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伙伴手牽手快樂向前走—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任務群整體教學設計)(人文主題分析)本單元以 “伙伴”為主題 ,編排了《小公雞和小鴨子》《樹和喜鵲》《怎么都快樂》三篇課文 ,運 用了兩種體裁 ,童話和兒童詩各具特色 ,形式活潑 , 內容豐富 ,貼近生活 ,從不同角度展現了伙伴 之間的情誼— 互相幫助 、快樂合作 、友好共處 。“口語交際 :打電話”,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 ,具有較強的生活性和實踐性 ,結合生活情境 讓學生了解打電話的一般步驟 ,初步學會獨立接打電話 。“語文園地三 ”中的 “和大人一起讀 ”, 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誰和誰好 ,體會朋友之間的情誼 。整個單元通過 “伙伴”這個主題 ,展現了 “伙伴 ”的豐富內涵 ,有助于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同 伴關系 ,感受小伙伴之間互相幫助 、友好共處的美好情感 。(語文要素分析)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包括三個方面 , 即 “聯系上文了解詞語的意思”“詞句的積累和運用”“讀 好角色的對話 ,讀出兒童詩的情趣”。“聯系上文了解詞語的意思”這一要素體現了教材 “循序漸 進 、螺旋上升 ”的編排特點 ,也是另外兩個語文要素的基礎 ,學生在了解詞語意思后能幫助他們 更好地積累運用詞語 、體會文章情感 。該內容在《樹和喜鵲》一文中以泡泡語的形式呈現出來 。 在教學過程中 ,既要注意體現學習過程 ,還要注重學習方法的遷移 ,設計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 文實踐活動 ,將其貫穿于整個單元的課文學習中 。教學本單元時還要關注 “詞句的積累和運用”,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完成對詞語的積累 。本 單元在對不同課文的學習中需要完成對不同詞句的積累 ,從 “吃得很歡”等描述動作情狀的詞語 到 “嘰嘰喳喳”這種“AABB”結構的短語 ,再到對 “踢毽子 、講故事”這類動賓短語的積累 ,教師要 引導學生初步建立歸類意識 。同時 ,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落實 “讀好角色的對話 ,讀出兒童詩的情趣”這一朗讀重點 。《小公 雞和小鴨子》一文中出現了不同的人物角色 ,故事熱鬧 、有趣 。每個人物的話雖然不多 ,但要引 導學生根據具體的情境去體會人物的神情 、動作和內心想法 ,并在這一基礎上讀好人物對話 。 《怎么都快樂》要注意激發學生朗讀兒童詩的興趣 , 營造快樂的情境 ,把朗讀和真實生活聯系起 來 ,讓學生充分 、自 由朗讀 ,在讀中感悟快樂 、體會快樂 。(學習任務群定位)綜合人文主題及語文要素 ,將本單元列入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 ”學習任務群 , 主要從以下 三個方面考量 :基于語文要素的融合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各有側重的 ,有的側重于閱讀 ,有的傾向于表 達 ,將 “閱讀”和 “表達”統一到一個學習任務群 ,通過設計具有內在聯系 、螺旋上升 、層層遞進的第三單元語文活動去組織和呈現教學內容 ,有利于語文要素的融合統一 ,也體現了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 達 ”學習任務群 “感受美— 鑒賞美— 表達美”的整體要求 。基于單元文本的特點 。單元文本的特點 ,是定位于這一任務群的關鍵所在 。《小公雞和小 鴨子》《樹和喜鵲》兩篇童話要求學生通過整體感知來理解內容和感知情感 ,對應 “文學閱讀與創 意表達”第一學段的學習內容 “學習兒歌 、童話 , 閱讀圖畫書 ,體會童真童趣 ,感受多姿多彩的生 活 ,初步體驗文學閱讀的樂趣”;《怎么都快樂》是一首兒童詩 ,要求學生初步體會詩歌的情趣 ,讀 出 自己的感受 ,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與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 ”任務群中 “閱讀 ”與 “鑒賞 ”的學習 路徑相吻合 ,通過這一任務群可以把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落實到位 。基于創意表達的要求 。本單元的課文創意表達指向如下 :《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課 ,在讀好 對話的基礎上 ,借助 “一塊兒”“和 ”等詞語說一句完整的話 ,表達伙伴之間的關系;《樹和喜鵲》一 課 ,在 “聯系上文了解詞語意思”的基礎上 ,聯系實際生活 ,試著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孤獨與快樂 ; 《怎么都快樂》一課 ,嘗試用詩歌中的語句表達和伙伴合作的快樂 ; “口語交際 ”則要求學生了解 打電話的一般步驟 ,接打電話時用上禮貌用語 ,能夠把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 。 以上內容體現了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中 “閱讀”和 “表達”的過渡銜接 ,共同指向于學習任務群中的 “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這一要求 。