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七章 運動和力 訓練課件(共8份打包)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七章 運動和力 訓練課件(共8份打包)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7.2 運動的快慢 速度
第1課時 速 度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4·南昌期中)小明在家觀看游泳比賽的電視直播,如圖所示,泳道中的數據表示的物理量是 。比賽結束,裁判是根據
(選填“相同時間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判定誰最快。
(第1題)
速度 
相同
路程比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聯通北京、延慶、崇禮三大賽場的冬奧列車全部使用速度為324km/h的“復興號”動車組(如圖所示),這里“速度為324km/h”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已知動車組往返三大賽場一次所用的時間為40min,則動車組往返三大賽場一次行駛的路程為 。
(第2題)
“復興號”動車組每小時通過
的路程是324km 
216k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水中游動最快的旗魚,速度可達108km/h,陸地上跑得快的獵豹,1s可跑35m,空中飛行的褐海燕,每分鐘能飛過4.8km,比較它們的速度最小的是( C )
A. 獵豹 B. 褐海燕
C. 旗魚 D. 三者一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跨學科融合·體育)如圖所示,將小明同學跑步的路程分為長度相同的3段,分別測量他跑過每段路程所需的時間,就可以確定他跑步時速度的情況。從圖中可見,他在此運動過程中各段的平均速度( A )
A. 不變 B. 逐漸增大
C. 逐漸減小 D. 先減小,后增大
(第4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若甲、乙兩輛汽車通過的路程之比是6∶5,它們運動的時間之比是4∶3,則兩車的速度之比是 。
9∶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小明乘車行至某隧道前,看到路邊有如圖所示信息,“60”的含義為 ;若小明乘車通過隧道用時3min,該車 (選填“沒有違反”或“違反了”)該交通規定。
(第6題)
該路段最高速度不能超過60km/h 
違反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學校球場的跑道是橢圓形的,總長為300m,甲、乙兩同學在同一位置同時向同一個方向起跑,已知甲的速度為5m/s,乙的速度為3m/s,經過 s后甲、乙第一次相遇,此時甲經過的路程為 m。
150 
7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跨學科融合·語文)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描述:“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若2里為1km,“一日還”指從白帝城到達江陵大約用時24h,則詩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C )
A. 2km/h B. 10km/h
C. 20km/h D. 1000km/h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某同學平常步行30m,需要40s的時間,現在這名同學用6min 40s的時間以正常的步行速度沿操場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長約為( B )
A. 400m B. 300m C. 200m D. 150m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一列隊伍長為100m,跑步速度是2.5m/s,隊伍全部通過一個長為100m的山洞,需要的時間是( C )
A. 120s B. 100s C. 80s D. 40s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現在許多長途電話是以地球同步衛星做中繼站的,如圖所示。打這種長途電話時,會感到對方的反應有些延遲。造成這種延遲的原因之一是無線電波在射向衛星和從衛星返回時需要一定的時間。假設某人造衛星與地球的距離是36 000km,則延遲的時間約為(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B )
A. 0.12s B. 0.24s
C. 2.4s D. 0.012s
(第11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駕車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學的運動學知識幫助他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第12題)
(1) 經過某交通標志牌時,小明注意到了標志牌上的標識如圖所示。小明想了想,馬上就明白了這兩個數據的含義:

從該標志牌到上橋還
有18km;汽車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km/h 
(2) 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從標志牌到上橋最快需要多少分鐘?
解:(2) 27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過橋繼續行駛到某一偏僻路段時,汽車的儀表盤顯示的速度是36km/h,這時爸爸按了一下喇叭,小明經過2s聽到了前方障礙物反射的回聲,則按喇叭的地方距離前方障礙物有多遠?(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取340m/s)
(3) 350m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2024·珠海香洲期末改編)地震伴有次聲波產生,同時產生縱波與橫波,在地殼中縱波傳播速度約為6km/s,破壞性較弱;橫波傳播速度約為3km/s,破壞性較強。如圖所示,某次地震震源距監測點60km,距受災點90km,監測點在 s后能接收到縱波信號,立即發出預警信息;監測點發出預警信息后,經過 s橫波到達受災點,這個時間差讓受災點群眾獲得應急準備時間。
10 
20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核心素養·科學思維)甲、乙兩人進行100m賽跑,結果甲比乙超前10m到達終點。若讓甲從原起跑線往后退10m起跑,乙仍從原起跑線起跑,兩人都保持原來的速度重新比賽,則比賽結果是( B )
A. 同時到 B. 甲先到
C. 乙先到 D. 不能確定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2 運動的快慢 速度
第2課時 直線運動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4·陽江陽西期末)如圖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情況,在0~40s,甲車做 直線運動,乙車做
直線運動;在10~40s, 車的平均速度大。
勻速 
變速(或加
速) 
乙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圖所示為某物體在40s內沿直線運動的s-t圖像。從10s到20s物體的速度為 m/s,前30s內物體通過的路程為 m;在這40s內,該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m/s。
(第2題)
0 
150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甲、乙兩車某時刻由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開始做直線運動,若以該時刻作為計時起點,得到兩車的s-t圖像如圖所示,圖像中的OC與AB平行,CB與OA平行,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t1~t2時間內兩車的距離越來越遠
B. 0~t3時間內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C. 甲車的初速度等于乙車在t3時刻的速度
D. t3時刻甲車和乙車的速度相同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北京)如圖所示為一個水滴在下落過程中的示意圖,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B位置,A、B之間的距離為 cm,所用的時間為0.2s,依據公式v= 可以計算出這個過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為
cm/s。
20.0 
 
100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蘇州姑蘇期末)“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用頻閃照相機記錄木塊的運動過程,如圖所示。已知,頻閃照相機每隔0.5s拍一張照片,斜面長是42cm,由該照片可估算木塊從A運動到B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B )
A. 13cm/s B. 18cm/s
C. 23cm/s D. 28cm/s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自貢)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2m的兩點,甲、乙兩小車同時經過P點向Q點做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則( D )
 
(第6題)
D
A. 甲車速度為2m/s
B. 甲車速度小于乙車速度
C. 乙車先到達Q點
D. 甲車到達Q點時,甲、乙兩車相距4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a、b、c三輛汽車從甲地出發沿直線運動到乙地,其中a車以速度v做勻速直線運動到乙地;b車以速度v出發,先做加速運動再做減速運動,到達乙地時速度恰好還是v;c車也以速度v出發,先做減速運動再做加速運動,到達乙地時速度恰好也是v,三輛汽車運動的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其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C )
A. ta=tb=tc B. ta<tb<tc
C. tc>ta>tb D. tc>ta=t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從側面拍攝一輛以36km/h的速度運動的汽車,底片上汽車圖像移動的尺寸不大于0.1mm時,底片上的像才不至于模糊,已知汽車車身長為3m,在底片上汽車長為1.5cm。為了使底片上汽車的像不模糊,那么曝光時間最長為( C )
A. 0.2s B. 0.02s C. 0.002s D. 0.01s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4·南京玄武校級期中)同班同學小明和小華住在同一個小區,小區門口到學校門口距離為1 200m。周一早晨,小明7:30開始從小區門口以某一速度步行出發去上學,幾分鐘后,小華騎著自行車以6m/s的速度出發,在距離學校600m的地方追上小明,此時小明手表顯示時間是7:40;然后兩人一起勻速步行向學校走去,到達學校時小明手表顯示時間是7:4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C
A. 小華從出發到到達學校的平均速度約為3.6m/s
B. 兩人相遇后步行的速度與相遇前小明步行速度之比為3∶4
C. 在7:41兩人離小區門口的距離是675m
D. 小華出發時,小明已經走了576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目前,中國高鐵運營里程達4.5萬公里,位居全球首位。高鐵給人們出行帶來便捷。如表是上海開往南京的某動車運行時刻表。
站 名 上海 蘇州 常州 南京
到達時間 - 09:51 10:33 11:45
發車時間 9:15 09:53 10:35 -
里程/km 0 84 165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求列車由上海開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1) 由表格數據可知從上海到南京的路程s=300km,列車由上海到南京所用的時間t=11:45-9:15=2h 30min=2.5h,上海開往南京的平均速度v===120km/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某大橋全長3 600m,列車以60m/s的速度勻速通過大橋,則列車上乘客經過大橋的時間是多少秒?若列車全部在大橋上運行的時間是56s,則該列車車身長多少米?
