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教案【教學內容】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教學目標】1.確定寫作內容,范文引路,習得寫作方法。2.能夠理清過程,發現過程中的習俗,并圍繞著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3.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難點】1.確定寫作內容,范文引路,習得寫作方法。2.能夠理清過程,發現過程中的習俗,并圍繞著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教學過程】v一、情境導入,創設任務1.情境導入:聽歌曲《中國話》,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如今,隨著我們祖國的強大,我們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漢語已經成為全球通用語言,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并且到我們中國學習中國文化。如果你作為中華文明小使者,你們想向外國朋友們介紹我們中國文化嗎?其實,與我們生活關系最緊密的中國文化就是——中華傳統節日。2.交流你喜歡的節日。通過之前的綜合性活動,你們都了解了很多傳統節日。誰能說說你最喜歡的傳統節日?說到元宵節,我們的家鄉白沙“鬧元宵”習俗,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出示圖片。端午節賽龍舟習俗照片。梳理傳統節日。考考大家,我說時間,你們說節日。這么厲害,考不倒大家呢!二、聚焦春節,明確內容1.情境創設:為了讓外國朋友了解我們中國傳統節日,我們一起來完成《中華傳統節日宣傳冊》吧!這本宣傳冊的主題是——文化就在節日里。2.出示:春節宣傳冊頁面。那這本手冊的第一頁就是什么節日?——春節。對呀,幾天大家拿到的就是春節節日宣傳單。大家對春節還有印象嗎?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吧!視頻回顧。三、范本引路,指導方法1.用關鍵詞概括感受,節日中的哪些活動、哪些事讓你有這樣的感受呢?出示示意圖范例。春節帶給你什么感受?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熱鬧非凡 喜氣洋洋 紅紅火火 張燈結彩 不亦樂乎......)真好!那就請你把你的關鍵詞填到節日宣傳單的關鍵詞處吧!多好的詞呀!關鍵詞概括了大家的感受,誒,哪些春節的活動或者事情讓你有了這些感受呢?誰來說?這件事讓你印象深刻,這個節日習俗活動你喜歡(包餃子 貼對聯 放煙花 吃年夜飯......)師:有的同學是自己家過節的過程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同學是節日的一件事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學畫示意圖理清過程。有位同學跟你們一樣,他還用示意圖把他的感受畫下來了呢!出示示意圖:看,你發現了什么?生:他按照時間順序把過節的過程寫清楚了。師:太會觀察了。你看,他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了自己家除夕夜的習俗、活動。是呀,這樣,用一個導圖把他們家過節的過程給理清楚了。現在,你就學著他的樣子,也來理一理過程吧!可以是你們家過節的過程,也可以是節日當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的過程。明白了嗎?開始。展示交流:請你介紹一下自己的示意圖。請兩位同學介紹自己的示意圖。可以用“先,接著,然后,最后等詞語介紹”師:孩子們看,春節真是個與眾不同的日子,因為這些活動,跟我們平時,不一樣。除了活動,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學習在你的過程中找找節日習俗細節,補充導圖。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筆下的《圍座吃飯》。你們發現了哪些平時不一樣的地方?生:平時窗外沒有鞭炮聲和煙花生:平時沒有這么多好吃的生:平時不會穿新衣服......師:哇,作者是怎么發現這么多不一樣的地方的呢?怎樣才能發現這些跟我們平常生活不一樣的地方呢?作者用了聽......(聽、看、聞、想,他調動了各種感官去觀察)師: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發現去觀察的?看,這些地方作者觀察的哪里?(環境)出示詞語,這些地方,作者是從哪里觀察到的?(人)師:過節的時候,我們的環境常常和平時不一樣,而且人的活動表現也不一樣,其實這些都是我們節日的——習俗那我們像作者一樣,用上各種感官,可以從“人”“環境”兩個方面去發現節日的習俗,補充示意圖。交流習俗細節。師:你發現了哪些習俗?......評價:你發現了節日的細節,外國人一聽就了解我們怎么過年的。同桌之間互相評一評,改一改。出示交流平臺,回顧《趙州橋》的第三段《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第三段關鍵句、關鍵詞。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些獨特的過程和習俗寫下來吧!那怎么把它們寫清楚呢?我們來看交流平臺。出示交流平臺,齊讀。課文中的段落是怎么寫清楚的?我們來看一看。《趙州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找關鍵句。把自己的關鍵詞變成關鍵句。師:你們能不能把剛才的關鍵詞也變成一個關鍵句?生:放煙花真是讓人心情愉快生:發紅包真是讓人欣喜若狂。生:年夜飯大家吃得不亦樂乎。請大家圍繞關鍵句,把過程寫清楚吧!三、互動點評,修改完善1.展示交流:你們現在就是外國朋友,你覺得哪里特別吸引你?怎么修改會更吸引你?2.修改展示。四、課后任務1.總結方法。2.布置課后任務:(1)一人制作一個節日宣傳單。(2)裝訂成冊,形成中國傳統節日宣傳冊的春節宣傳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