學習主題聯系本單元的人文主題 “伙伴”,課文《小公雞和小鴨子》《樹和喜鵲》《怎么都快樂》以及表達 任務 “口語交際 :打電話”等內容 ,緊扣語文要素 , 以 “伙伴手牽手 快樂向前走 ”為學習主題統攝 該單元學習全過程 ,分別設計 “讀童話 ,尋互助的美好”“讀故事 ,享陪伴的時光”“讀詩歌 ,悟游戲 的快樂”“讀兒歌 ,惜友情的深厚 ”等語文實踐活動 ,讓學生結合自身經驗積極參與 ,體會朋友之 間互相幫助 、互相陪伴 、互相合作的快樂 , 同 時 根 據 活 動 主 題 和 內 容 設 計 學 習 支 架 、補 充 學 習 資源 。學習目標1. 運用一定方法認識 48個生字 、5 個偏旁 ,在不同語境中讀準 3 個多音字 ,正確規范書寫 24個字 。2. 閱讀從不同角度表達伙伴之間情誼的文章 ,在朗讀中體會互相幫助 、快樂合作的情誼 。3. 學習聯系上文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知道 “孤單 、快樂 、獨自 、有勁”等詞語的意思 ;初步體 會 “偷偷地 、飛快地”等詞語的用法 ;積累意思相對的詞語和表示游戲活動的詞語 。4. 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 ,讀好 “不 ”的變調 ;讀好對話 ,讀出不同角色說話的語氣 ; 朗讀兒童 詩 ,初步體會詩歌的情趣 ,讀出自己的感受 。5. 了解打電話的一般步驟 ,初步學會獨立打電話和接電話 ;接打電話時用上禮貌用語 ;打電 話時 ,把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 ;接電話時 ,能聽清楚主要內容 。6. 學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和大人一起讀《誰和誰好》, 以找朋友的形式相機認識詞語 ,并 拓展生活中還有誰和誰好 ,感悟朋友之間美好的情誼 。語文 一年級( 下)(任務框架)(評價指標)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評價等級識字與寫字 1. 能運用一定方法認識 48個生字 、5 個偏旁 , 能在不同語境中讀準 3 個多音字 。 2. 能正確規范地書寫 24個字 。 ☆☆☆閱讀與鑒賞 1. 能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 。 2. 閱讀從不 同 角 度 表 達 伙 伴 之 間 情 誼 的 文 章 , 在 朗 讀 中 體 會 互 相 幫 助 、快樂合作的情誼 。讀好對話 ,讀 出 不 同 角 色說話的語 氣 ; 朗 讀 兒 童 詩 , 能體會詩歌的情趣 ,讀出 自 己的感受 。 3. 能掌握聯系上 文 了 解 詞 語 意 思 的 方 法 , 知 道 “孤 單 、快 樂 、獨 自 、有 勁 ”等詞語的意思 。 ☆☆☆第三單元續表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評價等級表達與交流 1. 表達有條理 ,語氣 、語調適當 。 2. 了解打電話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獨立打電話和接電話 。打電話時 能說清楚要表達的意思 ,接電話時能聽清楚主要內容 。 ☆☆☆梳理與探究 1. 能 簡 單 地 搜 集 、整 理 和 課 文 有 關 的學 習 資 料 , 會 用音 序 查 字 法 查 字典 。 2. 能借助多種媒介閱讀 、運用資料 ,輔助表達 。 ☆☆☆任務發布:伙伴手牽手 快樂向前走(學習目標)1. 理解 “伙伴”的含義 。2. 了解單元主題和任務流程 。3. 通過活動內容 ,感受小伙伴之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1. 預習 :學生課前想一想自己的小伙伴是誰 , 了解 “伙伴”的意思 。2. 準備資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發布單元任務。課前導入 :在生活中 ,你覺得什么最溫暖 不是寒冬的爐火 ,不是三月的春風 , 而是友誼 。 這種感情 ,能融化冰雪 ,勝過烈火 ,給我們以無窮的溫暖和力量 。本單元 , 同學們將在朗讀中體 會互相幫助 、快樂合作的情誼 ,讓我們和小伙伴一起分享 ,一起玩耍 ,一起體驗 ,一起閱讀 。(二)閱讀學習導航 , 了解任務流程。1. 學習導航 :本單元我們一起開展 “伙伴手牽手 快樂向前走 ”的主題活動 ,首先我們來了 解一下任務流程 。 (出示本單元的任務流程圖)2. 閱讀任務流程圖 ,學生明白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 。 (三)走進單元組文。1. 了解伙伴之間的關系 。課件出示本單元三篇課文插圖 :(1) 引導學生觀察 , 明確單元內容和文章體裁 :這個單元一共有《小公雞和小鴨子》《樹和喜 鵲》《怎么都快樂》三篇課文 ,其中前兩篇是童話 ,最后一篇是兒童詩 。語文 一年級( 下)(2) 學生通過預習 ,聯系實際生活 ,觀察 、交流這個單元文章的主題 。 (板書 :伙伴)(3) 學生交流 :什么是伙伴 你的伙伴都有誰 小結 : “伙伴”的意思和 “朋友”相近 ,在同學們心中 ,只要可以一起玩耍 、游戲 、在一段時期內 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 ,都可以稱得上是好朋友 、好伙伴 。(4) 學生交流三篇課文的共同點 , 明確三篇課文從不同角度表達了伙伴之間的情誼和伙伴 的重要性— 互相幫助 、快樂陪伴 、友好共處 。小結 :在這個單元里 ,我們將一起來體會好朋友之間是如何互相關心幫助 、團結友愛的 。2. 體會伙伴之間的感情 。整體感知 :通過交流 ,你發現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呢 試著完成下面 的樹狀圖 ,在括號里寫一寫你體會到的朋友之間的情誼 。