(新教材)一年級下冊2.2觀察一種動物第二單元 常見的動物核心素養探究實踐1.通過觀察蝸牛的外部特征、應激反應、運動方式,能用科學詞匯描述觀察到的信息,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2.學習觀察研究動物的方法。科學思維能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分析蝸牛的運動與其形態結構的關系。態度責任通過觀察探究,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樂于表達、分享自己的觀察發現,愿意傾聽他人的觀點,增進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科學觀念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應激反應和運動特點, 知道蝸牛是用腹足運動的,初步認識到動物的形態結構具有相應的功能。教學重點細致地觀察并描述蝸牛的外部特征、應激反應和運動方式等。教學重點通過對蝸牛的觀察和描述,認識其形態結構及所具有的功能。蝸牛是一種常見的小動物,它經常在草叢中活動。聚焦:觀察一種動物探索:觀察蝸牛的身體1.先直接觀察,再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2.邊觀察邊把蝸牛真實的樣子畫下來。研討:蝸牛的身體有哪些特點?觸角口眼殼探索:觀察蝸牛的反應用棉簽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它會怎么樣呢?在蝸牛邊上大聲說話,它能聽到嗎?研討:蝸牛遇到危險時有哪些反應?遇到危險時,蝸牛會收縮觸角、身體縮進殼里,用堅硬的殼來保護自己。蝸牛的反應探索:觀察蝸牛的運動今天我想挑戰在樹枝和塑料片上爬行,你們想看嗎?探索:觀察蝸牛的運動探索:觀察蝸牛的運動腹 足我是用腹足爬行的,腹足相當于我的“腿”。蝸牛的運動研討:蝸牛有哪些本領?拓展:觀察和蝸牛一樣身體很軟的動物蝸牛的身體拓展:觀察和蝸牛一樣身體很軟的動物蛞蝓螺蛤課后:繼續觀察蝸牛關于蝸牛,你還想知道什么?觀察蝸牛評價:“觀察一種動物”自我評價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 能做到的打“√”我會聽 能安靜地傾聽 我會想 能開動腦筋認真思考 我會做 會仔細觀察一種動物 能用畫圖的方法記錄一種動物的主要特征 我會說 能積極發言,與同學分享交流觀察中的發現評價:“觀察一種動物”觀察活動評價評分 評價維度 得星數量(自評) 得星數量(師評)借助感官、工具等對蝸牛進行細致地觀察 不能安靜地觀察,觀察不仔細 能比較安靜、仔細地觀察 能安靜、仔細地觀察,并能及時記錄 ( )星 ( )星以簡圖的形式在記錄單上畫出蝸牛的外形 能大致畫出蝸牛的外形,但與事實不符 能如實畫出蝸牛的殼、觸角、腹足等結構 能如實畫出蝸牛的殼、觸角、腹足等結構和眼等細節 ( )星 ( )星小組分工合作 組內無分工,有組員未參與 組內有簡單分工,但分工不徹底,較混亂 組內分工明確,成員相互合作 ( )星 ( )星總得分 ( )星 ( )星謝謝觀看2.2觀察一種動物 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為本單元第 2 課,指向課標學習內容 5.2.2——“說出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名稱及其特征,說出動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和 6.2.2——“舉例說出動物可以通過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環境”。在尋訪校園動物的基礎上, 本課將進一步縮小觀察對象,對一種動物進行細致、深入的觀察。本課以蝸牛為例,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從靜態到動態、從肉眼到工具、從結構到功能的順序對蝸牛進行深入觀察,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能力,為后續觀察其他動物奠定基礎。對蝸牛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性的探究實踐,也為學習第3課《給動物建個“家”》打下基礎。本課由四部分組成。聚焦板塊, 通過簡單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蝸牛,喚起對蝸牛的原有認知。探索板塊, 學生借助感官、工具等對蝸牛進行細致的觀察,了解蝸牛的形態特征、應激反應和運動。研討板塊,圍繞“蝸牛的身體有哪些特點?我們能模仿它的動作嗎?”“蝸牛遇到危險時,有什么反應? 它有哪些本領?”的研討,幫助學生梳理和建構對蝸牛完整的認識。