(2) 列車上乘客經過大橋的時間t'===60s,列車全部在橋上行駛的距離s″=v't″=60m/s×56s=3 360m,所以列車的長度s車=s'-s″=3 600m-3 360m=240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做直線運動的小汽車,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則該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若該車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是20m/s,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是30m/s,則該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24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7張PPT)
7.4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甲、乙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同一直線二力合成”的實驗,他將一根輕質彈簧的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用尼龍細線固定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每次都將彈簧由A拉伸到B位置的目的是使力的
相同;比較圖甲與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可得出: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如果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這兩力大小之 。
(第1題)
作用效
果 
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濟寧期末)如圖所示,跳傘運動員和傘的總重為750N,他從飛機上跳下,傘未打開前,受到空氣的阻力為50N,則這兩個力的合力的大小為 N,合力的方向是 。
(第2題)
700 
豎直向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寧德期末)假期社區服務勞動中,小明用300N的力水平向前拉車,小芳用200N的力水平向前推車,如圖所示,則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是( D )
A. 100N B. 200N
C. 300N D. 500N
(第3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下列關于其合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兩個力的合力一定不為零
B. 兩個力的合力必定大于其中任何一個力
C. 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個力
D. 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兩個力的大小直接相加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小宏同學在超市購物時,用6N的水平力推著一輛小車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突然,小宏發現前面的小袁,他馬上用12N的水平力向右拉小車,使小車減速,在減速的過程中,小車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力為 N,合力的方向為 。
18 
水平向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鹽城二模)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下掛有重5N的物體,當用手豎直向上托住這個物體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6N,則手對物體向上托的力的大小是( D )
A. 7.6N B. 5N C. 2.6N D. 2.4N
(第6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體育中考前,同學們在加強排球訓練。如圖,小明將排球豎直向上拋出,排球上升過程中依次經過A、B、C三點,到達最高點D。已知物體所受空氣阻力會隨著其運動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則在由A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排球所受合力最大的是( A )
A. A點 B. B點 C. C點 D. D點
(第7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F1和F2是同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它們的合力大小為10N,方向向左。若F1的大小為15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F2的大小可能是13N
B. F2的大小一定是25N
C. F2的方向一定向右
D. 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重為G的籃球豎直下落,與地面碰撞后豎直向上彈起,若空氣阻力大小恒定,籃球下落和上升過程中受到的合力分別為F1、F2,則( B )
A. F1>G,F1與G的方向相反
B. F1<G,F1與G的方向相同
C. F2>G,F2與G的方向相反
D. F2<G,F2與G的方向相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某中學八年級同學在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實驗中,把一根輕質彈簧的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用尼龍細線固定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每次實驗時,他們都將彈簧由A拉伸到B。研究過程及實驗數據如圖(a)(b)(c)所示,請仔細觀察圖中的裝置、操作及現象,然后歸納得出初步結論。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比較圖中(a)與(b)或(a)與(c)可知,此探究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等效替代法 
(2) 由圖(a)(b)(c)表明:力F的作用效果和力F1、F2(或F3、F4)的作用效果是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
(3) 分析比較圖中(a)與(b)中拉力的方向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同一直線上,方向 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合力的方向 。
相同 
相同 
這兩個分力之和 
與分力方向相同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分析比較圖中(a)與(c)中拉力的方向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同一直線上,方向 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合力的方向 。
相反 
兩個力大小之差 
與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學習了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知識后,小聰想如果作用在物體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線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夾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與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還有F=F1+F2的關系呢?于是他應用教材中學過的方法,對此進行了探究。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如圖所示,橡皮筋原長為AB,通過兩個彈簧測力計對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夾角的兩個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長到C,記錄此時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對橡皮筋施加一個力F的作用,為了使這個力F的作用效果與力F1、F2的作用效果 ,應使橡皮筋 ,記錄此時F的大小。
相同 
伸長到C處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先后改變F1和F2的夾角,重復步驟(1),得到三次實驗的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序號 F1/N F2/N F1和F2的夾角 合力F/N
1 4 5 θ1 8.7
2 4 5 θ2 8.3
3 4 5 θ3 7.8
備注:θ1<θ2<θ3<90° 分析數據可知,當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且在F1、F2大小不變的情況下,合力F的大小隨著F1與F2夾角的增大而 。
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2張PPT)
專題特訓(三) 速度的圖像與計算
第七章 運動和力
類型一 s-t圖像
1. (2024·廣東一模)甲車從A地沿直線向B地運動,同時乙車從B地沿直線向A地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甲做變速直線運動,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B. 0~2s內,甲比乙運動得快
C. 2~6s內,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D. 甲、乙運動了8s時,在距甲的出發點40m處相遇
(第1題)
D
1
2
3
4
5
6
類型二 v-t圖像
2. 某汽車由靜止開始駛入某公路,前15s行駛了0.45km,前30s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C )
A. 0~10s內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 汽車前15s的平均速度是20m/s
C. 汽車前30s行駛的路程是750m
D. 10~30s內汽車一定做曲線運動
(第2題)
C
1
2
3
4
5
6
類型三 運動圖像綜合
3. a、b兩輛小車從同一地點同時沿相同方向出發,如圖甲是a車運動的s-t圖像,如圖乙是b車運動的v-t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第3題)
C
A. 2~4s內,a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 2~4s內,a、b兩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C. 0~6s內,a車的平均速度是10m/s
D. 0~6s內,a、b兩小車都做變速直線運動
1
2
3
4
5
6
類型四 追及相遇問題
4. 小明家離學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學,出發5min后小明父親發現小明的教科書忘記帶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學的方向騎車去追小明。
(1) 小明上學要花多少分鐘?
