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2 臘八粥 課時 2內容 分析 本單元圍繞 “民風民俗” 主題展開,《臘八粥》以臘八粥為線索,講述了臘八節時八兒等粥、喝粥的故事。文章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臘八粥的誘人,展現了臘八節的民俗風情,通過對八兒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體現了八兒一家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還展現了作者對普通百姓生活的熱愛和對親情的眷戀。素養 目標 ①文化自信:感受臘八節喝臘八粥這一民俗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內涵,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②語言運用:會寫 13 個字,正確讀寫 18 個詞語;品味文章細膩生動的語言,學習運用細節描寫展現事物特點,提升語言表達能力。③思維能力:理清文章結構,把握作者圍繞臘八粥展開敘述的順序,分析詳略安排的好處,培養邏輯思維。④審美創造:體會文章中描繪的溫馨生活場景,感受其中的民俗美、親情美和童趣美,提升審美情趣。思政 元素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習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重點 難點 1. 抓住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感受親情的美好。2. 感受八兒的心理變化過程,理解作者如何詳寫主要部分,學習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課前 準備 1. 預習提綱:完成課文預習作業,包括初讀課文、圈畫生字詞、了解臘八粥相關知識。2. 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字詞卡片教學過程設計第一課時課時 目標 1. 會寫 “臘、粥” 等 13 個字,正確讀寫 “臘八粥、感覺” 等 18 個詞語。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環節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教師活動】1. 播放一段與臘八節相關的民俗視頻,展示人們準備臘八粥的熱鬧場景,播放結束后,講述俗語 “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詳細解釋其含義,引出臘八節喝臘八粥的風俗及由來,可結合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進行講解。2. 展示不同地區臘八粥的圖片,提問學生對臘八粥的了解,引導學生從食材、外觀、味道等方面分享印象。3. 板書課題 “臘八粥”,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勾勒出一碗臘八粥的簡筆畫,引導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活動】1. 認真觀看視頻,傾聽風俗由來講解,積極思考。2. 仔細觀察圖片,結合生活經驗分享對臘八粥的印象。3. 看著黑板上的簡筆畫,充滿興趣地齊讀課題。【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圖片和故事,多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學習課文做鋪墊。【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圖片和故事,多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學習課文做鋪墊。環節二:初讀課文,交流預習【教師活動】1. 出示自讀提示,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文章圍繞臘八粥講了什么事,同時提醒學生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2. 逐行出示生字,先讓學生自己小聲拼讀,再指名學生認讀,糾錯正音時,詳細講解 “粥”“匙”“膩” 等易錯字的讀音和字形結構,如 “粥” 字中間是 “米”,不要少寫一點;“匙” 在 “湯匙” 中讀 “chí”,在 “鑰匙” 中讀 “shi”,并舉例說明不同讀音的用法。3. 出示詞語,先讓學生自由認讀,再組織開火車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形式認讀,相機正音,對較難理解的詞語,如 “攪和”“濃稠”,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做動作演示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4. 引導學生交流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和補充,小結概括方法,強調抓住主要人物、事件和結果進行概括。 【學生活動】1. 按要求大聲朗讀課文,邊讀邊圈畫生字詞,思考問題。2. 認真拼讀、認讀生字,注意易錯點,做好筆記。3. 積極參與詞語認讀活動,認真傾聽他人朗讀,及時糾正錯誤,理解詞語含義。4. 思考并交流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學習概括方法。【設計意圖】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掃清字詞障礙,培養概括能力。環節三:深入文本,層層剖析【教師活動】1. 提出問題:作者是如何寫出臘八粥的美味的?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再次默讀課文。2. 讓學生自由讀文,畫出描寫臘八粥的句子,巡視并指導學生圈畫。3. 引導學生細讀第 1 自然段,逐句分析描寫臘八粥美味的語句,如 “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合攏來,糊糊涂涂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讓學生想象煮粥的畫面,體會 “嘆氣” 這一擬人手法的妙處;分析 “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通過夸張的手法突出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4. 