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詠柳》教案一、教學目標學生會認 “詠、絳” 等 4 個生字,會寫 “碧、妝” 等 6 個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感受柳樹的美和春天的勃勃生機。體會詩人對春天和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對古典文學的熱愛。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理解詩句意思,感受柳樹和春天的美。教學難點:體會詩中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及詩人借物抒情表達的情感;理解 “二月春風似剪刀” 的妙處。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朗讀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四、教學過程(一)課前導入請學生背誦上節(jié)課所學的《村居》,回顧早春景色,鞏固背誦成果。引導語:“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里,柳樹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看看他筆下的柳樹有著怎樣的魅力。”(二)助學資料通過 PPT 展示賀知章的生平介紹: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人,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與張旭、包融、張若虛并稱 “吳中四士” ,主要作品有《回鄉(xiāng)偶書》《詠柳》等。幫助學生了解詩人,為理解詩歌風格奠定基礎。(三)字詞樂園我會讀:教師范讀 “詠柳、梳妝、絲絳、剪裁” 等詞語,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字音。學生跟讀幾遍后,同桌互相檢查讀音。重點強調 “詠(yǒng)”“絳(tāo)”“裁(cái)” 的讀音。圖片識字:利用 PPT 展示 “裁、詠、絳” 對應的圖片和漢字,結合圖片講解字義,如展示裁剪衣服的圖片講解 “裁”,加深學生對生字的理解和記憶。摘蘋果:在 PPT 上呈現 “摘蘋果” 識字游戲,將生字寫在蘋果形狀的卡片上,點擊蘋果出現正確讀音,學生認讀正確即可 “摘下蘋果”,激發(fā)識字興趣,鞏固生字讀音。我會寫: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 “碧、妝、綠、絲、剪”,邊寫邊講解筆畫順序和書寫要點,如 “碧” 由 “王、白、石” 組成,“王” 最后一筆變提,“石” 要扁寬;“妝” 左窄右寬,末筆長橫在橫中線 。學生在練習本上臨摹、書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書寫姿勢和筆畫錯誤。(四)詞語解釋結合 PPT 上的圖片,解釋 “碧玉” 是綠色或暗綠色的玉,詩中用來形容柳樹鮮嫩發(fā)亮的葉子;展示綠色絲帶的圖片,講解 “綠絲絳” 即綠色的絲帶,在詩中指垂下來長滿葉子的柳條。簡單說明 “萬條” 泛指柳樹枝條多,幫助學生理解詩句含義。(五)初讀感知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教師引導學生劃分節(jié)奏,PPT 展示劃分好節(jié)奏的詩句:“碧玉 / 妝成 / 一樹高,萬條 / 垂下 / 綠絲絳。不知 / 細葉 / 誰裁出,二月 / 春風 / 似剪刀。” 學生按節(jié)奏再次朗讀,感受古詩韻律。(六)品讀鑒賞(12 分鐘)“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1)引導學生思考:詩人為什么用 “碧玉” 來形容柳樹?組織小組討論,然后請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一是因為柳樹顏色翠綠和碧玉相似,二是古代 “碧玉” 常代指少女,這里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突出柳樹鮮嫩青翠、可愛俏皮的特點,展現其生機勃勃。(2)提問:“萬條” 和 “垂” 寫出了柳枝的什么特點?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看到的柳樹回答,明確 “萬條” 寫出柳枝數量多,“垂” 體現柳枝長且柔。“綠絲絳” 的比喻則寫出柳枝的翠綠和柔美,讓學生感受柳樹的生命力。(3)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這兩句詩描繪的畫面,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1)讓學生說說對這兩句詩的理解,體會其中的修辭手法。教師點明這里運用了擬人、比喻和設問的修辭手法,把春風比作剪刀,想象奇特,生動展現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2)組織學生討論: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引導學生回答出既贊美了柳葉,又歌頌了春天,表達詩人對春天和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3)引導學生找出詩中實景描寫和想象的詩句,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畫面,用更生動的語言描述春天的美景,教師給予評價和指導。(七)板書設計分類 內容寫景 碧玉 —— 一樹高萬條 —— 綠絲絳細葉 —— 誰裁出聯(lián)想 春風 —— 似剪刀主題 贊柳頌春喜愛春天、贊美大自然(八)主旨提煉引導學生回顧全詩內容,提問:這首詩描寫了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總結:《詠柳》描寫了春風吹拂下柳樹柔美的姿態(tài),詩人借物抒情,通過歌詠柳樹,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贊美。(九)教材習題答案講解朗讀課文,想象畫面,說說詩句中春天的美景,背誦課文:引導學生結合 PPT 上的提示,抓住《詠柳》中柳樹、柳葉、柳枝等景物想象畫面,先自己練習描述,再同桌互相交流。指導學生在理解詩意、體會情感的基礎上背誦,可通過填空、接龍等方式幫助記憶。讀一讀,填一填:讓學生先熟讀兩首古詩,口頭填空,確認無誤后再書寫。提醒學生書寫工整、規(guī)范,寫完后集體訂正。讀一讀,記一記:帶領學生認讀四組詞語,強調 “堤(dī)”“妝(zhuāng)” 的讀音。結合 PPT 上的拓展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鼓勵學生用這些詞語造句。(十)課外拓展展示含 “柳” 字的詩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簡單講解詩句含義,讓學生感受不同詩人筆下柳樹的韻味。鼓勵學生課后收集更多含 “柳” 字或寫樹木的詩句,下節(jié)課分享交流。(十一)課堂練習出示練習題: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如 “河堤(tí dī)”“歌詠(yōng yǒng)”“雨絲(shī sī)”“裁衣(cái cǎi)”,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然后請幾位同學回答,集體訂正。出示填空題:(1)碧玉妝成一樹高,( )。(2)(根據詩意,寫出詩句)細長的柳葉是誰剪出來的呢?原來二月的春風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讓學生填寫,鞏固對詩句的記憶。(十二)課后作業(yè)背誦并默寫《詠柳》,家長監(jiān)督簽字。收集寫樹木的詩歌,讀一讀,背一背。完成作業(yè)課件中的相關練習。五、教學反思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生字詞和詩句,學生參與度較高。但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意境和情感時,部分學生理解不夠深入,后續(xù)教學可增加更多直觀的圖片、視頻資料,或組織學生實地觀察柳樹,增強學生的感受。同時,在課堂練習和作業(yè)反饋中,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針對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強化輔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