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10.3 探索宇宙 10.4 浩瀚的宇宙第十章 從粒子到宇宙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著名的天文學家、自然科學的先驅 用“日心說”否定了影響人類達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說”;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 率先用望遠鏡觀察天空,由此得出天體運行的結果,有力地支持了“日心說”。哥白尼 伽利略 1234567892. (2024·泰州海陵校級段考)宇宙是一個有 的天體結構。多數宇宙科學家認為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37億年的一次 。如圖所示是太陽系模擬圖,行星們在各自的固定軌道上圍繞恒星太陽運轉,這與 的核式結構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當于太陽,繞核運動的 就相當于行星。(第2題)層次 大爆炸 原子 電子 1234567893. (跨學科融合·歷史)(2024·西安碑林校級段考)中國天文學發展歷史非常悠久,如圖是陳列在大洋灣景區內的青銅制“渾天儀”,是中國古代天文學重要成就。時至今日,人類從未停止對宇宙的探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太陽是銀河系中數以億計恒星中的一顆普通恒星,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B. 我們認識到,宇宙是一個雜亂無章的天體結構系統C. 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10萬光年,可知光年是長度單位D. 宇宙中天體在不停地運動,其中地球是宇宙真正的中心(第3題)C1234567894. (2024·南京期中改編)現代天文學研究表明,太陽 (選填“是”或“不是”)宇宙的中心。天體之間相距很遠,天文學常用 作為長度單位。如圖所示,向粘有金屬小顆粒的氣球中打氣時,任一金屬小顆粒與周圍的其他小顆粒都相互遠離。同理,我們觀察到所有的星系正在遠離我們而去,我們就會得出宇宙正在 (選填“膨脹”或“收縮”)的結論。 不是 光年 膨脹 (第4題)1234567895. (2024·貴陽期末)2024年5月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我國自行研制的探測器再次登陸 開展科考任務,這充分體現了我國蒸蒸日上的航天事業對人類探索宇宙做出了巨大貢獻。月球 1234567896. (2024·柳州期末)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過程中,15世紀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比托勒密的“地心說”簡潔、和諧。下列與“日心說”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 哥白尼還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B. “日心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C. “日心說”是一個正確的科學理論D. “地心說”什么天文現象都解釋不了B1234567897. 火星與地球鄰近且環境最為相似,是人類走出地月系開展太空探測的首選目標。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方向、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火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 )A. 火星上有四季變化B. 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約長一倍C. 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D. 火星表層的成分與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A1234567898.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黑洞與宇宙由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人員組成,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在內的一些國內機構參與了國際合作,他們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組成一臺巨大的虛擬望遠鏡,其口徑相當于地球直徑,該望遠鏡“拍照”重點黑洞對象之一,就是位于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了首張黑洞真容,如圖所示。(第8題)123456789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于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某一個恒星在消亡前,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塌陷,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壓縮了內部的空間和時間。但在黑洞情況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質量大到使收縮過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連中子間的排斥力也無法阻擋。中子在擠壓引力的吸引下被碾為粉末,剩下來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象的物質,由于高質量而產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它吸進去。123456789黑洞是宇宙眾多天體的一種,“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致密熾熱的點于一次大爆炸后膨脹形成的。