(四)出示任務情境。同學們 ,這節課我們熟悉了單元內容 , 了解了學習要求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尋找 友誼的快樂 ,和伙伴一起手牽手 ,快樂向前走 。任務一:讀童話 ,尋互助的美好學習目標1. 認識“玩 、得 ”等 13個生字和“”“”“芷”3個偏旁 ,會寫“走 ”“河 ”等 6個字 。2. 通過朗讀比較 ,聯系上文 , 了解 “吃得很歡 、急得直哭”等短語的意思 。3. 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 ,讀準 “不 ”字的變調 ,通過角色體驗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 。4. 了解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生活習性 ,感受小伙伴之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5. 了解打電話的一般步驟 ;初步學會獨立打電話和接電話 ;接打電話時用上禮貌用語 ;打電 話時 ,把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 ,接電話時 ,能聽清楚主要內容 。課前準備1. 預習 :學生查閱資料 , 了解小公雞和小鴨子的習性特點 。第三單元2. 準備多媒體課件 ,幾個電話機或手機模型作為道具 。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活動一:讀童話 ,初識伙伴(一)任務引領。教師 :我們的生活中 ,離不開朋友的幫助 。今天 ,讓我們來走進本單元任務群的第一個環 節— 讀故事 ,尋互助的美好 。學習《小公雞和小鴨子》,認識兩個小伙伴 ,感受兩個小伙伴之間 互相幫助的快樂 。(二)激趣導入 ,讀好課題。1. 謎語導入 。課件出示小公雞和小鴨子的謎語 ,讓學生猜一猜 。2. 板書課題《小公雞和小鴨子》。3. 學生齊讀課題 ,教師指導讀好課題 ,示范朗讀 ,讀好 “和 ”字 。(1) 讀完課題 ,你能猜出課文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嗎 “和 ”在題目中是什么意思 學生用 “和 ”字說一句完整的話 :我們班的( ) 和( ) 是好朋友 。( ) 和( ) 互相幫助 。(2) 你知道小公雞和小鴨子各有什么本領嗎 學生借助圖片和生活經驗 ,交流兩個伙伴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三)初讀課文 ,識字正音。1. 認讀生字 。(1) 學生借助拼音 , 自 由朗讀課文 。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把句子讀通順 ,遇到不認識的字借 助拼音多讀幾遍 。(2) 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 出示本節課的重點字詞 。(3) 帶拼音讀 ,去掉拼音讀 ,小老師領讀詞語 。(4) 交流記字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 :你有哪些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說一說 。 學生共享識字方法 :①熟字變一變 。②加一加或減一減 。③形聲字識記 。(5) 讀準 “不 ”字的變調 :捉不到 、不行 、不會 、不信(6) 讀準短語 :急得直哭 、吃得很歡 、偷偷地跟 、飛快地游2. 指導書寫 。(1) 課件出示 :用田字格展示生字 “走 ”“河 ”“說 ”“讓 ”“自 ”“己 ”,學生仔細觀察 ,交流書寫注 意事項 。① “河 ”“說 ”“讓 ”都是左窄右寬的字 ,注意占格 。② “自 ”和 “己 ”是獨體字 ,“己 ”字在書寫時注意豎彎鉤不要出頭 。語文 一年級( 下)③ “走 ”是上下結構的字 ,注意 “土 ”略寬 ,“止”略窄 。(2) 教師范寫 ,學生描紅 ,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3) 學生展示書寫 ,都是相機評價指導 。3. 初讀伙伴的故事 ,整體感知 。(1) 學生展示讀課文 。①學生接讀課文 。分段輪讀第 2~4 自然段 。②讀準字音 ,不加字 ,不漏字 。(2) 借助提示說一說 ,填一填 。 課件出示 :( ) 和( ) 一 塊 兒 出 去 玩 。 當 小 公 雞 看 見( ) 捉 不 到蟲 子 時 , 就( ) ;當小鴨子聽見小公雞落水喊救命時 ,就( ) 。活動二:品童話 ,幫助伙伴(一) 精讀課文 ,體會友誼。1. 學習第 1 自然段 ,理解 “一塊兒”的含義 。(1) 指名讀第 1 自然段 。 課件出示 :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 。(2) 課件出示詞語 “一塊兒”。指導 : “一塊兒”是兒化音 ,讀的時候 ,“塊 ”和 “兒 ”連在一起讀 ,把它們放進句子里再讀一讀 。(3) 想一想 :這里的 “一塊兒”還可以換成哪個詞 (引導學生思考:一起) 學生交流第 1 自然段的意思 :小公雞跟小鴨子一起出去玩 。(4) 學習“”“”和 “芷”。①觀察 “玩 ”字 , 它 是 什 么 部 首 猜 一 猜 , 帶 有 “”的 字 與 什 么 有 關 還 知 道 哪些 帶 有 “” 的字 ②觀察 “得 ”字 , 它 是 什 么 部 首 猜 一 猜 , 帶 有 “ ”的 字 與 什 么 有 關 還 知 道 哪些 帶 有 “ ” 的字 ③觀察 “跟 ”字 ,它是什么部首 猜一猜 ,帶有 “芷”的字與什么有關 “跟 ”字還可以和什么 組詞 學生組詞 。2. 圖畫排排序 。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到了哪些地方 做了什么 試著說一說 ,并按照課文內容給圖畫排 排序 。