解:(1) 由v=可得:小明上學需要的時間t小明===0.4h=24min
1
2
3
4
5
6
(2) 小明父親經多少分鐘能追上小明?
(2) 由v=可得:小明通過的路程s1=v1(t0+t),小明父親行駛的路程等于小明通過的路程,即s2=s1=v2t,則v1(t0+t) =v2t,5km/h× =10km/h×t,解得t=h=5min
1
2
3
4
5
6
(3) 如果小明父親發現小明忘記帶教科書的同時,小明也發現自己的教科書忘記帶上并立即掉頭返回,那么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多少千米?(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3) 由v=可得:出發5min后,小明通過的路程s1'=v1t0=5km/h×5×h=km,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時的總速度v=v1+v2=5km/h+10km/h=15km/h;由v=可得: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的時間t'===h,則小明父親通過的路程s2'=v2t'=10km/h×h=km,所以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的距離s=s總-s2'=2km-km≈1.72km
1
2
3
4
5
6
類型五 交通安全問題
5. 現代交通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方便,但在某些岔路口,人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現與行人橫穿公路時的錯誤判斷有關。
(第5題)
1
2
3
4
5
6
(1) 如圖所示,小畫準備橫穿公路時,正好有一輛汽車從距岔路口80m處以72km/h的速度駛過來。如果公路寬為11m,那么小畫以1.1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車到達路口前完全通過公路?通過計算進行說明。
解:(1) 汽車的速度v車=72km/h=20m/s,汽車到達岔路口的時間t車===4s ,行人完全通過公路所需時間t人===10s,則t人>t車,所以,小畫在汽車到達路口前不能完全通過公路
(第5題)
1
2
3
4
5
6
(2) 若在汽車到達岔路口前小畫能完全通過公路,則小畫的步行速度至少是多少?
(2) 若在汽車到達岔路口前小畫能完全通過公路,則小畫通過公路的時間t'=t車=4s,步行速度 v'===2.75m/s
(第5題)
1
2
3
4
5
6
類型六 過橋類問題
6. (2024·南昌期中)春節期間,小明同家人乘火車去北京,他乘坐的火車長為500m。途中當火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穿過一條隧道時,小明測出自己通過該隧道的時間為1min。問:
(1) 該隧道的長度為多少米?
解:(1) 火車的速度v=72km/h=20m/s,隧道的長度s=vt=20 m/s×1×60s=1 200m
1
2
3
4
5
6
(2) 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需要的時間為多少?
(2) 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的總路程s=s隧道+s車=1 200m+500m=1 700m,火車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t'===85s
(3) 若該火車通過一座長為1.8km的大橋時,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為50s,則該火車過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米/秒?
(3) 火車完全在橋上的路程s'=s橋-s車=1.8×1 000m-500m=1 300m,火車過橋的平均速度v'===26m/s
1
2
3
4
5
6(共32張PPT)
7.3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
第1課時 牛頓第一定律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4·無錫一模)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別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釋放,小車在不同物體表面上運動的距離如圖所示。讓小車從斜面頂端釋放目的是讓小車在這些物體表面上開始運動時 相同。由圖中現象可知,小車在玻璃上運動的距離最長,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減小得越慢,由此實驗可推知:若水平物體表面絕對光滑(即小車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車將一直做 。
速度 
小 
勻速直線運動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憑空想象出來的
B. 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
D. 若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則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汕頭二模)北京時間2023年5月17日10時4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五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如果北斗導航衛星在運行時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它將( C )
A. 繼續繞地球飛行
B. 靜止在空中
C. 做勻速直線運動
D. 沿原路徑返回地球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桌面上平放著一本書,若書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了,此時移去桌子,書會( D )
A. 加速向下掉 B. 勻速向下掉
C. 減速向下掉 D. 靜止在原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在小偉創作的一部科幻小說中,描述了這樣的場景:為了探索未知世界,小偉駕駛宇宙飛船翱翔在沒有星系、沒有星云,空蕩蕩的一望無際的宇宙空間。請你展開想象,若燃料燃盡,則飛船將會 。你的理由是是


以燃料燃盡時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料燃盡,則飛船在空蕩蕩的宇宙空間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由牛頓第一
定律可知,飛船將以燃料燃盡時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若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圖所示,用一根細線把一個小球懸掛起來,將小球從位置B拉到位置A,松開手釋放小球,觀察到它在AC之間擺動且擺動的幅度逐漸減小,最終停下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若小球擺動到位置C時所受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將處于 狀態。
(第6題)
運動狀態 
靜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如圖,桌子的邊緣有一個斜面。一個小球從斜面頂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點后,小球將沿 路線運動;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點時,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將沿 路線運動。(選填“a”“b”“c”或“d”)
(第7題)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圖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如果某一天,吊線突然間斷開的同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電燈將( C )
A. 豎直向下勻速運動
B. 豎直向下加速運動
C. 保持原來靜止狀態
D. 豎直向上勻速運動
(第8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如圖所示為高速照相機連拍的摩托車極限運動中某運動員在空中的情形,P為該運動員運動的最高點。如果他運動到P點時所有的外力都消失,他以后的運動可能是( C )
A. 馬上停止在P點不動
B. 沿PA方向豎直下落
C. 沿PB方向做直線運動
D. 沿PC方向做曲線運動
(第9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下面我們通過實驗和科學家的研究歷程來判斷這個觀點是否正確。
(1) 使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滑下,觀察小車在毛巾表面上移動的距離。再分別換用棉布和木板表面進行兩次實驗,實驗現象如圖(a)所示。
① 每次都使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 相同。
初速度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② 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
越 ,運動的距離越 。
(b)
(第10題)
慢 
遠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伽利略已通過類似實驗和推理得出結論:如果運動的物體沒有阻力的影響,它將在水平面上一直運動下去。因此,物體運動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如圖(b)是伽利略的實驗和推理示意圖,屬于推理的是 (選填“甲”或“乙”)。
不需要 
甲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后來,笛卡爾進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觀點: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爾的觀點的不足之處在于


牛頓第一定律
的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
運動狀態,而笛卡爾的觀點中,只涉及了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
沒有提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如圖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車上有A、B兩個物體,兩物體與小車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勻速運動。B在A的正前方,B的質量小于A的質量。假設小車的上表面足夠長,不計空氣阻力,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后,A、B兩物體 (選填“會”或“不會”)相撞。