不同星體的遠離速度和離我們的距離s成正比,即“v=Hs”,式中H為一常數,稱為哈勃常數(已由天文觀察測定)。假設大爆炸后各星體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勻速運動,并設想我們就位于其中心,則速度越大的星體現在離我們越遠。123456789(1) 銀河系中心的天體是 (選填字母)。A. 中子星 B. 太陽 C. 黑洞 D. 恒星(2) 假設一艘宇宙飛船靠近黑洞,它的質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 從上述材料可知,黑洞是由 演化形成的。C 不變 恒星 (4) 黑洞在形成的過程中,密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 關于宇宙的起源,下列說法中與大多數宇宙科學家的觀點不一致的是 (選填字母)。變大 A 123456789A. 譜線紅移現象說明所有星系都在靠近我們B. 大爆炸是整體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質及時間、空間C. 大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D. 宇宙溫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及恒星、行星等(6) 由“v=Hs”及我們所學的速度公式,假設某星體在宇宙大爆炸后遠離我們的時間為t,其計算式為t= (用“哈勃常數H”表示)。 1234567899. (新情境)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采樣后,采樣痕跡呈現的形狀如漢字“中”(如圖甲)。網友評論:這既是“中”字,也是“和平鴿”(如圖乙),都象征著世界和平,邁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 ) (第9題)AA. 沒有人類干擾,“和平鴿”將能長期存在B. 由于日曬雨淋,“和平鴿”將會很快消失C. 由于風力吹拂,“和平鴿”將會逐漸模糊D. 隨著月球自轉,“和平鴿”將會面向地球123456789(共17張PPT)10.2 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第十章 從粒子到宇宙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打開中藥包會聞到淡淡的藥香味,這是 現象。慢火熬制,等藥湯沸騰后,藥香味更加濃郁,這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 (選填“劇烈”或“緩慢”)。捆扎藥包的細繩很難被拉斷,是因為分子間存在 (選填“引力”或“斥力”)。擴散 劇烈 引力 123456789101112132. (2024·西安未央校級期中)如圖,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抵住注射器筒口,然后用力推入活塞,發現水不容易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 。(第2題)斥力 123456789101112133. 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C )A. 春風拂面,柳絮飛揚 B. 晨曦微露,霧漫山野C. 百花齊放,花香四溢 D. 天寒地凍,大雪紛飛C123456789101112134. (2024·鹽城)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擠壓,它們會粘在一起,不容易拉開。這一現象說明( D )A. 分子間有空隙 B. 分子在運動C. 分子間有斥力 D. 分子間有引力D123456789101112135. (2024·西安碑林校級段考)用熱水泡茶時,茶水散發出清香,說明了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葉上的水珠隨荷葉拂動而滾動不止,當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時,會匯合變成一滴較大的水滴,這說明分子間存在 力。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引 123456789101112136. 如圖所示,把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原因是 。(第6題)變大 分子間存在引力 123456789101112137. 固態、液態和氣態是自然界中物質最常見的三種狀態,如圖甲、乙、丙所示是這三種狀態物質的分子結構排列模型。其中乙是 體分子的排列模型,分子間引力最大的是 (選填“甲”“乙”或“丙”)。如圖丁、戊所示,一個瓶中裝有無色透明的空氣,另一個瓶中裝有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應選擇圖 (選填“丁”或“戊”)所示實驗研究氣體擴散現象,抽去玻璃隔板后,兩瓶中的氣體逐漸混合,該實驗在 (選填“高溫”或“低溫”)環境中進行,看到氣體混合更快。液 甲 戊 高溫 (第7題)123456789101112138. (2024·宜昌西陵校級段考)從分子運動論的角度對“破鏡不能重圓”這一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D )A. 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B. 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C. 說明分子間有強大的斥力D. 說明分子間的作用力要在很近的距離才會起作用D123456789101112139. (跨學科融合·語文)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冰雪林中溫度很低,氣體分子停止運動B. 雪花飛舞與塵土飛揚都屬于分子的運動C. 氣體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D. 擴散現象只能發生在氣體之間C1234567891011121310. (2024·新鄉輝縣模擬)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宮課堂”第四課正式開講,神舟十六號航天員面向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科普授課。如圖是航天員桂海潮在太空用水球打“乒乓球”的視頻截圖,水能形成一個球而不會散開,這說明( A )A. 