(二)品讀課文 ,積累詞語。1. 學習第 2 自然段 :學生自由朗讀第 2 自然段 ,看文中的第一幅插圖說一句完整的話 。第三單元說一說 :小公雞和小鴨子在什么地方 他們在干什么 你還觀察到了什么 (課件 出 示課 文第一幅插圖)2. 小公雞捉到蟲子了嗎 他的心情怎么樣 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學生回答 ,教師指導朗讀 ,讀好句子 “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 ,吃得很歡”,讀出高興的心情 。3. 結合圖片仔細觀察 ,想一想 :為什么小公雞能捉到蟲子 ,而小鴨子不能 (觀察小鴨子的 嘴和腳 ,他的嘴巴扁扁的 ,腳和小公雞的不一樣 ,不方便捉蟲子 。)4. 想象心情 :小鴨子捉不到蟲子 ,會有怎樣的心情 指導朗讀句子 “小鴨子捉不到蟲子 ,急得直哭”,讀出非常著急的語氣 。積累詞語 “吃得很歡”“急得直哭”,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學生交流 。 教師提供學習支架 :熱得( ) 辣得( ) 氣得( ) ( ) 得( )5. 想象對話 : 同學們 ,大家想一想 ,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 ,小鴨子會說些什么呢 6. 指導朗讀 :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第 2 自然段 。(三)對比朗讀 ,體會友誼。1. 學習第 3 自然段 , 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1) 小組朗讀第 3 自然段 ,交流 :小公雞和小鴨子又來到了哪里 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了什么 (2) 小組交流匯報 。匯報時 ,指導學生按照順序進行表達 ,要求條理清晰 、借助文中的詞語 進行表述 。2. 指導朗讀 :想想小鴨子的心情 ,讀出小鴨子的語氣 。 課件出示 :小鴨子說 : “不行 ,不行 ,你不會游泳 ,會淹死的 !”引導學生思考 :小鴨子聽到小公雞的話 ,為什么會急忙拒絕 學生交流 ,體會朋友之間的情感 。3. 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 (課件出示兩個小動物的圖片 , 學生觀察圖片可知 : 小公雞的腳 和小鴨子的腳不一樣 ,不會游泳 ,也就捉不到魚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用 “因為…… 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原因 。4. 指導朗讀 :學生分角色讀第 3 自然段 , 同桌互讀 、男女生對讀 、師生配合讀 ,通過不同的語 氣 ,體會不同的心情 ,讀好人物對話 。(四)學習第 4 自然段 ,快樂互助。1. 小公雞有沒有聽小鴨子的勸告呢 結果怎么樣 2. 小鴨子是怎樣做的 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小鴨子在奮力搶救小公雞 (飛快地)3. 課件出示課后練習 :讀一讀 , 比一比 。+++++++++++++++++++++++++ miàn +小公雞跟在小鴨子后 面 ,也下了 水 。 ++tōu + 小公雞 偷 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 ,也下了 水 。 + ++++++++++++++++++++++++++++++++++++++++++++++++ shēn +小鴨子游到小公雞 身 邊 。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 。+++++++++++++++++++++++語文 一年級( 下) 思考 :(1) 每組的兩句話你更喜歡哪一句 為什么 從 “飛快地”一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 試著用 “飛快地”說一句話 。教師出示相關圖片 ,學生借助圖片進行表達 。4. 教師指導朗讀 ,讀出小公雞和小鴨子的語氣 。5. 想象說話 :小公雞被小鴨子救上岸后 ,他們會說什么呢 小公雞說 : “太感謝你了 ,小鴨子 ,我 !” 小鴨子說 : “沒關系 ,好朋友之間 !”活動三:演童話 ,尋找伙伴(一)合作表演。1. 小組合作表演《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 ,注意不同角色的語氣 、動作 。2. 其他學生進行評議 ,說一說表演的同學演得好不好 ,可以從語氣 、動作 、禮貌用語等方面 進行簡單評價 。(二)創設情境 ,示范交際。1. 情境導入 。(1) 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讓我們想到了 自 己的好朋友 。學習之余 ,和朋友一起運動玩耍 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2) 你瞧,周末了 ,李中同學想給張陽打電話 ,約他一起去操場踢足球 ,他該如何打電話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2. 明確要求 。(1) 師生交流 , 明確步驟 。第一步 : 了解號碼 ,撥電話 。 (固定電話應該先拿起話筒再按數字鍵;手機怎么打 讓學生 自 己說 。)第二步 :接通后 ,先打招呼 ,然后做自我介紹 ,再說事情 ,說完事情還要說 “謝謝”“再見”。(2) 課件出示 : “打電話”兒歌 。打電話 ,先撥號 , 電話號碼要撥對 。拿起電話說 “您好”,告訴對方我是誰 。 明明白白說事情 ,要點一定要說清 。認真傾聽對方話 ,主要內容記心 內 。