拓展板塊, 安排了觀察和蝸牛相似的動物的拓展活動,隱含對動物類別的認識。【學生分析】一年級學生對小動物充滿了好奇心,但也有一些學生對蝸牛有抵觸情緒,教師要耐心引導學生親近蝸牛、愛護蝸牛。學生已經學習過用多種感官觀察物體,但是對于特定動物的觀察,仍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觀察 工具、科學詞匯,并提示觀察順序。對于簡圖記錄,學生已有基礎,但在畫圖時容易將物體擬人化,教師要提示學生客觀記錄。【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目標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應激反應和運動特點, 知道蝸牛是用腹足運動的,初步認識到動物的形態結構具有相應的功能。科學思維目標能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分析蝸牛的運動與其形態結構的關系。探究實踐目標1.通過觀察蝸牛的外部特征、應激反應、運動方式,能用科學詞匯描述觀察到的信息,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2.學習觀察研究動物的方法。態度責任目標通過觀察探究,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樂于表達、分享自己的觀察發現,愿意傾聽他人的觀點,增進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教學重難點】重點:細致地觀察并描述蝸牛的外部特征、應激反應和運動方式等。難點:通過對蝸牛的觀察和描述,認識其形態結構及所具有的功能。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板貼、班級記錄表、若干只蝸牛。為學生準備:2~3 只蝸牛(可以布置學生課前尋找蝸牛帶來)、1 個放大鏡、 1 根樹枝、1 塊玻璃(可以用透明塑料片代替)、1 片新鮮菜葉、1 個飼養箱。【教學過程】一、聚焦1.導入:前幾天傍晚剛下過雨,老師在公園里散步,你們猜我看到了誰?(播放教學課件)2.提問:你看到蝸牛身上有什么?是怎樣的?3.聚焦課題:如果老師給你們一只真的蝸牛,你們能發現更多的特點嗎?今 天我們就來學習《觀察一種動物》。設計意圖:根據圖片啟發學生回憶并交流蝸牛的特點,了解學生對蝸牛的已有認知,激發學生進一步觀察蝸牛的興趣。二、探索:觀察蝸牛(一)觀察蝸牛的身體,并將蝸牛畫下來1.教師出示材料:蝸牛、放大鏡、記錄單。提問:你打算怎樣觀察?學生討論,明確觀察方法。(播放教學課件)(1)先直接觀察,再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 (2)邊觀察邊把蝸牛真實的樣子畫下來。2.學生觀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科學學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3.匯報研討: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學生展示記錄單,進行交流。(播放演示文稿)預設:(1)殼:有一圈一圈的螺紋,硬。(2)觸角:有兩對,一對長一對短。(3)眼:長觸角頂上的黑點。(4)口:在觸角下面,吃食物時容易觀察到。4.教師出示蝸牛板貼,讓學生上臺將身體結構名稱貼到蝸牛的不同部位。 板貼:殼、觸角、眼、口。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用科學詞匯描述觀察到的信息,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在此過程中, 學習觀察研究動物的方法,滲透蝸牛的形態結構具有幫助它維持自身生存的功能。(二)觀察蝸牛的反應1.過渡:剛才小朋友們都對蝸牛很溫柔,沒有傷害蝸牛。在大自然中,蝸牛經常會遇到危險,蝸牛遇到危險會怎么做呢?2.提問:我們用棉簽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它會怎么樣呢?在蝸牛邊上大聲 說話,它能聽到嗎?(播放教學課件)3.學生觀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4.匯報研討:(1)用棉簽去碰小蝸牛,它會怎么樣?你能用動作模仿一下嗎?(預設:觸角收縮、身體縮進殼里)(2)蝸牛可以感覺到觸碰,會做出反應。那聽到響聲呢?(預設: 蝸牛不能聽到聲音)(3)你還有什么發現?(預設:蝸牛會吃菜葉等)5.教師小結:蝸牛雖然沒有聽力,但它有靈敏的觸角。遇到危險時,它的觸角會收縮,將身體縮進殼里,用堅硬的殼保護自己。真是非常聰明!(播放教學課件)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重點觀察蝸牛對觸碰、聲音、食物的反應。