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蠶的一生》教學設計課題名 蠶的一生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知道蠶的生長發育需要空氣、食物、生活空間以及適宜的溫度、濕度。 知道蠶與所有動物一樣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過程。 了解蠶的一生可以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身體形態、行為表現各不相同。 科學探究目標 能采用適合的方式交流觀察記錄的蠶一生的生長變化情況。 能基于觀察記錄,描述蠶一生經歷的生命過程。 能用數學的方法統計蠶的不同階段經歷的時間以及蠶的壽命。 科學態度目標 真實客觀地陳述自己的觀察記錄結果。 愿意與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傾聽并吸納他人的觀點。 體會到堅持長期觀察并及時做好記錄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初步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點 知道蠶與所有動物一樣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過程。教學難點 能基于觀察記錄,描述蠶一生經歷的生命過程。教學方法 講授法、示范法、討論法、任務驅動、小組合作法、實驗法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蠶的一生變化的標本盒; 學生準備:記錄蠶的一生變化的資料。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教師談話并提問:從蠶卵孵化出蟻蠶,到蠶蛾產出更多的蠶卵,直至蠶蛾死亡,在養蠶的過程中我們已經了解了蠶的一生。 蠶的一生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各個階段的形態和行為又有哪些不同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 2.教師提問:你用什么方法觀察記錄了蠶的一生? 學生思考并發言。 教師小結:寫觀察日記、畫一畫、拍照記錄等。 【設計意圖】 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學生親自見證了蠶一生的生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收獲了不少蠶生長變化的相關知識以及科學探究方法。但這樣的收獲和體驗可能是零散的、無意識的,“蠶的一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各個階段的形態和行為又有哪些不同呢?”“什么方法記錄蠶的一生?”連續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回顧并整理這一段時間的所獲得的經驗和知識。 二、探索新知 (一)開展示交流會。 1.教師談話:接下來我們舉辦一個“蠶的一生”展示交流會。 學生依次分享在飼養蠶的過程中觀察到的發現和現象。 2.教師提問:蠶的一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學生思考并發言。 教師小結:根據蠶的形態的不同,蠶的一生可劃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主要階段。 3.教師播放視頻《蠶的一生》,了解蠶的成長變化過程。 4.學生觀察并完成觀察記錄表。 教師分別從蠶卵、幼蟲、蠶蛹和蠶蛾四個階段分享各階段不同的特點。 【設計意圖】 展示交流會其實一個綜合性檢驗的環節,學生既要介紹觀察到的蠶一生的生長變化情況(包括一些有趣的發現),也要介紹在整個觀察過程中采用的觀察記錄方法,以及飼養蠶并進行長期觀察記錄的情感體 驗等。此環節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歸納、總結以及表達能力。 按順序排列蠶的生長變化圖 1.教師展示蠶各階段的生長狀態圖,并布置任務:請先對八張圖片進行編號,分別說明是蠶的什么生長階段或在干什么,并對這幾張圖片進行排序。 學生先簡要闡述圖片中蠶的生長階段和正在做的事,再完成蠶的一生的排序。 教師追加任務:給八張圖片按照出生、生長發育、繁殖和死亡四個階段歸一下類。 學生思考并歸類。 教師呈現答案,并簡要講解,提示學生蠶產卵后不久便會死亡。 2.教師小結:蠶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過程。 ①出生:蟻蠶從卵里孵出,是蠶生命周期的開始。 ②生長發育:蠶經過四次蛻皮之后結繭,在繭中變成蛹。 ③繁殖:由蛹變成蠶蛾破繭而出,雄蠶蛾和雌蠶蛾交配、產卵。 ④死亡:蠶蛾的死亡是蠶生命的結束。 3.教師提問:我們可以將蠶的一生分為哪幾個主要階段? 每個階段大約經歷了多長時間? 