通話結束說 “再見”,注意電話要歸位 。3. 模擬練習 。(1) 同桌練習 ,互相模仿李中給張陽打電話 ,約他出來踢足球 ,鍛煉身體 。(2) 指名展示 ,評議 。(3) 創設需要打電話的其他情境 ,模擬打電話 ,分組訓練 ,全班交流 ,表演展示 。4. 活動總結 。打電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情 ,我們可以用熱情的語言給親人 、朋友打個電話 ,送去一句 真摯的問候 ,一份春天般的溫暖 。(三)鞏固提升 ,任務突破。小結 : 同學們 ,在《小公雞和小鴨子》這個童話里 , 我們了解了小公雞和小鴨子雖然習性不 同 ,但是他們互相幫助 ,讓我們感受到了友誼的美好 。在 “口語交際 :打電話 ”中 ,我們也學習了第三單元如何接打電話 ,順利完成了我們本單元的第一個任務 。在生活中 ,我們也要和伙伴一起牽手同 行 ,互相幫助!任務二:讀故事 ,享陪伴的時光(學習目標)1. 認識 13個生字和“尸”1個偏旁 ;能在不同語境中讀準多音字 “只 ”的讀音 ;會寫 “從 、好 ”等 6個字 。2. 通過聯 系 上 文 , 了 解 “孤 單 、鄰 居 ”等 詞 語 的 意 思 , 積 累 “從 前 、嘰 嘰 喳 喳 、安 安 靜 靜 ”等 詞語 。3. 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 ,讀準 “一 ”的變調 。通過想象畫面 、體會角色心理朗讀好課文 ,感 受語言的節奏 。4. 感受伙伴之間陪伴的快樂 。(課前準備)1. 預習 :學生查閱關于喜鵲的資料 。2. 準備資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活動一:讀故事 ,激發“陪伴”之情(一)回憶單元任務。1. 單元回顧 ,引入新課 。(1) 同學們 ,在第三單元的學習中 ,我們開展了 “伙伴手牽手 一起向前走 ”的主題活動 , 以 此來感受友誼的珍貴 。在第 4課 ,我們認識了一對好伙伴 ,他們是小公雞和小鴨子 ,這兩個好伙 伴讓我們感受到伙伴間互助的快樂和美好 。那么 ,樹和喜鵲之間 ,又有怎樣的快樂呢 讓我們 走進《樹和喜鵲》一文探索一下吧 。(2) 齊讀課題 。2. 初讀課文 ,認讀生字 。(1) 讀準 “一 ”的變調 。①喜鵲帶來了詞語朋友 ,讓我們來讀一讀吧!(課件出示 :一棵 、一個 、一只 、天一亮 、一起 、天一黑)②鞏固 “一 ”的讀法 , 自己嘗試讀一讀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已經接觸過的 “一 ”的讀法 ,在一年級上冊《秋天》一課中 ,學生 讀過 “一片片”“一群”“一會兒”“‘一 ’字 ”等詞語 ,從而在此基礎上讀好本課 “一 ”的變調 。③開火車讀 、男女生讀詞語 。(2) 識記多音字 “只 ”。①課件出示句子 :樹上只有一只喜鵲 。學生讀句子 ,給 “只 ”注音 。②教師明確 :“只 ”讀 zhī時 ,表示“單獨的 ”或用作量詞 ;“只 ”讀 zh丫時 ,表示 “只有 ,僅有 ;僅 限于某個范圍”。語文 一年級( 下)③練習組詞 只 {一只 只有幾只 只好只是(3) 學生自讀課文 ,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然后同桌相互讀 。(4) 課件出示課后練習題中的詞語 。課件出示課后練習題 :讀一讀 ,記一記 。①開火車讀 ,指名讀 ,齊讀 。②像 “安安靜靜”這樣的詞語誰還能再說幾個 例 :安靜— 安安靜靜高興— 孤單—開心— 嘰喳—③出示“AABB”式的詞語 ,指導學生朗讀積累 。④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讀讀這些詞語 ,你還有什么發現 學生找出 “從前 ”和 “后來 ”、“孤單 ” 和 “快樂”這兩組意思相對的詞語 ,并試著再說出一組類似的詞語 。3. 指導書寫 。(1) 出示本課要寫的 6個字 ,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教師引導 :本課有左右等寬 、左窄右寬和全包圍結構的字 ,讓學生正確歸類 。(2) 引導學生思考 :你覺得哪些字最容易寫錯 哪些筆畫需要注意 學生觀察 “左右等寬”的字 : “叫 ”,教師相機指導 。學生觀察 “左窄右寬”的字 : “從 ”“好 ”“他 ”“們 ”,教師相機指導 ,進一步鞏固 “左窄右寬 ”的字 的書寫規律 。(3) 指名交流易錯字和注意點 ,注意 “好 ”字中 “女 ”作偏旁時 ,橫要變成提 , “從 ”的第二筆是 點 ,不要寫成捺 ,“回 ”在書寫時要先外后內再封口 。(4) 教師范寫易錯字 。(5) 學生描紅 ,注意書寫規范 。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6) 展示學生書寫 ,生生互評 ,教師點評 。(二)厘清脈絡。1. 課件出示三幅圖片 ,請同學們按照課文中的順序 ,給圖片排排順序 。第三單元2. 課件出示詞語 ,把詞語放到正確的位置 。 喜鵲 從前 鄰居 后來 孤單 快樂( ) ,樹和( ) 很( ) ;( ) ,樹和喜鵲有了( ) ,都很( ) 。活動二:品故事 ,體會“孤單”之感(一)學習第 1、2 自然段。1. 輕聲自由朗讀第 1、2 自然段 ,圈一圈這兩段話中出現的事物 ,說說你的感受 。(1) 交流圈畫的詞語 :一棵樹 、一個鳥窩 、一只喜鵲 。(2) 出示圖片 。 課件出示 :引導學生體會 : 一 棵 樹 , 讓 我 們 感 受 到 “樹 很 孤 單 ”; 一 只 喜 鵲 , 讓 我 們 感 受 到 “喜 鵲 也 很 孤單 ”。(3) 指導朗讀 ,重讀 “一 ”,感受孤單 。2. 比較句子 ,對比讀 ,進一步體會 “孤單”的感受 。 課件出示 :從前 ,這里只有一棵樹 ,樹上只有一個鳥窩 ,鳥窩里只有一只喜鵲 。 從前 ,這里有一棵樹 ,樹上有一個鳥窩 ,鳥窩里有一只喜鵲 。