分子之間有引力 B. 分子之間有斥力C. 水分子間有間隙 D. 水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第10題)A1234567891011121311. 封閉在容器內的氣體,是由大量的氣體分子組成的,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 )A. 溫度一定時,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大小都相同B. 溫度一定時,向各個方向運動的氣體分子都有C. 溫度升高時,每個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都增大D. 溫度降低時,所有氣體分子的運動方向都相同B1234567891011121312. 用分子的知識解釋下列現象,其中合理的是( B )A. 酒精和水混合后體積減小——分子體積變小B. 將同樣的糖塊分別放入盛有相同質量的冷水和熱水杯中,熱水杯中的糖塊先“消失”——溫度越高,“擴散”越快C. 打掃衛生時,在陽光下看到灰塵在空中飛舞——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D. 變癟的乒乓球在熱水中鼓起——分子的體積變大B1234567891011121313. ★根據分子動理論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 圖甲:2021年12月9日,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上的“太空授課”精彩紛呈,她往水球中注入適量藍顏料,很快整個水球就變藍了,這是由于分子在 ,屬于 現象。(第13題)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擴散 12345678910111213(2) 圖乙:在天宮課堂“液橋”演示實驗中,兩塊透明塑料板上的水球接觸后融合成一體,然后將兩塊透明塑料板緩緩分開,水球被拉長成圓柱形,形成了一個長約為10cm的“液橋”,說明分子間存在 。(3) 圖丙:向試管中注入50mL水,然后注入50mL酒精至充滿,封閉管口,將試管反復翻轉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能夠證明分子間有空隙的現象是 。引力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 12345678910111213(4) 另一小組用如圖丁所示的上小下大的容器完成上述實驗,通過比較,你覺得圖 (選填“丙”或“丁”)的實驗效果更好,理由是 。丁 總體積變小時,圖丁的變化更明顯 12345678910111213(共17張PPT)10.1 探索微觀第十章 從粒子到宇宙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跨學科融合·語文)莊子說過:“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意思是說,一尺長的木棍,每天取它的一半,永遠也取不完。這里面包含了古代關于物質 (選填“有限”或“無限”)可分的思想。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界已普遍確認質子、中子等也有內部結構,它們由一種叫做 的更小微粒構成。無限 夸克 123456789101112132. (2024·昭通巧家二模)在探索微小粒子的歷程中,科學家發現原子是可分的。如圖所示,其中原子核是 ,帶負電的微粒是 。(選填“A”或“B”)(第2題)A B 123456789101112133. (2024·南通海門校級模擬)關于物質的構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D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B. 物質是由大量分子構成的C.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 電子帶負電,原子核不帶電D123456789101112134. 近年來,經常關注天氣的同學應該對PM2.5不陌生。PM2.5是指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該顆粒物不易沉降,且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質。PM2.5 (選填“是”或“不是”)分子。不是 123456789101112135. 小華看見沙漏中的沙子流下時,看上去是連續的,他經過放大后觀察,發現沙子是 (選填“連續的”或“不連續的”),這是因為沙子是由細小顆粒組成的。因此,他聯想到水流,如果經過高倍放大后,水流應是 (選填“連續的”或“不連續的”),這是因為水是由 構成的。不連續的 不連續的 分子 123456789101112136. (2024·南昌期末)英國科學家 發現了電子,從而說明原子是可分的,科學家對原子的結構進行猜想和實驗,并提出了許多模型。在如圖所示的兩種模型中,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是 (選填“甲”或“乙”)。 (第6題)湯姆孫 乙 123456789101112137. 下列有關物質構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 空氣中細小的灰塵就是分子B. 大霧天,我們看到的許多小水珠就是分子C. 機床將一根鐵棒磨成鐵粉,就成為了很多的鐵分子D. 分子非常小,人眼無法直接觀察D123456789101112138. (2024·開封禹王臺期末)為了揭示微觀世界的奧秘,科學家們進行了探索。如圖是用來說明原子內部結構的示意圖,由圖可知最小的粒子是( A )A. 夸克 B. 原子核 C. 電子 D. 質子(第8題)A123456789101112139. 從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流在地球兩極與地磁場相互作用,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就會形成絢麗多彩的極光現象(如圖)。則引起極光現象的微粒一定不會是( B )A. 電子 B. 中子C. 質子 D. α粒子(氦的原子核)(第9題)B1234567891011121310. (2024·龍巖模擬)自從湯姆孫發現了電子,人們開始研究原子內部結構。隨著對原子結構的研究不斷深入,科學家提出了許多原子結構的模型。下列符合盧瑟福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是( D )A. 