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小的船》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小小的船》教材分析:《小小的船》是葉圣陶先生所作的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兒童詩。詩歌將彎彎的月兒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聯系起來,描繪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圖一一月兒是停泊在天空中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詩歌以合理的比喻為紐帶,將遙掛天空的月兒瞬間拉到眼前,把現實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跡地融合在一起。讀著詩歌,腦海中便會閃現一幕幕形色兼具的圖景,帶來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詩歌共有兩句,第一句運用比喻,將彎彎的月兒和小小的船兩幅圖景帶進讀者腦海里,彎彎的月牙和小小的船在形狀上相似,都是“彎彎的”“兩頭尖”,二者合二為一。第二句說“我”坐在小船上,實際是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看星空,以充滿童趣的幻想,勾畫了坐在月亮船,與星星相伴,暢游藍天的浪漫圖景。文中出現3個“小小的船”,第一個指的是真實的小船,第二、三個指的是彎彎的月亮。課文插圖畫了一個小女孩躺在月亮上,伸出手,向著藍空中的星星說些什么,兩顆星星正對著她微笑,畫面充滿想象和童趣,十分適于天性活潑、充滿好奇的一年級學生學習,也為教師創造性教學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學情分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同學們。他們剛剛走入校門,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都還不是很強,但是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漢語拼音,能初步借助漢語拼音識字與學文。他們對周圍事物處于好奇狀態,對語文課亦是如此。喜歡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的課文,更容易接受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知識。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將在尊重學生個人感悟的基礎上創設情境,把他們帶入一場奇妙的星空之旅,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看圖說話、看視頻、玩游戲、唱兒歌等多種形式進行識字、讀文、說話、寫字、閱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和內心世界,使他們在有張有弛的課堂氛圍中學有所獲。教學目標:1.會認“的、船”等10個生字;會寫“月、兒”等2個字和橫折鉤、豎彎鉤2個筆畫。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插圖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想象詩歌描繪的圖景,感受夜空的美麗,并逐步達到背誦課文的目的。3.仿照例子,用簡單的疊詞說“的”字短語,積累“的”字短語。【教學重點】1.認識10個生字;會寫“月、兒”等2個字和橫折鉤、豎彎鉤2個筆畫。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難點】1.結合插圖,想象詩歌描繪的圖景,感受夜空的美麗。2.仿照例子,用簡單的疊詞說“的”字短語,積累“的”字短語。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視頻錄音。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創設情境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星空嗎?老師今天把美麗的星空帶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和老師一起來看看吧。夜幕降臨了,藍藍的夜空中掛著一輪彎彎的月兒,還有很多很多閃閃的星星。在這美麗的星空中大家還看到了什么?預設:(1)有個小女孩坐在月亮上,伸出手要摸星星,(2)星星在對小女孩眨著眼睛微笑呢。總結:多么奇妙的畫面啊。葉圣陶爺爺把這幅美麗的景色寫成了一首詩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小小的船》。2.課題識字—船聯系生活,想一想:你見過什么船?引導學生說出船的名稱,并試著用船來組詞。3.揭示課題咱們今天詩歌中學的船可是一只很特別的船,是什么船呢?接下來讓我們快快翻開課本,一起走進這首美麗的詩歌。二、朗讀課文,讀準字音1.教師范讀,學生欣賞。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1)學生齊讀。(2)男女生對讀。(3)帶著動作、表情讀。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一)學習第一句1.讀完第一句后老師發現這句話中出現了兩種事物,分別是什么呢?預設:月兒、小船。2.學生觀察小船圖片和月亮圖片并說明:小船與月亮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出示:彎彎的3.學習疊詞(1)疊詞:由兩個相同的字加起來組成的詞語就叫做疊詞。疊詞可以使句子變得更加優美,事物變得更加有趣可愛。(2)大家在文中找一找還有沒有像“彎彎的”這樣的疊詞呢?