(第11題)
不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3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
第2課時 慣 性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鋪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水的兩個杯子。當將桌布從桌面沿水平方向快速拉走時,桌布上的杯子 (選填“會”或“不會”)隨之運動,這表明杯子具有 。
(第1題)
不會 
慣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4·安慶潛山三模)如圖所示是老師上課演示的“蘋果向上爬”的趣味實驗:將筷子插在蘋果中央,手握住筷子中上部,用錘子輕敲筷子上部,蘋果就慢慢向上“爬”了,這是因為 (選填“筷子”或“蘋果”)具有慣性。
(第2題)
蘋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南京一模)關于慣性,下列四個現象的說明正確的是( C )
A. 蘋果從樹上加速落下,說明蘋果有慣性
B. 拍打剛曬過的被子,灰塵脫落,說明被子有慣性
C. 射出槍膛的子彈,仍能在空中飛行,說明子彈有慣性
D. 汽車緊急剎車時,車上的人會向前傾,說明車有慣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下列現象中不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 C )
A. 運動員跳遠時往往要助跑一段時間
B. 體溫計使用前要捏著上部往下甩
C. 用力將物體拋出,物體終將落地
D. 古代打仗時,使用絆馬索能將敵方前奔的戰馬絆倒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如圖所示,某公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兩輛同向行駛的汽車發生“追尾”。汽車B剎車后由于具有 仍撞到汽車A;此時對汽車A中的司機起保護作用的是 (選填“安全氣囊”或“汽車頭枕”)。
(第5題)
慣性 
汽車頭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如圖所示為公共場所提醒人們小心臺階避免絆倒或提醒人們小心地滑防止摔倒的安全提示圖片,小敏通過思考發現,這兩種情況下人之所以會摔倒,都是因為人體具有 ;提醒人們小心地滑防止摔倒的是圖 (選填“甲”或“乙”)。
(第6題)
慣性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跨學科融合·體育)2023年成都大運會羽毛球項目于8月7日晚正式落幕,羽毛球項目共產生6枚金牌,我國斬獲4金。關于羽毛球運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
A. 羽毛球在下落過程中,速度變快,慣性變大
B. 羽毛球容易被扣殺是因為它的質量小,慣性小
C. 羽毛球被擊出后能在空中向前運動,是因為慣性大于阻力
D. 擊出的羽毛球能在空中繼續飛行,是由于羽毛球受到了慣性作用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4·牡丹江)下列運動場景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C )
A. 舉重運動員用力將杠鈴舉起
B. 田徑運動員起跑時用力向后蹬地
C. 標槍運動員投擲前向前助跑
D. 百米運動員到達終點后不能立刻停下來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有一架飛機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每隔1s從飛機上投擲一包救災物資。當有三包救災物資落下且未落至地面時,若不計空氣的阻力影響,則這三包救災物資在空中運動的正確位置排列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4·深圳期末)圖甲為F1賽道示意圖,圖乙為賽道中的局部路段放大圖。規定車手在圖乙的賽道內駕車順時針行進。如果你是賽道系統設計師,為了保障車手的安全,你需要在賽道的某些位置加設防護設施。你認為在圖乙的賽道中最需要加設防護設施的位置是( A )
 
(第10題)
A. M處 B. N處
C. P處 D. Q處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跨學科融合·語文)(2024·眉山仁壽期末)古詩詞是我國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其中先人們在創作時巧妙地運用了許多物理知識,使其作品大放異彩,下列中華古詩中涉及慣性的詩句是( D )
A.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B.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C.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D. 船到江心拋錨遲,懸崖勒馬早已晚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山西)如圖所示,一輛公交車正在水平路面勻速向右行駛,遇到突發情況緊急剎車時,下列能正確表示車內拉環情形的是( A )
(第12題)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很多同學喜歡通過打羽毛球鍛煉身體。如圖所示,為了取出球筒中僅剩的一個羽毛球(無法用手直接取出),在不借助工具的情況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其原因。
(第13題)
解:方法:根據羽毛球的慣性,將羽毛球筒開口朝下,手拿著羽毛球筒用力向下甩,就可以取出羽毛球筒中僅剩的一個羽毛球,原因:將羽毛球筒開口朝下,手拿著羽毛球筒用力向下甩時,羽毛球和羽毛球筒一起向下運動,當甩到最低點時羽毛球筒由運動變為靜止,而羽毛球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向下的運動狀態,所以羽毛球會從羽毛球筒中飛出,這樣就能取出羽毛球筒中僅剩的一個羽毛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駕駛員進行駕駛技能比賽時,可通過“一杯水”來考驗駕駛員的行車技術。將一杯水靜置在公交車的置物臺上,若水面突然發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則公交車的運動狀態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C )
(第14題)
C
① 突然向右啟動。
② 突然向左啟動。
③ 向右運動時突然剎車。
④ 向左運動時突然剎車。
A. ①或② B. ①或③
C. ②或③ D. ②或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16張PPT)
7.1 運動的描述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是幾個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戲的場景,游戲開始時,幾個孩子在草地上的位置如圖a所示。當站在大樹旁的小女孩轉過身來時,每個人的位置如圖b所示。請你判斷,該過程中運動了的小孩有 (選填序號),理由是

 
1、2 
1號和路燈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2號與石頭之間
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關于參照物,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 )
A. 只有不動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
B. 運動和靜止的物體都能作為參照物
C. 不能選研究對象本身為參照物
D. 一般情況下,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我們選擇地面為參照物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北京)圖中所示為我國某型號的火箭發射時上升的情境。關于該發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以發射塔為參照物,火箭是靜止的
B. 以火箭為參照物,發射塔是靜止的
C. 以地面為參照物,火箭是運動的
D. 以地面為參照物,發射塔是運動的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如圖所示為在不同時刻拍攝的甲、乙兩組照片,其中能正確判斷是直升機在做機械運動,還是汽車在做機械運動的是圖 (選填“甲”或“乙”)。
乙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唱出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如圖所示。以竹排為參照物,兩岸的青山是 的;以樹木為參照物,青山是 的;以撐船的人為參照物,竹排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
(第5題)
運動 
靜止 
靜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4·銅仁期末)夜空中的彗星、飛奔的獵豹、緩慢爬行的蝸牛,這些運動的物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的位置隨時間不斷地發生變化。下列現象中與這些運動實質相同的是( D )
A. 心情激動 B. 五四運動
C. 小樹長高 D. 候鳥遷徙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4·常州)將來,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我國研發的“忠誠僚機”FH-97A無人機將與有人駕駛殲-20戰斗機“比翼齊飛”(即相對靜止),如圖所示。若認為FH-97A無人機是靜止的,則選取的參照物是( A )
A. 殲-20戰斗機 B. FH-97A無人機
C. 地球 D. 太陽
(第7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跨學科融合·語文)(2024·武漢)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一首詞中有這樣的描寫:“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其中“不覺船移”所選的參照物可能是( A )
A. 船在水中的倒影 B. 船周圍的浮萍
C. 被船驚飛的鳥 D. 船附近岸邊的花草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4·廣州白云校級期末)如圖,小明在水平運動的扶梯上向前走,超越扶梯上站立的小剛,此時( D )
A. 扶梯處于靜止狀態
B. 小剛相對地面靜止
C. 小明相對小剛向后運動
D. 扶梯相對小明向后運動