實心球模型 B. 西瓜模型 C. 面包模型 D. 行星模型D1234567891011121311. 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圍有電子繞核運動,如圖是四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由圖中信息可知( A )A. 中性原子的質子數與電子數相等B. 所有的原子都由電子、質子、中子構成C. 所有原子核的質子個數一定等于中子個數D. 所有原子核的質子個數一定不等于中子個數(第11題)A1234567891011121312. 氧分子的直徑大約是3×10-10m,設想氧分子是球形,根據科學計算,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1cm3氧氣中含有2.7×1019個氧分子,若將氧分子像珍珠項鏈一樣一個接一個串起來成為“氧分子項鏈”,則這根“項鏈”能繞地球赤道幾圈?(地球赤道半徑為6400km,π取3.14,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12345678910111213解:設1個標準大氣壓下,1cm3氧氣中的氧分子串成的“項鏈”長度為L,氧分子個數n=2.7×1019 ,氧分子的直徑d=3×10-10m,則L=nd=2.7×1019×3×10-10m=8.1×109m,地球的半徑R=6400km=6.4×106m,地球的周長C=2πR=2×3.14×6.4×106m≈4.02×107m,這根“項鏈”繞地球的圈數m==≈201.51234567891011121313. ★我們知道構成物體的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見的,那么我們如何通過身邊的器材來估測分子的直徑呢?在這里,我們來學習下用油膜法來估測分子的直徑。實驗步驟和原理如下:(1) 實驗的研究對象是油酸分子,我們在實驗前可以通過注射器測量出每一滴油滴的體積為7.5×10-6cm3。(第13題)12345678910111213(2) 把1滴該油滴滴入盛水的淺盤里,待水面穩定后,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輪廓。隨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其形狀如圖甲所示。坐標紙中正方形方格的邊長為2cm。我們可以數出輪廓內的方格數(格子未滿半個的不計入個數,超過半個的算一格),從而估測出這個油膜的面積是 cm2。(第13題)228 (3) 若這層油膜是按如圖乙所示,由每個油酸分子緊密排列而組成的,則我們就可以估測出油酸分子的直徑大約為 cm。3.3×10-8 12345678910111213(共22張PPT)第十章復習第十章 從粒子到宇宙01知識體系構建02高頻考點突破03綜合素能提升目錄考點一 構成物質的微粒典例1 物質世界多姿多彩,以下與物質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 巨大的天體是由分子組成,灰塵不是由分子組成B. 原子結構與太陽系相似,原子核和電子都帶負電C. 納米技術研究的都是1mm左右大小的分子D. 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組成的D跟蹤訓練1. 如圖所示,一只杯子打碎了,碎片還是玻璃,經過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顆粒越來越小。如果不斷地分割下去,那么分到 的時候仍然能保持玻璃的化學性質。(第1題)分子 123456789考點二 分子動理論典例2 (2024·宜賓)下列描述中屬于擴散現象的是( A )A. 桂花花香四溢 B. 雪花漫天飄舞C. 灰塵空中飛揚 D. 江面霧氣彌漫A123456789跟蹤訓練 (第2題)2. (2024·安陽滑縣期末)如圖,小明在參加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時,用小刀將洋蔥切片,劃“井”字,再用鑷子夾取洋蔥內膜,制作和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小明實驗時,手沒有接觸眼睛,但眼睛也有很“辣”的感受,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洋蔥中致辣的物質分子在做 運動,這是 現象。無規則 擴散 123456789典例3 (2024·蕪湖南陵期末)如圖甲是用粗銅絲做成的框,圖乙是一段細鐵絲,兩端彎成環狀,把細鐵絲環套在銅絲框上,并沾上肥皂膜豎直放置,如圖丙所示。輕輕晃動銅框,細鐵絲不會下落,這是因為肥皂膜分子間存在著 。(典例3圖)引力 123456789跟蹤訓練(第3題)3. 如圖所示,熱熔法連接PPR管時,用熱熔器加熱粗管端口內層和細管端口外層,然后把細管推進粗管,冷卻后兩根管子就連接在一起很難被拉開了,這個現象說明( C )A.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B. 分子是運動的C. 分子間存在引力D. 分子間存在斥力C123456789考點三 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典例4 人類對太陽系及宇宙的探索早就開始了。我國古人提出了“天圓地方”的說法,西方古人則提出了地靜說、地平說、天動說等。16世紀初,哥白尼提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理論——“日心說”。他認為, 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圍繞著它旋轉。后來的幾十年里,科學家們相繼提出了各種證據,證明了日心說的正確性。當然,現代天文學也發現了日心說的局限性。宇宙浩瀚無邊,太陽系不過是銀河系偏遠一支。縱觀這個歷程,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啟示。比如,一個理論被普遍接受并不意味著它就一定是正確的,每個理論都需要用 來 。我們要保持謙虛,時刻準備接受新的證據和理論,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太陽 證據(或實驗) 證明(或驗證) 123456789跟蹤訓練4.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我們看到的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 (選填“行星”“恒星”或“衛星”)。