(1) 教師引導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2) 從 “只 ”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 說出自 己的理解 。3. 出示文中的泡泡語 ,請學生聯系上文 ,說一說自己對 “孤單”的理解 。小結 :從課文的 “一棵樹”“一個鳥窩”“一只喜鵲”中 ,我們感受到了喜鵲和樹的孤單 ,像這樣 在讀課文的時候 ,試著聯系上文理解 ,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 ,這是一種很好的理 解詞語的方法 。(二)創意表達。1. 如果你是一棵樹 ,只有你一棵樹 ,看看四周 ,你想說些什么 2. 如果你就是這只喜鵲 ,只有你一只喜鵲 ,看看四周 ,你想說些什么 活動三:悟故事 ,感受“陪伴”之樂(一)學習第 3、4 自然段。1. 學生自由朗讀第 3、4 自然段 。2. 交流 :說說生活中的鄰居是什么樣的 ,談談你對 “鄰居”的理解 。3. 后來 ,文中樹和喜鵲的鄰居多嗎 請用文中的話回答 。學生通過朗讀課文 ,發現 :每棵樹上都有鳥窩 ,每個鳥窩里都有喜鵲 。4. 指名讀第 3 自然段 ,讀出樹和喜鵲的數量之多 。語文 一年級( 下)5. 學生談體會 :樹和喜鵲有了鄰居之后 ,你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互相陪伴的快樂 。小結 :這里有好多的樹 ,每棵樹上都有鳥窩 。于是樹與樹 、喜鵲與喜鵲 ,就互相成為鄰居 ,生 活不再孤單 ,也有了互相陪伴的快樂 。6. 指導朗讀 :指導學生在整齊的句式中 ,讀出情感的變化 。(二)學習第 5~7 自然段。1. 有了鄰居后 ,樹和喜鵲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學生交流并仿照例子說一句完整的話 。 課件出示 :樹很快樂 ,喜鵲也很快樂 。( ) , ( ) 也很( ) 。2. 他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 你是在哪里發現的 請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 課件出示 :每天天一亮 ,喜鵲們嘰嘰喳喳叫幾聲 ,打著招呼一起飛出去了 。 天一黑 ,他們又嘰嘰喳喳地 一起飛回窩里 ,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3. 指導朗讀 :讀出樹和喜鵲的快樂 。總結 :有伙伴 ,就會有快樂 ! 樹和喜鵲是這樣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也是這樣 。希望同學們的 伙伴越來越多 ,快樂也越來越多! 帶著這份由孤單到快樂的心情 ,我們一起再讀讀課文吧!(三)遷移運用 ,創意表達。1. 創設情境 :學生化身為喜鵲 ,體會文中喜鵲 “嘰嘰喳喳”交流的情形 。(1) 教師引導 :天亮時喜鵲們互相喊對方起床捉蟲子 ,鍛煉身體 ;天黑時喜鵲們一起結伴回 家 ,跟大樹聊聊這一天遇到的開心的 、新奇的事情 。(2) 想一想 :喜鵲和樹會聊些什么 2. 小組交流匯報 ,創意表達 。3. 思考交流 。(1) 為什么后來 “樹很快樂 ,喜鵲也很快樂” (2) 學生匯報交流 ,體會伙伴之間互相陪伴的快樂 。(四)鞏固提升 ,任務突破。小結 : 同學們 ,在這個童話里 ,我們看到了樹 、喜鵲和同伴之間陪伴的快樂 。在生活中 ,我們 也要和伙伴一起牽手同行 ,互相陪伴!任務三:讀詩歌 ,悟游戲的快樂(學習目標)1. 認識 “怎 、獨 ”等 13個生字和“”1個偏旁 ,在不同語境中讀準多音字 “樂 ”“得 ”;會寫 “快 ” “樂 ”等 6個字 。2. 聯系上下文了解 “獨自 、靜悄悄 、有勁 ”等詞語的意思 ,結合生活實際積累 “跳繩 、踢足球 ” 等詞語 。3. 借助拼音 ,正確 、流利地朗讀詩歌 ;聯系生活實際 ,讀出詩歌的情趣 ,在反復朗讀中感受詩 歌的節奏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快樂 。4. 朗讀 、背誦古詩《贈汪倫》。第三單元(課前準備)1. 預習 :查閱《贈汪倫》的寫作背景和作者李白的資料 。2. 準備資料 :生字卡片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活動一 : 快樂說游戲(一)談話導入 ,快樂學字詞。1. 激趣導入 。(1) 師生交流 , 回憶快樂的課間十分鐘 ,談談自己喜歡的游戲和一起玩耍的伙伴 。(2) 大家在玩這些游戲的時候感受如何 引出課題 。 (板書課題 : 怎么都快樂)(3) 齊讀課題 :怎么都快樂 。今天 ,我們來走進任務三— 讀詩歌 ,悟游戲的快樂 ,一起快樂 向前走!(4) 隨機識字 ,重點指導課題中的生字 “怎 ”,讀好 “怎么”。學生嘗試用 “怎么”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其他同學幫忙指正 。2. 初讀課文 ,識字學詞 。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 課件出示 :要求: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 ,標注詩歌小節號 ,讀準字音 ,讀通句子 ,遇到不認識的字借 助拼音多讀幾遍 。(2) 交流正音 。①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 ,教師相機正音 。②出示本課相關詞語 ,圈畫出詩歌中的游戲名稱 。 學生自讀 ,小老師領讀 。學生交流自己記憶生字的好方法 ,教師相機指導 。方法指導 : “跳 、球 、排 ”等生字可以結合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③出示 “輪 ”字 ,認識“”這一偏旁 。含有“”的字都與車輛有關 。④學生在游戲中認讀詞語 。(3) 請學生交流每小節中出現的游戲名稱 。