認識到遇到危險做出相應的反應,是蝸牛作為生物的特征之一。(三)觀察蝸牛的運動1.過渡:蝸牛不僅聰明,而且還是個爬行健將。想不想看蝸牛表演它的爬行絕技?(播放 PPT)2.為了能短時間內完成表演,蝸牛需要大家幫忙,將它放到不同的物體上。 (播放 PPT)3.學生觀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4.匯報研討:(1)蝸牛是用哪個部位爬行的?指一指。(播放教學課件)(2)蝸牛的腹足是怎樣爬行的?能用動作模仿一下嗎?(預設:貼著物體,像波浪一樣慢慢向前蠕動)(3)蝸牛爬行時還有什么特點?(預設:留下黏液,伸出觸角揮來揮去等)5.教師小結:蝸牛的爬行本領主要跟它的腹足有關,爬行時腹足會緊貼著物體,像波浪一樣慢慢向前蠕動,分泌的黏液也會保護蝸牛柔軟的身體,幫助它在各種物體上爬行都不受傷。老師拍攝了蝸牛爬行的精彩瞬間, 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播放教學課件)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蝸牛在玻璃片和樹枝上爬行的場景,啟發學生發現,不管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表面,水平的還是豎直的表面,蝸牛都能運動自如爬行。這跟蝸牛的腹足有著密切的聯系, 引導學生初步認識運動與其形態結構的關系。三、拓展:觀察和蝸牛一樣身體很軟的動物1.談話:你知道嗎,生活中有一些和蝸牛一樣身體很軟的動物。(播放教學課件)2.提問:你們認識這三種動物嗎?(播放教學課件)3.提問:它們和蝸牛哪里像?哪里不像?4.蝸牛還有很多特點,我們來不及觀察,你還想知道什么?(播放教學課件)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觀看視頻認識螺、蛞蝓、蛤等軟體動物,引導學生發現動物的相同特征,滲透“分類”的思想。四、小結1.談話:今天的課,我們學習的表現如何呢?讓我們評一評。(出示表 2“觀察一種動物”自我評價和表 3“觀察一種動物”觀察活動評價)2.學生自我評價。【相關練習】1.觀察蝸牛時,我發現蝸牛有( )對觸角。A.1 B.2 C.3答案:B解析:蝸牛頭部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因此本題選 B。2.當我們用棉簽觸碰蝸牛身體時,蝸牛會( )A.縮進殼里 B.原地不動 C.快速逃跑答案:A解析:當蝸牛遇到危險,它會立刻縮進殼里,這樣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因此本題選 A。3.蝸牛的爬行本領和( )有關。A.腹足 B.觸角 C.殼答案:A解析:蝸牛利用腹部的肌肉收縮,能在不同的平面上爬行,這個部位就叫腹 足。因此本題選 A。4.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黏液。 ( )答案: √解析:蝸牛爬行過程中會分泌一種黏液,它具有保護和潤滑的作用。5.蝸牛沒有眼睛。( )答案:×解析:蝸牛的長觸角頂端有個黑點,就是蝸牛的眼睛,用放大鏡可以清楚地看到。【板書設計】觀察一種動物【相關表單】表 1 “我觀察的蝸牛”記錄單ǒ á ō 日期:表 2 “觀察一種動物”自我評價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 能做到的打“ √ ”我會聽 能安靜地傾聽我會想 能開動腦筋認真思考我會做 會仔細觀察一種動物能用畫圖的方法記錄一種動物的主要特征我會說 能積極發言,與同學分享交流觀察中的發現表 3 “觀察一種動物”觀察活動評價評分 評價維度 得星數量 (自評) 得星數量 (師評)借助感官、工 具等對蝸牛進 行細致的觀察 不能安靜地觀 察,觀察不仔 細 能比較安靜、仔 細地觀察 能安靜、仔細 地觀察,并能 及時記錄 ( )星 ( )星以簡圖的形式 在記錄單上畫 出蝸牛的外形 能大致畫出蝸 牛的外形,但 與事實不符 能如實畫出蝸 牛的殼、觸角、 腹足等結構 能如實畫出蝸 牛的殼、觸角、 腹足等結構和 眼等細節 ( )星 ( )星小組分工合作 組內無分工, 有組員未參與 組內有簡單分 工,但分工不徹 底,較混亂 組 內 分 工 明 確,成員相互 合作 ( )星 ( )星總得分 ( )星 ( )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 觀察一種小動物(教學課件).pptx 2.2觀察一種動物教學設計.docx 研討:蝸牛有哪些本領.mp4 蝸牛的反應.mp4 蝸牛的身體.mp4 蝸牛的運動.mp4 觀察一種動物教材解讀..mp4 觀察和蝸牛一樣身體很軟的動物.mp4 觀察蝸牛.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