(第9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如圖是模擬孫悟空“騰云駕霧”的拍攝裝置,該裝置主要由“孫悟空”模型和“藍天白云”背景板組成。為了讓“孫悟空”從背景板的甲處移到乙處,一般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背景板相對于地面靜止,移動“孫悟空”;第二種方式是“孫悟空”相對于地面靜止,移動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種方式,那么背景板的移動方向應該是( D )
D
A. B. C. D.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如圖,五一期間,小麗隨父母乘車到大連探望爺爺和奶奶。他們剛剛進站上了車,小麗側臉望去,對面的客車上坐著趙老師,正準備下車跟老師打招呼時,她感覺自己乘坐的客車開動了,無奈她只好放棄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會兒,趙老師乘坐的客車離開了車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車卻沒有動。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小麗認為自己乘坐的客車開動了是以 為參照物。
(2) 小麗認為自己乘坐的客車沒有開動是以 為參照物。
(3) 這個現象說明了

對面的客車 
地面 
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或參照物選擇不同,對
物體運動的描述不同)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甲、乙、丙三人各自乘坐升降機,甲看見建筑物在上升;乙看見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丙看見甲、乙都在下降,則下列關于甲、乙、丙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的分析正確的是( D )
A. 甲可能上升
B. 乙可能上升
C. 丙必定上升
D. 甲、乙、丙的運動方向可能相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小麗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時的照片,其中兩張是坐在平直行駛車內連續拍攝的照片,如圖所示。網友判斷小麗乘坐的車正在向東行駛。請你分析網友的判斷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第13題)
解:網友的判斷不正確;要研究是向西還向東運動,以西邊的塔為參照物,由兩圖可知小麗與塔的位置在靠近,說明車正在向西運動,所以網友的判斷是錯誤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4張PPT)
專題特訓(四) 二力平衡知識的應用
第七章 運動和力
類型一 根據物體運動狀態判斷受力情況
1. 一個載重氣球總重為G,當它受到空氣對它向上的升力F時,此氣球勻速豎直上升,那么載重氣球受到的空氣阻力為 ;若適當增加載重氣球的物重,可使它勻速豎直下降,則增加的物重為
。(設上升和下降時受到的升力和阻力大小均不變)
F-G 
2(F-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上海徐匯段考)如圖所示,物體A、B都處于靜止狀態,它們所受的重力分別是6N和14N,關于它們的受力情況,下面說法:
(第2題)
① 物體A受到的合力是14N。
② 物體A受到的合力是零。
③ 物體B受到重力與拉力的合力是8N。
④ 物體B受到拉力與地面支持力的合力是14N。
正確的序號是 。
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核心素養·科學思維)小明乘電梯上樓時發現,當很多人走進電梯時電梯沒有顯示超載,但電梯剛啟動時報警器卻響了起來,后來,他通過思考分析知道,電梯啟動前,電梯對人的支持力和人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電梯啟動瞬間電梯對人的支持力會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這是因為

增大 
人由靜止變為向上運動,
受到的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起重機以1m/s的速度勻速吊起一個重物,鋼絲繩的拉力是6 000N。若起重機改用2m/s的速度吊著同一重物勻速下降,鋼絲繩的拉力( A )
A. 一定等于6 000N
B. 一定小于6 000N
C. 等于3 000N
D. 小于3 000N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如圖所示,某運送物資的火車班列由30節車廂組成,列車在車頭牽引下沿平直軌道勻速行駛時,車頭對第1節車廂的牽引力為F。若每節車廂所受阻力(摩擦阻力和空氣阻力的統稱)均相等,則( A )
A. 第29節車廂受到的牽引力為
B. 第29節車廂受到的牽引力為
C. 第29節車廂受到的牽引力為
D. 每節車廂所受阻力為F
(第5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類型二 通過受力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6. (2024·泰州期末)2024年5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空降部隊乘直升機在某區域參加了軍事演習。從物理學角度看,直升機升空的力學原理是力的作用是 ,解放軍士兵跳離直升機后,在降落傘打開之前受到的力是 (選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降落傘打開后一段時間,解放軍士兵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時,將做
運動。
相互的 
非平衡力 
勻速
直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如圖所示,正在運動的小車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彈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車上,右端與一小球相連,設在某一段時間內小球與小車相對靜止且彈簧處于壓縮狀態,若忽略小球與小車間的摩擦力,則在此段時間內小車可能是( D )
(第7題)
① 向右做加速運動 ② 向右做減速運動
D
③ 向左做加速運動 ④ 向左做減速運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小車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加速運動,在拉力逐漸減小至零的過程中,小車的速度將( B )
A. 逐漸減小 B. 先增大,后減小
C. 逐漸增大 D. 先減小,后增大
(第8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4·貴陽烏當二模)一個物體受到10N的一對平衡力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若這對平衡力突然同時增大到30N,則物體( D )
A. 速度增大到3倍
B. 按增大后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做變速運動
D. 仍按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如圖所示,小明在做模擬“蹦極”的小實驗,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個小石塊,另一端固定在A點,B點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塊自然下垂時下端所在的位置,C點是小石塊從A點自由釋放后所能達到的最低點。不計空氣阻力,下列關于小石塊從A點到C點運動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D
A. 小石塊在B點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從A點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小石塊受到重力和彈力的作用
C. 從B點下落到C點的過程中,小石塊的速度一直減小
D. 小石塊在C點時,速度為零,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類型三 力與圖像的結合
11. 如圖甲所示,重為5N的物體A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體A,拉力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A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6~9s內物體做
運動;9~12s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N。
(第11題)
勻速直線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2024·濰坊諸城模擬)甲、乙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甲受非平衡力的作用,乙受平衡力的作用
B. 兩物體都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C. 甲受平衡力的作用,乙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D. 兩物體都受平衡力的作用
(第1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如圖甲所示,重為6N的鐵塊吸附在豎直放置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鐵塊沿直線豎直向上運動。鐵塊運動過程中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若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4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第13題)
B
A. 在0~2s內拉力F=10N
B. 在2~6s內拉力F=10N
C. 在2~6s內鐵塊所受合力為10N
D. 在0~6s內鐵塊通過的路程等于12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29張PPT)
7.5 運動和力
第1課時 二力平衡及其條件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4·哈爾濱模擬改編)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已基本建造完成,航天員已長時間在軌駐留進行科學研究。空間站繞地球運行時運動狀態是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因此受到的是
(選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非平衡 