出示:小小的、彎彎的、閃閃的、藍藍的。追問:生活中還有到多這樣的疊詞呢?你能試著說說嗎?預設:紅紅的、圓圓的、甜甜的、軟軟的。(3)文中用了這么多的疊詞短語,是來形容哪些事物的?出示:小小的船 彎彎的月兒 閃閃的星星 藍藍的天(4)結合出示的圖片,嘗試用簡單的疊詞說“的”字短語。預設:高高的大樹、青青的小草、紅紅的果實(5)聯系實際生活,用簡單的疊詞說“的”字短語并進行語言積累。預設:清清的河水、紅紅的蘋果、長長的火車。4.學生再次觀察小船圖片和月亮圖片并說明:小船與月亮除了外形都是“彎彎的”以外,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預設:兩頭尖(學習“頭”字)5.朗讀將月兒船“彎彎的”“兩頭尖”的樣子讀出來。(二)學習第二句1.借助畫面,動情朗讀小女孩給我們發出來一封邀請函,邀請我們一起去遨游太空,大家愿意嗎?那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預設:激動、興奮、期待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激動、期盼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文章。2.多元表達,想象畫面(1)坐在月亮船上,你剛才好像看到了什么?用“我好像看見()”的句式回答問題。(2)小女孩在遨游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預設:星星、天空(3)除了星星、天空外,他還有沒有看到其他的景物呢?預設:沒有,這就叫做—-只看見3.朗讀詩歌,展開想象多么調皮可愛的小星星,現在請同學們伸出雙手,表演一下小星星們一閃一閃的樣子吧,大家坐在月亮船上,看到一閃一閃的星星,你們想和他們一起干什么呢?預設:跳舞唱歌,捉迷藏玩游戲—真是豐富多彩,追問:那和星星們一起玩耍是什么心情呢?預設:非常高興,非常快樂,朗讀:那請同學們一起讀這首詩歌,讀出你們快樂的心情吧。四、合作學習,重點感悟這個小女孩一直都在月亮上,在天空上,可是題目為什么會叫做《小小的船》呢,你知道小小的船指的到底是什么嗎?出示:月兒為什么說小小的船指的是月兒呢?出示:(1)外形像 (2)小小的五、隨文識字,書寫練習(一)學寫新筆畫橫折鉤和“月”。1.結構 2.筆畫 3.筆順 4.組詞 5.學生描紅、自主練寫,教師巡視,關注學生的坐姿和執筆方法。(二)學寫新筆畫豎彎鉤和“兒”。1.結構 2.筆畫 3.筆順 4.組詞 5.學生描紅、自主練寫,教師巡視,關注學生的坐姿和執筆方法。六、總結全文,深化主題這節課我們跟著葉圣陶爺爺的小詩,進行了一次愉快的星際旅行,仿佛乘著月兒船到太空遨游,和星星一起游戲玩耍。在這次旅行中,我們看到了彎彎的月兒、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空,我們認識了很多的生字寶寶,而且還學會了這首詩歌《小小的船》,我們的收獲可真多。最后,讓我們在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同學們邊聽邊想象:你覺得小女孩坐在月亮上干什么呢?在美麗的夜空下,你會做些什么呢?七、板書設計5.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彎彎的月兒只看見 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課后反思:《小小的船》是葉圣陶先生創作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滿幻想的兒童詩。詩歌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位小朋友仰望一彎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全詩共兩句,第一句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月兒“彎彎的”、“尖尖的”那種惹人喜愛的形象;第二句展開想象,寫小朋友坐在月亮這條小船上看到了閃閃的星星和無邊的藍天。作者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了色彩鮮明的自然景物。全詩形象優美,韻律和諧,充滿兒童情趣。課文還搭配精美、富有童趣的插圖,展示了碧空下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與星星打招呼的場景。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借助課本插圖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對兒歌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遵循新課標提出的以“朗讀為主”,從讀正確,到讀通順,再到美讀,最后熟讀成誦,步步深入,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通過想象、表演等形式,感受夜空的美麗。本節課教學重難點是用簡單的疊詞說“的”字短語,積累“的”字短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我由淺入深搭建支架,先引導學生找出兒歌中的疊詞,再試著用疊詞描述圖片內容,最后結合實際生活嘗試用疊詞說“的”字短語,經過幾輪的疊詞學習,學生基本能夠掌握疊詞的使用并積累了不少“的”字短語。但是由于時間分配上不夠科學,使最后的識字教學太過倉促,沒有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在識字方面的內容未能呈現出來。如果有機會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合理分配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將文本內容的講解與識字教學有效結合,讓課堂的每分鐘發揮應有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