(4) 指名讀每小節中出現的游戲名稱 ,師生配合讀 。①師生合作讀詞語 ,教師讀動詞部分 ,學生讀后面部分 。 (跳繩 踢足球 講故事 聽音樂 下象棋)同學們 ,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課后練習題)②現在老師說一個動詞 ,請同學們試著補充后面的部分 。 做( ) 搭( ) 玩( ) 講( )③有時候 , 同一個名詞還可以搭配不同的動詞呢! 下面的括號里填什么動詞合適 (背 讀) 課文 (折 開) 飛機 (洗 曬) 衣服語文 一年級( 下)(二)多音字巧區分。1. 語境中識字 :先來看看下面這三個長句該怎么讀 。 課件出示 :講故事得有人聽才行 。 他跑得真快 !麗麗在運動會取得了好成績 。(1) 學習多音字 “得 ”: 同學們 ,這里面有個字的讀音很特殊 ,你發現了嗎 學生自己讀一讀 , 教師指名讀 。大家笑得( ) 非常開心 !今天的語文考試我得( ) 了一百分!我得( ) 回家了 。(2) 交流方法 :學生交流自己是如何判斷出多音字的讀音的 ,分享自己的好方法 。小結 :可以用組詞的方法或根據多音字的意思區分讀音 ,也可以把多音字放到不同的句子 里來區分 。2. 指導朗讀 ,齊讀詩歌 。(三)鞏固字詞 ,指導書寫。1. 出示本課要寫的 6個字 ,引導學生按照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和獨體字分分組 。教師引導 : “快 ”是左右結構的字 , “畫 ”是半包圍結構的字 , “當 ”是上下結構的字 , “樂 、書 、 毛 ”是獨體字 ,引導學生正確歸類 。2. 引導學生思考 :你覺得哪些字最容易寫錯 學生觀察 , 明確 “畫 ”的筆順要特別注意 ,“書 ”的最后一筆“”要特別注意 。3. 指名交流易錯字和注意點 。4. 教師范寫易錯字 。指導書寫 “畫 ”,書寫時要注意筆順 ,先內后外 ;指導書寫 “書 ”,注意最 后一筆為“”,不要漏掉 ;指導書寫 “當 ”,上下寬窄要相當 。5. 學生描紅 ,注意書寫規范 。教師提醒 ,關注學生寫字姿勢 。6. 展示學生書寫 ,生生互評 ,教師點評 。活動二 : 快樂讀游戲(一)再讀詩歌 ,想象說話。1. 學生自由讀第 1小節 ,讀好句子的停頓 。2. 圍繞 “獨自 、靜悄悄”想象畫面 。 教師引導 :(1) 什么情況下你會一個人玩呢 想象你一個人玩時的畫面 ,體會一下你那時的心情 。(2) 了解 “靜悄悄”的意思 ,感受一個人玩的樂趣 。3. 同桌合作讀 ,用下面的句式說話 。 課件出示 :一個人可以( ) 、( ) 、( )……這樣很好!4. 指導朗讀 :全班同學帶著快樂的心情齊讀第 1小節 。(二)對比學習 ,體會快樂。1. 指名讀第 2、3小節 ,其他同學思考 :哪個游戲兩個人可以玩 ,三個人也可以玩 (講故事)2. 學生邊讀邊畫出寫 “講故事”的句子 。第三單元3. 教師引導 :第 2小節和第 3 小節都寫到了講故事 ,大家讀一讀 , 比一比 ,你發現了什么不 同之處 課件出示 :兩個人 多個人講 故 事 得 有 人 聽 才 行 , 你 講 我 聽 , 我 講 你聽 。 講 故 事 多 個 人 聽 更 有 勁 , 你 講 我 們聽 , 我 講 你 們聽 。你 你們我 我們對比朗讀 :通過比較 “有人聽才行 ”和 “聽更有勁 ”,感受講故事時兩個人聽和多個人聽的區 別 , 以及兩者之間不同的樂趣 ,想象一下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樂趣 。4. 指導朗讀 : 同桌互讀 ,體會不同游戲的不同樂趣 ,感受詩歌的節奏 。 師生合作朗讀 ,讀出詩歌的趣味 。5. 想象說話 :根據省略號 ,想象兩個人可以玩的游戲名稱 ,學生自由說 。 活動三:快樂玩游戲(一)深入學習 ,理解主題。1. 師生配合讀 ,課件出示 :一個人玩 很好兩個人玩 很好三 個人玩 很好… … … …許多人玩 更好2. 學生自由朗讀第 4小節 。(1) 通過朗讀 ,引導學生發現用詞的變化 :很好— 更好 。(2) 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感悟 “很 ”與 “更 ”的不同 。(3) 學生再讀前三小節詩 ,體會 “很 ”與 “更 ”不同的表達效果 。3. 學生交流 ,多種形式進行朗讀 ,感受詩歌的節奏 。4. 對比讀第 1小節和第 4小節 ,體會不同的快樂 。5. 小組比賽讀詩歌 ,男女生合作讀 ,全班齊讀 。(二)聯系生活 ,課外拓展。1. 在生活中 ,你和小伙伴們一起玩過什么游戲 有沒有發生什么有趣的事 說說自己的 感受 。2. 同桌之間交流自己玩過的游戲和玩游戲時有趣的經歷 ,感受游戲的快樂和分享的快樂 。 活動四:快樂讀古詩(一)讀詩歌 ,解詩題。1. 教師導入 :本單元中 ,小公雞和小鴨子相互關心幫助 ;樹和喜鵲有了鄰居 ,從孤單變得快語文 一年級( 下)樂 ;小朋友們的生活中因為有了朋友 ,游戲也會更加有趣 。 由此可見 ,友情多么美好 。在古代也 有一些描寫友情的詩歌 ,今天我們就來走進李白的《贈汪倫》。2. 教師范讀 ,學生認真傾聽 。交流從中收獲到的信息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贈汪倫》,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白 。3.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讀準字音 ,讀通詩句 。4. 指導學生讀出古詩的節奏 :教師范讀 ,學生模仿練習 。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5. 指名讀 、展示讀 、男女生賽讀 。(二)品詩歌 , 明詩意。1. 學生輕聲朗讀古詩 ,結合插圖想一想古詩每一句的大致意思 ,并圈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2. 小組合作學習 :先在組內自 由讀詩歌 ,交流詞語的意思 。