平衡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新信息)(2024·固原模擬)中國將量子通信技術與無人機相結合,造出了全球首款量子無人機。據悉中國的量子無人機質量約為35kg,不受任何天氣狀況的影響,信號傳輸極其穩定,最重要的是完全能防止監聽。此量子無人機在空中懸停時,其升力為 N,此升力與重力是一對 (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g取10N/kg)
350 
平衡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下列圖中的兩個力,彼此平衡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4·眉山期末)如圖是懸掛在天花板上靜止的電燈,下列力屬于平衡力的是( B )
A. 電燈受到的重力和電燈對電線的拉力
B. 電燈受到的重力和電線對電燈的拉力
C. 電線對天花板的拉力和電燈受到的重力
D. 天花板對電線的拉力和電線對天花板的拉力
(第4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2024·阜陽二模)圖甲為帶有鉛垂線的掛鉤,分別將掛鉤掛在薄板上的A點和D點,把薄板懸掛起來,鉛垂線位置分別如圖乙、丙所示,則薄板的重心為AB和DE的交點C。以上找重心的原理利用的是二力平衡條件中的 (選填“大小相等”“同一物體”或“同一直線上”)。
   
同一直線上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核心素養·科學思維)物理課堂上,老師請小明同學給大家做一個游戲:左腳和左側身體緊貼墻面站立靜止,如圖所示,然后右腳抬離地面,嘗試使自己的身體保持靜止不動。你認為抬起右腳后,小明 (選填“能”或“不能”)保持靜止不動,原因是 。
(第6題)
不能
 
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線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如圖所示,人騎在馬背上,人和馬均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地面對馬的支持力和馬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 馬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馬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 馬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地面對馬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馬受到的重力之和
(第7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4·上海)小申坐電梯回家時,電梯勻速上升。若他對電梯的壓力為F1,電梯對他的支持力為F2,他受到的重力為G,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D )
A. F1>G B. F2>G
C. F1和F2是平衡力 D. F2和G是平衡力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如圖所示,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動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勻速運動,物體B相對于地面靜止不動,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必須使木板A做勻速運動才能測出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B. A對B的摩擦力大小為2N,方向水平向右
C. B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3N,方向水平向右
D. 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3N,方向水平向右
(第9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山西)雜技在我國歷史悠久,是力量與柔韌完美結合的傳統藝術,如圖甲所示是雜技演員正在表演的情景。請你在圖乙中畫出演員A被托舉且靜止時受力的示意圖。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活動中,主要是通過探究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來實現探究目的的。如圖所示為可供選擇的兩種探究方案。
(第11題)
(1) 圖甲中把小車放在較 (選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對實驗結論的得出更有利。
光滑 
(2) 圖甲中向兩吊盤中加砝碼,當兩盤中的砝碼質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時,小車靜止。
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圖甲探究活動中還要求將小車轉過一個角度,然后松手。這樣做的目的是探究不在 上的兩個力對物體平衡的影響。
(4) 如果將兩邊的砝碼放在小車一端的同一個吊盤里,發現小車
(選填“運動”或“靜止”),那么這表明了小車受到的二力在平衡時必須滿足 。
(5) 你認為圖 (選填“甲”或“乙”)實驗裝置較好些,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減小 對實驗的影響。
同一直線 

動 
方向相反 
乙 
摩擦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豎直放置的鋼板軌道AB之間,鋼板固定不動,物體剛好以速度v向下勻速運動,若要使物體以速度3v沿鋼板向上勻速運動,則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應該等于( B )
A. mg B. 2mg C. 3mg D. 6mg
(第12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如圖所示,燕子沿虛線方向勻速斜向上飛翔,請在圖中畫出燕子所受力的示意圖(O為重心)。
(第13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5 運動和力
第2課時 運動和力的關系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新情境)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種玩具,該玩具中間是軸承,軸承內有滾珠,邊上有三個用密度較大的金屬制作的飛葉,撥動飛葉后,飛葉可以繞軸在指尖上長時間轉動,如圖所示。陀螺受到的 力和指尖對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當飛葉轉速變慢時慣性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1題)
重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圖甲所示,重為4N的正方形鐵塊,被大小為5N的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夠大的豎直磁性平板上勻速下滑,這時鐵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為 N;若對鐵塊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F拉,如圖乙,使該鐵塊勻速豎直向上運動,則F拉= N,勻速運動時,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和鐵塊對平板的吸引力是一對 (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0 
8 
相互作用力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大慶)關于力和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跳高運動員騰躍到最高點時,速度為零,所受合力也為零
B. 游泳運動員手臂向后撥水,獲得向前的推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被拋出的籃球仍能繼續向前運動,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D. 被運動員舉起的杠鈴在空中靜止不動,杠鈴的重力和杠鈴對運動員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一段彈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所示;將一個小球放在彈簧上使其處于靜止狀態,如圖乙所示;用豎直向下的力F壓小球至如圖丙所示的位置,然后撤去力F,小球向上運動到A點后下落,如圖丁所示。不計空氣阻力的影響,則從撤去力F到小球運動到A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小球一直做減速運動
B. 小球在A點速度為零,合力為零
C. 小球離開彈簧時的速度最大
D. 小球離開彈簧前,受到的合力先減小后增大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年6月2日,質量約為3.9t的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開展月球背面采樣工作。組合體下降到預定的軌道后,7 500N變推力發動機距離月面約15km處開機點火,使組合體減速,這是利用了物體間
原理。組合體在安全點上方100m處懸停,此時它受到的重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推力,然后開始緩速垂直下降,即將到達月面時發動機關閉,組合體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下落,最終利用緩沖系統平穩著陸。
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 
等于 
加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立定跳高可分解為下蹲、蹬伸和騰空三個過程。如圖所示為某運動員下蹲后在蹬伸過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據圖可知,該運動員受到的重力為 N;他在 (選填“t1”“t2”或“t3”)時刻獲得向上的最大速度。
(第6題)
500 
t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一個物體只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且這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這個物體( D )
A. 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B. 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C. 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D. 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中衛中寧模擬)熱愛運動的小健在電視上觀看體育比賽時,對如圖所示現象進行分析,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D )