組織學生交流,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適時補充講解,指導朗讀,通過輕重音、語調變化讀出臘八粥的誘人,布置小練筆,要求學生仿照第 1 自然段,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一種自己喜歡的食物,提示學生可以從食材準備、烹飪過程、外觀和味道等方面入手。 【學生活動】1. 默讀思考問題,然后自由讀文找句子。2. 認真分析第 1 自然段描寫臘八粥的語句,展開想象,體會修辭手法的作用。3. 積極交流分享,傾聽他人觀點,補充自己的想法,有感情地朗讀段落,完成小練筆。【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臘八粥的描寫,學習作者寫作手法,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教學過程設計第二課時課時 目標 1. 了解本文表達順序,分清詳略內容,體會這樣寫的好處。2. 抓住人物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環節一:復習導入,引入新課【教師活動】1. 出示上節課學習的生字詞卡片,隨機抽取學生認讀,回顧上節課內容,提問課文主要內容和第 1 自然段描寫臘八粥誘人的方法,引導學生回憶。2. 引導學生匯報第 2 - 19 自然段內容,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等粥、喝粥”,在 “等粥” 旁邊,用不同顏色粉筆寫下 “盼粥 —— 想粥 —— 猜粥 —— 看粥”,引出 “等粥” 的思路,詳細解釋每個環節的含義。3. 再次板書課題,強調本節課學習任務,即深入探究八兒等粥時的心理變化和文章的寫作特點。 【學生活動】1. 認讀生字詞,回憶并回答上節課問題。2. 思考并匯報段落內容,理解 “等粥” 的各個環節。3. 明確本節課學習方向,做好學習準備。【設計意圖】鞏固舊知,自然過渡到新課學習,明確學習目標。環節二:精讀感悟,品析形象【教師活動】1. 引導學習 “盼粥” 部分,出示默讀要求,包括畫出描寫八兒的句子,判斷描寫類型,體會情感等,巡視指導學生默讀。組織學生匯報交流,針對 “喜得快要發瘋了”,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表達喜悅,如 “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等;對于 “眼睛可急紅了”,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著急時的表現,從而體會八兒的心情,板書 “迫不及待”。指導朗讀第 4、5 自然段中的人物對話,先示范朗讀,展示如何通過語氣、語調表現人物情感,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進行朗讀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2. 引導學習 “想粥” 部分,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第 9 - 11 自然段,思考八兒分粥計劃的變化及原因,引導學生從八兒的語言中體會其饞嘴、可愛的特點,提問 “孥孥” 的意思,從媽媽的話中分析媽媽對八兒的寵愛。再次分角色朗讀,提醒學生注意語氣和表情,表現出人物特點。3. 引導學習 “猜粥” 部分,男生齊讀第 13 自然段,提問八兒想象中粥的樣子,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找出文中描寫栗子、飯豆、花生仁、棗的關鍵詞,如 “稀爛”“腫脹”“面面的”“大了三四倍”,板書 “妙極了”,引導學生體會八兒對臘八粥的期待。4. 引導學習 “看粥” 部分,教師富有感情地讀第 14 自然段,學生思考八兒此時的心理,女生齊讀第 15 自然段,找出描寫臘八粥樣子的詞語,如 “脫了他的紅外套”“圍了鍋邊成一圈”“深褐”,與第 13 自然段對比,分析想象與現實的異同。引導學生想象八兒看了臘八粥之后的想法,組織男女生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提醒學生注意讀出八兒的心理變化。 【學生活動】1. 默讀 “盼粥” 部分,認真圈畫句子,積極匯報交流,參與朗讀和評價。2. 分角色朗讀 “想粥” 部分,思考問題,體會人物特點,再次朗讀時注意表現人物情感。3. 男生齊讀 “猜粥” 部分,回答問題,找關鍵詞,體會八兒的心情。4. 傾聽 “看粥” 部分,思考八兒心理,女生齊讀找詞語,對比分析,想象想法,分角色朗讀。【設計意圖】通過研讀課文,感受八兒心理變化,體會人物情感,培養朗讀、想象和表達能力環節三:感悟表達,拓展閱讀【教師活動】1. 引導思考八兒是否喝到粥,出示相關段落,讓學生找出八兒喝粥后的表現,如 “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邊桌上那兩支筷子,很浪漫地擺成一個十字”,引導學生用 “心滿意足” 等詞語形容八兒的心理,板書 “喝粥(滿足)”。2. 引導分析課文詳略,讓學生找出 “等粥” 和 “喝粥” 部分分別在文中所占篇幅,討論詳寫 “等粥” 的好處,如突出八兒對臘八粥的期待,展現八兒的天真可愛,使文章情節更有波瀾等。3. 布置小練筆,要求學生發揮想象,運用細節描寫的手法,寫出八兒喝臘八粥的情景,提示學生可以從八兒的動作、表情、語言等方面入手,字數不少于 150 字。4. 引導通讀課文,分享閱讀感受,鼓勵學生從文章內容、人物形象、語言特色等方面發表看法,及時給予肯定和點評。5. 引導分享喜歡的句子,讓學生說說喜歡的原因,推薦閱讀冰心的《臘八粥》,介紹冰心的寫作風格和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活動】1. 思考并找句子,用合適的詞語形容八兒心理。2. 分析詳略及好處,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3. 認真完成小練筆,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修改。4. 通讀課文,分享閱讀感受,傾聽他人觀點,拓展思維。5. 分享句子,課后閱讀推薦文章,記錄閱讀心得。【設計意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習寫作手法,進行讀寫遷移,拓展閱讀視野。【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1. 突出主體,注重層次:把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悟中品情,抓住八兒心理變化和人物情感,讓學生理解課文,感受人物形象。2. 主線清晰,細節生動:以八兒心理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體會其心情變化,感受八兒的天真嘴饞和家庭的其樂融融。3. 朗讀訓練,讀出個性: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讀出感受、情感體驗和心理變化,培養獨特見解和朗讀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