天體之間相距遙遠,天文學中用“光年”作為 (選填“長度”或“時間”)的單位。恒星 長度 1234567891. (2024·常州)端午節煮粽子時,廚房飄滿了粽子的清香,這說明( )A. 分子間存在吸引力B. 分子間存在排斥力C. 分子在無規則運動D. 液體分子連續分布,氣體分子間有間隙C1234567892. 下列實驗能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的是( B )A. 用肉眼觀察沙堆,發現沙堆內部有許多空隙B. 氧氣被壓縮在鋼瓶中貯存,氣體的體積變小C. 用鉛筆畫出連續直線,用放大鏡觀察到碳粒間有空隙D. 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血細胞涂片,發現細胞間有空隙B1234567893. 關于如圖所示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第3題)DA. 圖甲:注射器中的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液體分子之間沒有空隙B. 圖乙: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C. 圖丙:雪花飛揚,說明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中D. 圖丁: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實驗時,水的溫度越高,墨水擴散得越快1234567894. (2024·上海奉賢模擬)如圖是某同學利用紅豆(代替質子)、黑豆(代替中子)、小米(代替電子)制作的氦原子模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A. 原子中間的核是原子核B. 該同學制作的模型屬于“棗糕模型”C. 電子環繞原子中間的核旋轉D. 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第4題)B1234567895.(2024·南陽淅川期末改編)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 物理學家通過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原子并非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B. 太陽是宇宙的中心C. 柳絮飄揚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A123456789D. 光從牛郎星傳播到織女星的時間約為16光年6. 古希臘的哲學家德謨克里特曾對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進行了許多猜想,他認為石塊、鐵鏟、銅像的手、花粉等是很微小地一點一點散失的,德謨克里特把這種微粒叫做原子,這個詞的意思是 ,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由此得出的觀點需要經過檢驗和證明,才能上升為理論。不可再分割的顆粒 模型法 大量的實驗 1234567897. 小明用淺綠色的洗潔精、紅墨水、黃色的食用油調制了一杯“彩虹液體”,用蓋子密封好,過幾天,發現不同顏色液體的界面變模糊,液面下降了一點,如圖所示。對“界面變模糊”現象的合理推測是 ,對“液面下降”現象的合理推測是 。(第7題)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分子間存在間隙 1234567898. 太陽系是一個完美無比的整體,它的核心就是太陽。我們的家園是地球,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是 。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熾熱的氣體球,在那里不斷釋放氫核聚變產生的核能,它向太空穩定地輻射出光和熱,其中有 (選填“絕大多數”“部分”“少數”或“極少數”)到達地球,成為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太陽 極少數 1234567899. 2021年5月15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這是中國航天領域的里程碑事件。請根據你所學的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第9題)(1) 火星是地球上人類可以探測的最近的 (選填“衛星”“行星”或“恒星”)。行星 123456789(2) 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有降落傘減速和動力減速等過程。① 能采用降落傘減速,說明火星表面 (選填“有”或“沒有”)大氣。② 動力減速采用噴氣方式,利用了物體之間力的作用是 的原理。有 相互 (第9題)(3) 天問一號探測器離開地球到達火星,其已經離開 (選填字母)。A. 地月系 B. 太陽系C. 銀河系 D. 宇宙A 123456789(4) 祝融號火星車共有6個車輪,每個車輪做得比較寬大,表面凹凸不平,如圖所示。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車輪這樣設計的道理。解:火星車的車輪做得比較寬大,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能夠減小壓強,防止火星車陷入火星表面;車輪表面凹凸不平,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從而有利于火星車在火星表面上行駛12345678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1 探索微觀 訓練課件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10.2 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訓練課件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10.3 探索宇宙 10.4 浩瀚的宇宙 訓練課件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第十章 從粒子到宇宙 復習 訓練課件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