(第8題)
D
A. 圖甲中,短道速滑運動員勻速轉彎時處于平衡狀態
B. 圖乙中,跳遠運動員助跑可以提高成績,是因為運動員受慣性作用
C. 圖丙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慢慢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 圖丁中,靜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壺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對冰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跨學科融合·數學)如圖甲所示,一個管道(內壁粗糙程度相同)豎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利用拉力F將一物塊從管道左端豎直拉進,右端豎直拉出,已知管道中的豎直管口對物塊擠壓作用一樣,并測得拉動全過程拉力和物塊移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別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B
(第9題)
A. 物塊的重力為2N
B. 2~4s,物塊受非平衡力
C. 0~2s,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D. 4~6s,物塊所受阻力為1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年3月20日,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鵲橋二號將架設地月新“鵲橋”,為嫦娥四號、嫦娥六號提供地月間中繼通信。如圖所示,鵲橋二號正在豎直方向上加速升空,請畫出它的受力示意圖(圖中A點表示鵲橋二號的重心)。
(第10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4·南通模擬)如圖,輕質彈簧豎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點時彈簧恰好不發生形變。現將一小球放在彈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壓至圖中A位置后由靜止釋放,小球將豎直向上運動并脫離彈簧,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 D )
A. 運動至最高點時,速度為0,所以受平衡力作用
B. 被釋放瞬間,所受重力大于彈簧彈力
C. 從A點向上運動到O點的過程中,速度一直增大
D. 從A點向上運動到O點的過程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第11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38張PPT)
第七章復習
第七章 運動和力
01
知識體系構建
02
高頻考點突破
03
綜合素能提升


考點一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典例1 (2024·遵義模擬)三輛小車沿平直公路由南向北行駛的過程中,先后出現了如圖所示的兩種情形。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
(典例1圖)
B
A. 相對乙車,甲車向北運動
B. 相對乙車,丙車向北運動
C. 相對丙車,乙車向北運動
D. 相對丙車,甲車是靜止的
跟蹤訓練
1. 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以竹排為參照物,青山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們說輕舟上的人是靜止的,所選參照物是
(選填“山”或“輕舟”)。
運動 
輕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點二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典例2 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賽中,運動員們快步如飛,關于運動快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① 觀眾看到第一名沖過終點是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
② 終點裁判通過記錄用時是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
③ 物體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就越大。
④ 物理學中采用裁判的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A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跟蹤訓練
2. 方程式賽車在比賽中半小時沖刺了175 km;我國殲-20戰機在一次地面滑行測試中,2 s滑行了200 m;彈弓是非常危險的,射出的彈珠可以在0.3 s內擊中前方24 m處目標;武術是我國四大國粹之一,回馬槍尤被津津樂道,一根3 m長的紅纓槍,武術家可以在0.2 s內把槍尖從前方轉到后方刺擊目標,此過程槍尖劃過5 m的距離。以上描述的過程中,運動最快的是( B )
B
A. 沖刺的方程式賽車 B. 滑行的殲-20
C. 彈弓射出的彈珠 D. 回馬槍中的槍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點三 速度計算公式的應用
典例3 (2024·瀘州模擬)甲、乙二人沿同一條平直公路從同一地點出發同向運動,如圖所示為二人運動的s-t圖像。下列從圖中得到的信息正確的是( C )
 (典例3圖)
C
A. 0~10s內,二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 10s時,二人的速度相同
C. 5s時,甲、乙相距5m
D. 0~10s內,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跟蹤訓練
3. 甲、乙兩名同學沿平直公路從同一起點向西行走,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0~8s內,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 0~8s內,甲、乙兩名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 第4s時,乙同學在甲同學的東面20m處
D. 0~8s內,以甲為參照物,乙始終向西運動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點四 牛頓第一定律
典例4 某次探究實驗中,小明依次將毛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分別從斜面上滑下,再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實驗情景如圖所示。
(典例4圖)
(1) 實驗中每次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的速度大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分析小車運動情況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選填“快”或“慢”);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它將在水平面上 ;說明物體的運動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
(3) 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
(選填“能”或“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
慢 
做勻速直線運動 
不需要 
不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跟蹤訓練
4. (2024·開封祥符一模)“踢沙包”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游戲,將一個沙包從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分別沿豎直向上和斜向上踢出,其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若到達最高處時沙包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則這兩種狀態下沙包的運動狀態將 (選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
不同 
沙包豎直向上和斜向上運動到最高處時,前者速度為零,后者速度
不為零;沙包不受外力時,前者保持靜止狀態,后者沿運動最高點的切
線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點五 慣性及其應用
典例5 共享單車是節能環保的交通工具。關于小馬同學騎共享單車上學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車加速前進時,速度越快,慣性越大
B. 下坡時不用蹬車,車繼續滑行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
C. 騎車過程中,突然剎車,身體由于具有慣性會向前傾
D. 剎車停止后,車的慣性消失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跟蹤訓練
(第5題)
5. 小瑋的鋼筆堵了,甩動鋼筆后在紙上留下如圖所示的痕跡。根據所學物理知識,你判斷她是向圖片的 (選填“左”“右”“上”或“下”)方甩動鋼筆。因為墨水甩出后底層的墨水遇紙靜止,上層墨水由于 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而形成了圖中的墨水形狀。
右 
慣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點六 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
典例6 (2024·齊齊哈爾三模)有一只裝滿貨物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小南同學用水平向右的力去推箱子,但沒有推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典例6圖)
C
A. 小南對箱子的推力小于箱子與地面間的摩擦力
B. 小南對箱子的推力與箱子對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 箱子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箱子所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跟蹤訓練