算一算蠶的一生大約是多長時間? 學生根據前面的探究和討論回答。 教師利用圖示總結答案。 4.教師提問:推測一下,如果條件適宜,蠶的新卵會發生哪些變化?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思考并回答。 教師小結:如果條件適宜,新的蠶卵將孵化出新的蟻蠶,蠶的生命周期又開始了。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生命過程只有通過這樣的循環往復,大自然中的生物才得以不斷地延續。 5.教師提問:自然環境下,蠶寶寶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為什么蠶寶寶不在秋天或冬天出生呢?蠶適合在什么樣的氣候條件下生長? 學生思考并發言。 教師小結:原因是秋天和冬天的溫度低于蠶生存的溫度,此外秋天和冬天缺乏蠶的主要食物——桑葉。 而適合蠶生長的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濕度,避免陽光曝曬,流通的空氣,干凈的環境和新鮮的食物。 6.教師科普菜粉蝶的一生,講解: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發育。如蠶蛾、蝴蝶、蚊子、飛蛾、蒼蠅等。 7.教師科普蜻蜓的一生,講解: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歷卵、幼蟲和成蟲三個時期的叫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蜻蜓、蝗蟲、蟋蟀、蟬等。 【設計意圖】 該環節重在幫助學生梳理蠶生長變化的過程,進一步完善對蠶的一生的認識。此外研討部分的題目涉及多個角度,一是讓學生感受動物繁殖所在的意義,二是基于學生的體會和感知,認識到蠶生長的條件。拓展部分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更多昆蟲的一生,感受到昆蟲的不同成長路徑。課堂總結 教師提問: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的知識? 學生交流并回顧。 教師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蠶的一生經歷了蠶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 【設計意圖】 通過師生提問互動的形式,學生回顧并了解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板書設計課后作業 1.填空題: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______和_______四種形態。答案:蛹,成蟲 2.判斷題: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 ) 答案:× 3.蠶的生命周期是指( )。 A.出生 生長 發育 繁殖 死亡 B.出生 生長 發育 繁殖 衰老 死亡 C.卵 幼蟲 成蟲 答案:A教學反思 本次《蠶的一生》科學課旨在讓學生全面了解蠶的生命周期及其各階段的形態、行為變化。教學過程中,亮點在于通過展示交流會,學生得以分享個人觀察記錄,有效提升了他們的歸納、總結和表達能力。同時,通過排序和歸類活動,學生進一步鞏固了對蠶一生各階段的認知。 然而,回顧整個教學過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部分學生在記錄蠶的生長變化時,缺乏詳細的描述和深入的思考,導致觀察記錄較為零散。這可能與我在引導學生記錄時缺乏具體的指導策略有關。其次,在展示交流環節,雖然學生積極參與,但部分學生的表達不夠清晰,需要我在后續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 此外,雖然我在教學設計中加入了昆蟲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科普內容,但這一部分的講解略顯倉促,學生可能未能充分理解這些概念。未來,我計劃在這一部分增加更多的互動環節和實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科學知識。 總的來說,本次《蠶的一生》科學課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深入觀察和思考,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和科學素養。(共23張PPT)教科科學三年級下冊6.蠶的一生第二單元 動物的一生學習目標1.知道蠶蛾是蠶的成蟲,是由蠶蛹發育來的;蠶蛾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長有一對觸角、胸部長有兩對翅膀和三對足;蠶蛾有雌雄之分。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產卵繁殖后代;蠶是昆蟲,昆蟲類動物具有共同的特征。