教師相機指導 : “將欲行 ”的意思 是 “正準備離開”,“桃花潭”是一個潭的名字 ,“不及”就是 “比不上”。3. 小組交流匯報這首詩的意思 。(三)背詩歌 ,重積累。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練習背誦 ,加強積累 。 任務四:讀兒歌 ,惜友情的深厚(學習目標)1. 認識“母 、頁 ”等 9個生字 ;會寫“止 、斤 ”等 6個字 。2. 認識字典 ,學會并掌握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 。3.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音序查字法 ,學習獨立識字 ,養成在學習中勤查字典的習慣 。4. 讀《誰和誰好》, 以找朋友的形式相機認識詞語 ,并拓展生活中還有誰和誰好 ,感悟朋友之 間的美好情誼 。(課前準備)1. 預習 :學生準備字典 ,提前認識字典 。2. 準備資料 :生字卡片 、多媒體課件 、《誰和誰好》朗讀音頻 。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活動一:查字典 ,巧運用(一)明確目標 , 了解用途。1. 課件出示常用查字典的方法 , 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是學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 課件出示 : 了解音序查字法及其用途 。(二)方法引領。1. 認識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1) 指導學生在字典中找到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 了解其構成 。(2) 找一找 ,在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中找到指定音序 。第三單元2. 認識“字典正文”。(1) 指導學生在字典中找到 “字典正文”,觀察特點 。(2) 翻一翻 ,在字典正文找到指定頁碼 。3. 教師出示課本中的泡泡語 :我們在字典中怎么查到 “廚 ”字呢 課件出示音序查字法的步驟 ,指導學生按步驟查找 “廚 ”字 。(1) 認識 “總 目 錄 ”,從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里面找到大寫字母“C”。(2) 找到“chu”,在正文第 × × 頁 。(3) 翻到正文第 × × 頁 ,找到“chu”,接下來就可以查到“廚 ”字了 。4. 學生回顧查 “廚 ”的步驟 。5. 課件出示 ,讀記《音序查字法口訣》。6. 練一練 。(1) 在字典中查找 “池 ”字 。(2) 小組內交流遇到的困難和查字典方法 。(3) 學生講解查找 “池 ”字的方法 。7. 游戲比賽查字典 。(1) 請學生練一練 , 比一比 ,用音序查字法從字典里找到會認字表里的 9個字 ,填寫表格 。要查的字 音 序 音 節 頁 碼 組 詞母頁止… …(2) 查字典小游戲 。請學生查查自己和家人的姓氏 ,完成下面的表格 。姓 氏 音 序 音 節 頁 碼 組 詞活動二:讀兒歌 、惜友情1. 欣賞朗讀音頻《誰和誰好》。2. 檢測《誰和誰好》: 出示 “藤 、瓜 、蜜蜂 、花 、白云 、風 ”這些字詞 ,讓學生配對 ,認讀 。3. 找找身邊還誰和誰好 ,分享交流 。語文 一年級( 下)本單元可以提供給學生較為豐富的學習資源 。例如 ,在教學過程中 ,可推薦學生閱讀《折耳 兔瑞奇快樂成長圖畫書 · 瑞奇在海邊》《我有友情要出租》《龜兔賽跑》等關于友情的文章 ,還可 以給學生推薦相關網絡圖片 、書籍 、網站 。在學習漢字時 ,可以為學生提供漢字演變的視頻 。在 鞏固識字時 ,可以為兒童提供相關的兒歌等 。本單元以 “伙伴”為主題 ,語文要素從文學閱讀到創意表達有效銜接 ,課文內容從課堂內外 到家庭生活內涵豐富 ,通過單元內容的展現 ,讓學生感受友誼 ,提升能力 。根據本單元語文要素 所指向的單元教學目標 ,結合本單元學習任務群的特點 ,現將教學建議列如下幾條 :1. 落實課后練習 ,關注新舊經驗。本單元的課后習題 ,雖然與單元課文內容 、單元主題緊密聯系 ,但起點不一 ,有的題目是從 之前學生已有經驗出發 ,有的題目是新內容 。在不同的課后練習中 ,教師要注意一年級學生的 知識儲備 , 以此為載體開展教學 ,助推語文要素落地 ,促進核心素養發展 。《小公雞和小鴨子》一 課中 ,關于 “朗讀課文 ,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一題 ,學生在一年級上冊《雨點兒》一文中已 經進行學習和練習 , 因此可以鏈接舊知 。但是 ,本課中的 “讀一讀 , 比一比”需要理解 “偷偷地 、飛 快地”兩個詞語的意思 ,體會作用 ,這是新的內容 ,學生之前沒有學習經驗 ,建議教師通過聯系上 下文 、朗讀比較 ,來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 ,從方法的鋪墊 、方法的掌握過渡到方法的運用 。2. 立足單元任務 ,提升整體意識。在教學中 , 以單元為學習單位 , 圍繞 “伙伴 ”這一主題 ,落實語文要素 ,注意要素之間的銜接 和遞進 ,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思考 、設計和組織實施 。本單元要求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 , 《小公雞和小鴨子》中 “吃得很歡”“急得直哭 ”等類似的短語 ,可運用聯系上文的方法進行理解 ; 在這個基礎上 ,來理解《樹和喜鵲》的 “孤單 ”一詞;《怎么都快樂》一課要繼續鞏固在《樹和喜鵲》 中學到的方法 ,從而立足單元教學 ,增強語文要素落地的整體意識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