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趙州橋》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趙州橋》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文章,本單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建造年代,以及趙州橋的雄偉、結構堅固、外形美觀的特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全文結構清晰,語言準確、平實、充滿感情。文中插圖是趙州橋的實景照片,學生能直觀欣賞到其精巧獨特的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趙州橋的設計以及這種設計的好處。2、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過列舉橋欄上雕刻著的圖案把“橋的美觀”寫清楚的。3、體會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4、能用給定的詞語向別人介紹趙州橋,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教學重難點】1、品讀趙州橋的特點。2、體會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復習:為了去參觀趙州橋,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趙州橋哪些知識?(出示)位置:名稱:設計者:建造年代: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出示答案。2、教師導入:今天我們跟著導游來到趙州橋跟前,欣賞它的風姿。【設計理念】復習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作鋪墊。以參觀為導入,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二、初讀課文(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第二、三自然段)1、師: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它有什么特點?閱讀第二、三自然段,畫出介紹趙州橋特點的句子。(出示)2、學生讀后,指名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出示。⑴趙州橋非常( )。⑵這座橋不但( ),而且( )。【設計理念】出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教學理念。三、精讀探究(一)學習第二自然段,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1、教師引入:我們跟著導游來到趙州橋了,快看,趙州橋是什么樣子的?(出示)生:“趙州橋真美啊!”生:“趙州橋非常雄偉啊!”……2、師:是的,趙州橋非常雄偉,為什么這樣說呢?哪些句子寫了趙州橋的雄偉?(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劃出相關句子。(2)教師邊出示,學生邊匯報。①長②寬③建筑材料④形狀⑤設計(3)教師指導朗讀。(讀準、讀出自豪感)(4)介紹“列數字”的說明方法。①寫趙州橋長、寬時,用上了“五十、九”的數字,這是“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找出文中類似的句子。(學生邊回答,教師邊出示例句)②師:用到具體的數字又什么好處呢?(指名學生回答)(5)師: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①學生理解“創舉”的意思。②這種設計有什么好處?(學生回答:既……又……)(6)指導學生用“既……又……”說一句話。【設計理念】運用設疑——解疑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培養學生感情朗讀的能力。(二)學習第三自然段,了解趙州橋的美觀。1、師:剛才有同學說到趙州橋真美啊!是的,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出示: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2、師: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①“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是過渡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②“堅固”概括了前面的內容,“美觀”引出了后面的內容。這樣寫使文章結構更緊湊,銜接更自然。(出示)3、師:我們跟著導游走在趙州橋上,看看它有多美!出示:哪些語句體現了趙州橋的美觀?用橫線畫出有關句子。4、學生小組交流。(1)(出示)學生交流反饋: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2)教師指導:借助圖片理解句中“相互纏繞、相互抵著、回首遙望、雙龍戲珠”的意思,體會龍的“姿態各異”。(3)指導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體會欄板上雕刻的龍“栩栩如生”的特點。5、教師引導:這些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出示)師生交流:這句話運用了“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樣的排比句式,生動細膩地描述了龍的各種姿態,突出表現了欄板上圖案的精美,寫出了趙州橋的“美觀”。6、教師指導朗讀。7、學生仿寫句子。(出示)教師引導:作者圍繞橋的“美觀”,抓住欄板上雕刻的圖案,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描寫了龍的各種姿態,從而讓我們有了切身的感受。你會寫這樣的句子嗎?學生匯報,如:我們的課間活動豐富多彩,同學們有的跳繩,有的打籃球,還有的跑步。【設計理念】抓中心句、過渡句的學習,讓學生體會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同時讓學生運用學到的學習方法,自學本段后,交流匯報,還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地位。(三)學習第四自然段,了解趙州橋歷史價值。(出示)1、教師提出自讀要求: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了解趙州橋的歷史價值。2、學生自讀,畫出相關語句。3、教師引導: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句,介紹趙州橋的歷史價值。回答1.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回答2.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教師小結:建造于1400多年前,這座雄偉的橋能如此堅固已實屬不易,沒想到它還這么精美,所以作者用了一組關聯詞告訴我們——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真讓人不由得贊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4、學生帶著自豪、贊美的情感齊讀第四自然段。【設計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起到感情升華的效果。三、課堂小結:學生以導游的身份試著用下面的詞語,向客人介紹趙州橋。(可以用上“世界聞名、雄偉、創舉、美觀”這些詞語)(1)學生集體交流,教師重點指導:以導游身份介紹和復述課文的區別。教師指導:導游要先進行自我介紹,說歡迎詞,然后把趙州橋的基本信息大概介紹一下,最后要說明它的特點和地位。(出示)(2)同桌相互以小導游的身份來練習介紹。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趙州橋的概況、特點和地位來介紹。(3)指名幾位學生向全班介紹趙州橋,其他學生點評。四、結構梳理,主題概括1、結構梳理(出示)復習板書,梳理文章結構。2、主題概括(出示)通過描寫趙州橋雄偉、堅固、美觀的三個特點,表現了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表達了作者對趙州橋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以及對中國石拱橋的贊美和歌頌。五、拓展延伸,課堂演練拓展延伸教師安排學生積累關于橋的古詩名句。六、課后作業(出示)1、正確抄寫第三自然段。2、向家人介紹趙州橋。【板書設計】雄偉堅固——設計 創舉世界聞名寶貴的文化遺產美觀 ——精美的圖案【教學反思】這是一篇說明性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課文語言準確,簡練,又不乏生動。短短的幾百字,不但寫明了趙州橋的位置、設計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趙州橋的外形特點清楚地展現在人們眼前,然后講這樣設計的好處:減輕沖擊力,節省石料,并對其設計的美觀加以描繪,使人們仿佛身臨其境,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利用圖片、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對趙州橋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了解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是課文學習的重點。第二自然是圍繞“趙州橋雄偉堅固”來寫的,第三自然段是圍繞“趙州橋很美觀”來寫的。為了幫助學生了解這兩段話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來與時,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從“雄偉”入手,讓學生看到,介紹橋的外形和建筑用料體現了橋的雄偉;介紹小橋洞的作用體現了橋的堅固。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結合多媒體放映使學生認識到,運用排比的修辭描寫欄板上的圖案表現了橋的美觀。就這樣,使學生認識到在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時候,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寫這一個意。本文的二、三段在結構上很有特色,屬于總分結構,這兩段是進行寫作指導的范例,在教學時還應適當引導學生予以關注。(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