6. 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即重力不計)的上端掛在鐵架臺的水平橫桿上,下端掛一重為G的小球并保持靜止,圖中分別畫出了該狀態下小球和彈簧的受力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
(第6題)
D
A. G與F3是一對平衡力
B. G與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 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D. F1與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點七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典例7圖)
典例7 (2024·武漢)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如圖所示,返回艙在落地前的某段時間內沿豎直方向勻速下落,若降落傘和返回艙受到的重力分別為G1和G2,降落傘對返回艙的拉力為F,空氣對返回艙的阻力為f,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B )
A. f+F=G1+G2 B. f+F=G2
C. F=G1+G2+f D. F=G2+f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研究對象是返回艙,對其進行受力分析,如返回艙在落地前的某段時間內沿豎直方向勻速下落,受力平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跟蹤訓練
(第7題)
7.如圖所示,物體C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體A、B水平放在物體C上,在3N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使A、B、C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B對C的摩擦力和地面對C的摩擦力分別是( B )
B
A. 3N,0 B. 0,3N
C. 0,0 D. 3N,6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點八 力與運動的關系
典例8 (2024·蘇州)如圖所示,大小適中的實心木球,球面有兩個小孔在某條直徑的兩端,兩孔在球內相通。用一根比孔細的繩子穿過兩孔,在豎直方向上用手拉繩的兩端,球會靜止在繩上,減小拉力球會向下運動。對此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典例8圖)
B
A. 球靜止時,繩兩端的拉力是平衡力
B. 通過拉力的調節,球可以勻速下滑
C. 繩子下端突然松手,球就勻速下滑
D. 通過手的運動和拉力調節,球不可能從繩的下端移到上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跟蹤訓練
8. 如圖所示,用細繩將重力為G的小球懸掛在無人機上,圖中無人機帶著小球豎直向上勻速運動,小球與無人機保持相對靜止,空氣阻力不可忽略,則細繩對小球的拉力F1 (選填“>”“<”或“=”)G;當無人機勻速下降時,細繩對小球的拉力F2 (選填“>”“<”或“=”)F1。若上升過程中懸掛小球的細繩突然斷開,小球的運動狀態變化情況是 。
= 
= 
先減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024·濰坊)在水平路面上玩滑板車,蹬地后人站在車上,如圖甲所示,滑板車速度會減小;再次蹬地,如圖乙所示,滑板車速度又會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滑板車速度減小是因為受到阻力
B. 滑板車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C. 蹬地過程,人和車的慣性增大
D. 蹬地過程,蹬地腳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
(第1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健身者在沒有其他輔助的情況下,下列姿勢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沿同一條直線向北運動的甲和乙,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第3題)
① 甲、乙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甲比乙遲30s才開始運動。
② 0~30s內,以乙為參照物,甲向南運動。
③ 從t1=30s開始,v甲>v乙,t2=50s時甲、乙相遇。
B
④ 0~50s內,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⑤ t1=30s時,甲、乙相距80m。
A. 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②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同時有大小為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D )
A. A不受到摩擦力
B. B受到 A和地面所施加的摩擦力
C. A受到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
D. B受到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如圖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勻速行駛的小車中有一輕質彈簧,其一端固定在車廂右壁,另一端連接至放于小車底板上的木塊,彈簧此時處于原長狀態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 )
A. 若木塊突然壓縮彈簧,則小車一定加速運動
B. 小車突然加速時,彈簧不一定對木塊有向右的拉力
C. 木塊只要相對于小車靜止,小車就一定處于平衡狀態
D. 木塊受到的重力和木塊對車底的壓力始終是一對平衡力
(第5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4·上海普陀二模)P、Q兩點相距3.6m,甲、乙兩車同時從P點出發向Q點運動,它們的s-t圖像為如圖所示的三條線中的兩條,兩車先后經過PQ間中點的時間間隔小于2s,則兩車到達Q點的時間間隔( D )
A. 可能為1.5s B. 一定為1.5s
C. 可能為3s D. 一定為3s
(第6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4·南昌期中)小虎在公路上騎行,雖然沒有風,但小虎覺得刮了西風,以小虎為參照物,空氣是向 運動的;以地面為參照物,小虎向 運動。
東 
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雙休日小唐一家自駕車外出郊游,在行駛的過程中,善于觀察的小唐同學看到汽車上有一個顯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盤,示數如圖甲所示,那么汽車此時行駛的速度為 ;該車勻速行駛了一段時間后,表盤示數如圖乙所示,那么這段時間所通過的路程為 ,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為 h。
80km/h 
40km 
0.5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中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有“場中打稻”的場景。“打稻”通過摔打的方法能將稻粒從稻稈上打落下來,是因為稻粒具有 ;若稻粒離開稻稈后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則稻粒將 。
慣性
做勻速直線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受到水平推力F1、F2的作用,F1=8N,F2=3N,此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木塊受到的合力為 N;若此時重力突然消失,則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為 N。
(第10題)
0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如圖所示,在一輛行駛的汽車車廂頂部掛著一個小球。當發現了小球向后擺時,汽車在做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此時繩子對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若發現小球向左擺動,則說明汽車在向 轉彎。
(第11題)
加速 
不是 
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玉林模擬)如圖所示的木塊與傳送帶一起向右勻速運動,試畫出木塊的受力示意圖。
(第12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如圖所示,忽略空氣阻力,一個小球從高處下落到豎直放置的彈簧上并壓縮彈簧向下做減速運動,畫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圖。
(第13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核心素養·科學思維)高速公路ETC收費系統是對過往車輛無需停車即能實現收費的電子系統。如圖某高速入口ETC通道的感應識別區的長度是5m,即車輛芯片被識別的位置到通行桿的水平距離,該設備從識別車輛進入到完全抬桿需要1s時間。甲車以80km/h的車速勻速行駛15min,快到高速入口開始減速。
(第14題)
(1) 甲車15min勻速行駛的路程為多少千米?
解:(1) 甲車15min勻速行駛的路程s=vt=80km/h×h=20k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甲車能勻速順利通過識別區的車速最高為多少?
(2) 甲車能勻速順利通過識別區的最高車速v'===5m/s=18km/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乙車以4m/s勻速進入識別區準備通行時,當車輛被ETC系統識別發出“滴”的聲響時,發現因故障桿子沒有抬起,于是及時采取剎車制動,該車的剎車距離為1.5m,司機反應時間為0.7s,請通過計算判斷該車是否會撞到通行桿。
(3) 司機反應時間內運動的路程s0=v0t0=4m/s×0.7s=2.8m,該車的剎車距離為1.5m,總路程s″=s0+s0'=2.8m+1.5m=4.3m<5m,該車不會撞到通行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基隆市| 惠州市| 综艺| 达日县| 兴宁市| 北京市| 三明市| 弋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天峨县| 吉水县| 北京市| 金堂县| 和顺县| 灵山县| 安平县| 兴文县| 万安县| 社旗县| 凤山县| 丹寨县| 丹巴县| 陆丰市| 西峡县| 松溪县| 磴口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宁河县| 遂宁市| 浙江省| 元氏县| 田阳县| 介休市| 始兴县| 建水县| 遵义县| 巴塘县| 故城县| 门源| 巴楚县|