2.能基于課前觀察記錄的信息,描述蠶蛾的主要生命活動現象;能用畫圖的方法描述蠶蛾的外部形態特征;能根據外部特征識別雄性蠶蛾和雌性蠶蛾;能基于蠶蛾和蠶蛹的觀察比較,推測蠶蛾身體各部分結構與蠶蛹的聯系;能依據昆蟲的共同特征,認識更多的昆蟲。3.愿意采用多種方法觀察蠶蛾,在活動中感悟生命的神奇;敢于表達、樂于分享觀察蠶生命過程的收獲。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蠶的一生變化的標本盒;學生準備:記錄蠶的一生變化的資料。問題導入從蠶卵孵化出蟻蠶,到蠶蛾產出更多的蠶卵,直至蠶蛾死亡,在養蠶的過程中我們已經了解了蠶的一生。蠶的一生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個階段的形態和行為又有哪些不同呢?你用什么方法觀察記錄了蠶的一生?寫觀察日記畫一畫拍照“蠶的一生”展示交流會蠶不同時期的顏色、形狀或大小不同蠶身體兩邊有很多小黑點蠶的生命大約有50多天蠶寶寶喜歡干凈的環境,要經常打掃根據蠶的形態的不同,蠶的一生可劃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主要階段。蠶的一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不同階段蠶的觀察記錄表外形特征 運動情況 吃食情況 時間 ……蠶卵幼蟲外形特征 運動情況 吃食情況 時間 ……蠶卵 圓形、黑紫色、 小米粒大小 不動 不吃食物 2-5天幼蟲 圓筒形、身體有體節、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爬行 吃桑葉、 食量逐漸增大 33-35天不同階段蠶的觀察記錄表外形特征 運動情況 吃食情況 時間 ……蠶蛹蠶蛾外形特征 運動情況 吃食情況 時間 ……蠶蛹 紡錘形、深褐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一般不動, 受刺激會動 不吃食物 10-13天蠶蛾 白色、頭上有觸角、胸部有翅膀和三對足 一般不動, 受刺激會動 不吃食物 6-8天請先對八張圖片進行編號,分別說明是蠶的什么生長階段或在干什么,并對這幾張圖片進行排序。①卵②蠶蛹③蠶蛾破繭④蠶蛾產卵⑤蠶繭⑥蠶蛾交尾⑦吐絲結繭⑧蟻蠶12345687給這八個階段分個類,請將這八張圖片的序號填入到對應的表格中。出生 生長發育 繁殖 死亡出生 生長發育 繁殖 死亡①⑧ ⑦⑤②③ ⑥④ 產卵后不久便會死亡知識小結蠶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過程。出生:蟻蠶從卵里孵出,是蠶生命周期的開始。生長發育:蠶經過四次蛻皮之后結繭,在繭中變成蛹。繁殖:由蛹變成蠶蛾破繭而出,雄蠶蛾和雌蠶蛾交配、產卵。死亡:蠶蛾的死亡是蠶生命的結束。我們可以將蠶的一生分為哪幾個主要階段?每個階段大約經歷了多長時間?算一算蠶的一生大約是多長時間?2-5天33-35天10-13天6-8天49-56天推測一下,如果條件適宜,蠶的新卵會發生哪些變化?如果條件適宜,新的蠶卵將孵化出新的蟻蠶,蠶的生命周期又開始了。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生命過程只有通過這樣的循環往復,大自然中的生物才得以不斷地延續。自然環境下,蠶寶寶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為什么蠶寶寶不在秋天或冬天出生呢?蠶適合在什么樣的氣候條件下生長?原因:秋天和冬天的溫度低于蠶生存的溫度,此外秋天和冬天缺乏蠶的主要食物——桑葉。生長條件:①適宜的溫度20~30℃;②適宜的濕度60%~90% ;③避免陽光暴曬;④流通的空氣 ;⑤干凈的環境;⑥新鮮的食物。知識窗——菜粉蝶的一生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發育。如蠶蛾、蝴蝶、蚊子、飛蛾、蒼蠅等。知識窗——蜻蜓的一生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歷卵、幼蟲和成蟲三個時期的叫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蜻蜓、蝗蟲、蟋蟀、蟬等。課堂總結蠶的一生蠶卵幼蟲蛹成蟲(蠶蛾)小試牛刀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______和_______四種形態。成蟲蛹小試牛刀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 )×小試牛刀蠶的生命周期是指( )。A.出生 生長 發育 繁殖 死亡B.出生 生長 發育 繁殖 衰老 死亡C.卵 幼蟲 成蟲A本課結束,下次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目標】教科版科學三下 2.6 《蠶的一生》教學設計(表格式+教學反思).docx 教科版科學三下 2.6 《蠶的一生》課件.pptx 蠶的一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